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桉樹農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藥領域,尤其是一種具有農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
樂果是中等毒性的內吸性有機磷殺蟲、殺螨劑。殺蟲范圍廣,對害蟲和螨類有強烈的觸殺和一定的胃毒作用。在昆蟲體內能氧化成活性更高的氧樂果,其作用機制是抑制昆蟲體內的乙酰膽堿脂酶,阻礙神經傳導而導致死亡。適用于防治多種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蟲,如蚜蟲、葉蟬、粉虱、潛葉性害蟲及某些蚧類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對螨也有一定的防效。然而由于長期的應用,害蟲已對其產生嚴重抗性。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拜耳公司開發出第I個新煙堿類殺蟲劑吡蟲啉以來,新煙堿類殺蟲劑得到了迅速發展。由于這類殺蟲劑顯示出良好的光穩定性和持效性及植物相容性和環境友好性,特別是對哺乳動物和昆蟲表現出高度的選擇性,迅速成為殺蟲劑研究的熱點,已成功開發了一系列商品化的新煙堿類殺蟲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內吸特性的農藥組合物。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桉樹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呋蟲胺10-15份、N-甲基吡咯烷酮15-20份、胺三氮螨5-15份、鄰苯二酚2-5份、二硫化鑰7-16份、甲基硅油3-8份、嘧菌酯2-5份、咪鮮胺3-7份、羧丙基纖維素鈉2-7份、聚乙二醇1-5份、聚氧化乙烯5-10份、凹凸棒石黏土 5-8份、木質素1_5份。
`
該農藥組合物的生產工藝流程比較簡單,采用傳統的復配方法則可:先按配比稱取各原料藥,并將其溶于所述溶劑中,充分攪拌即成。將涂抹劑直接涂于桉樹樹干或涂于在桉樹樹干離地面0.3-1.8米之間創傷的傷口處,讓藥劑通過樹的木質部和韌皮部而傳導到桉樹枝癭姬小蜂等害蟲為害的部位;或將乳油用水稀釋后均勻噴施到桉樹苗上。該農藥組合物具有長短效結合并有明顯增效作用的、可將其加工成不同農藥劑型的、使用方便、不污染環境、省工、省藥、成本低的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的實施例(實施例所有組成均按重量百分比計)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的內容并不局限于此。實施例1
一種桉樹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呋蟲胺10份、N-甲基吡咯烷酮15份、胺三氮螨5份、鄰苯二酚2份、二硫化鑰7份、甲基硅油3份、嘧菌酯2份、咪鮮胺3份、羧丙基纖維素鈉2份、聚乙二醇I份、聚氧化乙烯5份、凹凸棒石黏土 5份、木質素I份。
實施例2
一種桉樹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呋蟲胺15份、N-甲基吡咯烷酮20份、胺三氮螨15份、鄰苯二酚5份、二硫化鑰16份、甲基硅油8份、嘧菌酯5份、咪鮮胺7份、羧丙基纖維素鈉7份、聚乙二醇5份、聚氧化乙烯10份、凹凸棒石黏土 8份、木質素5份。實施例3
一種桉樹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呋蟲胺13份、N-甲基吡咯烷酮17份、胺三氮螨10份、鄰苯二酚3份、二硫化鑰9份、甲基硅油5份、嘧菌酯3份、咪鮮胺5份、羧丙基纖維素鈉5份、聚乙二醇3份、聚氧化乙烯6份、凹凸棒石黏土 7份、木質素4份。
權利要求
1.一種桉樹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呋蟲胺10-15份、N-甲基吡咯烷酮15-20份、胺三氮螨5-15份、鄰苯二酚2-5份、二硫化鑰7_16份、甲基硅油3-8份、嘧菌酯2-5份、咪鮮胺3-7份、羧丙基纖維素鈉2-7份、聚乙二醇1_5份、聚氧化乙烯5-10份、凹凸棒石 黏土 5-8份、木質素1-5份。
全文摘要
一種桉樹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呋蟲胺10-15份、N-甲基吡咯烷酮15-20份、胺三氮螨5-15份、鄰苯二酚2-5份、二硫化鉬7-16份、甲基硅油3-8份、嘧菌酯2-5份、咪鮮胺3-7份、羧丙基纖維素鈉2-7份、聚乙二醇1-5份、聚氧化乙烯5-10份、凹凸棒石黏土5-8份、木質素1-5份。該農藥組合物的生產工藝流程比較簡單,殺蟲有效。
文檔編號A01N51/00GK103070195SQ20121055435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9日
發明者王敬花 申請人:青島盛瀚色譜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