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挖穴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挖掘機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挖穴機。
背景技術:
在林業、農業種植業的生產中,經常需要在耕地、山林挖出種植所需要的穴,而且,在收獲的時候還要將樹蔸、竹蔸等挖取出來,收自然環境的限制,現在在挖穴的多數采用人工挖掘,人工挖掘,工人的勞動強度大,效力低下,工作時間短,而且,隨著人工成本的逐漸增加,人工挖掘的成本非常高,影響收益。而有的人采用工程機械進行挖穴,例如挖掘機等,但是,這樣做不僅工作費用高,而且設備龐大,在山林地里行走不方便,很多種植地是分散的,每一塊地面積不大,采用挖掘機得不償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挖穴機,其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緊湊、操作容易、工作速度快、效率高,安全性好。本發明的技術措施如下;一種挖穴機,包括支架、油箱、液壓泵、和所述液壓泵相連接的動力源、豎直設置的液壓缸以及控制所述液壓缸的換向閥,所述支架上設有兩個下傾斜支桿,每一個所述下傾斜支桿下端鉸接有一挖鏟;所述液壓缸活塞桿和所述支架相連接,所述液壓缸固定在連接塊上,所述連接塊兩端和所述兩個挖鏟相鉸接。所述兩個下傾斜支桿對稱的設置。所述換向閥為手動換向閥。所述動力源通過聯軸器和所述液壓泵相連接。所述動力源為汽油機。所述下傾斜支桿下端通過鉸接軸和所述挖鏟相鉸接。所述下傾斜支桿下端通過鉸接軸和所述挖鏟中間部相鉸接。所述連接塊通過轉軸和所述挖鏟上端相鉸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的一種挖穴機,其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緊湊,價格低廉,操作十分方便,而且,其采用液壓缸帶動挖鏟進行挖掘,速度快、效率高,適應各種地形,適應性強。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見附圖1、2 ;—種挖穴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油箱2、液壓泵3、和所述液壓泵3相連接的動力源4、豎直設置的液壓缸5以及控制所述液壓缸5的換向閥6,換向閥6為手動換向閥,換向閥6的進油口和液壓泵3的泵出口連通,液壓泵3的泵進口和油箱連通,將油箱內的液壓油泵入換向閥內,而所述動力源4為汽油機,為了便于在野外工作,一般的動力源4采用汽油機,通過聯軸器10和液壓泵的軸連接,帶動液壓泵旋轉,所述支架I上設有兩個下傾斜支桿7,所述兩個下傾斜支桿7對稱的設置,每一個所述下傾斜支桿7下端鉸接有一挖鏟8 ;所述液壓缸5活塞桿和所述支架I相固定連接,所述液壓缸5固定在連接塊9上,所述連接塊9兩端和所述兩個挖鏟8相鉸接。所述油箱2、液壓泵3及動力源4設置在所述支架I上,所述換向閥6設置在所述油箱2上,以減小體積,所述液壓缸5豎直固定在所述連接塊9上,液壓缸5的兩個油口和換向閥的兩個工作油口連通,以使得換向閥控制液壓缸5的升降。所述下傾斜支桿7下端通過鉸接軸11和所述挖鏟8相鉸接,較佳的,所述 下傾斜支桿7下端通過鉸接軸11和所述挖鏟8中間部相鉸接,所述連接塊9通過轉軸12和所述挖鏟8上端相鉸接。
權利要求
1.一種挖穴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I)、油箱(2)、液壓泵(3)、和所述液壓泵(3)相連接的動力源(4)、豎直設置的液壓缸(5)以及控制所述液壓缸(5)的換向閥¢),所述支架(I)上設有兩個下傾斜支桿(7),每一個所述下傾斜支桿(7)下端鉸接有一挖鏟(8);所述液壓缸(5)活塞桿和所述支架(I)相連接,所述液壓缸(5)固定在連接塊(9)上,所述連接塊(9)兩端和所述兩個挖鏟(8)相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挖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下傾斜支桿(7)對稱的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挖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閥¢)為手動換向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挖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源(4)通過聯軸器(10)和所述液壓泵(3)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挖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傾斜支桿(7)下端通過鉸接軸(11)和所述挖鏟(8)相鉸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挖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傾斜支桿(7)下端通過鉸接軸(11)和所述挖鏟(8)中間部相鉸接。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挖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塊(9)通過轉軸(12)和所述挖鏟(8)上端相鉸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挖穴機,包括支架、油箱、液壓泵、和所述液壓泵相連接的動力源、豎直設置的液壓缸以及控制所述液壓缸的換向閥,所述支架上設有兩個下傾斜支桿,每一個所述下傾斜支桿下端鉸接有一挖鏟;所述液壓缸活塞桿和所述支架相連接,所述液壓缸固定在連接塊上,所述連接塊兩端和所述兩個挖鏟相鉸接。本發明的一種挖穴機,其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緊湊,價格低廉,操作十分方便,而且,其采用液壓缸帶動挖鏟進行挖掘,速度快、效率高,適應各種地形,適應性強。
文檔編號A01D13/00GK102986339SQ20121050444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
發明者劉長學 申請人:劉長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