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結構改進的微型收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收割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改進的微型收割機。
技術背景公知的微型收割機的出渣口和出料口均置于脫粒桶的同一側,即將出渣口置于出料口的旁邊,由此現有微型收割機存在如下缺陷1、當收割機工作時,容易使草屑隨意飛揚影響工作人員,易發故障,影響誤操作;2、出渣口與出料口處于同一側容易使谷粒和渣草混合在一起,增加了勞力和工作時間。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改進的微型收割機,該結構改進的微型收割機將出料口與出渣口分別位于脫粒桶的左右兩側,避免了草屑隨意飛揚影響工作人員誤操作,提高了安全防護性能;同時避免了谷粒與渣草混合在一起,提高了工作效率。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結構改進的微型收割機,包括脫粒桶和位于脫粒桶右側的出料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粒桶的左側設有出渣口。進一步地,所述出料口與出渣口之間設有進風管,并通過進風管相連通。進一步地,所述出料口與進風管之間設有分離筒。進一步地,所述出渣口與進風管之間設有風機。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結構改進的微型收割機將出料口與出渣口分別位于脫粒桶的左右兩側,避免了草屑隨意飛揚影響工作人員誤操作,提高了安全防護性能;同時避免了谷粒與渣草混合在一起,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I改進的微型收割機結構示意圖。其中1、風機;2、出洛口 ;3、進風管;4、分離筒;5、出料口 ;6、脫粒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詳細的說明。如圖I所示,該結構改進的微型收割機,包括脫粒桶6和位于脫粒桶6右側的出料口 5 ;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粒桶6的左側設有出渣口 2。所述出料口 5與出渣口 2之間設有進風管3,并通過進風管3相連通。所述出料口5與進風管3之間設有分離筒4。所述出渣口 2與進風管3之間設有風機I。出渣口 2和出料口 5分別置于脫粒桶6的兩側。風機I通過進風管3向外界吸收取一定的空氣流量,使得出料口 5和出渣口 2空氣流量增加,出糧食和出渣都很順暢,出渣口 2和出料口 5分別位于脫粒桶6的左右兩側,避免了草屑隨意飛揚影響工作人員誤操作,提高了安全防護性能;同時避免了谷粒與渣草混合在一起,提高了工作效率。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結構改進的微型收割機將出料口與出渣口分別位于脫粒桶的左右兩側,避免了草屑隨意飛揚影響工作人員誤操作,提高了安全防護性能;同時避免了谷粒與渣草混合在一起,提高了工作效率。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了詳細地描述,但不應理解為對本專利的保護范圍的限定。在權利要求書所描述的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不經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和變形仍屬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結構改進的微型收割機,包括脫粒桶(6)和位于脫粒桶(6)右側的出料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粒桶(6)的左側設有出渣口(2)。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結構改進的微型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與出渣口(2)之間設有進風管(3),并通過進風管(3)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結構改進的微型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與進風管(3)之間設有分尚筒(4)。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結構改進的微型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口(2)與進風管(3)之間設有風機(I)。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結構改進的微型收割機,包括脫粒桶和位于脫粒桶右側的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粒桶的左側設有出渣口;所述出料口與出渣口之間設有進風管,并通過進風管相連通;所述出料口與進風管之間設有分離筒;所述出渣口與進風管之間設有風機。該結構改進的微型收割機將出料口與出渣口分別位于脫粒桶的左右兩側,避免了草屑隨意飛揚影響工作人員誤操作,提高了安全防護性能;同時避免了谷粒與渣草混合在一起,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A01D41/00GK202773375SQ2012204402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
發明者唐光奇 申請人:四川惠農機械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