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杭椒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杭椒的栽培方法,屬于蔬菜的栽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杭椒,果羊角形,長13厘米左右,橫徑約1. 4厘米,平均單果重10克,青熟果淡綠色,果實微辣,老熟果紅色,果面略皺,果頂漸尖,稍彎,它既是美味佳肴的好佐料,又是一種溫中散寒、可用于食欲不振等癥的食療佳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杭椒的栽培方法,本發明栽培方法簡單,具有成本低,產量高等優點,適合大規模栽培。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杭椒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內容(I)栽培環境選擇土壤耕層深厚、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結構適宜,每畝土壤施用2000-2500公斤農家牛糞、豬糞等有機肥、8-10公斤尿素、400-500公斤沼渣、2-3公斤硫酸鉀、50-80公斤風化煤、20-30公斤鐵礦渣、3-5公斤生石灰,和土壤表層10-15厘米的土壤拌勻;(2)茬口安排杭椒為一年一茬,前茬選擇未種過茄果類作物的田塊,11月上旬播種,次年3月初定植,4-5月采收;(3)栽培a :營養土的配制營養土用竹炭、田園土、海泡石粉、桉樹葉粉、腐熟的有機肥按體積1-2 :3-4 :3-4 :1-2 :5_8的比例進行配制,堆慪15天左右待用;b :種子處理播前將杭椒種子放在太陽光下曬2天,把種子放入60_70°C的溫水中進行攪拌浸種15分鐘,撈出后放入含有80-100ppm赤霉素的清水中浸泡4 5小時,然后取出種子,洗掉種子表皮的粘液,置于28 32°C下保溫侵芽,當發芽率達75%左右時即可播種;c :播種播種前整平苗床,下鋪3-5厘米厚的營養土,澆足底水,待土壤不泥時播種,播量為6 8g/m2,然后覆蓋過篩的營養土 1-2厘米,上面加蓋遮陽網、棚膜,以防高溫、暴雨;d :苗期管理播種至出苗保持日溫25 30°C,幼苗拱土時日溫降至25 27°C,夜溫20 16°C,出苗后白天24 26°C,夜溫逐漸降至17 15°C ;小苗長到兩葉一心時要及時分苗,分苗前低溫煉苗3-4天,定植前7 8天要逐漸降溫,對幼苗進行煉苗,白天溫度可降到18°C,夜間可降到12°C,但不要低于10°C ;(4)定植a :定植標準當杭椒苗長有6 8片真葉,苗高14_15厘米,大棚土溫穩定在12_15°C時開始定植;
b :定植時間選擇晴天的上午進行定植;c :定植方法在定植前2 3天先澆足底水,定植時在壟上開10-12厘米深的小溝,按30 40厘米的標距把苗放好,栽苗深度以苗坨的高度為準,不要過深或過淺,定植后燒一次定植水;(5)定植后的管理a :前期管理緩苗期應保持日溫28 30°C,夜溫20 18°C,地溫22°C,保持高溫高濕的環境以利緩苗,田間持水量保持在50-55%,緩苗后可適當降低室內溫度,當溫度超過30°C時及時放風降溫;b :生長期管理定植15-20天后追肥,每畝施緩釋尿素8-10公斤、氯化鉀3_5公斤、磷酸二氫鈣10-15公斤混合施用,每隔2周噴一次葉面肥,葉面肥兌500-800倍水噴施,葉面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硫酸亞鐵2-3、硼砂O. 5-1. O、鑰酸銨O. 2-0. 3、硫酸 錳 O. 5-1. O、油菜素內酯 O. 002-0. 003、萘乙酸 O. 001-0. 002 ;c :結果期管理杭椒進入盛果期要加強通風透光,摘除老葉、老枝改善田間小氣候;大棚內種植日溫保持在25°C左右,夜溫保持12 18°C,最低溫度不要低于8°C ;(6)采收杭椒生長到9-12厘米時即可采收。所述的緩釋尿素通過以下方法制備(I)、稱取鈉米碳與鉀長石粉,二者的重量比例為O. 1:1-2;(2)、將鉀長石粉在400-450°C下煅燒4_5小時,將鉀長石粉、鈉米碳混合,再加入相當于鉀長石粉重量4-5倍的水中,加入相當于鉀長石粉重量2-3%的液化石蠟、1-2%的平平加0、4-5%的冬青油、3-4%的羧甲基纖維素、3-5%氫氧化鋁,高速1200-1500轉/分攪拌,得到分散液;(3)、將分散液噴灑在尿素顆粒外,烘干;(4)、可以再在顆粒外再噴霧擬除蟲菊酯合劑,然后烘干,也可以不噴。本發明的優
占-
^ \\\ ·本發明栽培方法簡單,具有成本低,產量高,品相好,管理方便等優點,適合大規模栽培。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杭椒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栽培環境選擇土壤耕層深厚、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結構適宜,每畝土壤施用2000-2500公斤農家牛糞、豬糞等有機肥、8-10公斤尿素、400-500公斤沼渣、2-3公斤硫酸鉀、50-80公斤風化煤、20-30公斤鐵礦渣、3-5公斤生石灰,和土壤表層10-15厘米的土壤拌勻;(2)茬口安排杭椒為一年一茬,前茬選擇未種過茄果類作物的田塊,11月上旬播種,次年3月初定植,4-5月采收;(3)栽培a :營養土的配制營養土用竹炭、田園土、海泡石粉、桉樹葉粉、腐熟的有機肥按體積1:3 4 2 8的比例進彳丁配制,堆樞15天左右待用;b :種子處理播前將杭椒種子放在太陽光下曬2天,把種子放入60_70°C的溫水中進行攪拌浸種15分鐘,撈出后放入含有80-100ppm赤霉素的清水中浸泡4 5小時,然后取出種子,洗掉種子表皮的粘液,置于28 32°C下保溫侵芽,當發芽率達75%左右時即可播種;c :播種播種前整平苗床,下鋪3-5厘米厚的營養土,澆足底水,待土壤不泥時播種,播量為6 8g/m2,然后覆蓋過篩的營養土 1-2厘米,上面加蓋遮陽網、棚膜,以防高溫、暴雨;d :苗期管理播種至出苗保持日溫25 30°C,幼苗拱土時日溫降至25 27°C,夜溫20 16°C,出苗后白天24 26°C,夜溫逐漸降至17 15°C ;小苗長到兩葉一心時要及時分苗,分苗前低溫煉苗3-4天,定植前7 8天要逐漸降溫,對幼苗進行煉苗,白天溫度可降到18°C,夜間可降到12°C,但不要低于10°C ;
(4)定植a :定植標準當杭椒苗長有6 8片真葉,苗高14_15厘米,大棚土溫穩定在12_15°C時開始定植;b :定植時間選擇晴天的上午進行定植;c :定植方法在定植前2 3天先澆足底水,定植時在壟上開10-12厘米深的小溝,按30 40厘米的標距把苗放好,栽苗深度以苗坨的高度為準,不要過深或過淺,定植后燒一次定植水;(5)定植后的管理a :前期管理緩苗期應保持日溫28 30°C,夜溫20 18°C,地溫22°C,保持高溫高濕的環境以利緩苗,田間持水量保持在50-55%,緩苗后可適當降低室內溫度,當溫度超過30°C時及時放風降溫;b :生長期管理定植15-20天后追肥,每畝施緩釋尿素8公斤、氯化鉀5公斤、磷酸二氫鈣15公斤混合施用,每隔2周噴一次葉面肥,葉面肥兌700-800倍水噴施,葉面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硫酸亞鐵2、硼砂1. O、鑰酸銨O. 2、硫酸錳1. O、油菜素內酯O. 003、萘乙酸 O. 002 ;c :結果期管理杭椒進入盛果期要加強通風透光,摘除老葉、老枝改善田間小氣候;大棚內種植日溫保持在25°C左右,夜溫保持12 18°C,最低溫度不要低于8°C ;(6)采收杭椒生長到9-12厘米時即可采收。所述的緩釋尿素可以購買,也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制備(I)、稱取鈉米碳與鉀長石粉,二者的重量比例為O.1 :2 ;(2)、將鉀長石粉在400-450°C下煅燒4_5小時,將鉀長石粉、鈉米碳混合,再加入相當于鉀長石粉重量4倍的水中,加入相當于鉀長石粉重量3%的液化石蠟、1%的平平加O、5%的冬青油、3%的羧甲基纖維素、5%氫氧化鋁,高速1200-1500轉/分攪拌,得到分散液;(3)、將分散液噴灑在尿素顆粒外,烘干;(4)、可以再在顆粒外再噴霧擬除蟲菊酯合劑,然后烘干,也可以不噴。利用上述綜合技術生產出的杭椒產品與常規方式生產出的杭椒產品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權利要求
1.一種杭椒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內容 (1)栽培環境選擇 土壤耕層深厚、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結構適宜,每畝土壤施用2000-2500公斤農家牛糞、豬糞等有機肥、8-10公斤尿素、400-500公斤沼渣、2-3公斤硫酸鉀、50-80公斤風化煤、20-30公斤鐵礦渣、3-5公斤生石灰,和土壤表層10-15厘米的土壤拌勻; (2)茬口安排杭椒為一年一茬,前茬選擇未種過茄果類作物的田塊,11月上旬播種,次年3月初定植,4-5月采收; (3)栽培 a:營養土的配制營養土用竹炭、田園土、海泡石粉、桉樹葉粉、腐熟的有機肥按體積1-2 :3-4 :3-4 :1-2 :5-8的比例進行配制,堆慪15天左右待用; b :種子處理播前將杭椒種子放在太陽光下曬2天,把種子放入60-70°C的溫水中進行攪拌浸種15分鐘,撈出后放入含有80-100ppm赤霉素的清水中浸泡4 5小時,然后取出種子,洗掉種子表皮的粘液,置于28 32°C下保溫侵芽,當發芽率達75%左右時即可播種;c :播種播種前整平苗床,下鋪3-5厘米厚的營養土,澆足底水,待土壤不泥時播種,播量為6 8g/m2,然后覆蓋過篩的營養土 1-2厘米,上面加蓋遮陽網、棚膜,以防高溫、暴雨;d :苗期管理播種至出苗保持日溫25 30°C,幼苗拱土時日溫降至25 27 V ’夜溫20 16°C,出苗后白天24 26°C,夜溫逐漸降至17 15°C ;小苗長到兩葉一心時要及時分苗,分苗前低溫煉苗3-4天,定植前7 8天要逐漸降溫,對幼苗進行煉苗,白天溫度可降到18°C,夜間可降到12°C,但不要低于10°C ; (4)定植 a :定植標準當杭椒苗長有6 8片真葉,苗高14-15厘米,大棚土溫穩定在12-15°C時開始定植; b :定植時間選擇晴天的上午進行定植; c :定植方法在定植前2 3天先澆足底水,定植時在壟上開10-12厘米深的小溝,按30 40厘米的標距把苗放好,栽苗深度以苗坨的高度為準,不要過深或過淺,定植后澆一次定植水; (5)定植后的管理 a :前期管理緩苗期應保持日溫28 30°C,夜溫20 18°C,地溫22°C,保持高溫高濕的環境以利緩苗,田間持水量保持在50-55%,緩苗后可適當降低室內溫度,當溫度超過30°C時及時放風降溫; b :生長期管理定植15-20天后追肥,每畝施緩釋尿素8-10公斤、氯化鉀3-5公斤、磷酸二氫鈣10-15公斤混合施用,每隔2周噴一次葉面肥,葉面肥兌500-800倍水噴施,葉面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硫酸亞鐵2-3、硼砂0. 5-1. O、鑰酸銨0. 2-0. 3、硫酸錳0. 5-1. O、油菜素內酯 0. 002-0. 003、萘乙酸 0. 001-0. 002 ; c :結果期管理杭椒進入盛果期要加強通風透光,摘除老葉、老枝改善田間小氣候;大棚內種植日溫保持在25°C左右,夜溫保持12 18°C,最低溫度不要低于8°C ; (6)采收杭椒生長到9-12厘米時即可采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緩釋尿素通過以下方法制備 (I)、稱取鈉米碳與鉀長石粉,二者的重量比例為0.1 :1-2 ;(2)、將鉀長石粉在400-450°C下煅燒4-5小時,將鉀長石粉、鈉米碳混合,再加入相當于鉀長石粉重量4-5倍的水中,加入相當于鉀長石粉重量2-3%的液化石蠟、1-2%的平平加O>4-5%的冬青油、3-4%的羧甲基纖維素、3-5%氫氧化鋁,高速1200-1500轉/分攪拌,得到分散液; (3)、將分散液噴灑在尿素顆粒外,烘干; (4)、可以再在顆粒外再噴霧擬除蟲菊酯合劑,然后烘干,也可以不噴。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杭椒的栽培方法,通過栽培環境選擇、播種育苗、茬口安排、栽培、田間管理、定植、定植后的管理及其追肥和病蟲防治等多種栽培步驟,最后收獲。本發明栽培方法簡單,具有成本低,產量高等優點,適合大規模栽培。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986415SQ20121045706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4日
發明者聶宗亮, 韓子榮, 張建燁 申請人:安徽省綠溪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