專利名稱:一種蟹種分離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蟹種分離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ー種蟹種分離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中華絨螯蟹蟹種養殖過程中,由于稻田生態環境變化較大,蟹苗長勢不一,蟹種規格有一定差異,從100只/千克至240只/千克。這樣不但銷售價格低,而且在進行成蟹養殖時也會因蛻皮不同步而出現殘殺,導致成活率降低。這就要求在蟹種養殖過程中對蟹種進行分級。蟹種主要有160只/千克、200只/千克和240只/千克三個級別可更好地實現經濟效益。目前,對于中華絨螯蟹蟹種的分離主要是靠目測和簡單手工分離的方式進行。眾所周知的人工分離主要是河蟹在籠內展開,利用工人目測體寬大小預測體重,然后手動選出分類,從而達到分離目的。但是該種分離方式需要付出大量勞カ成本,且工人對蟹種大小·的認知有差異,人為操作誤差較大,因而無法給予充分的分離,分離效率低,同時蟹種在分離和釋放過程容易掙扎而斷肢受傷,影響今后的成蟹養殖的成活率。中國專利文獻CN 201120020433. 5,申請日2011-01-22,公開了ー種大小螃蟹分揀輸出裝置,包括成對布設于機架上的自后向前傾斜的滾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組件俯視成八字形布設,所述滾筒組件上側部相鄰滾筒之間的間隙小于其下側部相鄰滾筒之間的間隙,所述機架下方橫放有至少兩個的接料輸送帶,所述接料輸送帶上方及滾筒下方的機架上還設置有下料導板。新改良的大小螃蟹分揀輸出裝置,在專業領域上克服了螃蟹大小分揀無機器的現狀,極大的節省了人力資源和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填補了分揀機器領域的空缺,使螃蟹大小分揀的工作處于同領域先進的地位,由于使用機器進行分揀,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使得分揀規格更加標準,分揀大小更加精確。但是該分揀輸出裝置僅適合于代售螃蟹的分離,并不適用于蟹種的分離。因此亟需ー種適用于蟹種分離,且效率高、成本低、對蟹種損傷小的分離裝置,但是目前關于這類分離裝置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ー種蟹種分離裝置。本發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ー種上述蟹種分離裝置的使用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ー種蟹種分離裝置,包括分離框和收集槽,所述的分離框設有支撐框架和附在支撐框架內壁(即周壁和底面)的分離網片,所述的分離網片上設有網孔;所述的收集槽設有槽體,所述的槽體上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進水管和出水管可使收集槽內部形成水流。所述的分離網片上端設有防逃板。所述的支撐框架是圓柱形。所述的槽體是長方體形狀,所述的進水管和出水管分別設于槽體兩個面積較小的側面上。
所述的網孔是正方形,對角線長度是I. 5cm、I. 8cm或2. 0cm。所述的分離網片是由PV材料制成。所述的防逃板是由PV材料制成。所述的支撐框架的下端設有支架腳。所述的蟹種是中華絨螯蟹。為實現上述第二個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如上任一所述的蟹種分離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分離槽放于收集槽內,把待分離蟹種倒入分離槽內; 2)連接進水管和水源,令收集槽內形成水流;
3)收集分離出的大規格蟹種和小規格蟹種。本發明優點在干
1、利用蟹種獨居分散的習性和對水流感知靈敏、群居時易于分散的特性,采用分離框和可形成水流的收集框聯合并用,可有效而快速分離蟹種,同時可減少對蟹種的損傷;
2、分離網片的大小設計成對角線I.5cm、I. 8cm和2. Ocm三種規格,可有效的分離出160只/千克、200只/千克和240只/千克三個級別的蟹種;
3、結構簡單,使用方法簡便,極大地節約了成本。
附圖I是本發明ー種蟹種分離裝置的分離框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發明ー種蟹種分離裝置的收集槽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發明的蟹種分離裝置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分離框11.支撐框架
12.支架腳 13.分離網片 131.網孔 14.防逃板
2.收集槽21.槽體
22.槽體側面 23.進水管
24.出水管
實施例I本發明的ー種蟹種分離裝置(一)
所述的蟹種分離裝置包括分離框1,請參照圖1,圖I是本發明ー種蟹種分離裝置的分離框結構示意圖。所述的分離框I設有支撐框架11,所述的支撐框架11為圓柱形,直徑65cm,高50 cm,由直徑5mm的圓鋼建設而成,上端開ロ,底端設有三根支架腳12,所述的三根支架腳12高度8 cm,且支腳架12兩兩之間距離相等。所述的支撐框架11的內壁(即周壁和底部)設有分離網片13,所述的分離網片13是貼附在支撐框架11的內壁上。分離網片13由PVC材料(聚こ烯)制成,含有多個網孔131,所述的網孔131為正方形,其對角線長度為I. 5 cm。所述的分離網片13的上端設有防逃板14,所述的防逃板14高15 cm,由PV材料制成。所述的蟹種分離裝置還設有收集槽2,請參照圖2,圖2是本發明一種蟹種分離裝置的收集槽結構示意圖。所述的收集槽2設有槽體21,所述的槽體21為長方體,長500 cm,寬80 cm,高50 cm,頂面開ロ,其兩個面積較小的槽體側面22上分別連接有進水管23和出水管24,所述的進水管23和出水管24的位置是恰好相対的。實施例2本發明的ー種蟹種分離裝置(ニ) 本實施例的蟹種分離裝置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僅在于所述的網孔131的大小不同,本實施例的網孔131的對角線長度是I. 8 cm。實施例3本發明的ー種蟹種分離裝置(三)
本實施例的蟹種分離裝置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僅在于所述的網孔131的大小不同,本實施例的網孔131的對角線長度是2. 0 cm。針對上述實施例1-3,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的支撐框架11主要用于維持分離網片13的形狀,不僅限于使用圓鋼制造;所述的分離網片13和防逃板14可以一體成型,也可以是分離組裝的;所述的防逃板14用于防止蟹種從分離框I上方的開ロ爬出,因此其材料不僅限于PV材料,任何表面光滑不易于蟹種攀爬的材料均可;所述的分離網片13也不僅限于PV材料,任何帶有合適網孔的材料均可。所述的分離框I的形狀不僅限于圓柱形,也可以是正方體、長方體等其他形狀;所述的槽體21的形狀不僅限于長方體,也可以是正方體等其他形狀,只要保證進水管23和出水管24的位置設計能夠使槽體21內部形成方向一致的水流即可;所述的進水管23和出水管24的個數不僅限于ー個,也可以是多個;所述的支架腳12用于支撐支撐框架11,同時保證蟹種可以從支撐框架11的底部鉆出,但是支架腳12也是可以省去的。本發明的蟹種分離裝置的規格,包括分離框I、防逃板14、收集槽2等的規格均不限于上述實施例,以實際應用所需為準,但網孔131的大小優選上述實施例1-3中的三種規格,可分別用于200只/千克、160只/千克和120只/千克的蟹種的分離。本發明的蟹種分離裝置的原理是根據需要分離的蟹種具有獨居分散的習性,對水流感知靈敏,群居時易于分散的特性。因此,凡是具備以上特性的蟹種均可使用本發明的蟹種分離裝置進行分離,如中華絨螯蟹等。實施例4本發明ー種蟹種分離裝置的使用方法
請參照圖3,圖3是本發明的蟹種分離裝置使用狀態示意圖。本發明蟹種分離裝置的使用方法是將分離框I放置于槽體21中,將進水管23連接水源,將水添加到40 cm左右的高度,即水位略低于防逃板14的上緣即可,此時水流會經過槽體21從出水管24流出;由于蟹種具有獨居分散的習性,對水流感知靈敏,群居時易于分散,因此小規格的蟹種會經過分離框I周壁和底部的網孔131 (未圖示)鉆出,而留下大規格的蟹種。鉆出分離框I的小規格蟹種會隨著水流聚集于槽體21的出水管24附近,分離一段時間后,將這些蟹種收集起來,放于網孔131規格較小的分離框I中,通過多次逐級分離,即可將不同規格的蟹種徹底分離。待分離蟹種量大時,可以在收集槽中同時放置6個分離框。該蟹種分離裝置使用簡便,分離蟹種徹底而快速,且不會對蟹種造成損傷。實施例5本發明ー種蟹種分離裝置的蟹種分離試驗2011年本場分離中華絨螯蟹蟹種的100000千克,采用本發明的蟹種分離裝置,按照網孔對角線I. 5 Cm、I. 8 Cm,2. O cm的順序逐級分離200只/千克、160只/千克和120只/千克的蟹種,在40天內分離完成。5個人完成了往年20個人才能完成分離量,極大地節約了勞動量。按每人50元/天計算,共節約了エ資10X40X50 = 20000元。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方法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補充,這些改進和補充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ー種蟹種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離框和收集槽,所述的分離框設有支撐框架和附在支撐框架內壁的分離網片,所述的分離網片上設有網孔;所述的收集槽設有槽體,所述的槽體上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進水管和出水管可使槽體內部形成水流。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蟹種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離網片上端設有防逃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蟹種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逃板是由PV材料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蟹種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框架是圓柱形。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蟹種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體是長方體形狀,所述的進水管和出水管分別設于槽體的兩個面積較小的側面上。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蟹種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網孔是正方形,對角線長度是 I. 5cm、I. 8cm 或 2. Ocm。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蟹種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框架的下端設有支架腳。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蟹種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離網片是由PV材料制成。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蟹種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蟹種是中華絨螯蟹。
10.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蟹種分離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分離框放于收集槽內,把待分離蟹種倒入分離框內; 2)連接進水管和水源,令收集槽內形成水流; 3)收集分離出的大規格蟹種和小規格蟹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蟹種分離裝置,包括分離框和收集槽,所述的分離框為圓柱形,設有支撐框架和附在支撐框架周壁和底部的分離網片,所述的分離網片上設有對角線長度為1.5cm、1.8cm或2.0cm的正方形網孔且分離網片的上端設有防逃板;所述的收集槽為長方體,設有槽體,所述的槽體上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進水管和出水管可使槽體內部形成水流。本發明優點是利用蟹種獨居分散的習性和對水流感知靈敏、群居時易于分散的特性,采用分離框和可形成水流的收集框聯合并用,可快速高效的分離出160只/千克、200只/千克和240只/千克三個級別的蟹種,同時可減少對蟹種的損傷;結構簡單,使用方法簡便,極大地節約了成本。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835334SQ2012103021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3日
發明者陶賢繼, 沈亞達, 王成輝, 魏華, 馬旭洲 申請人:上海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