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針頭式氣力排種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播種機的排種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排種器是播種機上的關鍵部件,其功能就是把種箱里的種子按農藝要求排出,它的工作性能直接影響著整個播種機的作業質量。目前國內精密排種器主要有機械式和氣力式兩類。由于谷子、油菜、芝麻等小籽粒作物自身的物理特性籽粒體形小、千粒質量小、形狀不規則。從而導致現有的排種器不能很好地實現其精密排種,在排種過程中因為排種器的材質、結構等問題容易造成排種器堵塞或籽粒被碾壓,粉碎等問題,不能滿足小籽粒作物精量播種的技術要求,從而增加了后期間苗和田間管理的勞動強度。因此設計一種精密排種器以提高勞動效率、提高播種質量和作物產量成為當務之急。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降低傷種和堵塞問題,實現均勻播種、減少后期間苗的壓力的一種針頭式氣力排種器,其蜂窩軸徑向孔眼安裝有吸種針頭,在氣室負壓及正壓的作用下,針頭實現吸種、排種,可以達到小籽粒作物的均勻精量播種,且針頭拆裝、更換方便,對不同形狀和尺寸的種子均可進行排種,通用性較好。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案是一種針頭式氣力排種器,包括種箱和氣室端面,種箱和氣室端面固定在架體上,其特征在于氣室端面還與蜂窩軸密封式滑動配合,蜂窩軸的圓周上均布有孔眼,這些孔眼通過蜂窩軸內的暗孔與氣室端面的氣室連通,且氣室端面的氣室分割成負壓區和正壓區兩部分,蜂窩軸的圓周上的孔眼中安裝有徑向的針頭。所述的蜂窩軸內的暗孔均包括底部孔眼與徑向孔眼,它們個數相等且相互對應、互相連通。所述的針頭與蜂窩軸的圓周上的孔眼間為活接拆裝式較好,以便于更換針頭型號。可根據種粒大小及形狀尺寸更換不同的針頭,完成不同作物的播種作業。所述的蜂窩軸和地輪間設有驅動傳動機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能有效降低傷種及解決堵塞問題,可以較好實現小籽粒作物的精量播種,對不同形狀和尺寸的種子均可進行排種,通用性好。采用氣吸和氣吹相結合的設計不會造成傷種、堵種,可以提高種籽的投種精度,保證作物的定植、定株,后期不需間苗,降低勞動強度,提高作物產量,實現了保苗壯苗、增產增益的效果。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作詳述,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示意圖。CN 202713925 U
書
明
說
2/2頁圖2為圖I的左視圖。圖3為圖I中件號I氣室端面的結構不意圖。圖4為圖I的立體示意圖。圖中1-氣室端面,11-正壓區,12-正壓供氣口,13-負壓區,14-負壓抽氣口,·2-蜂窩軸,21-底部孔眼,22-徑向孔眼,3-針頭,4-種箱。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I、圖2、圖3所示,該針頭式氣力排種器,包括種箱4和氣室端面1,種箱4和氣室端面I固定在架體上,其特征在于氣室端面I還與蜂窩軸2密封式滑動配合,蜂窩軸2的圓周上均布有孔眼,這些孔眼通過蜂窩軸2內的暗孔與氣室端面I的氣室連通,且氣室端面I的氣室分割成負壓區和正壓區兩部分,蜂窩軸2的圓周上的孔眼中安裝有徑向的針頭3 ;種箱4下方的充種區的外殼上可開有針頭3可通過的細縫(或者,種箱4下方的充種區與針頭3的旋轉部位相配合,不用開細縫)(為已有技術)所述的蜂窩軸2內的暗孔均包括底部孔眼21與徑向孔眼22,它們個數相等且相互對應、互相連通。針頭3與蜂窩軸2的圓周上的孔眼間為活接拆裝式。蜂窩軸2和地輪間設有驅動傳動機構。本實用新型的蜂窩軸2與氣室端面I相接觸,氣室端面I和種箱4固定不動,蜂窩軸2在地輪的驅動下轉動,針頭3安裝在蜂窩軸2的徑向孔眼上;端面氣室I分割成兩區,負壓區13為吸種區域,正壓區11為排種、清堵區域;蜂窩軸2的底部孔眼21與徑向孔眼22個數相等,且相互對應,彼此對應的孔眼間互相連通;種箱4下方的充種區開有細縫,針頭3通過此縫在充種區內吸種,并在蜂窩軸2的帶動下旋轉,當與針頭相對應的蜂窩軸底部孔眼21旋轉至端面氣室2的正壓區11時,此針頭上吸取的種子吹落,實現排種。正壓區還能實現清堵效果,避免針頭堵塞。本裝置無需排種管。試用效果很好。
權利要求1.一種針頭式氣力排種器,包括種箱(4)和氣室端面(1),種箱(4)和氣室端面(I)固定在架體上,其特征在于氣室端面(I)還與蜂窩軸(2)密封式滑動配合,蜂窩軸(2)的圓周上均布有孔眼,這些孔眼通過蜂窩軸(2)內的暗孔與氣室端面(I)的氣室連通,且氣室端面(I)的氣室分割成負壓區和正壓區兩部分,蜂窩軸(2)的圓周上的孔眼中安裝有徑向的針頭(3)。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針頭式氣力排種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蜂窩軸(2)內的暗孔均包括底部孔眼(21)與徑向孔眼(22),它們個數相等且相互對應、互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針頭式氣力排種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針頭(3)與蜂窩軸(2)的圓周上的孔眼間為活接拆裝式。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針頭式氣力排種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蜂窩軸(2)和地輪間設有驅動傳動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針頭式氣力排種器,涉及播種機的排種器技術領域。包括種箱和氣室端面,氣室端面與蜂窩軸密封式滑動配合,蜂窩軸的圓周上均布有孔眼,這些孔眼通過蜂窩軸內的暗孔與氣室端面的氣室連通,氣室端面的氣室分割成負壓區和正壓區兩部分,蜂窩軸的圓周上的孔眼中安裝有徑向的針頭。本實用新型能有效降低傷種及解決堵塞問題,較好實現小籽粒作物的精量播種,保證作物的定植、定株,后期不需間苗,降低勞動強度,提高作物產量,實現了保苗壯苗、增產增益的效果。
文檔編號A01C7/20GK202713925SQ201220373410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1日
發明者吳海巖, 劉占良, 陳林, 劉煥新, 樊立桃, 李霄鶴, 田聰, 楊巍, 焦海濤, 李明哲, 王長軍, 張國軍, 楊志杰 申請人:河北省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