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油水分離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艦船的水泵被設置于排水口側的、采用真空分離的污油水分離裝置,屬于污水處理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艦船航行時會產生大量的含油的污水,污水經油水分離設備處理后排放于河道或大海。國際海事組織對向海洋排放的艦船污水的標準要求越來越高,要求被處理后的污水的含油量要低于15ppm,因此,艦船對油水分離設備進行了更新,但在使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諸多不足:一方面,油水分離設備所處理的污油水未經前置處理或處理不夠,以及水泵前置抽吸污油水造成污油水乳化,均造成油水分離器的負荷重,分離效果不佳,常常造成排出水不達標;另一方面,油水分離設備分離出的污油中的含水量過高,需要更大的污油柜來儲存污油,且含水量過高的污油的再利用價值較低。因此,亟需開發一種適用于艦船的污油水分離裝置,分離裝置的水泵被設置于油水分離的排水口側,采用真空分離的污油水及以真空分離污油。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適用于艦船的污油水分離裝置,該分離裝置的水泵被設置于油水分離器的排水口側,先對所收集的污油水進行粗分離,除去其中的雜質及部分污油,再采用真空分離粗分離的污油水,提高污油水的分離效果,使排出污水中的含量油達到排放要求。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蔬菜水培控制系統,其設計要點在于,包括:
一種適用于艦船的污油水分離裝置,其設計要點在于:所述分離裝置包括污油水收集箱100、油水粗分離器200、油水分離器300、污油分離干燥器400和用于對分離裝置進行自動控制的控制裝置,所述污油水收集箱100的排水口106和油水粗分離器200的輸入口連通,油水分離器300的下部設有用于排出污水的出水口306、上部設有用于輸入待分離污油水的及用于排出污油的出油口305,油水粗分離器200的污水輸出口和油水分離器300的出油口305連通,油水分離器300的出水口306和水泵311的輸入口連通;所述污油水收集箱100的排油口105、油水粗分離器200的污油排出口、油水分離器300的出油口305分別和污油分離干燥器400的污油輸入口402連通,所述污油分離干燥器400用于對污油水收集箱100、油水粗分離器200、油水分離器300分離出的污油做二次油水分離及真空干燥處理;所述污油水收集箱100內置有用于對污油水進行加熱的第1加熱器102,適于加熱所收集的污油水;所述油水粗分離器200內置有污油積聚的集油區以及用于對污油水進行加熱的第2加熱器202;所述油水分離器300內置有用于分離污油水的過濾芯及用于對待分離污油水進行加熱的第3加熱裝器308。
本發明在應用中,還有如下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
作為優先地,所述油水分離器300包括由底端部、圓柱形側壁和頂端蓋構成的密閉殼體301、筒狀的第1濾芯302、旋流板315、筒狀的隔離筒316及擋板304;所述出油口305被設置在殼體301的頂端蓋上,殼體301內置與出油口305相連通的分流出油部305B;所述擋板304將殼體301分隔成相連通的上分離室和下分離室;第1濾芯302直立布置,被裝配于上分離室;殼體301位于上分離室的內壁上被設置旋流板315,旋流板315和殼體301的內壁貼合并固定,旋流板315沿螺旋線方向延伸;所述隔離筒316同軸裝配于第1濾芯302的外部,隔離筒316的頂端部高于第1濾芯302的頂端部;所述分流出油部305B的輸入口、第一單向閥、管道的一端依次連通,該管道的另一端位于旋流板315上;分流出油部305B的輸出口經第二單向閥和上分離室相連通,用于向外排出污油。
作為優先地,所述油水分離器300還包括筒狀的第2濾芯303、油位檢測計307、溫度傳感器309、第1真空計310和用于向外排水的水泵311;第2濾芯303被設置于殼體301的下分離室;殼體301的下部被設置有用于排出污水的出水口306,所述油位檢測計307、溫度傳感器309和第1真空計310分別被裝配于殼體301的頂端蓋;所述第3加熱器308包括用于對油位檢測計307區域進行加熱的第3A加熱器3081和用于對污油水進行加熱的第3B加熱器3082;所述第3B加熱器3082裝配于殼體301的上部,位于隔離筒316和殼體301之間;所述出水口306和水泵311的輸入口連通。
作為優先地,所述污油分離干燥器400包括污油分離干燥器本體401、油位檢測裝置409、第2真空計406、真空泵408,所述污油分離干燥器本體401的頂部設有第2抽氣口405、下端部設有用于和集油柜連通的排油口403及用于和艙底水艙連通的排水口404,真空泵408的輸入口和第2抽氣口405通過管路連通,所述油位檢測裝置409被裝配于分離器本體401的上部,第2真空計406被裝配于分離器本體401的頂端蓋;所述油位檢測裝置409、第2真空計406、真空泵408分別和控制裝置電連接。
作為優先地,所述污油分離干燥器400還包括第2液位傳感器407,適于檢測污油分離干燥器400內液位的高度,被裝配于分離器本體401的頂端蓋;控制裝置將獲取的液位傳感器407所檢測的液位高度和液位高度的預設值進行比較,當液位傳感器407所檢測的液位高度達到液位高度的預設值時,停止向污油分離干燥器400輸送所分離的污油。
作為優先地,所述油水粗分離器200包括粗分離器本體201、第2加熱器202、第1隔板GB1和第2隔板GB2,所述粗分離器本體201的左側壁上被設置用于輸入來自污油水收集箱污水的輸入口,下部被設置有用于向油水分離器300輸送污水的污水輸出口;所述第1隔板GB1被設置在粗分離器本體201的內部,位于粗分離器本體201的輸入口側,第1隔板GB1的上端部高于第2隔板GB2上端部,第1隔板GB1的下端部和分離器本體201底部間設置有用于液體流通的間隙,第1隔板GR1的前后兩邊側和分離器本體201的前后兩側壁分別相貼合;所述第2隔板GB2設置于分離器本體201的內部,位于分離器本體201的污水輸出口側,第2隔板GB2的前后兩邊側和分離器本體201的前后兩側壁分別相貼合,第2隔板GB2的下端部和分離器本體201底部相貼合;分離器本體201的側壁上設置污油排出口,位于分離器本體201上部,分離器本體201的下部設置污水排出口。
作為優先地,所述油水粗分離器200的輸入口被設置于油水粗分離器200左側壁的上部,位于前后兩邊側中的一邊側。
作為優先地,所述油水分離器300還包括第1電磁三通閥DT1、第2電磁三通閥DT2和第3電磁三通閥DT3,所述出油口305、第1電磁三通閥DT1的兩連接口和污油分離干燥器400的污油輸入口402依次連通,第1電磁三通閥DT1另一連接口和油水粗分離器200的污水輸出口連通;所述出水口306、第2電磁三通閥DT2的兩連接口、水泵311、第3電磁三通閥DT3的第1連接口依次連通,第2電磁三通閥DT2的另一連接口用于輸送反清洗水,第3電磁三通閥DT3的第2連接口和出水口306連通;第3電磁三通閥DT3的第3連接口和所述第1電磁三通閥DT1另一連接口連通。
作為優先地,所述第2A加熱器3081呈柱狀的螺旋線,被裝配于油水分離器300的頂部,包裹油位檢測計307的檢測頭。
作為優先地,所述油水分離器300還包括第1液位傳感器314,油水分離器300的頂端蓋上被設置第2抽氣口313,所述第2抽氣口313和真空泵408連通。
本發明包括污油水收集箱、油水粗分離器、油水分離器、污油分離干燥器以及控制裝置,污油水收集箱、油水粗分離器、油水分離器、污油分離干燥器依次連通。在油水分離器的前端設置的污油水收集箱和油水粗分離器,用于去除所收集的污油水中的固態雜質,以及去除污油水的部分污油,降低輸送到油水分離器內的污油水中的污油的含量,有利提高油水分離器對污油水的分離效果,降低排出污水中的污油的含量。把水泵設置于油水分離器的出水口處,水泵直接抽吸經油水分離器分離出來的污水,油水分離器內部所分離出的排放水被排出,壓力變小,為負壓,待分離的污油水由出油口處被吸入油水分離器內,水泵對污油水的擾動小,對水中污油的乳化作用小,有利提高污油水的分離效果;同時水泵抽吸的污水里的雜質已被濾除,有利延長水泵的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進一步地,所述油水分離器300的殼體301內置有旋流板315和隔離筒316。所述旋流板315被設置在殼體301的上部,旋流板315和殼體301的內壁貼合并固定,旋流板315沿螺旋線方向向下延伸;所述隔離筒316同軸裝配于第1濾芯302的外部。待處理的污油水被管道輸送到殼體301的內壁側切向流出,在殼體301、旋流板315和隔離筒316的共同作用下,待處理的污油水沿旋流板315旋轉,污油水沿逆時針方向或順時針方向旋轉流動,使得待處理污油水中的污油滴趨于向隔離筒316處聚集形成污油區,污水趨于向殼體301的內壁側聚集污水區;較輕的污油區沿隔離筒316外壁向上流動,較重的污水區沿殼體301的內壁向下流動,并經隔離筒316的下端部流向第1濾芯302;則流向過濾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更低,減少了過濾芯的過濾效率,提高過濾芯的過濾效果和過濾效果,有利提高分離裝置的分離效果和效率。另外,通過設置真空泵,真空泵經不同的閥門分別和油水分離器、污油分離干燥器連通,用于對油水分離器和污油分離干燥器分別抽真空,使污油水、污油的分離過程在高真空條件下進行,提高污油水中污油的分離效果,進一步降低排放污水中污油的含量,以及提高污油的再次分離效果,進一步降低所分離出的污油中水的含量,增加污油的利用價值。
有益效果
提高污油水的分離效果,減少了水泵對污油水的擾動乳化作用,及延長水泵使用壽命。通過在油水分離器前端設置污油水收集箱和油水粗分離器,去除所收集的污油水中的固態雜質,以及分離出污油水的部分污油,降低輸送到油水分離器內的污油水中的污油的含量,有利提高油水分離器對污油水的分離效果,降低排出污水中的污油的含量,以提高污油水的分離效果。污油分離干燥器對所分離的污油進行二次分離及干燥處理,降低污油中的含水量,有利提高污油的再利用價值,以及減小用于儲存污油的污油柜的體積。通過把水泵設置于油水分離器的出水口處,水泵直接抽吸經油水分離器分離出來的污水,油水分離器內部所分離的污水被排出,內部壓力變小,為負壓,待分離的污油水由油水分離器頂部上的出油口處被吸入到油水分離器內,水泵對待分離的污油水的擾動小,水中污油的乳化作用被大大降低,有利提高污油水的分離效果;同時水泵抽吸的污水里無固態雜質,有利延長水泵的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
降低流向過濾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減少過濾芯的過濾效率,提高過濾芯的過濾效果和過濾效果。所述油水分離器300的殼體301內置有旋流板315和隔離筒316。所述旋流板315被設置在殼體301的上部,旋流板315和殼體301的內壁貼合并固定,旋流板315沿螺旋線方向向下延伸;所述隔離筒316同軸裝配于第1濾芯302的外部。待處理的污油水被管道輸送到殼體301的內壁側切向流出,在殼體301、旋流板315和隔離筒316的共同作用下,待處理的污油水沿旋流板315旋轉,污油水沿逆時針方向或順時針方向旋轉流動,使得待處理污油水中的污油滴趨于向隔離筒316處聚集形成污油區,污水趨于向殼體301的內壁側聚集污水區;較輕的污油區沿隔離筒316外壁向上流動,較重的污水區沿殼體301的內壁向下流動,并經隔離筒316的下端部流向第1濾芯302;則流向過濾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更低,減少了過濾芯的過濾效率,提高過濾芯的過濾效果和過濾效果,有利提高分離裝置的分離效果和效率。
真空分離污油水,分離效率高,排放污水中含油量更低;真空二次分離及干燥污油,排放污油中含水量更低。通過設置真空泵,真空泵經不同的閥門分別和油水分離器、污油分離干燥器連通,用于對油水分離器、污油分離干燥器分別抽真空,使污油水及污油的分離過程在高真空條件下進行,有利提高污油水中污油的分離效果,進一步降低排放污水中污油的含量,以及提高污油二次分離的效果,進一步降低排放污油中的含水量。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的污油水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污油水收集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3油水粗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油水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污油分離干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0-污油水收集箱,101-收集箱本體,102-加熱裝置,103-過濾網,104-進水口,105-排油口,106-排水口,200-油水粗分離器,201-粗分離器本體,202-第2加熱器,300-油水分離器,301-殼體,302-第1濾芯,303-第2濾芯,304-擋板,305-出油口,306-出水口,307-油位檢測計,308-第2加熱器,3081-第2A加熱器,3082-第2B加熱器,309-溫度傳感器,310-第1真空計,311-水泵,312-過濾器,313-第1抽氣口,314-第1液位傳感器,315-旋流板,316-隔離筒,400-污油分離干燥器,401-污油分離干燥器本體,405-第2抽氣口,406-第2真空計,407-第2液位傳感器,408-真空泵,409-油位檢測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闡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技術目的,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介紹。
本發明的一種適用于艦船的污油水分離裝置,如圖1所示,所述分離裝置包括污油水收集箱100、油水粗分離器200、油水分離器300、污油分離干燥器400、集油柜500、艙底水艙(或集水柜)600和控制裝置。所述污油水收集箱100的排水口106和油水粗分離器200的輸入口連通。油水分離器300的下部設有用于排出污水的出水口306、上部設有用于排出污油的以及用于輸入待分離污油水的出油口305。油水粗分離器200的污水排出口和油水分離器300的出油口305連通,油水分離器300的出水口306和水泵311的輸入口連通,由水泵311抽吸排出所分離出的污水。也說是說,油水分離器300的出油口305即用于排放所分離的污油,同時也用于輸入待分離的污油水。污油水收集箱100的排油口105、油水粗分離器200的污油排出口、油水分離器300的出油口305分別和污油分離干燥器400的污油輸入口402連通。所述污油水收集箱100內置有用于對污油水進行加熱的第1加熱器102,用于加熱所收集的污油水,使污油水中的污油加速上浮及固態雜質快速沉淀。所述油水粗分離器200內置有積聚污油的隔室及用于對污油水進行加熱的第2加熱器202,通過加熱污油水,加速污油水收集箱100輸出的污油水中的污油進行積聚分離。所述油水分離器300內置有用于分離污油水的過濾芯302、303,油水分離器300分離的污水經出水口306由水泵311抽吸排出,油水分離器300分離出的污油經出油口305被輸送到污油分離干燥器400。所述污油分離干燥器400用于對污油水收集箱100、油水粗分離器200、油水分離器300分離出的污油進行二次分離處理,降低分離的污油中的含水量,提高所分離的污油的應用價值,以及減少污油所占用的存儲空間。
其中,污油水收集箱100,如圖2所示,包括收集箱本體101、第1加熱裝置102和過濾網103。所述收集箱本體101為由底壁和側壁圍成的用于收集并暫存艦船上所產生的污油水箱體。收集箱本體101的左側壁上被設置有用于污油水流入的進水口104,進水口104位于收集箱本體的上部。收集箱本體101的另一右側壁上被設置有用于污水排出的排水口106、及用于污油排出的排油口105,其中排水口106位于收集箱本體101的上部、排油口105位于收集箱本體101的下部,如圖2所示。所述第1加熱裝置102裝配于收集箱本體101的內部并位于收集箱本體101的底壁,第1加熱裝置102和該底壁之間的距離為收集箱本體101高度的1/5。污油水被加熱后,污油水的粘度降低,有利污油水發生自然對流,促進污油水的污油集聚上浮,以及污油水中的固定雜質及廢棄物加速向下沉淀。所述過濾網103裝配于排水口106處,以阻擋固態雜質及廢棄物流動到排水口106。艦船上所產生的污油水經污油水收集箱100進行該前期處理后,可以降低污油水中的污油的含量,并沉淀濾除其中的固定雜質,有利于提高油水分離器300的分離效果及分離效率。油水收集箱100的排水口106和油水粗分離器200的輸入口相連通,且在該連通的管路上裝配第2電磁閥D2。油水收集箱100處理后的污水被輸送到油水粗分離器200。所述污油水收集箱100的排油口105和污油分離柜400的進油口402連通,并在該連通的管路上裝配第一電磁閥D1。
其中,所述油水粗分離器200,如圖3所示,包括粗分離器本體201、第2加熱器202、第1隔板GB1和第2隔板6B2。所述粗分離器本體201為由底壁、左側壁、右側壁、前側壁和后側壁所圍成的呈長方體形的用于容納液體的容器。所述第1隔板GB1和第2隔板GB2相互平行設置,分別被裝配于分離器本體201的內部,且和粗分離器本體201的前后側壁相垂直。所述第1隔板GB1被裝配于粗分離器本體201的內部,位于粗分離器本體201的污油水的輸入口側,即靠近左邊側,第1隔板GB1的頂端部高于第2隔板GB2的頂端部,第1隔板GB1的下端部和粗分離器本體201底部間形成用于污水流通的間隙,第1隔板GB1的前后(前后的連線和紙面垂直,下同)兩邊側和分離器本體201的前后兩側壁分別相貼合。所述第2隔板GB2被裝配于粗分離器本體201的內部,位于粗分離器本體201的污水輸出口側,即靠近右邊側,第2隔板GB2的前后兩邊側和粗分離器本體201的前后兩側壁分別相貼合,并固定連接,第2隔板GB2的下端部和粗分離器本體201底部相貼合,以阻擋液體從該處流通。第1隔板GB1、第2隔板GB2將分離器本體201分別三個區域,分別為位于第1隔板GB1左側的A區域、第1隔板GB1和第2隔板GB2之間的B區域以及第2隔板GB2右邊側的C區域。所述第2加熱器202裝配于粗分離器本體201的內部,位于底壁處,距離底壁間的距離為粗分離器本體201高度的1/5,且在A區域,如圖3所示。
所述粗分離器本體201的左側壁上被設置有用于污油水輸入的輸入口,該輸入口用于輸入來自污油水收集箱100所排出的污油水。粗分離器本體201下部被設置污水排出口,該污水排出口用于向油水分離器300輸送污油水。所述粗分離器本體201的前側壁設置有三個污油排出口,其中兩個污油排出口位于A區域,一個污油排出口位于分離器本體201的上部,另一個污油排出口位于粗分離器本體201的中部,且高于第1隔板GB1的下端部;第三個污油排出口位于C區域,被設置在粗分離器本體201的頂部。所述三個污油排出口處依次被裝配第3電磁D3、第4電磁閥D4和第5電磁閥D5,所述第3電磁D3、第4電磁閥D4和第5電磁閥D5的輸出口通過管道和污油匯聚箱(圖中未畫出)連通,污油匯聚箱的輸出口通過管路和污油分離干燥器400的污油輸入口402連通,且該連通的管路上設置第6電磁閥D6。粗分離器本體201的底壁上設置有兩個污水排出口,其中一個污水排出口位于A區域,另一個污水排出口位于C區域。所述兩個污水排出口處分別裝配有第7電磁閥和第8電磁閥,第7電磁閥和第8電磁閥的出口通過管路和污水匯集箱(圖中未畫出)相連通,污水匯集箱的輸出口和通過管路和油水分離器300相連通,且在該連通的管路上設置第9電磁閥D9。進一步地,將所述分離器本體201左側壁上的輸入口被設置在位于該左邊側的前邊側處。污油水從該輸入口流入到油水粗分離器200,即先進入A區域,由于側壁及隔板的阻擋作用,使得污油水在A區域旋轉,有利于增強污油聚集;第2加熱器202對流入的污油水進行加熱,有利于污油水中的污油聚集上浮。污水經第1隔板GB1的下端部從A區域流入B區域,并由B區域的上端,經第2隔板GB2的上端部流入C區域,而后污水在C區域再次經重力分離,并由其下部的污水排出口排出到污水匯集箱。A區域分離的污水經第7電磁閥排出、C區域分離的污水經第8電磁閥排出,進入污水匯集箱;A區域聚集的污油經第三電磁D3和第5電磁閥D5流入到污油匯聚箱,C區域聚集的污油經第4電磁閥D4流入污油匯聚箱。
其中,所述油水分離器300,如圖4所示,包括殼體301、第1濾芯302、第2濾芯303、擋板304、油位檢測計307、第3加熱器308、溫度傳感器309、第1真空計310、水泵311、旋流板315、隔離筒316、第1液位傳感器314、第1電磁三通閥DT1、第2電磁三通閥DT2和第3電磁三通閥DT3。所述水泵311采用柱塞泵,以減少水泵對污油水中污油的乳化作用,提高油水的分離效果。所述殼體301為由底壁、側壁和頂端蓋所構成呈圓柱狀的密閉腔體,所述頂端蓋呈向上凸起拱形。第1濾芯302、第2濾芯303均為圓筒狀,中心處設有有沿軸線方向的通孔。所述擋板304的中部設有和濾芯的通孔相適配的通孔。兩層擋板304水平布置,被固定在殼體301的中部,將殼體301分成上、中、下三個分離室,中分離室用于聚集所分離的污油,并設有位于該中分離室的排油口(圖中未畫出)。所述第1濾芯302和第2濾芯303呈圓筒狀,裝配于殼體301的內部。第1濾芯302被設置在殼體301的上部,位于擋板304的上方;第1濾芯302的下端面和擋板304相貼合;第2濾芯303被設置于殼體301下部的下分離室,位于擋板304的下方;第2濾芯303的上端面和擋板304的下表面相貼合。殼體301的下部被設置有用于排出污水的出水口306,殼體301的呈拱形的頂端蓋上被設置有出油口305,該出油口305同時也是待分離污油水的輸入口。所述旋流板315被設置在殼體301內,位于上分離室。旋流板315和殼體301的內壁貼合并固定,旋流板315從上分離室的頂端部起沿圓柱狀的螺旋線方向向下延伸;螺旋線旋轉的方向沿逆時針方向,也可以采用順時針方向。相對于殼體301的內壁,旋流板315的高度從上向下逐漸減小,也即旋流板315的高度逐圈縮小。所述隔離筒316同軸裝配于第1濾芯302的外部,隔離筒316和第1濾芯302之間相間隔,用于待過濾的污油水流通。待處理的污油水被管道輸送到殼體301的排油口305,經排油口305及管道被輸送到分流出油部305B,與分流出油部305B相連通的第二單向閥阻斷、第一單向閥連通,待處理的污油水經第一單向閥、管道由殼體301的內壁側沿切向流出,在殼體301、旋流板315和隔離筒316的共同作用下,待處理的污油水沿旋流板315旋轉,污油水沿逆時針方向或順時針方向旋轉流動。由于油和水的密度不同,所產生的向心力不相同,使得待處理污油水中的污油滴趨于向隔離筒316處聚集形成污油區,污水趨于向殼體301的內壁側聚集污水區;較輕的污油區沿隔離筒316外壁向上流動,較重的污水區沿殼體301的內壁向下流動,并經隔離筒316的下端部流向第1濾芯302;則流向過濾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更低,減少了過濾芯的過濾效率,提高過濾芯的過濾效果和過濾效果,有利提高分離裝置的分離效果和效率。所述油位檢測計307、溫度傳感器309、第1液位傳感器314和第1真空計310分別被裝配于殼體301的頂端蓋上。殼體301的頂端蓋上被設置有第1抽氣口314,該第1抽氣口314通過管路和真空泵408的輸入口相連通,且在第1抽氣口314和真空泵408的輸入口相連通的管路上設置第1抽氣電磁閥DP1,用于控制對油水分離器300抽真空,使可以維持在更高的真空狀態下,如真空度達到幾百-幾千Pa,如2KPa,以使油水具有更佳的分離效果。
所述第3加熱器308包括第3A加熱器3081和第3B加熱器3082。第2A加熱器3081用于對油位檢測計307區域進行加熱,第2A加熱器3081呈柱狀的螺線管,裝配于油水分離器300的頂部,位于油位檢測計307檢測頭的外部,螺線管狀的加熱器3081包裹著油位檢測計307的檢測探頭。設置第2A加熱器3081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減少油位檢測計307上粘集的污油,以確保油位檢測計307對殼體301內油位檢測的準確度及靈敏度。所述第3B加熱器3082裝配于殼體301的上部,位于第1濾芯302和殼體301之間,用于加熱所輸入的待分離處理的污油水,減少污油水的粘度,提高污油水被過濾分離的效果。所述出油口305和污油分離干燥器400連通,出水口306和水泵311的輸入口連通。所述油位檢測計307、溫度傳感器309、溫度傳感器309、第1真空計310、第3加熱器308分別和控制裝置電連接。
所述油水分離器300的出油口305、第1電磁三通閥DT1的兩連接口,第10電磁閥D10和污油分離干燥器400的進油口402依次連通,構成排油管路。第1電磁三通閥DT1另一連接口和油水粗分離器200的污水輸出口連通,構成待分離污油水的輸入管路。在所述第1電磁三通閥DT1另一連接口和油水粗分離器200的污水輸出口連通的管路上設置過濾器312,用于對待分離處理的污油水進行過濾處理,如濾除其中的固態雜質。所述油水分離器300的出水口306、第2電磁三通閥DT2的兩連接口、水泵311、第3電磁三通閥DT3的兩(第1、第3)連接口、第11電磁閥D11依次連通,構成排水管路。所述第2電磁三通閥DT2的另一連接口和反清洗水的儲存箱相連通,用于輸入反清洗水,第3電磁三通閥DT3的另一個連接口和出水口306連通,構成反沖洗管路,主要用于對油水分離器300進行反沖洗,避免濾芯堵塞,使濾芯再生。第3電磁三通閥DT3的用于排水的(第3)連接口和第1電磁三通閥DT1另一連接口連通,該連通的管路上設置第12電磁閥和取樣閥V3,構成對排出水進行再次分離處理的再次分離管路。取樣閥V3設置于第3電磁三通閥DT3的第3連接口和第12電磁閥D12之間;取樣閥V3用于對油水分離器300的排出污水進行取樣檢測,當油水分離器300的排出污水的含油量較高不達標時,用于將油水分離器300排出的污水輸送到油水分離器300內再次進行油水分離處理;當排出水的含油量達標時,由第11電磁閥D11進行排放。控制裝置獲取第1液位傳感器314所檢測的油水分離器300內液面的高度,并將獲取的第1液位傳感器314所檢測的液位高度和第1液位高度的預設值進行比較,當所檢測的液位高度達到第1液位高度的預設值時,控制裝置發出操作信號,關閉第9電磁閥D9,停止向油水分離器300內輸送待分離的污油水,以避免油水分離器100內的浮油被真空泵300抽吸,影響泵的正常使用
油水分離器300的工作原理:從取樣閥V3獲取分離出來的污水的水樣,對其進行含油量的檢測。當油水分離器300分離出來污水的含油量達到排放標準時,如含油量小于15ppm,控制裝置發出操作信號開啟第9電磁閥D9和第11電磁閥D11,此時出水口306經水泵311向外排放油水分離器300所分離出來的污水,由于油水分離器300內的污水被排出,內部壓力變為負壓,污油水粗分離器200粗分離出來的污油水通過管路被吸入,并從出油口305流入油水分離器300內;被管道輸送到殼體301的內壁側并沿切向流出,在殼體301、旋流板315和隔離筒316的共同作用下,待處理的污油水沿旋流板315旋轉,污油水沿逆時針方向或順時針方向旋轉流動,使得待處理污油水中的污油滴趨于向隔離筒316處聚集形成污油區,污水趨于向殼體301的內壁側聚集污水區;較輕的污油區沿隔離筒316外壁向上流動,較重的污水區沿殼體301的內壁向下流動,并經隔離筒316的下端部向內流向第1濾芯302;則流向過濾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更低,減少了過濾芯的過濾負荷,提高過濾芯的過濾效果和過濾效果。該流向第1過濾芯的污油水從第1濾芯302的外部沿徑向向第1濾芯302的內部流動,較大的污油滴被第1濾芯302吸附,并聚集成大油滴上浮到油水分離器300的頂部空間,較小的污油滴仍混在污水中,流到第1濾芯302的內部;第1濾芯302內部的污水經擋板304中心處的通孔流入到第2濾芯303的中心處,并從第2濾芯303的內部沿徑向向第2濾芯303的外部流動,并匯集于第2濾芯303和殼體301之間的空間,形成經分離處理后的污水,該污水通過出水口306經管道向外排放。經第2濾芯303所分離出來的污油聚集于兩擋板304之間的空間,并由設置在該區域的排油口被輸送到污油分離干燥器400(圖中未畫出)。當油水分離器300分離出來污水的含油量沒有達到排放標準時,所分離出來的污水將再次被輸送到油水分離器300進行油水的二次分離處理,此時,控制裝置發出操作信號,關閉第9電磁閥D9和第11電磁閥D11、開啟第12電磁閥D12和第1抽氣電磁閥DP1,油水分離器300從出水口306排出的污水被輸送到出油口305,經出油口305流入到油水分離器300內,進行再次油水分離;同時啟動真空泵408抽氣,使油水分離器300內部保持更高的真空度,如真空度達到幾百-4KPa,如2K帕,分離效果非常好。油水分離器300在進行污油水分離時,當溫度傳感器309所測量的污油水的溫度低于設定溫度時,控制裝置發出操作信號啟動第3加熱器308對污油水進行加熱,以減少污油水的粘度,加速污油集聚,提高分離效果,降低分離時間;同時對油位檢測計307區域進行單獨加熱,以減少油位檢測計307上粘集污油,確保油位檢測計307對油位檢測的準確度及靈敏度。當油位檢測計307的檢測信號顯示為排油信號時,控制裝置發出操作信號使第1電磁三通閥DT1得電、并開啟第10電磁閥D10,分離出來的污油被輸送到污油分離干燥器400。當需要對油水分離器300進行清洗處理時,控制裝置發出操作信號使第2電磁三通閥DT2和第3電磁三通閥DT3得電,清洗水被水泵311吸入,并泵送到油水分離器300從出水口306,清洗水被注入到油水分離器300內,油水分離器300進行反清洗處理,避免濾芯堵塞,提高油水分離效果及分離效率。
其中,所述污油分離干燥器400包括分離器本體401、油位檢測裝置409、第2真空計406、第2液位傳感器407和真空泵408。所述分離器本體401為由底端蓋、圓柱狀側壁和頂端蓋構成的呈圓柱形的中空密閉腔體,所述頂端蓋為向上凸起的拱形。所述分離器本體401的頂端蓋的頂部被設置有第2抽氣口405、分離器本體401的下端部設有用于和集油柜連通的排油口403及用于和艙底水艙連通的排水口404,排油口403和排水口404位于分離器本體401的側壁上。分離器本體401的排油口403經第13電磁閥D13和集油柜連通,用于將分離的干燥污油輸送到集油柜存放;分離器本體401的排水口404經第14電磁閥D14和艙底水艙連通,用于將污油分離產生的污油水輸送到艙底水艙,以暫存。真空泵408的輸入口和第2抽氣口405通過管路連通,在真空泵408的輸入口和第2抽氣口405相連通的管路上設置用于連通和阻斷連通的第2抽氣電磁閥DP2。所述油位檢測裝置409包括第1檢測控針X1和第2檢測控針X2。油位檢測裝置409被裝配于分離器本體401側壁上,位于側壁的下部(也可以設置在側壁的上部),第1檢測控針X1位于第2檢測控針X2的正上方。所述液位傳感器407、第2真空計406分別被裝配于分離器本體401的頂端蓋上;所述油位檢測裝置409、真空計406和真空泵408分別和控制裝置電連接。第2液位傳感器407可以采用浮球式液位傳感器,用于檢測污油分離干燥器400內液位的高度。控制裝置獲取第2液位傳感器407所檢測的污油分離干燥器400內液面的高度,并將獲取的第2液位傳感器407所檢測的液位高度和第2液位高度的預設值進行比較,當所檢測的液位高度達到第2液位高度的預設值時,控制裝置發出操作信號,關閉第1電磁閥D1、第6電磁閥D6和第10電磁閥D10,停止向污油分離干燥器400輸送分離油,以避免污油分離干燥器400內的浮油被真空泵408抽吸,影響真空泵的正常工作。另外,在第2抽氣電磁閥DP2和第1抽氣口405之間設置油霧過濾器,油霧過濾器裝配于第1抽氣口405上,以減少真空泵408抽氣攜帶的污油,減少其對大氣的污染。
污油分離干燥器400的工作原理是:控制裝置發出操作信號,開啟第2抽氣電磁閥DP2、啟動真空泵408,真空泵408對污油分離干燥器400的分離器本體401抽真空,內部壓力變小,為負壓;再發出操作信號用于開啟第1電磁閥D1、第6電磁閥D6和第10電磁閥D10中的一個、二個或三個,將污油水收集箱100、油水粗分離器200和油水分離器300分離出來污油分別吸入到污油分離干燥器400內,根據雙控針式油位檢測裝置409的檢測信號,當第1檢探針X1的檢測信號為污水信號時,控制裝置發出操作信號開啟第14電磁閥D14,向艙底水艙600排污油水,直到第2檢測探針X2的檢測信號為污油信號,當第1檢測探針X1和第2檢測探針X2的檢測信號表明油面處于第1檢測探針X1和第2檢測探針X2之間時,控制裝置發出操作信號開啟第13電磁閥D13,向集油柜500排放污油,直到第1檢測探針X1的檢測信號為污水信號。第2液位傳感器407所檢測的污油分離干燥器400內液面的高度達到設定高度值時,控制裝置發出操作信號關閉第1電磁閥D1、第6電磁閥D6和第10電磁閥D10,停止向污油分離干燥器400輸送待分離的污油;真空泵408繼續抽真空,并保持更高的真空度,該真空度低于高于幾百-2K Pa,如,1K Pa,污油分離干燥器400內的污油在真空條件下進行油水分離,提高分離效果,排出污油經一周的靜置后,污油的底部無水層。此外,分離器本體401可以選裝加熱器,污油升溫,降低粘度,加速油水聚集并相分離。
進一步地,污油分離干燥器400還有另一種工作狀態:當第1檢探針X1的檢測信號為污水信號時,控制裝置發出操作信號關閉第1電磁閥D1、第6電磁閥D6和第10電磁閥D10、同時開啟第14電磁閥D14,向艙底水艙600排污油水,直到第2檢測探針X2的檢測信號為污油信號。排完水后,開啟第2抽氣電磁閥DP2對污油分離干燥器400抽真空,并使真空泵達到幾百Pa,優選450Pa,對污油進行真空干燥處理。處理時間達到預定時間長度后,如1小時后,開啟第13電磁閥D13向集油柜排油。經真空干燥處理后的污油的含水量比不經干燥處理的要低80%以上。
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提高污油水的分離效果,減少了水泵對污油水的擾動乳化作用,及延長水泵使用壽命。通過在油水分離器前端設置污油水收集箱和油水粗分離器,去除所收集的污油水中的固態雜質,以及分離出污油水的部分污油,降低輸送到油水分離器內的污油水中的污油的含量,有利提高油水分離器對污油水的分離效果,降低排出污水中的污油的含量,以提高污油水的分離效果。污油分離干燥器對所分離的污油進行二次分離及干燥處理,降低污油中的含水量,有利提高污油的再利用價值,以及減小用于儲存污油的污油柜的體積。通過把水泵設置于油水分離器的出水口處,水泵直接抽吸經油水分離器分離出來的污水,油水分離器內部所分離的污水被排出,內部壓力變小,為負壓,待分離的污油水由油水分離器頂部上的出油口處被吸入到油水分離器內,水泵對待分離的污油水的擾動小,水中污油的乳化作用被大大降低,有利提高污油水的分離效果;同時水泵抽吸的污水里無固態雜質,有利延長水泵的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
降低流向過濾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減少過濾芯的過濾效率,提高過濾芯的過濾效果和過濾效果。所述油水分離器300的殼體301內置有旋流板315和隔離筒316。所述旋流板315被設置在殼體301的上部,旋流板315和殼體301的內壁貼合并固定,旋流板315沿螺旋線方向向下延伸;所述隔離筒316同軸裝配于第1濾芯302的外部。待處理的污油水被管道輸送到殼體301的內壁側切向流出,在殼體301、旋流板315和隔離筒316的共同作用下,待處理的污油水沿旋流板315旋轉,污油水沿逆時針方向或順時針方向旋轉流動,使得待處理污油水中的污油滴趨于向隔離筒316處聚集形成污油區,污水趨于向殼體301的內壁側聚集污水區;較輕的污油區沿隔離筒316外壁向上流動,較重的污水區沿殼體301的內壁向下流動,并經隔離筒316的下端部流向第1濾芯302;則流向過濾芯的污油水的含油量更低,減少了過濾芯的過濾效率,提高過濾芯的過濾效果和過濾效果,有利提高分離裝置的分離效果和效率。
真空分離污油水,分離效率高,排放污水中含油量更低;真空二次分離及干燥污油,排放污油中含水量更低。通過設置真空泵,真空泵經不同的閥門分別和油水分離器、污油分離干燥器連通,用于對油水分離器、污油分離干燥器分別抽真空,使污油水及污油的分離過程在高真空條件下進行,有利提高污油水中污油的分離效果,進一步降低排放污水中污油的含量,以及提高污油二次分離的效果,進一步降低排放污油中的含水量。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