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橄欖樹嵌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嵌接方法,尤其涉及橄欖樹嵌接方法。
背景技術:
橄欖album Reausch)栽培傳統采用橄欖種子播種有性繁殖的實生栽培,種后要7年試產,10年投產,樹高10米以上,有性實生栽培后代性狀分離,良種特性得不到完全遺傳,低產劣質樹比例占30%以上,生產效益低。因此,嵌接成為解決實生栽培缺陷的重要技術措施,近20年來橄欖嫁接技術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生產上推廣出現了不少問題,實生苗木嫁接后栽培,在生產上表現生長不良,未老先衰,結果少,產量低,沒有生產效益;投產樹高接換種采用劈接、切接方法,成活率僅30 50%,且樹體仍然高大,樹高10
米左右,不利生產栽培管理,距果樹栽培技術的發展方向矮化、密植、早結、豐產、優質具有一定的差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現橄欖樹矮化、密植、早結、豐產、優質栽培的橄欖樹嵌接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一種橄欖樹嵌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砧樹選取生長兩年以上的橄欖樹為砧樹,將砧樹上部截斷準備嵌接;
2)選取接穗采集豐產、穩產、優質的成年橄欖母樹的樹冠中部、上年度成熟的秋梢或Γ2年生的枝條為接穗;
3)嵌接在氣溫為18 25°C,2飛月份進行嵌接,選砧樹或砧樹的樹枝一處以上的樹皮光滑處切一個三角楔形接口,并將步驟2)選取的接穗基部削成與砧樹或砧樹的樹枝的三角楔形接口對應的三角楔形,然后將接穗基部嵌入砧樹接口或砧樹的樹枝接口,對準形成層并敲緊使砧樹或砧樹的樹枝和接穗密切嵌合;
4)固定用膜薄帶從接口下方開始環繞密封至接口上部,然后將薄膜帶固定到砧樹上,再用薄膜袋或筒袋套住接口并密封,薄膜袋或筒袋內裝有細潤輕紅壤;
5)嵌接后管理嵌接固定后7 10天,檢查并確保接穗和砧樹或砧樹的樹枝嵌接處愈合,否則再次嵌接固定;嵌接樹接穗在薄膜袋或筒袋內生長,直到新梢頂部頂到袋頂并卷曲生長時,在新梢處挑破薄膜袋或筒袋一個洞口,讓新梢破袋而出;當接穗新梢長20cm以上時,將新梢固定在一側的固定桿上,直到第二年;
6)對嵌接后的接枝樹進行長期管理。采用步驟2)的接穗,可使良種特性得到完全遺傳,相對傳統種植畝產平均600公斤,可提高到1500公斤。采用以上步驟3)的嵌接方法,可使接枝樹成活率由原來的30 50%提高到90%以上。同時,投產樹由10米以上下降到5米以下;還可以實現早結,種植后試產期由7年減到4年,投產期由10年減到6年。
所述步驟I)中,砧樹截斷處為砧樹主干離地面5(Tl00cm。所述砧樹為低產或不結果的實生樹、需改換的新品種或衰老樹。所述砧樹為實生樹時,步驟3)的嵌接為砧樹的主干進行嵌接或砧樹的多主枝進行嵌接。所述砧樹的主干進行嵌接時,砧樹主干嵌接2 4個接穗。所述砧樹為實生樹時,進行步驟3)的嵌接前進行預處理砧樹主干進行嵌接時,砧樹主干留I 2個弱枝做抽水枝,砧樹的多主枝進行嵌接時,砧樹的每主枝留I弱枝做抽水枝。所述砧樹的多主枝進行嵌接時,每主枝嵌接I 2個接穗。
所述砧樹為衰老樹時,先在前一年春梢萌發前I 2個月,主干離地面50厘米處截干,然后第二年對從主干上萌發的3飛新梢進行截枝嵌接,每梢接I個接穗。所述步驟6)對嵌接后的接枝樹進行長期管理包括定型修剪、多主枝型修剪、變則主干型修剪、未投產樹修剪、投產樹修剪、防凍、防風處理,具體為
定型修剪接枝樹離地面IOOcm處短截定干;
多主枝型修剪在接枝樹主干高度50 150cm之間,選配不同方向的3 4條分枝,培養一級主枝,一級主枝短截至50 80cm,留2 3個分枝培養成二級主枝,在二級主枝上培養結果枝組,控制樹高4m以下;
變則主干型修剪在接枝樹主干高I. 5m內配置3 4個主枝,培養為第一層主枝;頂端的主枝培養為變則主干,在變則主干高2. 5m時,再選留主枝2條 3條,培養為第二層主枝;在變則主干高3. 5m時培養第三層主枝;并在各主枝上選留向兩側生長的側枝2 3條作為副主枝;各層層間距O. 8^1. 2m,控制樹高5m以下;
未投產樹修剪8月上中旬對當年夏梢剪短5 10cm,培養成熟的秋梢做為第二年結果母技;
投產樹修剪以疏剪為主,剪除枯枝、密閉交叉枝、直立性生長枝和病、蟲害枝條;對連續延長生長并連續3年以上結果的側枝,短截以控制樹高和樹冠;對初產樹8月上旬將樹冠頂部的夏梢剪短至春梢,促發2 3條健壯的秋梢;培養結果母枝,第二年結果母枝開花結果采收后再剪短至基部;樹幅橫向生長至兩樹枝條相碰時也采用樹冠頂部修剪方式,控制兩樹相交;
防凍、防風樹干刷白、扎草,有寒流時進行果園熏煙;有臺風為害的地方插桿、綁扎扶苗防止風害。采用以上對嵌接后的接枝樹進行長期管理方法,可保證接枝樹的成活率,投產樹控制在5米以下,畝植由12株增加到30株。總之,本發明的橄欖樹嵌接方法,具有以下的優點
I、提高成活率接枝樹由現有的成活率30 50%提高到90%以上。2、實現矮化投產樹由10米以上下降到5米以下。3、實現密植畝植由12株增加到30株。4、實現早結種植后試產期由7年減到4年,投產期由10年減到6年。5、實現豐產傳統種植畝產平均600公斤,提高到1500公斤。 6、實現優質與實生栽培比較,嵌接栽培良種后代性狀不分離,保持良種種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發明一種橄欖樹嵌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砧樹選取生長兩年以上的橄欖樹為砧樹,將砧樹上部截斷準備嵌接;
2)選取接穗采集豐產、穩產、優質的成年橄欖母樹的樹冠中部、上年度成熟的秋梢或Γ2年生的枝條為接穗;
3)嵌接在氣溫為18 25°C,2飛月份進行嵌接,選砧樹或砧樹的樹枝一處以上的樹皮光滑處切一個三角楔形接口,并將步驟2)選取的接穗基部削成與砧樹或砧樹的樹枝的三角 楔形接口對應的三角楔形,然后將接穗基部嵌入砧樹接口或砧樹的樹枝接口,對準形成層并敲緊使砧樹或砧樹的樹枝和接穗密切嵌合;
4)固定用膜薄帶從接口下方開始環繞密封至接口上部,然后將薄膜帶固定到砧樹上,再用薄膜袋或筒袋套住接口并密封,薄膜袋或筒袋內裝有細潤輕紅壤;
5)嵌接后管理嵌接固定后7 10天,檢查并確保接穗和砧樹或砧樹的樹枝嵌接處愈合,否則再次嵌接固定;嵌接樹接穗在薄膜袋或筒袋內生長,直到新梢頂部頂到袋頂并卷曲生長時,在新梢處挑破薄膜袋或筒袋一個洞口,讓新梢破袋而出;當接穗新梢長20cm以上時,將新梢固定在一側的固定桿上,直到第二年;
6)對嵌接后的接枝樹進行長期管理。實施例I
1)選取砧樹選取生長兩年的幼橄欖樹為砧樹,在砧樹主干離地面50cm處截斷;
2)選取接穗采集豐產、穩產、優質的成年橄欖母樹的樹冠中部、上年度成熟的秋梢為接穗;
3)嵌接在氣溫為18 25°C,2月份進行嵌接,選砧樹一處樹皮光滑處切一個三角楔形接口,并將步驟2)選取的接穗基部削成與砧樹三角楔形接口對應的三角楔形,然后將接穗基部嵌入砧樹接口,對準形成層并敲緊使砧樹和接穗密切嵌合;
4)固定用膜薄帶從接口下方開始環繞密封至接口上部,然后將薄膜帶固定到砧樹上,再用筒袋套住接口并密封,筒袋內裝有細潤輕紅壤;
5)嵌接后管理嵌接固定后7 10天,檢查發現接穗和砧樹嵌接處愈合;嵌接樹接穗在筒袋內生長,直到新梢頂部頂到袋頂并卷曲生長時,在新梢處挑破薄膜袋或筒袋一個洞口,讓新梢破袋而出;當接穗新梢長20cm以上時,將新梢固定在一側的固定桿上,直到第二年;
6)對嵌接后的接枝樹進行長期管理
定型修剪接枝樹離地面IOOcm處短截定干;
多主枝型修剪在接枝樹主干高度50 IOOcm之間,選配不同方向的3 4條分枝,培養一級主枝,一級主枝短截至50 80cm,留2 3個分枝培養成二級主枝,在二級主枝上培養結果枝組,控制樹高4m以下;
變則主干型修剪在主干高I. 5m內配置3 4個主枝,培養為第一層主枝;頂端的主枝培養為變則主干,在變則主干高2. 5m時,再選留主枝2條 3條,培養為第二層主枝;在變則主干高3. 5m時培養第三層主枝;并在各主枝上選留向兩側生長的側枝2條 3條作為副主枝;各層層間距O. 8 I. 2m,控制樹高5m以下;
未投產樹修剪8月上中旬對當年夏梢回縮5 10cm,培養成熟的秋梢做為第二年結果母技;
投產樹修剪控制樹高和促進矮化,以疏剪為主,剪除枯枝、密閉交叉枝、直立性生長枝和病、蟲害枝條;對連續延長生長并多年結果的側枝,短截回縮以控制樹高和樹冠;對初產樹8月上旬將樹冠頂部的夏梢回縮至春梢,促發2 3條健壯的秋梢;培養結果母枝,第二年這些結果母枝開花結果采收后再回縮到基部;樹幅橫向生長至兩樹枝條相碰時也采用樹冠頂部修剪方式,控制兩樹相交;
防凍、防風樹干刷白、扎草,有寒流時進行果園熏煙;有臺風為害的地方插桿、綁扎扶苗防止風害。實施例2 1)選取砧樹選取生長兩年的幼橄欖樹為砧樹,在砧樹主干離地面60cm處截斷;
2)選取接穗采集豐產、穩產、優質的成年橄欖母樹的f2年生的枝條為接穗;
3)嵌接在氣溫為18 25°C,4月份進行嵌接,選砧樹一處樹皮光滑處切一個三角楔形接口,并將步驟2)選取的接穗基部削成與砧樹三角楔形接口對應的三角楔形,然后將接穗基部嵌入砧樹接口,對準形成層并敲緊使砧樹和接穗密切嵌合;
4)固定用膜薄帶從接口下方開始環繞密封至接口上部,然后將薄膜帶固定到砧樹上,再用薄膜袋套住接口并綁緊,薄膜袋內裝有細潤輕紅壤;
5)嵌接后管理嵌接固定后7 10天,檢查確定接穗和砧樹嵌接處愈合;嵌接樹接穗在薄膜袋內生長,直到新梢頂部頂到袋頂并卷曲生長時,在新梢處挑破薄膜袋或筒袋一個洞口,讓新梢破袋而出;當接穗新梢長20cm以上時,將新梢固定在一側的固定桿上,直到第二年;
6)對嵌接后的接枝樹進行長期管理
定型修剪接枝樹離地面IOOcm處短截定干;
多主枝型修剪在接枝樹主干高度80 120cm之間,選配不同方向的3 4條分枝,培養一級主枝,一級主枝短截至50 80cm,留2 3個分枝培養成二級主枝,在二級主枝上培養結果枝組,控制樹高4m以下;
變則主干型修剪在主干高I. 5m內配置3 4個主枝,培養為第一層主枝;頂端的主枝培養為變則主干,在變則主干高2. 5m時,再選留主枝2條 3條,培養為第二層主枝;在變則主干高3. 5m時培養第三層主枝;并在各主枝上選留向兩側生長的側枝2條 3條作為副主枝;各層層間距O. 8 I. 2m,控制樹高5m以下;
未投產樹修剪8月上中旬對當年夏梢回縮5 10cm,培養成熟的秋梢做為第二年結果母技;
投產樹修剪控制樹高和促進矮化,以疏剪為主,剪除枯枝、密閉交叉枝、直立性生長枝和病、蟲害枝條;對連續延長生長并多年結果的側枝,短截回縮以控制樹高和樹冠;對初產樹8月上旬將樹冠頂部的夏梢回縮至春梢,促發2 3條健壯的秋梢;培養結果母枝,第二年這些結果母枝開花結果采收后再回縮到基部;樹幅橫向生長至兩樹枝條相碰時也采用樹冠頂部修剪方式,控制兩樹相交;
防凍、防風樹干刷白、扎草,有寒流時進行果園熏煙;有臺風為害的地方插桿、綁扎扶苗防止風害。實施例3
1)選取站樹選取低產或不結果的實生橄欖樹為站樹,在站樹主干離地面80cm處截
斷;
2)選取接穗采集豐產、穩產、優質的成年橄欖母樹的樹冠中部、上年度成熟的秋梢;
3)嵌接在氣溫為18 25°C,3月份進行主干嵌接,嵌接前砧樹主干留I 2個弱枝做抽水枝,然后選砧樹4處樹皮光滑處切一個三角楔形接口,再對應截取接穗,并將步驟2)選取的接穗挑選4根,將每根接穗基部削成與砧樹三角楔形接口對應的三角楔形,然后將接穗基部對應嵌入砧樹接口,對準形成層并敲緊使砧樹和接穗密切嵌合;
4)固定用膜薄帶從每個接口下方開始環繞密封至接口上部,然后將薄膜帶固定到砧樹上,再用薄膜袋套住接口并綁緊,薄膜袋內裝有細潤輕紅壤;
5)嵌接后管理嵌接固定后7 10天,檢查確保接穗和砧樹嵌接處愈合;嵌接樹接穗在薄膜袋內生長,直到新梢頂部頂到袋頂并卷曲生長時,在新梢處挑破薄膜袋或筒袋一個洞口,讓新梢破袋而出;當接穗新梢長20cm以上時,將新梢固定在一側的固定桿上,直到第二年;
6)對嵌接后的接枝樹進行長期管理
多主枝型修剪在接枝樹主干高度100 130cm之間,選配不同方向的3 4條分枝,培養一級主枝,一級主枝短截至50 80cm,留2 3個分枝培養成二級主枝,在二級主枝上培養結果枝組,控制樹高4m以下;
變則主干型修剪在主干高I. 5m內配置3 4個主枝,培養為第一層主枝;頂端的主枝培養為變則主干,在變則主干高2. 5m時,再選留主枝2條 3條,培養為第二層主枝;在變則主干高3. 5m時培養第三層主枝;并在各主枝上選留向兩側生長的側枝2條 3條作為副主枝;各層層間距O. 8 I. 2m,控制樹高5m以下;
未投產樹修剪8月上中旬對當年夏梢回縮5 10cm,培養成熟的秋梢做為第二年結果母技;
投產樹修剪控制樹高和促進矮化,以疏剪為主,剪除枯枝、密閉交叉枝、直立性生長枝和病、蟲害枝條;對連續延長生長并多年結果的側枝,短截回縮以控制樹高和樹冠;對初產樹8月上旬將樹冠頂部的夏梢回縮至春梢,促發2 3條健壯的秋梢;培養結果母枝,第二年這些結果母枝開花結果采收后再回縮到基部;樹幅橫向生長至兩樹枝條相碰時也采用樹冠頂部修剪方式,控制兩樹相交;
防凍、防風樹干刷白、扎草,有寒流時進行果園熏煙;有臺風為害的地方插桿、綁扎扶苗防止風害。實施例4
1)選取砧樹選取衰老橄欖樹為砧樹,在砧樹需主干離地面IOOcm處截斷;
2)選取接穗采集豐產、穩產、優質的成年橄欖母樹的樹冠中部、上年度成熟的秋梢為接穗;
3)嵌接在前一年春梢萌發前I個月,主干離地面50厘米處截干,第二年在氣溫為18 25°C,3月份從主干上萌發的4新梢進行截枝嵌接,選每新梢一處樹皮光滑處切一個三角楔形接口,并將步驟2)選取的接穗基部削成與砧樹新梢三角楔形接口對應的三角楔形,然后將接穗基部嵌入砧樹新梢接口,對準形成層并敲緊使砧樹新梢和接穗密切嵌合;
4)固定用膜薄帶從接口下方開始環繞密封至接口上部,然后將薄膜帶固定到砧樹上,再用薄膜袋套住接口并綁緊,薄膜袋內裝有細潤輕紅壤;
5)嵌接后管理嵌接固定后7 10天,檢查確保接穗和砧樹新梢嵌接處愈合;嵌接樹 接穗在薄膜袋內生長,直到新梢頂部頂到袋頂并卷曲生長時,在新梢處挑破薄膜袋或筒袋一個洞口,讓新梢破袋而出;當接穗新梢長20cm以上時,將新梢固定在一側的固定桿上,直到第二年;
6)對嵌接后的接枝樹進行長期管理
多主枝型修剪在接枝樹主干高度120 150cm之間,選配不同方向的3 4條分枝,培養一級主枝,一級主枝短截至50 80cm,留2 3個分枝培養成二級主枝,在二級主枝上培養結果枝組,控制樹高4m以下;
變則主干型修剪在主干高I. 5m內配置3 4個主枝,培養為第一層主枝;頂端的主枝培養為變則主干,在變則主干高2. 5m時,再選留主枝2條 3條,培養為第二層主枝;在變則主干高3. 5m時培養第三層主枝;并在各主枝上選留向兩側生長的側枝2條 3條作為副主枝;各層層間距O. 8 I. 2m,控制樹高5m以下;
未投產樹修剪8月上中旬對當年夏梢回縮5 10cm,培養成熟的秋梢做為第二年結果母技;
投產樹修剪控制樹高和促進矮化,以疏剪為主,剪除枯枝、密閉交叉枝、直立性生長枝和病、蟲害枝條;對連續延長生長并多年結果的側枝,短截回縮以控制樹高和樹冠;對初產樹8月上旬將樹冠頂部的夏梢回縮至春梢,促發2 3條健壯的秋梢;培養結果母枝,第二年這些結果母枝開花結果采收后再回縮到基部;樹幅橫向生長至兩樹枝條相碰時也采用樹冠頂部修剪方式,控制兩樹相交;
防凍、防風樹干刷白、扎草,有寒流時進行果園熏煙;有臺風為害的地方插桿、綁扎扶苗防止風害。
權利要求
1.一種橄欖樹嵌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砧樹選取生長兩年以上的橄欖樹為砧樹,將砧樹上部截斷準備嵌接; 2)選取接穗采集豐產、穩產、優質的成年橄欖母樹的樹冠中部、上年度成熟的秋梢或r2年生的枝條為接穗; 3)嵌接在氣溫為18 25°C,2飛月份進行嵌接,選砧樹或砧樹的樹枝一處以上的樹皮光滑處切一個三角楔形接口,并將步驟2)選取的接穗基部削成與砧樹或砧樹的樹枝的三角楔形接口對應的三角楔形,然后將接穗基部嵌入砧樹接口或砧樹的樹枝接口,對準形成層并敲緊使砧樹或砧樹的樹枝和接穗密切嵌合; 4)固定用膜薄帶從接口下方開始環繞密封至接口上部,然后將薄膜帶固定到砧樹上,再用薄膜袋或筒袋套住接口并密封,薄膜袋或筒袋內裝有細潤輕紅壤; 5)嵌接后管理嵌接固定后7 10天,檢查并確保接穗和砧樹或砧樹的樹枝嵌接處愈合,否則再次嵌接固定;嵌接樹接穗在薄膜袋或筒袋內生長,直到新梢頂部頂到袋頂并卷曲生長時,在新梢處挑破薄膜袋或筒袋一個洞口,讓新梢破袋而出;當接穗新梢長20cm以上時,將新梢固定在一側的固定桿上,直到第二年; 6)對嵌接后的接枝樹進行長期管理。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橄欖樹嵌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砧樹截斷處為石占樹主干尚地面50 100cm。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橄欖樹嵌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砧樹為低產或不結果的實生樹、需改換的新品種或衰老樹。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橄欖樹嵌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砧樹為實生樹時,步驟3)的嵌接為砧樹的主干進行嵌接或砧樹的多主枝進行嵌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橄欖樹嵌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砧樹的主干進行嵌接時,砧樹主干嵌接2 4個接穗。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橄欖樹嵌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砧樹為實生樹時,進行步驟3)的嵌接前進行預處理砧樹主干進行嵌接時,砧樹主干留I 2個弱枝做抽水枝,砧樹的多主枝進行嵌接時,砧樹的每主枝留I弱枝做抽水枝。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橄欖樹嵌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砧樹的多主枝進行嵌接時,每主枝嵌接I 2個接穗。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橄欖樹嵌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砧樹為衰老樹時,先在前一年春梢萌發前I 2個月,主干離地面50厘米處截干,然后第二年對從主干上萌發的3 5新梢進行截枝嵌接,每梢接I個接穗。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橄欖樹嵌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6)對嵌接后的接枝樹進行長期管理包括定型修剪、多主枝型修剪、變則主干型修剪、未投產樹修剪、投產樹修剪、防凍、防風處理,具體為 定型修剪接枝樹離地面IOOcm處短截定干; 多主枝型修剪在接枝樹主干高度50 150cm之間,選配不同方向的3 4條分枝,培養一級主枝,一級主枝短截至50 80cm,留2 3個分枝培養成二級主枝,在二級主枝上培養結果枝組,控制樹高4m以下; 變則主干型修剪在接枝樹主干高I. 5m內配置3 4個主枝,培養為第一層主枝;頂端的主枝培養為變則主干,在變則主干高2. 5m時,再選留主枝2條 3條,培養為第二層主枝;在變則主干高3. 5m時培養第三層主枝;并在各主枝上選留向兩側生長的側枝2 3條作為副主枝;各層層間距0. 8^1. 2m,控制樹高5m以下; 未投產樹修剪8月上中旬對當年夏梢剪短5 10cm,培養成熟的秋梢做為第二年結果母技; 投產樹修剪以疏剪為主,剪除枯枝、密閉交叉枝、直立性生長枝和病、蟲害枝條;對連續延長生長并連續3年以上結果的側枝,短截以控制樹高和樹冠;對初產樹8月上旬將樹冠頂部的夏梢剪短至春梢,促發2 3條健壯的秋梢;培養結果母枝,第二年結果母枝開花結果采收后再剪短至基部;樹幅橫向生長至兩樹枝條相碰時也采用樹冠頂部修剪方式,控制兩樹相交; 防凍、防風樹干刷白、扎草,有寒流時進行果園熏煙;有臺風為害的地方插桿、綁扎扶苗防止風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橄欖樹嵌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選取砧樹、選取接穗、嵌接、固定、嵌接后管理、對嵌接后的接枝樹進行長期管理。本發明的橄欖樹嵌接方法,具有以下的優點1、提高成活率接枝樹由現有的成活率30~50%提高到90%以上。2、實現矮化投產樹由10米以上下降到5米以下。3、實現密植畝植由12株增加到30株。4、實現早結種植后試產期由7年減到4年,投產期由10年減到6年。5、實現豐產傳統種植畝產平均600公斤,提高到1500公斤。6、實現優質與實生栽培比較,嵌接栽培良種后代性狀不分離,保持良種種性。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948332SQ2012104711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0日
發明者許長同, 肖振林 申請人:福州市經濟作物技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