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該投餌機終端至少包括:用于感測環境相關信息的傳感器組,其包括至少一個傳感器;下料裝置;與所述下料裝置相連接且用于拋撒餌料的拋撒裝置;與所述傳感器組包含的每一個傳感器連接的控制單元,用于基于所述環境相關信息及預定規則來確定投餌計劃,并基于所述投餌計劃來啟動所述下料裝置下料及啟動所述拋撒裝置進行餌料的相應拋撒;以及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連接的通信單元,用于通過網絡與遠端設備進行信息收發。本發明的優點包括:能實現智能投餌,提高了餌料的利用率和養殖生產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節省了人力開支。
【專利說明】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養殖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
【背景技術】
[0002]在水產品養殖過程中,投喂餌料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由于人工投餌費時費力,速度慢,很難準確定量投喂,因此投餌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投餌機拋撒面積大、拋灑均勻,投餌面積、數量、距離、時間等均能根據實際情況預先調制,可以切實做到定時、定量自動投飼,不僅可以節省人工,減輕勞動強度,而且通過少量多次的拋灑,有利于魚的攝食,縮短餌料在水中的浸泡時間,減少餌料營養成分流失,從而提高餌料的利用率,降低餌料系數,同時也有利于池塘水質控制,可有效降低成本,實現增產增效。
[0003]例如,在申請號為200710124413.0的中國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投餌機,其利用動力系統的動力,將混合有餌料的空氣流,傳輸到目標水體,該種投餌機對顆粒狀餌料的破壞較少,適于顆粒狀餌料的輸送。
[0004]又例如,在申請號為201010116717.4的中國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定向投餌機,其采用毛刷控制進料,僅能保持進料均勻,避免開機時傾斜式泄料,防止卡料,又不會出現堵轉問題,還可調節進料量。
[0005]然而,現有的投餌機普遍存在以下問題:1)投餌機只能以恒定的速度投飼,無法根據環境情況自行調整投飼距離和投飼速度,這樣容易造成餌料大量浪費,嚴重污染水質,或者不能保證魚類吃飽,影響魚類生長;2)缺少遠程監控手段,用戶無法在遠程獲取投餌機運行狀態和調整投餌機運行狀態。
【發明內容】
[0006]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以實現智能投餌,提高餌料的利用率和養殖生產效率,減輕勞動強度,節省人力開支。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其至少包括:
[0008]用于感測環境相關信息的傳感器組,其包括至少一個傳感器;
[0009]下料裝置;
[0010]與所述下料裝置相連接的拋撒裝置,用于拋撒餌料;
[0011]與所述傳感器組包含的每一個傳感器連接的控制單元,用于基于所述環境相關信息及預定規則來確定投餌計劃,并基于所述投餌計劃來啟動所述下料裝置下料及啟動所述拋撒裝置進行餌料的相應拋撒;
[0012]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連接的通信單元,用于通過網絡與遠端設備進行信息收發。
[0013]優選地,所述傳感器組包括:設置在水產品養殖區的氣象傳感器、用于感測水產品養殖區水體溫度的水溫傳感器、用于感測水產品養殖區水體氨氮含量的氨氮傳感器、設置在水產品養殖區水體上的攝像頭、設置在水產品養殖區水體下的攝像頭、及設置在下料裝置的餌料重量傳感器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4]優選地,所述預定規則包括:1)2月水溫低于16°C,不宜投餌;2) 9月至11月,7jC溫低于18°C,不宜投餌;3)陰雨天停止投餌;4)瘦水增加投喂量,肥水減少投喂量;5)水下殘余餌料超過預定值,則減少投餌量,否則增加投餌量;6)魚類攝食情況佳增加投喂量,否則減少投喂量中的一項或多項。
[0015]優選地,所述遠端設備包括手持式設備、個人用計算機或服務器等。
[0016]優選地,所述控制單元還包括:修改單元,用于基于所述通信單元接收到的修改信息來修改所述投餌計劃。
[0017]如上所述,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基于對養殖環境的自動感知來實現智能投餌、遠程監控等,提高了餌料的利用率和養殖生產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節省了人力開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顯示為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示意圖。
[0019]元件標號說明
[0020]
I投餌機終 端
II傳感器組
12下料裝置
13拋撒裝置
14控制單元
15通信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0022]請參閱圖1。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發明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發明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發明可實施的范疇。
[0023]如圖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所述投餌機終端I至少包括:傳感器組11、下料裝置12、拋撒裝置13、控制單元14、以及通信單元15。
[0024]所述傳感器組11用于感測環境相關信息,其包括至少一個傳感器。[0025]其中,所述環境相關信息包括與水產品養殖區的環境相關的信息,優選地,包括但不限于:氣象信息、水體的水色信息、魚類攝食信息、水下殘余餌料信息、餌料余量信息等。
[0026]優選地,所述傳感器組11包括的傳感器包括以下至少一項:1)設置在水產品養殖區的氣象傳感器,用于感測水產品養殖區的氣象信息,例如,氣溫、氣壓、陰晴等等;2)用于感測水產品養殖區的水體溫度的水溫傳感器;3)用于感知水產品養殖區的水體氨氮含量的氨氮傳感器;4)設置在水產品養殖區水體上的攝像頭,可用于獲取水體顏色、魚類攝食情況等信息;5)設置在水產品養殖區水體下的攝像頭,可用于獲取水下殘余餌料等信息;6)設置在下料裝置的餌料重量傳感器,可用于感測餌料余量等信息;
[0027]所述下料裝置12用于根據所述控制單元14發送的指令信息來進行定時定量下料。
[0028]所述拋撒裝置13與所述下料裝置12相連接,用于根據控制單元14發送的指令來對指定距離進行投餌作業。
[0029]所述控制單元14與所述傳感器組11包含的每一個傳感器相連接,用于基于所述環境相關信息及預定規則來確定投餌計劃,并基于所述投餌計劃來啟動所述下料裝置12下料及啟動所述拋撒裝置13進行餌料的相應拋撒。優選地,所述控制單元14包括微處理
翌坐
[0030]其中,所述預定規則包括與投餌相關的規則,優選地,包括但不限于:1) 2月水溫低于16°C,則不宜投餌;2) 9月至11月,水溫低于18°C,則不宜投餌;3)陰雨天停止投餌;4)瘦水增加投喂量,肥水減少投喂量;5)水下殘余餌料超過預定值,則減少投餌量,否則增加投餌量;6)魚類攝食情況佳,則增加投喂量,否則減少投喂量等。
[0031]其中,所述環境`相關信息由傳感器組11包含的各傳感器來提供。
[0032]例如,所述控制單元14基于水上攝像頭和氨氮傳感器在投餌前攝取的水產品養殖區水體圖像確定水色清且水體氨氮高于預定閾值,進而確定該水體為瘦水,并基于投餌后連續攝取的多幅水體圖像確定漂浮在水面的餌料急劇減少,進而確定魚類進食情況佳。
[0033]又例如,所述控制單元14對水下攝像頭攝取的水底圖像進行分析,確定水底的多處位置有沉落的餌料。
[0034]具體地,所述控制單元14基于所述環境相關信息來判斷是否符合預定規則,如果符合,則根據預定調整規則來調整初始的投餌計劃,否則繼續按照初始的投餌計劃來發送指令控制下料裝置12及拋撒裝置13。
[0035]例如,所述控制單元14基于當前水溫為10°C、當前日期為12月5日、水體為肥水,確定需要減少投喂量,進而根據預定調整規則將初始的每天3次、每次5斤餌料、分別在I米、3米及5米處投餌的投餌計劃調整為每天3次、每次4斤餌料、分別在I米、3米及5米處投餌。
[0036]又例如,所述控制單元14基于魚類攝食情況佳需要增加投喂量、水底殘余餌料未超過預定值也需要增加投喂量,來根據預定調整規則將初始的每天3次、每次2斤餌料、分別每次在0.5米、2米處投餌的投餌計劃調整為每天3次、每次4斤餌料、分別在0.5米、2米處投餌。
[0037]所述通信單元15與所述控制單元14相連接,用于通過網絡與遠端設備進行信息收發。[0038]其中,所述遠端設備包括但不限于:1)手持式設備,例如,手機等;2)計算機設備,例如,個人用的計算機、服務器等。
[0039]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控制單元14還包括:修改單元。所述修改單元基于所述通信單元15接收到的修改信息來修改所述投餌計劃。
[0040]例如,所述控制單元14確定投餌計劃A為每天5次、每次3斤餌料、分別在0.4米、I米及1.5米處投餌,并將該投餌計劃A通過通信單元15發送給用戶X的手機,隨后,所述控制單元14再基于該用戶X反饋回的“將投餌量增加至4.5斤”的信息,將投餌計劃A修改為:每天5次、每次4.5斤餌料、分別在0.4米、I米及1.5米處投餌。
[0041]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基于對水產品養殖區的現場環境自動感知來實現智能投飼,其優點包括:
[0042]1)通過配置環境感知傳感器組,投餌機可以感知環境變化,并可以根據環境改變投館操作;
[0043]2)由于采用控制單元,通過編程可以實現對投餌操作的智能控制,從而實現餌料的有效拋撒,提聞了傅料利用率和養殖生廣效率;
[0044]3)由于具備通信模塊,用戶可以遠程獲取水產品養殖區的環境相關信息和餌料情況,并根據環境相關信息修改投餌操作、以及餌料供應操作,節省了人員來往查看環境、餌料的時間,減輕了勞動強度,節省了人力開支。
[0045]所以,本發明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
[0046]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至少包括: 用于感測環境相關信息的傳感器組,其包括至少一個傳感器; 下料裝置; 與所述下料裝置相連接的拋撒裝置,用于拋撒餌料; 與所述傳感器組包含的每一個傳感器連接的控制單元,用于基于所述環境相關信息及預定規則來確定投餌計劃,并基于所述投餌計劃來啟動所述下料裝置下料及啟動所述拋撒裝置進行餌料的相應拋撒; 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連接的通信單元,用于通過網絡與遠端設備進行信息收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組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設置在水產品養殖區的氣象傳感器; 用于感測水產品養殖區水體溫度的水溫傳感器; 用于感測水產品養殖區水體氨氮含量的氨氮傳感器; 設置在水產品養殖區水體上的攝像頭; 設置在水產品養殖區水體下的攝像頭; 設置在下料裝置的餌料重量`傳感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規則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2月水溫低于16°C,不宜投餌; 9月至11月,水溫低于18°C,不宜投餌; 陰雨天停止投餌; 瘦水增加投喂量,肥水減少投喂量; 水下殘余餌料超過預定值,則減少投餌量,否則增加投餌量; 魚類攝食情況佳增加投喂量,否則減少投喂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遠端設備包括手持式設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設備包括手機。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遠端設備包括個人用計算機。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遠端設備包括服務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單元包括微處理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投餌機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單元還包括: 修改單元,用于基于所述通信單元接收到的修改信息來修改所述投餌計劃。
【文檔編號】A01K61/02GK103858807SQ201210530105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1日
【發明者】王健, 陳益平, 郭慶勇, 王海山, 楊張兵, 王偉列 申請人:上海農業信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