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枝剪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修枝剪,包括機殼、分別與所述機殼連接的前手柄和后手柄,所述后手柄包括后手柄殼及安裝于所述后手柄殼的開關控制扳機,所述開關控制扳機包括安裝在后手柄殼上的扳機、安裝于所述后手柄殼內的轉動軸及轉動連接于所述轉動軸的彈性裝置,所述扳機具有抵推所述彈性裝置轉動的推動部。上述修枝剪的后手柄的扳機控制機構中,使用扳機操作彈性裝置轉動后與微動開關接觸,當扳機行程不足時,彈性裝置的彈性作用使其仍能保持與微動開關的接觸,避免電路隨意中斷,使后手柄的扳機控制機構具備行程補償功能。
【專利說明】修枝剪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園林類電動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修枝剪。
【背景技術】
[0002]修枝剪是一款傳統的園林類電動工具,常用于修剪植物。傳統的修枝剪主要由雙手操作,其結構一般具有機殼,機殼前部和后部分別組裝有一個前手柄及后手柄。前手柄和后手柄上分別設有開關控制扳機。安規要求電路導通必須是在同時按下前手柄和后手柄的開關控制扳機的情況下。傳統修枝剪的后手柄的開關控制扳機稍微松動時,開關控制扳機就會馬上與微動開關脫離接觸,使電路容易因操作不慎中斷,故不具備行程補償功能。
【發明內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種后手柄的開關控制扳機具備行程補償能力的修枝剪。
[0004]一種修枝剪,包括機殼、分別與所述機殼連接的前手柄和后手柄,所述后手柄包括后手柄殼及安裝于所述后手柄殼的開關控制扳機,所述開關控制扳機包括安裝在后手柄殼上的扳機、安裝于所述后手柄殼內的轉動軸及轉動連接于所述轉動軸的彈性裝置,所述扳機具有抵推所述彈性裝置轉動的推動部。
[0005]在其 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彈性裝置為簧片。
[000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彈性裝置包括轉臂、手指塊及扭簧,所述轉臂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轉動軸,另一端用以抵接所述推動部;所述手指塊的一端連接于所述轉動軸,另一端可繞所述轉動軸轉動;所述扭簧的中部設有安裝于所述轉動軸的扭轉部,扭轉部的兩側設有分別與轉臂和手指塊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
[000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手指塊設有抵接所述轉臂的擋止部。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后手柄殼中對應所述彈性裝置設有微動開關。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機殼和所述后手柄呈嵌套配合,所述機殼與所述后手柄之間設有棘輪及一個或多個與所述棘輪配合的彈簧片,其中所述棘輪安裝于所述機殼和后手柄中的一個,所述彈簧片則位于所述機殼和后手柄中的另一個與所述棘輪之間,所述棘輪與所述彈簧片之間相對轉動時所述后手柄與所述機殼亦相對轉動。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機殼插入到所述后手柄殼中,所述棘輪固定于所述機殼,所述彈簧片位于所述棘輪與所述后手柄殼之間。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彈簧片的兩個端部分別抵接在所述后手柄殼上,所述彈簧片的中部承靠于所述棘輪,所述后手柄殼上設有定位所述彈簧片的兩個端部的凹槽。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后手柄殼與所述彈簧片之間還設有可移動地安裝在所述后手柄殼上的柱銷,所述柱銷抵靠在所述彈簧片的中部。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后手柄殼中還裝有電機,所述機殼通過中間軸連接于所述電機的輸出軸。
[0014]上述修枝剪的后手柄的扳機控制機構中,使用扳機操作彈性裝置轉動后與微動開關接觸,當扳機行程不足時,彈性裝置的彈性作用使其仍能保持與微動開關的接觸,避免電路隨意中斷,使后手柄的扳機控制機構具備行程補償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修枝剪的主視圖;
[0016]圖2為圖1的修枝剪的剖視圖;
[0017]圖3為圖2中A-A線的剖視圖;
[0018]圖4為后手柄的扳機控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扳機未被扣動;
[0019]圖5為后手柄的扳機控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顯示扳機被扣動后手指塊與微動開關接觸。
【具體實施方式】
[0020]請參考圖1至3,本實施方式的修枝剪100包括機殼110、安裝在機殼110上的前手柄120、后手柄130、位于機殼110與后手柄130之間的棘輪140和彈簧片150。后手柄130包括后手柄殼132及安裝于后手柄殼132的開關控制扳機。
[0021]請參考圖2和圖3,后手柄130中還設有電機160。機殼110與后手柄130之間嵌套配合,機殼Iio插入到后手柄殼132中并通過中間軸170固定在電機160的輸出軸162上。棘輪140固定在機殼110上。彈黃片150的兩個端部152分別定位在后手柄殼132上設置的凹槽132a內,彈簧片150的中部設有一個弧形的凸起154。凸起154承靠于棘輪140上的齒槽中。如此,當后手柄130需要轉動時,彈簧片150將在后手柄130的帶動下在棘輪140不同齒槽間移動,從而達到后手柄130旋轉之目的,旋轉到位后,凸起154仍停留在棘輪140的齒槽中,這種方式操作方便且后手柄130能夠旋轉停留的位置多。本實施方式中,彈簧片150有兩個,關于棘輪140對稱設置,彈簧片150也可以有多個,以棘輪140為中心均勻設置或以其他方式設置,多個彈簧片150可以使后手柄130轉動更加平穩。彈簧片150的兩個端部152還可以固定到后手柄殼132上。
[0022]請參考圖3,后手柄殼132和彈簧片150之間還設有可移動地安裝在后手柄殼132上的柱銷180。柱銷180抵接在彈簧片150的凸起154上,從而將凸起154限定在棘輪140的齒槽中,使后手柄130處于鎖定狀態。當需要轉動后手柄130時,只需要通過設置在后手柄130外側的撥動開關拉動柱銷180移動,就可以解除后手柄130的鎖定,使后手柄130可以發生轉動。
[0023]另外,需要指出,棘輪140和彈簧片150的位置可以互換,即在后手柄130上設置棘輪結構,將彈簧片定位在機殼110上,也即棘輪結構包圍彈簧片,同樣可以實現后手柄130相對于機殼110自由旋轉之目的,旋轉方便且能夠旋轉停留的位置多。
[0024]請參考圖2、圖4和圖5,后手柄130上的開關控制扳機包括安裝在后手柄殼132上的扳機133、安裝于后手柄殼132內的轉動軸134、轉臂135、手指塊136及扭簧137。
[0025] 扳機133具有伸入后手柄殼132內的推動部133a。轉臂135的一端轉動連接于轉動軸134,另一端供推動部133a抵推。手指塊136的一端轉動連接于轉動軸134,另一端可以繞轉動軸134自由轉動并用以按壓設置于后手柄殼132內的微動開關190,以使電路能夠導通。扭簧137包括中間的扭轉部137a及自扭轉部137a向兩側延伸出的第一抵接部137b和第二抵接部137c。扭轉部137a安裝于轉動軸134。第一抵接部137b用以與轉臂135抵接。第二抵接部137c用以與手指塊136抵接。手指塊136連接于轉動軸134的一端還設有抵靠轉臂135的擋止部136a,由此,手指塊136和轉臂135的初始位置被限定。
[0026]請參考圖5,扣動扳機133后,推動部133a向上運動并推動轉臂135轉動,轉臂135將推動第一抵接部137b,使扭簧137的第二抵接部137c作用于手指塊136,從而使手指塊136繞轉動軸134轉動,進而手指塊136與微動開關190接觸。
[0027]本實施例中,轉臂135連接于轉動軸134的一端開設有缺口,手指塊136系容納于缺口中同時與轉動軸134連接;扭簧137的扭轉部137a則位于轉臂135與手指塊136之間。當然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只要保證轉動軸134時,能作用于扭簧137進而使手指塊136運動即可。
[0028]當扳機133由于操作不慎稍微松動時,此時扳機133的行程不足,如果扳機133與微動開關190以剛性方式達成接觸,則手指塊136將馬上與微動開關190脫離接觸,造成電路斷開;而本實施例中,由于扭簧137的彈性作用,扳機133的行程稍微不足時,手指塊136仍能與微動開關190接觸,不至于輕易出現電路中斷的情形,從而達成補償扳機133行程之目的。
[0029]本實施例中,轉臂135、手指塊136及扭簧137三個元件構成一個彈性裝置,扳機133行程不足時,通過彈性恢復原理來補償扳機133行程。需指出,轉臂135、手指塊136及扭簧137可以用一個簧片代替,當扳機133推動簧片的一端時,簧片的另一端與微動開關接觸,當扳機133行程不足時,同樣可以通過簧片的彈性恢復來補償扳機133行程。
[0030]綜上,本實施例的修枝剪100具備扳機133行程的補償功能。
[0031]以上所述 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修枝剪,包括機殼、分別與所述機殼連接的前手柄和后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手柄包括后手柄殼及安裝于所述后手柄殼的開關控制扳機,所述開關控制扳機包括安裝在后手柄殼上的扳機、安裝于所述后手柄殼內的轉動軸及轉動連接于所述轉動軸的彈性裝置,所述扳機具有抵推所述彈性裝置轉動的推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裝置為簧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裝置包括轉臂、手指塊及扭簧,所述轉臂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轉動軸,另一端用以抵接所述推動部;所述手指塊的一端連接于所述轉動軸,另一端可繞所述轉動軸轉動;所述扭簧的中部設有安裝于所述轉動軸的扭轉部,扭轉部的兩側設有分別與轉臂和手指塊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塊設有抵接所述轉臂的擋止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手柄殼中對應所述彈性裝置設有微動開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和所述后手柄呈嵌套配合,所述機殼與所述后手柄之間設有棘輪及一個或多個與所述棘輪配合的彈簧片,其中所述棘輪安裝于所述機殼和后手柄中的一個,所述彈簧片則位于所述機殼和后手柄中的另一個與所述棘輪之間,所述棘輪與所述彈簧片之間相對轉動時所述后手柄與所述機殼亦相對轉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插入到所述后手柄殼中,所述棘輪固定于所述機殼,所述彈簧片位于所述棘輪與所述后手柄殼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片的兩個端部分別抵接在所述后手柄殼上,所述彈簧片的中部承靠于所述棘輪,所述后手柄殼上設有定位所述彈簧片的兩個端部的凹槽。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手柄殼與所述彈簧片之間還設有可移動地安裝 在所述后手柄殼上的柱銷,所述柱銷抵靠在所述彈簧片的中部。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手柄殼中還裝有電機,所述機殼通過中間軸連接于所述電機的輸出軸。
【文檔編號】A01G3/02GK103891533SQ201210585769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楊勇 申請人: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