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有機水稻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一種有機水稻種植方法,屬于農業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南方各地都有種植,目前通常采用的水稻種植方法是先育秧后移栽,在栽培過程中進行施肥、施加農藥來保持水稻作物的良好生長和豐產豐收,但是這樣的方法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降低了稻米品質,長期施肥還對土壤的有機物質造成傷害,使土壤肥力下降,因此現有的水稻種植方法難以實現有機種植,使用的農藥控制病害,導致稻谷中的有毒有害農藥殘留量超標,不可獲得真正的綠色環保有機大米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施農藥化肥且能保證高產質優的有機水稻種植方法。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有機水稻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播種育苗
a、第一年冬季的10月中旬左右種植苕子,每畝種植4 5Kg的苕子,同時播種稻種;
b、第二年春季的5月中旬左右的盛花期進行植株耕翻,灌水慪制7 10日;
B、整田插秧
對田地進行平整并進行插秧;
C、田地放養
經過步驟C 一周后,每畝放養15 20只鴨苗,同時進行綠萍放養,每畝放鮮萍種300 400 Kg ;
D、田間管理
水稻生長期間,不對水稻噴灑農藥和除草劑,更不對水稻施加化肥,水稻抽穗后,灌漿初期收鴨;
F、水稻收獲
水稻成熟后對水稻進行收獲。所述萍種選用卡丁萍,鴨苗選用役用鴨。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后,在播種時同時種植苕子,種植的苕子作為豆科綠肥,起到了抑制雜草生長兼具水土保持的作用,放養的綠萍作為綠肥和飼料可固氮富鉀,同時它們還可起到抑制病害的作用特別是對紋枯病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插秧后至水稻抽穗前,放養的鴨子可以除草、除蟲,鴨子的糞便可以作為肥料,由此在水稻生長過程中可不用對水稻噴灑農藥和除草劑,更不對水稻施加化肥,有效解決了現有的有機水稻生產的種種問題,真正實現在水稻生長周期內不使用任何化學農藥,提高了稻米品質和產量,促進農業生產向健康可持續方向發展。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有機水稻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播種育苗
a、第一年冬季的10月中旬左右種植苕子,每畝種植4 5Kg的苕子,同時播種稻種,種植的苕子作為豆科綠肥可起到抑制雜草生長兼具水土保持的作用;
b、第二年春季的5月中旬左右的盛花期進行植株耕翻,灌水慪制7 10日;
B、整田插秧
對田地進行平整并進行插秧;
C、田地放養
經過步驟C 一周后,每畝放養15 20只鴨苗,同時進行綠萍放養,每畝放鮮萍種300 400 Kg;其中,萍種選用卡丁萍,鴨苗選用役用鴨,
放養的綠萍作為綠肥和飼料可固氮富鉀,采用放鴨的方法來防治水稻的病蟲害,它對水稻抽穗前的病蟲害起到了較好的防治作用;
D、田間管理 水稻生長期間,不對水稻噴灑農藥和除草劑,更不對水稻施加化肥,當水稻抽穗灌漿后,由于鴨群會吃稻穗,容易使稻穗造成產量損失,因此無法繼續利用鴨群防治水稻的病蟲,鴨必須離田,即進行收鴨;
F、水稻收獲
水稻成熟后對水稻進行收獲。經過實踐證明,采用本發明的有機水稻種植方法,苕子、水稻、鴨子、綠萍四者之間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循環,水稻畝產量產500 Kg,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
權利要求
1.一種有機水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播種育苗 a、第一年冬季的10月中旬左右種植苕子,每畝種植4 5Kg的苕子,同時播種稻種; b、第二年春季的5月中旬左右的盛花期進行植株耕翻,灌水慪制7 10日; B、整田插秧 對田地進行平整并進行插秧; C、田地放養 經過步驟C 一周后,每畝放養15 20只鴨苗,同時進行綠萍放養,每畝放鮮萍種300 400 Kg ; D、田間管理 水稻生長期間,不對水稻噴灑農藥和除草劑,更不對水稻施加化肥,水稻抽穗后,灌漿初期收鴨; F、水稻收獲 水稻成熟后對水稻進行收獲。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有機水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萍種選用卡丁萍,鴨苗選用役用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有機水稻種植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A、播種育苗a、第一年冬季的10月中旬左右種植苕子,同時播種稻種;b、第二年春季的5月中旬左右的盛花期進行植株耕翻,灌水漚制;B、整田插秧;對田地進行平整并進行插秧;C、田地放養;經過步驟C一周后,每畝放養15~20只鴨苗,同時進行綠萍放養;D、田間管理;水稻生長期間,不對水稻噴灑農藥和除草劑,更不對水稻施加化肥,水稻抽穗后,灌漿初期收鴨;F、水稻收獲;水稻成熟后對水稻進行收獲。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后,有效解決了現有的有機水稻生產的種種問題,真正實現在水稻生長周期內不使用任何化學農藥,提高了稻米品質和產量,促進農業生產向健康可持續方向發展。
文檔編號A01K67/02GK102919032SQ201210462898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6日
發明者沈曉昆, 戴網成 申請人:鎮江市天成畜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