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塑料水磨機的進料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塑料加工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塑料水磨機的進料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塑料(如聚四氟乙烯)的粉碎、研磨裝置基本采用干磨的方式,其不足是當磨盤在高速研磨過程中產生高溫,將導致部分塑料粉末顆粒燒焦變質。另一方面,為了使磨成粉末的塑料顆粒能連續排出,一般還需要使用鼓風機將塑料顆粒吸出,再通過麻布袋將塑料粉末顆粒收集起來,整體加工流程較為麻煩。市面上也有部分水磨機,它們一般采用兩相對位置固定的磨盤來對塑料進行研磨,而且進料量沒有進行有效的控制,這樣研磨出來的塑料粉末顆粒大小不一,需要將較大顆粒的塑料顆粒再次研磨,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塑料研磨機械進料不均造成塑料粉末顆粒大小不一,從而造成整體研磨效率低下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有助于提高研磨效率且操作方便的塑料水磨機的進料機構。為實現本實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塑料水磨機的進料機構,包括有進料斗,所述的進料斗下端與研磨裝置連接并連通,進料斗內底部設置有向研磨裝置內推料的進料攪拌頭,進料斗上端設置有橫桿,橫桿上方安裝有進料電機,進料電機輸出軸與進料攪拌頭連接。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進料斗內設置有縱向的隔板,隔板兩側為進料腔和進水腔。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進料電機以及研磨裝置與控制箱電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進料斗內通過進料電機驅動進料攪拌頭實現進料量的控制,可確保上磨盤和下磨盤之間不會因為空磨而加速老化。另夕卜,由于進料量可控制,塑料粉末顆粒均可得到充分的研磨,研磨完成后的塑料顆粒大小均勻,只需一次研磨即可完成。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進料機構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I、機座;2、電機;3、傳動帶;4、驅動氣缸;5、下模座;51、下磨盤;52、磨盤座;6、出料口 ;7、上模座;71、上磨盤;8、進料斗;81、隔板;82、進料電機;83、進料攪拌頭;8a、進料腔;8b、進水腔;9、控制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一個詳細的說明。實施例根據圖I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塑料水磨機的進料機構,包括有進料斗8,所述的進料斗8下端與研磨裝置連接并連通,進料斗8內底部設置有向研磨裝置內推料的進料攪拌頭83,進料斗8上端設置有橫桿84,橫桿84上方安裝有進料電機82,進料電機82輸出軸與進料攪拌頭83連接。所述的進料斗8內設置有縱向的隔板81,隔板81兩側為進料腔8a和進水腔Sb。所述的進料腔8a大于進水腔Sb,所述的攪拌頭83設置在進料腔8a中。所述的進料電機82以及研磨裝置與控制箱9電連接。所述的研磨裝置包括有固定在機座I上的下模座5,設置于下模座5正上方的上模座7,所述上模座7通過3組驅動氣缸與下模座5連接;所述的上模座7內固定設置有上磨盤71,所述的下模座5內設置有下磨盤51,所述的下磨盤51由電機2驅動;所述的上模座 7上端設置有進料斗8,所述的下模座5側面設置有出料口 6。所述的下模座5內還設置有用以固定下磨盤51的磨盤座52,所述磨盤座52同軸連接有一從動輪,從動輪位于機座I下方;所述的電機2的輸出軸連接有一驅動輪,驅動輪也位于機座I下方;所述的從動輪通過傳動帶3與驅動輪連接。所述的磨盤座52與從動輪通過連接軸連接,連接軸與下模座5之間通過密封軸承連接。所述的驅動氣缸4連接有控制閥和氣泵,所述的電機2、驅動氣缸4及進料電機82均與控制箱9電連接。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向進料斗8的進水腔Sb勻速供水,并往進料腔8a內加入適量塑料碎片,接著通過控制箱9啟動電機2、驅動氣缸4及進料電機82工作。塑料碎片在進料電機82的推動下被逐漸壓到上磨盤71和下磨盤51之間并逐漸被研磨,由于下磨盤51在電機2帶動下做高速旋轉,研磨后的塑料粉末顆粒連同水在離心力作用下甩向下模座5內壁,并最終從出料口 6排出。
權利要求1.一種塑料水磨機的進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進料斗(8),所述的進料斗(8)下端與研磨裝置連接并連通,進料斗(8)內底部設置有向研磨裝置內推料的進料攪拌頭(83),進料斗(8)上端設置有橫桿(84),橫桿(84)上方安裝有進料電機(82),進料電機(82)輸出軸與進料攪拌頭(83)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塑料水磨機的進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料斗(8)內設置有縱向的隔板(81),隔板(81)兩側為進料腔(8a)和進水腔(Sb )。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塑料水磨機的進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料電機(82)以及研磨裝置與控制箱(9)電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塑料水磨機的進料機構,包括有進料斗,所述的進料斗下端與研磨裝置連接并連通,進料斗內底部設置有向研磨裝置內推料的進料攪拌頭,進料斗上端設置有橫桿,橫桿上方安裝有進料電機,進料電機輸出軸與進料攪拌頭連接。所述的進料斗內設置有縱向的隔板,隔板兩側為進料腔和進水腔。所述的進料電機以及研磨裝置與控制箱電連接。由于進料斗內通過進料電機驅動進料攪拌頭實現進料量的控制,可確保上磨盤和下磨盤之間不會因為空磨而加速老化。另外,由于進料量可控制,塑料粉末顆粒均可得到充分的研磨,研磨完成后的塑料顆粒大小均勻,只需一次研磨即可完成。
文檔編號B02C7/11GK202460806SQ2012201018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6日
發明者蔡建國 申請人:蔡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