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擬目烏賊苗種培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苗種培育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擬目烏賊苗種培育方法,屬于烏賊養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擬目烏賊胴部盾形,胴長約為胴寬的2倍;胴背具一些眼狀斑,間雜許多較細的橫條紋。肉鰭較寬,最大寬度略小于胴寬的四分之一,位于胴部兩側全緣,在后端分離。擬目烏賊分布于印度洋一西太平洋領域,常棲息于水深15 100m的地方,其體型較大,繁殖周期短,生長迅速,肉質鮮美,蛋白質含量高,綜合利用范圍廣,為我國南海經濟價值較聞的優良品種。
目前國內相繼對曼氏無針烏賊和金烏賊的習性和養殖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相關研究,但是對于擬目烏賊的研究較少,尤其是在人工養殖方面。曼氏無針烏賊人工繁殖與養殖技術于2003年獲得突破,現已在浙江、福建、河北等地形成一定的養殖規模,該成果獲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二等獎。金烏賊苗種養殖技術在2011年獲得突破,在山東形成了幾個示范推廣點,該成果獲國家海洋局創新成果獎一等獎。在人工養殖條件下,曼氏無針烏賊經過4-5個月的生長,體重為100-200克,金烏賊經過8-10個月的生長,體重為500克左右。與這兩種相比,擬目烏賊生長速度更快。一年可達體重4千克,經濟效益明顯優于前2種。如果以烏賊體長25公分、體重500克為上市規格,曼氏無針烏賊要養殖I年以上,金烏賊要8個月,而擬目烏賊僅要3-4個月。擬目烏賊的養殖風險明顯低于曼氏無針烏賊和金烏賊。擬目烏賊的幼體明顯大于曼氏無針烏賊和金烏賊,且以底棲為主,其培育條件和餌料也不相同。擬目烏賊幼體的開口餌料以蝦類的糠蝦期和仔蝦期最優,擬目烏賊是熱帶海洋環境下生活的,其幼體育苗環境可在39°C進行,曼氏無針烏賊和金烏賊主要生活在溫帶海水中,它們的養殖生態條件也差別很大。因此,其人工育苗方法和技術與曼氏無針烏賊和金烏賊也不同。所以,研究開發擬目烏賊的人工養殖,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并且可以有效規避養殖風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擬目烏賊苗種培育的方法,采用該方法可以培育出品種優良烏賊苗種,該方法還具有成活率高、病害少、生長快等優點。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擬目烏賊的人工育苗方法,其包括以下幾個步驟親體的選擇、親體的暫養、卵的采集、卵的孵化、幼體的培育,具體步驟如下
(O親體捕撈將性成熟的親體烏賊捕撈后放入漁船的活水倉中,并運回近岸的網箱,之后放在水泥池暫養;
(2)親體暫養將親體放入水泥池中,親體放養密度為2 3只/平方米;水泥池大于100平方米,池深I. 5-2. O米,池底鋪10厘米厚的細沙;暫養海水鹽度為25. O 35. 0,水溫為18 32°C,保持常流水,遮光,充氣,保持安靜,并投喂鮮活小雜魚蝦;
(3)卵的采集將懷卵親體按雌雄=2:1放入產卵池,產卵池的面積10-15平方米,水深2. O米以上,在池的四周掛上由棕繩或塑料以及其它纖維織成的片狀采卵附著器,或池底安放一些用PVC材料制成的采卵附著器,其它設施和養殖條件同暫養池。親體放養密度2 3只/平方米,在產卵盛期每天收集一次受精卵,在產卵初期或末期,視產卵量2-3天收集一次卵;
(4)卵的孵化將同批次的卵集中到孵化池中進行孵化,孵化池的面積10-15平方米,池深I. 5米,卵的孵化可以采用2種方式(1)浮筐法,將塑料筐四周綁上泡沫塑料,使塑料筐浮在水面上,然后將卵放在塑料筐中進行孵化;(2)吊卵法,用繩把卵串吊在海水中孵化。水溫為20-39°C,海水鹽度為25-35,連續充氣,當幼體形成,卵粒變大變透明時移入幼 體培育池;
(5)幼體的培育將即將孵化的胚胎收集到培育池,幼體孵出后穿過塑料筐進入培育池,培育池的面積為10-15平方米,水溫為20 39°C,海水鹽度為25 35,放養密度為200 400只/平方米,幼苗孵化出膜后6-12小時開始用鹵蟲成體或糠蝦、仔蝦、蟹苗的蚤狀幼體、大眼幼體等作為餌料第一次投喂,光照為500-1000勒克司,微充氣,噪聲保持60分貝以下,當幼苗胴長大于I. 5厘米后,苗種培育完成,外移出苗。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突破了擬目烏賊人工養殖技術的難關,掌握了擬目烏賊苗種培育方法,填補了現有人工養殖擬目烏賊的技術空白;
(2 )該養殖方法具有成活率高、病害少、生長快等優點,有助于海水養殖業增加優良的養殖品種,并且該養殖方法易于操作、成功率高,適宜大規模推廣,可促進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有效提聞養殖經濟的效益。(3)本發明與其它方法的不同點有二點一是擬目烏賊是高溫種,在39°C的環境下也能孵化出幼體,幼體生長也好;現在培育出來的北方的曼氏無針烏賊和金烏賊苗,都是溫帶海域的,在35°C以上很難生活;其二,本方法的開口餌料是對蝦苗而不是鹵蟲,對擬目烏賊的人工育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這些實施例僅用來說明本發明,并不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I
一種擬目烏賊的人工育苗方法,步驟如下
(O親體捕撈將性成熟的親體烏賊捕撈后放入漁船的活水倉中,并運回近岸的網箱,之后放在水泥池暫養;
(2)親體暫養將親體放入水泥池中,親體放養密度為2只/平方米;水泥池為100平方米,池深I. 5米,池底鋪10厘米厚的細沙;暫養海水鹽度為25. 0,水溫為18°C,保持常流水,遮光,充氣,保持安靜,并投喂鮮活小雜魚蟲下;
(3)卵的采集將懷卵親體按雌雄=21放入產卵池,產卵池的面積10平方米,水深2. O米,在池的四周掛上由棕繩或塑料以及其它纖維織成的片狀采卵附著器,其它設施和養殖條件同暫養池,親體放養密度2只/平方米,在產卵盛期每天收集一次受精卵,在產卵初期或末期,每3天收集一次卵;
(4)卵的孵化將同批次的卵集中到孵化池中進行孵化,孵化池的面積10平方米,池深
1.5米,卵的孵化采用浮筐法,將塑料筐四周綁上泡沫塑料,使塑料筐浮在水面上,然后將卵放在塑料筐中進行孵化,水溫為20°C,海水鹽度為25,連續充氣,當幼體形成,卵粒變大變透明時移入幼體培育池;
(5)幼體的培育將即將孵化的胚胎收集到培育池,幼體孵出后穿過塑料筐進入培育池,培育池的面積為10平方米,水溫為20°C,海水鹽度為25,放養密度為200只/平方米,幼苗孵化出膜后6小時開始用南美白對蝦糠蝦糠蝦期幼體和仔蝦期幼體、蟹苗的蚤狀幼體、大眼幼體等作為餌料第一次投喂,光照為500勒克司,微充氣,噪聲保持40分貝,當幼苗胴長為I. 5厘米后,苗種培育完成,夕卜移出苗。 實施例2
一種擬目烏賊的人工育苗方法,步驟如下
(O親體捕撈將性成熟的親體烏賊捕撈后放入漁船的活水倉中,并運回近岸的網箱,之后放在水泥池暫養;
(2)親體暫養將親體放入水泥池中,親體放養密度為3只/平方米;水泥池為150平方米,池深2. O米,池底鋪10厘米厚的細沙;暫養海水鹽度為35. 0,水溫為32°C,保持常流水,遮光,充氣,保持安靜,并投喂鮮活小雜魚蟲下;
(3)卵的采集將懷卵親體按雌雄=21放入產卵池,產卵池的面積15平方米,水深
2.5米,在池底安放一些用PVC材料制成的采卵附著器,其它設施和養殖條件同暫養池,親體放養密度3只/平方米,在產卵盛期每天收集一次受精卵,在產卵初期或末期,每2天收集一次卵;
(4)卵的孵化將同批次的卵集中到孵化池中進行孵化,孵化池的面積15平方米,池深
I.5米,卵的孵化采用吊卵法,用繩把卵串吊在海水中孵化,水溫為32°C,海水鹽度為35,連續充氣,當幼體形成,卵粒變大變透明時移入幼體培育池;
(5)幼體的培育將即將孵化的胚胎收集到培育池,幼體孵出后穿過塑料筐進入培育池,培育池的面積為15平方米,水溫為32°C,海水鹽度為35,放養密度為400只/平方米,幼苗孵化出膜后10小時開始用斑節對蝦糠蝦糠蝦期幼體和仔蝦期幼體、鹵蟲成體或蟹苗的蚤狀幼體、大眼幼體等作為餌料第一次投喂,光照為1000勒克司,微充氣,噪聲保持50分貝以下,當幼苗胴長為I. 6厘米時,苗種培育完成,外移出苗。
權利要求
1.一種擬目烏賊苗種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幾個步驟親體的選擇、親體的暫養、卵的采集、卵的孵化、幼體的培育,具體方法如下 (O親體捕撈將性成熟的親體烏賊捕撈后放入漁船的活水倉中,并運回近岸的網箱,之后放在水泥池暫養; (2)親體暫養將親體放入水泥池中暫養,親體放養密度為2-3只/平方米;水泥池為100-1000平方米,池深I. 5-2. O米,池底鋪10厘米厚的細沙;暫養海水鹽度為25-35,水溫為18-32°C,保持常流水,遮光,充氣,保持安靜,并投喂鮮活小雜魚蝦; (3)卵的采集將懷卵親體按放入產卵池,產卵池的面積10-15平方米,水深2.O米以上,在池的四周掛上由棕繩或塑料以及其它纖維織成的片狀采卵附著器,或池底安放一些用PVC材料制成的采卵附著器,其它設施和養殖條件同暫養池;親體放養密度2-3只/平方米,在產卵盛期每天收集一次受精卵,在產卵初期或末期,視產卵量2-3天收集一次卵; (4)卵的孵化將同批次的卵集中到孵化池中進行孵化;孵化池的面積10-15平方米,池深I. 5米; (5)幼體的培育將即將孵化的胚胎收集到培育池,幼體孵出后穿過塑料筐進入培育池,培育池的面積為10-15平方米,水溫為20-39°C,海水鹽度為25-35,放養密度為200-400只/平方米,幼苗孵化出膜后6-12小時開始用鹵蟲成體或糠蝦、仔蝦、蟹苗的蚤狀幼體、大眼幼體作為餌料第一次投喂,光照為500-1000勒克司,微充氣,噪聲保持60分貝以下,當幼苗胴長大于I. 5厘米后,苗種培育完成,外移出苗。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擬目烏賊苗種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親體雌雄比例為雌雄=2 :1。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擬目烏賊苗種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的卵的孵化采用2種方式(I)浮筐法,將塑料筐四周綁上泡沫塑料,使塑料筐浮在水面上,然后將卵放在塑料筐中進行孵化;(2)吊卵法,用繩把卵串吊在海水中孵化;水溫為20-39°C,海水鹽度為25-35,連續充氣,當幼體形成,卵粒變大變透明時移入幼體培育池。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擬目烏賊苗種培育方法,屬于水產苗種培育領域,具體包括親體的捕撈、親體的暫養、卵的采集、卵的孵化、幼體的培育五個步驟選擇性成熟的親體烏賊放入水池,控制溫度、鹽度、放養密度,保持水質,投喂鮮活小魚蝦進行暫養;將懷卵親體按比例投入產卵池,定期收集受精卵;將同批次的卵集中到孵化池中進行孵化;將即將孵化的胚胎收集到培育池,培育池的面積為10-15平方米,水溫為20-39℃,海水鹽度為25-35,放養密度為200-400只/平方米,幼苗孵化出膜后6-12小時開始第一次投喂,當幼苗胴長大于1.5厘米后,苗種培育完成,外移出苗。該養殖方法具有成活率高、病害少、生長快等優點,并且該養殖方法易于操作、成功率高,適宜大規模培育。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823529SQ201210342558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7日
發明者陳道海, 文菁, 王雁 申請人:湛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