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煤泥粉碎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粉碎煤泥的設備,尤其涉及ー種煤泥粉碎機。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煤泥粉碎機上需要安裝有皮帶輸送機,這樣需要的動カ大,功率高,材料多,成本高,并且粉碎不徹底,粉碎效果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節約材料、所需動カ少、粉碎效果好的煤泥粉碎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ー種煤泥粉碎機,包括橫向攪筒和動カ機構,橫向攪筒上固定連接有進料斗,進料斗與橫向攪筒相通,其特征是所述的橫向攪筒的中心處安裝有橫向的軸,軸上安裝有旋耕刀座,旋耕刀座上安裝有旋耕刀,橫向攪筒的底面開有出料ロ,橫向攪筒的下方設計有粉碎機支撐架,粉碎機支撐架與橫向攪筒固定連接,粉碎機支撐架ー側連接有動カ結構支架,動カ機構安裝在動カ結構支架上,軸的伸出端套有軸承7,軸承與粉碎機支撐架固定連接,軸的伸出端的端部固定連接有皮帶輪,皮帶輪通過皮帶與動カ機構相連接。此結構中,進料斗的ー側開有活動ロ,活動ロ處設計有活動塊,活動塊上固定連接有調整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效果在于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結構,所以使用本實用新型所需動カ小,所需功率小,粉碎效果好。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ー種結構示意圖。附圖中I、進料斗;2、橫向攪筒;3、粉碎機支撐架;4、動カ機構支撐架;
5、動カ機構;6、皮帶輪;7、軸承;8、軸;9、旋耕刀座;10、旋耕刀;11、調整板;12、活動塊;13、出料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如圖1、2所示,ー種煤泥粉碎機,包括橫向攪筒2和動カ機構5,橫向攪筒2上固定連接有進料斗1,進料斗I與橫向攪筒2相通,其特征是所述的橫向攪筒2的中心處安裝有橫向的軸8,軸8上安裝有旋耕刀座9,旋耕刀座9上安裝有旋耕刀10,橫向攪筒2的底面開有出料ロ 13,橫向攪筒2的下方設計有粉碎機支撐架3,粉碎機支撐架3與橫向攪筒2固定連接,粉碎機支撐架3 —側連接有動カ結構支架4,動カ機構安裝在動カ結構支架4上,軸8的伸出端套有軸承7,軸承7與粉碎機支撐架3固定連接,軸8的伸出端的端部固定連接有皮帶輪6,皮帶輪6通過皮帶與動力機構5相連接。在本實施例中,進料斗I的一側開有活動口,活動口處設計有活動塊12,活動塊12上固定連接有調整板11。使用時,將需要粉碎的煤泥放入進料斗,然后啟動動力機構,橫向攪筒2內的軸旋轉,利用軸上的旋耕刀粉碎煤泥,粉碎后的通過出料口出料,最后利用運輸機運走即可。
權利要求1. 一種煤泥粉碎機,包括橫向攪筒(2)和動カ機構(5),橫向攪筒(2)上固定連接有進料斗(1),進料斗(I)與橫向攪筒(2)相通,其特征是所述的橫向攪筒(2)的中心處安裝有橫向的軸(8),軸(8)上安裝有旋耕刀座(9),旋耕刀座(9)上安裝有旋耕刀(10),橫向攪筒(2)的底面開有出料ロ(13),橫向攪筒(2)的下方設計有粉碎機支撐架(3),粉碎機支撐架(3)與橫向攪筒(2)固定連接,粉碎機支撐架(3)一側連接有動カ結構支架(4),動カ機構安裝在動カ結構支架(4)上,軸(8)的伸出端套有軸承(7),軸承(7)與粉碎機支撐架(3)固定連接,軸(8)的伸出端的端部固定連接有皮帶輪(6),皮帶輪(6)通過皮帶與動カ機構(5)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煤泥粉碎機,其特征是所述的進料斗(I)的ー側開有活動ロ,活動ロ處設計有活動塊(12 ),活動塊(12 )上固定連接有調整板(11)。
專利摘要一種節約材料、所需動力少、粉碎效果好的煤泥粉碎機,包括橫向攪筒和動力機構,橫向攪筒上固定連接有進料斗,進料斗與橫向攪筒相通,其特征是所述的橫向攪筒的中心處安裝有橫向的軸,軸上安裝有旋耕刀座,旋耕刀座上安裝有旋耕刀,橫向攪筒的底面開有出料口,橫向攪筒的下方設計有粉碎機支撐架,粉碎機支撐架與橫向攪筒固定連接,粉碎機支撐架一側連接有動力結構支架,動力機構安裝在動力結構支架上,軸的伸出端套有軸承,軸承與粉碎機支撐架固定連接,軸的伸出端的端部固定連接有皮帶輪,皮帶輪通過皮帶與動力機構相連接。
文檔編號B02C18/22GK202438385SQ201220047648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5日
發明者王效振, 王登洋 申請人:王效振, 王登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