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苯醚菌酯和氟環唑的殺菌組合物及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農藥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有苯醚菌酯與氟環唑復配的殺菌組合物,及其在防治農作物白粉病、葉斑病、銹病、白腐病等方面的應用。本發明的組合物中苯醚菌酯和氟環唑的重量比為,苯醚菌酯:氟環唑=10:1~1:10,通過復配起到增效作用,對目標病害白粉病尤其是抗性白粉病特效,并且可兼治銹病、霜霉病、炭疽病、葉斑病等病害,應用價值較高。
【專利說明】一種含苯醚菌酯和氟環唑的殺菌組合物及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農藥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有苯醚菌酯和氟環唑進行復配的殺菌組合物,及其在防治農作物病害方面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2]苯醚菌酯是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此類殺菌劑是以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為先導化合物開發的新品種,合成Strobilurin類化合物作為目前國際上殺菌劑研究開發的熱點,在過去的10多年內獲得了迅速發展,世界各大農藥公司對此類化合物的合成與結構修飾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地研究開發出嘧菌酯、醚菌酯等殺菌劑新品種。 [0003]苯醚菌酯殺菌譜廣、殺菌活性高、見效快,且耐雨水沖刷、持效期長,屬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對各種作物的白粉病(如瓜類白粉病、蘋果白粉病等)、銹病(如蘋果銹病、梨銹病等)、霜霉病(葡萄和黃瓜霜霉病等)、炭疽病(如黃瓜、西瓜和芒果炭疽病等)都表現出優異的防治效果,實現了噴施一種殺菌劑即可同時控制作物上混合發生的多種病害。
[0004]苯醚菌酯是一個預防兼治的殺菌劑,同時經藥劑噴施后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強,能使作物在較長時間內保持青枝綠葉,從而提高了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0005]氟環唑是三唑類殺菌劑,對一系列禾谷類作物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紋病等十多種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并能防治糖用甜菜、花生、油菜、草坪、咖啡、水稻及果樹等病害。不僅具有很好的保護、治療和鏟除活性,而且具有內吸和較佳的殘留活性。
[0006]作用特點及用途:氟環唑是一種內吸性三唑類殺菌劑,其活性成分氟環唑抑制病菌麥角留醇的合成,阻礙病菌細胞壁的形成,并且氟環唑分子對一種真菌酶(14-dencthylase)有強力親和性,與目前已知的殺菌劑相比,能更有效抑制病菌原真菌。氟環唑可提高作物的凡丁質酶活性,導致真菌吸器的收縮,抑制病菌侵入,這是氟環唑在所有
三唑類產品中獨一無二的特性。對香蕉、蔥蒜、芹菜、菜豆、瓜類、蘆筍、花生、甜菜等作物上的葉斑病、白粉病、銹病以及葡萄上的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防效。
[0007]本品內吸性強,可迅速被植株吸收并傳導至感病部位,使病害侵染立即停止,局部施藥防治徹底。持效期極佳,如在谷物上的抑菌作用可達40天以上,卓越的持留效果,降低了用藥次數及勞力成本。既能有效控制病害,又能通過調節酶的活性提高作物自身生化抗病性,使作物本身的抗病性大大增強。使葉色更綠,從而保證作物光合作用最大化,提高產量及改善品質。
[0008]氟環唑對一系列禾谷類作物病害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紋病等十多種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并能防治糖用甜菜、花生、油菜、草坪、咖啡、水稻及果樹等的病害。其不僅具有很好的保護、治療和鏟除活性,而且具有內吸和較佳的殘留活性,使用劑量通常為75~125克有效成分/公頃,噴霧處理。
[0009]上述兩種藥劑進行組合使用,一方面增加了殺菌的廣譜性,同時對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強較明顯,使殺菌效果更明顯,在提高產量和品質方面有著巨大潛力,未來將會被廣泛推廣,且將會為中國綠色農業的生產帶來革命性創新。
[0010]本殺菌組合主要針對抗性白粉病,解決了單純藥劑對于白粉病的治療效果。當然本品對于其他真菌性病害的治療效果也非常出眾。
【發明內容】
[0011]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由苯醚菌酯和氟環唑進行復配的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該組合物通過復配起到增效作用,適用范圍廣、性價比高、效果好,可用來防治常見真菌性病害:白粉病、霜霉病、葉斑病等。
[0012]本發明中,所提到的苯醚菌酯、氟環唑的重量、有效成分的重量等,均指的是折百后的重量,即有效物質的重量。
[0013]本發明的含苯醚菌酯和氟環唑的殺菌組合物,其有效成分組成為苯醚菌酯和氟環唑,所述的苯醚菌酯和氟環唑的重量比為,苯醚菌酯:氟環唑=10:1~1:10。
[0014]作為優選,所述的苯醚菌酯和氟環唑的重量比為,苯醚菌酯:氟環唑=2.5:1~1:2.5。
[0015]其中,該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為1%~90%。
[0016]該組合物劑型包括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水乳劑、水分散粒劑,加入助劑及賦形劑,按照本領域技術人員均知的生產工藝可制成所需劑型。
[0017]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的水乳劑,包括按重量計的下述組分:苯醚菌酯1-20%,氟環唑1-20%,乳化劑5-15%,助溶劑5-20%,防凍劑3-7%,消泡劑0.5-3%,增稠劑0-2.5%,余量為水。
[0018]所述助溶劑為甲苯、二甲苯、溶劑油、環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丙酮或植物油中的一種或兩種。
[0019]所述乳化劑可選用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或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0020]所述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樹脂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為烷基苯磺酸鈣、烷基苯磺酸鈉或C8-C20烷基硫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
[0021]所述防凍劑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或尿素中的一種或幾種。
[0022]所述的消泡劑為有機硅油或異辛醇。
[0023]所述的增稠劑為黃原膠、阿拉伯膠、羧甲基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種或幾種。
[0024]本發明水乳劑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如下:將苯醚菌酯和氟環唑用助溶劑溶解,加入乳化劑、防凍劑、消泡劑攪拌均勻作為油相,將增稠劑加入水中攪拌均勻作為水相,在1000-2000r/min攪拌下將油相加入水相或者水相加入油相,然后在4000-5000r/min下高速循環剪切30-50min,得到水乳劑產品,其平均粒徑在10微米以下。
[0025]本發明的水為自來水或離子水,優選自來水。
[002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采用苯醚菌酯和氟環唑兩種有效成分復配,起到協同增效的目的,對于黃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好,提高實際防治效果,并且通過復配可以擴大防治普,降低藥物的使用量,從而大大延緩病菌抗藥性產生,防止惡性循環的發生。同樣藥物使用量的降低,農藥殘留少,產品綠色環保,對人畜等的傷害小,符合社會的發展方向。在農藥劑型上,采用水乳劑劑型,產品有效成分含量高,水乳劑為水基化制劑,不含有大量的有機溶劑,生產過程無粉塵、無三廢,對環境污染小,能耗低,采用不用的油相、水相的組成,在制備方法中采用優化的加料順序及操作等,進一步提高了防治效果,也間接起到延緩病菌抗藥性以及降低農藥殘留的效果,是對殺菌組合物的補充,令該組合物的效果更好。
[0027]在室內采用幼苗盆栽法測定苯醚菌酯和氟環唑殺菌劑單、混劑對黃瓜白粉病菌的室內毒力。即在溫室盆栽黃瓜幼苗至2-3葉期,按設計藥劑劑量進行葉面噴霧處理,24小時后接種黃瓜白粉病菌,并于培養箱中保濕培養,在不施藥的空白對照充分發病時調查結果,以病情指數計算防治效果。用DPS數據處理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各藥劑的EC50,采用孫云沛法計算共毒系數(CTC)來評價混用效果:當CTC值大于120時混劑具有增效作用;小于80時是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間時有相加作用。
[0028]毒力指數TI (B) =標準劑A的EC50/B劑的EC50*100 實際毒力指數ATI (AB) =A的EC50/AB的EC50*100
理論毒力指數TTI (AB) =TI (A) *A在混劑中的百分數+TI (B) 在混劑中的百分數 共毒系數 CTC=ATI (AB) /TTI (AB) *100 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1苯醚菌酯.氟環唑對黃瓜白粉病病菌實驗數據
【權利要求】
1.一種含苯醚菌酯和氟環唑的殺菌組合物,其有效成分組成為苯醚菌酯和氟環唑,所述的苯醚菌酯和氟環唑的重量比為,苯醚菌酯:氟環唑=10:1~1: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苯醚菌酯和氟環唑的重量比為,苯醚菌酯:氟環唑=2.5:1~1:2.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為1%~90%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組合物劑型包括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水分散粒劑。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菌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上的白粉病、銹病、炭疽病、霜霉病等病害。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菌組合物,用于防治梨樹、蘋果、柑橘、蔬菜上的白粉病、銹病、炭疽病、霜霉病等病害。
【文檔編號】A01P3/00GK103651392SQ201210340515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4日
【發明者】郭強強 申請人:青島星牌作物科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