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母豬飼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母豬飼養方法。
背景技術:
大多數規模養殖場都飼養的多為國外品種(杜洛克、約克、長白),用精飼料和能量飼料配比后飼喂豬只,不添加青綠飼料,不耐粗飼,對飼料蛋白含量需求高,野外采食綜合性差,而且疫病抗體不強,容易受病毒侵襲,育肥期6 — 7個月。不用自然放養的形式,豬只的生長速度快,生長周期短,瘦肉率高,但肌間脂肪含量不適中,沒有本地東撒土豬具有的香嫩潤口的肉質。致使豬肉組成呈瘦肉和肥肉明顯分界的結構,導致肥肉脂肪量高,瘦肉中全無肥肉相混,而顯得香味不足,無嫩潤口感。不論煮食還是炒食均感干硬無柔嫩特性,香味也明顯不足。所以,不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居民均企盼中國各地傳統豬種特有的香嫩突出,肥瘦相間的那種豬肉,尤其是采用目前在國內豬養殖中,占統治地位的前述 豬種均難于使腌制的火腿有30多年前用地方豬種的豬肉制成的火腿的品質。所以,沒有好的豬種和科學的飼養管理措施,要養殖出高品質肉質的肥豬就更困難。可見豬種的選擇是豬肉品質提升的關鍵措施;豬種的抗病能力、對生長環境有充分的適應性也與豬種有直接的關系,是做好飼養管理的基礎。但東撒豬原有的飼養方式是農戶個體養殖,以放養為主、輔于飼料的形式,生長緩慢,育肥周期長達12 - 15個月,造成養殖成本高,經濟效益就相對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地方稀有豬種為基礎的母豬飼養方法,以提高東撒豬種的成活率、抗疾病能力,適當加快它的育肥期,同時保證東撒豬種特有的肉質品質。母豬飼養方法,包括豬種選擇、飼料配制和喂養方式、配種期管理方面的技術;其中豬種選擇和飼料配制方式是選擇生長在云南本地高原雪山區的東撒土豬作為豬種a母豬外生殖器應無明顯缺陷,如陰門狹小或上翹;b奶頭數一般不少于7對,間隔均勻,無瞎奶頭、翻奶頭和副奶頭,發育良好;c身體結構發育勻稱,生長速度快,行走輕松自如,無肢蹄病;d初情期要早,一般不超過6月齡^性情暴躁的小母豬不宜作種用汀借助系譜資料,依據親本和同胞的生產性能,如繁殖成績等,對其主要生產性能進行遺傳評估;
飼料的配制是以重量計青綠飼料60%,能量飼料40%,按重量計,其中能量飼料配制比例是玉米不少于64%,豆柏不少于10%、麥麩最多26%,鹽不大于O. 4%,配制成的能量飼料的粗蛋白指標為12. 54個;青飼料包括野豬草、巨菊、苜蓿、蘿卜,切碎混合均勻,各成份的混合比例不限。另外,在母豬的飼養方法中還涉及喂養方式和配種期管理每頭母豬每天平均飼喂的飼料量是能量料青綠飼料=2 3,如成年母豬日均喂能量飼料2kg,喂青綠飼料3kg。后備母豬體重30公斤時,采用自由采食,不控制喂料量,促進后備母豬盡快生長;從體重45公斤開始,日糧中的鈣、磷水平再增高O. I個百分點;后備母豬5月齡、體重85公斤左右時開始限飼,在飼喂過程中,逐步增加粗蛋白個數,即增加豆柏所占的比例不少于12%;配種期管理的步驟是a人工查情即通過人的肉眼觀察母豬與其它母豬的表現,判斷該母豬是否發情,發情的標志是從母豬陰部流出的各種粘液,如果粘液看上去是透明干凈的,說表明此母豬即將發情的跡象;發情期或即將進入發情期的母豬比正常的母豬會更頻繁地擺動她們的尾巴;母豬處于發情期,用手推它的背部,它會有自然向后反推回的動作或力度,是一種欲接受公豬交配的反應;b與公豬試情的方法是為使公豬的刺激發揮最佳效果,須用一頭成熟的公豬,最好有一年齡以上的公豬,這樣的公豬會散發激素,激素是一種化學藥品,能刺激母豬的交配欲望及行為,所有的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再加上背壓,增加判斷一頭母豬是否在發情期的正確性。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通過能量飼料和青綠飼料搭配飼喂,既保持了東撒母豬的健康要求。采取系列的飼養管理措施,保證母豬有強健的身體,讓母豬適時懷孕,保證產仔能力和豬仔質量,使得用其繁育的小豬具有較強的生存適應能力,提高了原有東撒豬種適應規模化養殖的性能,又使東撒豬的育肥期由傳統飼養方式的時間I年以上時間,縮短到 8 — 9個月。更為消費者提供優良的豬肉,使歷史悠久的宣威火腿的品質有望獲得恢復和發展。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給出本發明的實施例。I、按重量計,飼料配比
飼料分為青綠飼料和能量飼料,青綠飼料比例為60%,能量飼料比例為40%。能量飼料中玉米64%,豆柏10%、麥麩26%,鹽0.4%。粗蛋白為12. 54個,每公斤能量飼料單價為2.3元,每頭母豬每天平均飼喂能量料2 kg,青綠飼料3kg,青綠飼料為野豬草、巨菊、苜蓿、蘿卜。2、管理方法
(I)根據后備母豬生長發育特點,抓好階段飼養,即根據豬的體重和發情、配種情況,給母豬飼養配制飼料營養比例飼喂后備母豬料,根據膘情適當限止或增加飼喂量;后備母豬在配種前10-14天開始自由采食,增加采食量。配種前10-14天后備母豬達到初情并準備配種時,使用催情補飼的方法來增加卵巢的排卵數量,從而增加母豬一窩的產仔數。(2)每天放養2個小時,自由采食青綠飼料。(3)隨著后備豬的不斷生長,適時分群飼養,要按大小、強弱調好飼養密度,后備母豬每圈3-5頭,每頭占圈面積至少O. 66平方米,以保證其肢體正常發育。(4)經常觀察后備豬的健康狀況,出現生長發育不良,按照a母豬外生殖器應無明顯缺陷,如陰門狹小或上翹;b奶頭數一般不少于7對,奶頭間隔均勻,奶頭發育良好,無瞎奶頭、翻奶頭和副奶頭;(3身體健康,結構發育良好,生長速度快,無肢蹄病,行走輕松自如;d初情期要早,一般不超過6月齡;e性情過分暴躁的小母豬不宜作種用;f有條件者可借助系譜資料,依據親本和同胞的生產性能(如繁殖成績等)對其主要生產性能進行遺傳評估,六點標準,不符合種用要求的后備母豬淘汰育肥。(5)后備豬生長過程中進行人畜親和訓練,人畜親和訓練方式是人經常和豬接觸,和豬親近。具體做法為配種前一段時期按摩乳房,刷拭體軀,建立人豬感情,使母豬性情溫順,好配種,產子后好帶仔,以便配種、接產、哺乳期打下基礎。
(6)記錄母豬發情狀況和次數,提供給配種員,及時配種。(7)母豬保懷期為114天,保懷84天后開始加料,以提高產仔初生重,107天后進入產房,做好接生各項準備工作。(8)產房出生仔豬(1-7天)溫度控制在32 28°C,以后每隔一星期降2 3°C。(9)做好母豬疫苗程序與疾病防控,定期保健、驅蟲、消毒工作。其中疫苗程序與疾病防控方法如下表
權利要求
1.母豬飼養方法,包括豬種選擇、飼料配制技術;還涉及喂養方式和配種期管理;其特征在于 a豬種選擇和飼料配制方式是選擇生長在云南本地高原雪山區的東撒土豬作為豬種a母豬外生殖器應無明顯缺陷,如陰門狹小或上翹;b奶頭數不少于7對,間隔均勻,無瞎奶頭、翻奶頭和副奶頭;c身體結構發育勻稱,生長速度快,行走輕松自如,無肢蹄病;d初情期要早,一般不超過6月齡;e性情暴躁的小母豬不宜作種用;f借助系譜資料,依據親本和同胞的生產性能,如繁殖成績等,對其主要生產性能進行遺傳評估; b飼料的配制是以重量計青綠飼料60%,能量飼料40%,按重量計,其中能量飼料配制比例是玉米不少于64%,豆柏不少于10%、麥麩最多26%,鹽O. 4%,配制成的能量飼料的粗蛋白指標為12. 54個;青飼料包括野豬草、巨菊、苜蓿、蘿卜,切碎混合均勻,各成份的混合比例不限; c喂養方式是每頭母豬每天平均飼喂的飼料量是能量料青綠飼料=2 :3,如成年母豬日均喂能量飼料2kg,喂青綠飼料3kg ; 后備母豬體重30公斤時,采用自由采食,不控制喂料量,促進后備母豬盡快生長;從體重45公斤開始,日糧中的鈣、磷水平再增高O. I個百分點;后備母豬5月齡、體重85公斤左右時開始限飼,在飼喂過程中,逐步增加粗蛋白個數,即增加豆柏所占的比例不少于12% ;d配種期管理的步驟是a人工查情即通過人的肉眼觀察母豬與其它母豬的表現,判斷該母豬是否發情,發情的標志是從母豬陰部流出的各種粘液,如果粘液看上去是透明干凈的,說表明此母豬即將發情的跡象;發情期或即將進入發情期的母豬比正常的母豬會更頻繁地擺動她們的尾巴;母豬處于發情期,用手推它的背部,它會有自然向后反推回的動作或力度,是一種欲接受公豬交配的反應;b與公豬試情的方法是為使公豬的刺激發揮最佳效果,須用一頭成熟的公豬,最好有一年齡以上的公豬,這樣的公豬會散發激素,能刺激母豬的交配欲望及行為,所有的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再加上背壓,增加判斷一頭母豬是否在發情期的正確性。
全文摘要
母豬飼養方法,包括豬種選擇、飼料配制、喂養方式和配種期管理;a豬種選擇生長在云南本地高原雪山區的東撒土豬作為豬種;b以重量計青綠飼料60%,能量飼料40%,按重量計,配制成的能量飼料的粗蛋白指標為12.54個;青飼料包括野豬草、巨菊、苜蓿、蘿卜,切碎混合均勻,各成份的混合比例不限;c喂養方式是每頭母豬每天平均飼喂能量料青綠飼料=23;d配種期管理的步驟是a人工查情b與公豬試情。提高了原有豬種適應規模化養殖的性能,為繁殖這種國內傳統豬種提供方法,為擴大它的飼養規模、養殖范圍創造條件,為這種肉質好的傳統豬種,適應市場需求打下基礎。
文檔編號A23K1/18GK102845358SQ20121030497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6日
發明者李璇 申請人:云南省宣威市海璇實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