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茶用金銀花采收加工方法

文檔序號:257770閱讀:37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茶用金銀花采收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銀花的采收加工技術,特別是一種茶用金銀花采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們養生保健意識的加強,越來越多的保健產品成為人們的首要選擇。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性味甘寒,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能,用于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諸病,是我國四十種大宗藥材之一。金銀花除藥用外,還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如金銀花露、洗滌液等,茶類飲料的藥用進一步擴大了金銀花的應用范圍,如王老吉等就是茶用商品化的范例。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商家直接金銀花烘干制成茶進行售賣,但多數人反映,金銀花茶味苦,口感不佳。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適宜茶用銀花的采收標準、采收時期、加工方法研究。現有技術文獻ICN 102406012A公開了一種金銀花鮮茶制作工藝,“金銀花鮮茶的制作工藝,它包括以下步驟(I)鮮茶采收采摘梗、葉、花連體的金銀花鮮花或花蕾,或不帶梗、葉的金銀花鮮花或花蕾;(2)快速蒸汽殺青將連體金銀花鮮花或不帶梗、葉的金銀花鮮花或花蕾置于蒸汽殺青裝置內,當蒸汽發生器內有連續蒸汽產生時,將產生的蒸汽輸送至蒸汽殺青裝置內,對蒸汽殺青裝置內的金銀花進行快速蒸汽殺青,殺青完成后將金銀花取出,并快速冷卻至常溫或常溫以下;(3)烘干將快速蒸汽殺青完成后的金銀花置于烘干裝置內,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30 150t,烘干至水份含量不超過5%; (4)密封冷凍用錫箔紙大袋包裝,置于冷庫內進行冷凍,冷凍溫度為15°C以下;(5)去雜去除金銀花鮮茶內的夾雜物;(6)包裝將合格的金銀花鮮茶分袋密封包裝,置于常溫、干燥裝置內保存。”現有技術文獻2CN 102113594A公開了一種金銀花微粉茶,“本發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首先,本發明選用的是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的道地南江金銀花,其海拔高度> 800m,其綠原酸含量> 5 %,其花期為三青期、二白期,無農藥殘毒,無毒蟲,無工業污染的優質金銀花。殺青采用專用微波殺青機,緊接殺青之后采用的0°C _5°C低溫速凍降溫2分鐘,物料溫度達到20°C。采用二次干燥方法,第一次時間20分鐘,溫度100°C 110°C,干度達到含水量15%。第二次5分鐘,溫度100°C,干度達到含水量5%。采用二次粉碎法,第一次采用食品粉碎機100目粉碎,第二次采月流化床對撞式氣流磨800目粉碎。成品在0°C -5°C條件下低溫保藏。”現有技術文獻3CN 102356794A公開了一種金銀花茶加工方法,“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定時采摘,花蕾分級,蒸汽殺青,熱風烘干,自然冷卻,包裝入庫;其具體步驟如下1.定時采摘每年5月底至7月初,在金銀花結蕾期的每天上午8:30-11:00時間之內采摘,采摘時只采青花,花蕾太青或者花蕾翻白的不要,采摘時一手托花簇的簇柄,一手抓住2cm以上部分花蕾,輕輕掰下,用竹籃盛裝,采后輕放攤開。2.花蕾分級采后3小時之內儆好清選除雜和分級工作。3.蒸汽殺青將新鮮金銀花蕾投入蒸汽殺青機傳送帶上,投入時應勻速、均勻攤開鋪平,厚度O. 5cm左右,投放速度為70-100g/s,投放量為200-300kg/h,蒸汽溫度 118-125°C,蒸汽壓力 O. 02-0. 03Mpa,流量為 200_230kg/h,傳送速度為1.5-2cm/S,殺青時間120-180S。4.熱風烘干金銀花蕾除濕后立即投入烘干機傳送帶上用熱風烘烤,投入時應勻速、均勻攤開鋪平,厚度O. 3cm左右,投放速度為70-100g/s,投放量為200-300kg/h,入倉時熱風溫度為120-125°C,出倉時熱風溫度為風110_115°C,風壓為O. 02-0. 03Mpa,熱風流量為900012000m3/h,傳送速度為1. 5_2cm/s,烘干時間為30-45分鐘。5.自然冷卻烘干后的金銀花茶自動落入干花輸送帶,再落入竹篩盤內,放在干燥陰涼處攤晾自然冷卻。6.包裝入庫攤晾后放入食品級塑料袋,外套編織袋,放入專用溫控貯藏室進行保質貯藏,貯藏室溫度為18-26°C,濕度為45% -65%,然后等待分裝銷售。”現有技術文獻4CN 1399894A公開了一種金銀花茶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工藝流程是鮮花采收、分級攤晾、蒸汽殺青、散漫散熱攤涼、毛火烘焙、攤涼選剔、足火烘焙、真空包裝和保存。” “所述的一種金銀花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本發明的具體工藝過程是:A鮮花采收采摘金銀花青蕾或帶白色花蕾;B分級攤晾將采回鮮花平攤于通風干燥、清潔的地板或竹席上,厚度為2--3cm、時間20-30分鐘;(蒸汽殺青鮮花采回后的2小時內完成殺青作業,將攤晾后的鮮花均勻攤放在蒸籠上,厚度為l-2cm,加蓋后及時打開蒸氣閥,時間 1-1. 5分鐘;D散濕散熱攤涼將蒸氣閥關閉,打開蓋子,開啟熱風閘門讓熱風進入蒸籠時間1-2分鐘,關閉熱風,打開冷風閘門讓鼓風機吹入冷風,時間1-2分鐘,待殺青花全部冷卻后即入干燥工序;E毛火烘焙將殺青攤涼花平鋪于烘干機內厚度1-1. . Scm,熱風溫度掌握在80-85°C,標準水份控制在30%下機,時間8-9分鐘;F攤涼選剔將毛火下機花平鋪竹席上厚2-3cm時間20-30分鐘,待全部冷卻與室溫平等時進入足火工序;G足火烘焙將攤涼花放入烘干機內,厚度2-3cm,熱風溫度50-60°C,時間10-15余鐘,待花的含水量為7%時下機,趁熱裝袋真空包裝保存人工揀去枝、梗、葉等夾雜物,裝袋密封后,放入低溫,干燥庫房內。”眾所周知,茶用金銀花首先必須具備藥用的主要成分綠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較高,其次具備金銀花特有的香氣、可口味感及天然顏色、形態。上述現有技術中現有技術文獻I公開的一種金銀花鮮茶制作工藝,對采收限定為“鮮茶采收采摘梗、葉、花連體的金銀花鮮花或花蕾,或不帶梗、葉的金銀花鮮花或花蕾;”并未明確限定采收的時間、鮮花或花蕾的形態,難以達到前述藥用成分含量高、特有的香氣、可口味感及天然顏色、形態。現有技術文獻2公開的一種金銀花微粉茶,對采收限定為“其花期為三青期、二白期,無農藥殘毒,無毒蟲,無工業污染的優質金銀花。”對采收的時間僅限定為三青期、二白期,對鮮花或花蕾的形態未加限定,因此同樣難以達到前述藥用成分含量高、具備特有的香氣、可口味感及天然顏色、形態。現有技術文獻3公開的一種金銀花茶加工方法,對采收限定為“定時采摘每年5月底至7月初,在金銀花結蕾期的每天上午8:30-11:00時間之內采摘,采摘時只采青花,花蕾太青或者花蕾翻白的不要,采摘時一手托花簇的簇柄,一手抓住2cm以上部分花蕾,輕輕掰下,用竹籃盛裝,采后輕放攤開。”雖然限定了采收時間,但卻只采青花,花蕾太青或者花蕾翻白的不要,實際飲用表明青花藥用成分含量相當少,而且青花味苦,口感不佳。現有技術文獻4公開的一種金銀花茶制作工藝,對采收限定為“鮮花采收采摘金銀花青蕾或帶白色花蕾;”其中采收的青蕾藥用成分含量相當少,而且青蕾味苦,口感不佳。綜上所述,現有技術的采收一方面對茶用金銀花首先必須具備藥用的主要成分綠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缺少定量的測定論證,因此無法保證其清熱解毒、通經活絡,護膚美容之功效;另一方面,金銀花茶的宜人香氣以初開純白色時最佳,翌日即變為黃色,香氣必然逐漸散失,初開純白色時也便于保持原有花色,顯然上述現有技術的采收所得的干花在具備金銀花特有的香氣、可口味感及天然顏色、形態上難以保證,嚴重影響了茶用金銀花的商品質量。眾所周知,為了保證茶用金銀花的特有的香氣、可口味感及天然顏色、形態,在制作工藝中的關鍵工序是殺青,所謂殺青是指對茶用金銀花的采收原料進行高溫處理,使其中所含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被破壞或鈍化,有效阻止和降低藥用主要成分綠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分解,還可有效遏制在后續烘干過程中主要成分綠原酸和木犀草苷分解造成的花色褐變,起到保持金銀花的特有的香氣,可口味感及天然顏色、形態的作用。上述現有技術中現有技術文獻I公開的一種金銀花鮮茶制作工藝,對殺青限定為“快速蒸汽殺青將連體金銀花鮮花或不帶梗、葉的金銀花鮮花或花蕾置于蒸汽殺青裝置內,當蒸汽發生器內有連續蒸汽產生時,將產生的蒸汽輸送至蒸汽殺青裝置內,對蒸汽殺青裝置內的金銀花進行快速蒸汽殺青,殺青完成后將金銀花取出,并快速冷卻至常溫或常溫以下;”并未明確限定殺青時必須密封,以保持特有的香氣、可口味感及天然顏色、形態。現有技術文獻2公開的一種金銀花微粉茶,對殺青限定為“殺青采用專用微波殺青機,緊接殺青之后采用的0°c -5°c低溫速凍降溫2分鐘,物料溫度達到20°C。”同樣并未明確限定殺青時必須密封,以保持特有的香氣、可口味感及天然顏色、形態。現有技術文獻3公開的一種金銀花茶加工方法,對殺青限定為“蒸汽殺青將新鮮金銀花蕾投入蒸汽殺青機傳送帶上,投入時應勻速、均勻攤開鋪平,厚度O. 5cm左右,投放速度為70-100g/s,投放量為200-300kg/h,蒸汽溫度 118-125 °C,蒸汽壓力 O. 02-0. 03Mpa,流量為 200_230kg/h,傳送速度為1. 5-2cm/s,殺青時間120-180S。”同樣并未明確限定殺青時必須密封,以保持特有的香氣、可口味感及天然顏色、形態。現有技術文獻4公開的一種金銀花茶制作工藝,對殺青限定為“蒸汽殺青鮮花采回后的2小時內完成殺青作業,將攤晾后的鮮花均勻攤放在蒸籠上,厚度為l_2cm,加蓋后及時打開蒸氣閥,時間1-1. 5分鐘;”同樣并未明確限定殺青時必須密封,以保持特有的香氣、可口味感及天然顏色、形態。綜上所述,現有技術的殺青工序,由于進行殺青工序時未明確限定殺青時必須密封,實際飲用表明難以保持金銀花茶特有的香氣、可口味感及天然顏色、形態。由此可見,研究并設計一種保持金銀花茶中藥用的主要成分綠原酸和木犀草苷、糖分含量均較高,同時具備金銀花特有的香氣、可口味感及天然顏色、形態的茶用銀花采收加工方法是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研究并設計一種保持金銀花茶中藥用的主要成分綠原酸和木犀草苷、糖分含量均較高,同時具備金銀花特有的香氣、可口味感及天然顏色、形態的茶用銀花采收加工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茶用銀花采收加工方法,包括擇時按要求采摘工序、密封快速殺青工序、較低溫短時干燥工序、冷卻包裝工序,其特征是—所述擇時按要求采摘工序是指在金銀花采收期每年5 7月中,選定天氣晴或少云日的上午露水未干前,選擇花蕾呈棒狀,顏色由綠變白,上部膨大、下部青色的二白期金銀花,以及花蕾呈粗大棒狀,顏色為全白的大白期金銀花采收;——所述密封快速殺青工序是指采用蒸汽殺青方式時,將上述二白期或大白期金銀花原料置于密封蒸汽殺青裝置內,保持蒸汽壓力不小于O. 15MPa、溫度150±30°C達150±30秒;采用微波殺青方式時,將上述二白期或大白期金銀花原料置于關閉排濕功能的微波殺青裝置內,形成溫度95±15°C的密封蒸汽、歷時70±30秒;——所述較低溫短時干燥工序是指采用熱風烘烤方式時,將上述經殺青工序的半成品原料置于烘干裝置內,維持半成品原料溫度60±15°C、歷時45±15分;采用微波干燥方式時,將上述殺青工序的半成品原料置于打開排濕功能的微波干燥裝置內,維持半成品原料溫度60± 15°C、歷時45± 15分,烘干至水份含量不超過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于本申請人所屬的江蘇三明金銀花基地的茶用金銀花的采收加工,與現有技術相比顯示了如下有益效果1、實施得到的茶用金銀花中藥用的主要成分綠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較高。金銀花的花開放一般分為三青、二白、大白、銀花、金花期5個程序開放期,每個時期花的形態各不相同,如三青期花蕾小而顏色青,二白期花蕾呈棒狀、顏色半青半綠,大白 期花蕾飽滿、顏色接近全白,銀花期花朵盛放顏色全白,金花期花朵盛開之后顏色泛金黃。每個時期的藥用主要成分綠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和直接影響口味的糖分含量存在很大的差另1J。本申請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技術對不同花期的藥用主要成分綠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進行如下測定依據2010版中國藥典規定金銀花的主要有效成分為綠原酸和木犀草苷,采用HPLC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兩者分別進行測定,測定數據見表1,表I不同花期的成分含量測定結果表,表中數據單位為%
成分三青期二白期大白期銀花期金花期綠原酸 4.93 5.70 5.05 3.55 3.50木厙草苷_0.093_0.104_0.106_0.097_0.050測試結果表明,本申請人所屬的江蘇三明金銀花基地的金銀花樣品,綠原酸和木犀草苷在二白期和大白期的成分含量相對較高,適宜采收用于茶用金銀花。而如前所述,現有技術的采收缺少對茶用金銀花首先必須具備藥用的主要成分綠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的定量測定論證,采收中未嚴格限定在二白期和大白期,因此無法保證其清熱解毒、通經活絡,護膚美容之功效。2、實施得到的茶用金銀花具備金銀花特有的可口味感。本申請人采用DNS法對不同花期的糖分含量進行如下測定DNS相關試劑的配置主要配制lmg/ml葡萄糖標準液、3,5_ 二硝基水楊酸(DNS)試劑、碘-碘化鉀溶液、酚酞指示劑、6M HCl和6M NaOH。標準曲線的制作按照下列表格中的要求依次加入來制作標準曲線。表2葡萄糖標準曲線制作用數據表
權利要求
1.一種茶用銀花采收加工方法,包括擇時按要求采摘工序、密封快速殺青工序、較低溫短時干燥工序、冷卻包裝工序,其特征是—所述擇時按要求采摘工序是指在金銀花采收期每年5 7月中,選定天氣晴或少云日的上午露水未干前,選擇花蕾呈棒狀,顏色由綠變白,上部膨大、下部青色的二白期金銀花,以及花蕾呈粗大棒狀,顏色為全白的大白期金銀花采收;——所述密封快速殺青工序是指采用蒸汽殺青方式時,將上述二白期或大白期金銀花原料置于密封蒸汽殺青裝置內,保持蒸汽壓力不小于O. 15MPa、溫度150±30°C達150±30 秒;采用微波殺青方式時,將上述二白期或大白期金銀花原料置于關閉排濕功能的微波殺青裝置內,形成溫度95 ± 15 °C的密封蒸汽、歷時70 ± 30秒;——所述較低溫短時干燥工序是指采用熱風烘烤方式時,將上述經殺青工序的半成品原料置于烘干裝置內,維持半成品原料溫度60±15°C、歷時45±15分;采用微波干燥方式時,將上述殺青工序的半成品原料置于打開排濕功能的微波干燥裝置內,維持半成品原料溫度60± 15°C、歷時45± 15分,烘干至水份含量不超過5%。
全文摘要
茶用金銀花采收加工方法。屬金銀花的采收加工技術。其特征是在采收期天氣晴或少云日的上午露水未干前,選擇花蕾呈棒狀,顏色由綠變白,上部膨大、下部青色的二白期金銀花,以及花蕾呈粗大棒狀,顏色為全白的大白期金銀花采收;將上述原料置于密封蒸汽殺青裝置內,保持蒸汽壓力不小于0.15MPa、溫度150±30℃達150±30秒;或置于關閉排濕功能的微波殺青裝置內,形成溫度95±15℃的密封蒸汽、歷時70±30秒;將殺青后的半成品置于烘干裝置內或打開排濕功能的微波干燥裝置內,溫度60±15℃、歷時45±15分,烘干至水份含量不超過5%。經試實施,得到的茶用金銀花的綠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糖分含量均較高,具特有的香氣、口味及天然顏色、形態。
文檔編號A01D91/04GK103005099SQ20121056982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明者王康才, 白敏會, 崔志偉, 鄭暉, 徐林燕 申請人:鎮江市三明中藥材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