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方桶式中蜂蜂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蜂蜂箱。
背景技術:
中蜂的現代飼養技術,過去一直都沿用西方蜜蜂的蜂箱和巢框,也就是蜂箱的單層高度小于長和寬的箱型及相配套的巢框,有的人稱之為平箱。還有人根據平箱的這一理念又設計出多種飼養中蜂的蜂箱,但一直效果不佳,現代養蜂的技術至今未得到普及。全國的現狀是廣大農村和山區仍有幾百萬群中蜂還是沿用原始的木桶進行飼養,由于該方法簡單,管理粗放,毀巢取蜜,其經濟效益不高,從而嚴重阻礙了養殖中蜂事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效果好的方桶式中蜂蜂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方桶式中蜂蜂箱,其特征是包括疊合的上、下兩層箱體,上、下兩層箱體的橫截面均為矩形,上層箱體為貯蜜區,下層箱體為繁育區,上、下層箱體互相貫通,上下兩層箱體總高度大于上、下層箱體的寬度;上下層箱體中分別設置上、下巢框,且上、下巢框的寬度相同。上巢框的框內高度小于框內寬度,下巢框的框內高度大于框內寬度。下巢框的框內高度為25 40cm、框內寬度為2(T34cm。上、下巢框之間設有間隙,上巢框與上層箱體頂部之間、下巢框與下層箱體底部之間均設有間隙。上、下兩層箱體總高度> 60cm,上、下層箱體的寬度均為28 42cm,上、下層箱體的長度均為28 42cm。上、下兩層箱體總高度為73cm,上、下層箱體的寬度均為41cm,上巢框的框內高度為20cm,上巢框的框內寬度為33cm ;下巢框的框內高度為35cm,下巢框的框內寬度為33cm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有利于觀察和管理,有利于搖蜜、收取巢蜜,也便于搬運和轉地飼養。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方桶式中蜂蜂箱,包括疊合(套接等方式)的上、下兩層箱體1、2,上、下兩層箱體的橫截面均為矩形,上層箱體為貯蜜區,下層箱體為繁育區,上、下層箱體互相貫通,上下兩層箱體總高度大于上、下層箱體的寬度;上下層箱體中分別設置上、下巢框3、4,且上、下巢框的寬度相同。上巢框的框內高度小于框內寬度,下巢框的框內高度大于框內寬度。上、下巢框之間設有間隙,上巢框與上層箱體頂部之間、下巢框與下層箱體底部之間均設有間隙。上下兩層箱體總高度> 60cm,上、下層箱體的寬度均為28 42cm,上、下層箱體的長度均為28 42cm。具體尺寸可以為上、下兩層箱體總高度H為73cm,上、下層箱體的寬度D均為41cm,上巢框的框內高度hl=20cm,上巢框的框內寬度LI為33cm ;下巢框的框內高度h2=35cm,下巢框的框內寬度L2為33cm。·
權利要求1.一種方桶式中蜂蜂箱,其特征是包括疊合的上、下兩層箱體,上、下兩層箱體的橫截面均為矩形,上層箱體為貯蜜區,下層箱體為繁育區,上、下層箱體互相貫通,上下兩層箱體總高度大于上、下層箱體的寬度;上下層箱體中分別設置上、下巢框,且上、下巢框的寬度 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桶式中蜂蜂箱,其特征是上巢框的框內高度小于框內寬度,下巢框的框內高度大于框內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桶式中蜂蜂箱,其特征是下巢框的框內高度為25 40cm、框內寬度為2(T34cm。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桶式中蜂蜂箱,其特征是上、下巢框之間設有間隙,上巢框與上層箱體頂部之間、下巢框與下層箱體底部之間均設有間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桶式中蜂蜂箱,其特征是上、下兩層箱體總高度>60cm,上、下層箱體的寬度均為28 42cm,上、下層箱體的長度均為28 42c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桶式中蜂蜂箱,其特征是上、下兩層箱體總高度為73cm,上、下層箱體的寬度均為41cm,上巢框的框內高度為20cm,上巢框的框內寬度為33cm ;下巢框的框內高度為35cm,下巢框的框內寬度為33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方桶式中蜂蜂箱,包括疊合的上、下兩層箱體,上、下兩層箱體的橫截面均為矩形,上層箱體為貯蜜區,下層箱體為繁育區,上、下層箱體互相貫通,上下兩層箱體總高度大于上、下層箱體的寬度;上下層箱體中分別設置上、下巢框,且上、下巢框的寬度相同。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有利于觀察和管理,有利于搖蜜、收取巢蜜,也便于搬運和轉地飼養。
文檔編號A01K47/00GK202680224SQ2012203536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
發明者秦裕本 申請人:秦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