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35205閱讀:44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肥一體化技術,屬于灌溉施肥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傳統作物生長期追肥是挖根施肥,施肥比較集中,挖根施肥容易傷害根系,阻礙作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而且肥料容易流失。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施肥方便,不容易傷害根系的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技術,包括行走裝置、注肥器和容器,行走裝置設有發動機和水泵,發動機為水泵提供動力,所述注肥器包括中空的管狀主體,在管狀主體的下端設有注射孔;位于注射孔的下端,管狀主體底部設有密封錐體,管狀主體的上端與出水管的一端相通,出水管的另一端與水泵的出水口相通;水泵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通到容器內,在管狀主體設有水閥。在所述管狀主體的上端設有操作手柄,在管狀主體的下端設有腳踏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注肥器打孔將作物需要的水分和養分直接輸送到作物的根系土壤,避免了水分的滲漏和蒸發,水肥利用率高,施肥方便,而且不容易傷害根系。本實用新型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技術具有如下特點I、提高肥料使用效率,減少由于揮發、蒸發、滲漏等造成的肥效降低,采用本實用新型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技術在灌溉或降雨后施肥,養分可完全被農作物吸收,不傷根、不燒根、不會使肥料流失,不限土質,從根本上解決了撒施肥料所帶來的環境污染。2、可以直接將養分施到農作物根部的土壤,由于不用挖土施肥,因此不會傷害作物根系,降低了土壤酸化程度,減少了肥害。在溫室內追施氮肥,不會有氨氣溢出,免除了作物受到氨氣傷害。3、對于缺水地區可用于根部灌溉作業,這樣就避免了水分蒸發損失,大大地節約了有限的水資源,防止漫灌導致的土壤板結。4、可廣泛地應用于各種果樹、蔬菜、瓜果等作物,可以結合施藥來防治土壤和根系的病蟲害。防治效率高,及時有效。尤其對凍根、慪根、徒長、枯萎病、疫病、根腐病、地結線蟲、潰瘍病及各種地下害蟲、葉面蚜蟲等具有十分好的防治效果。5、本實用新型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技術是生物肥、沼氣液態肥的最佳施肥裝置,由于絕大多數的生物肥怕紫外線(陽光)照射,可將生物肥直接送到土壤下的作物根部,有利于生物菌的成活,最大程度地發揮效能。6、采用本實用新型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做到“少吃多餐”,節約肥料,提高肥效,有利于作物生長。[0014]7、通過本實用新型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將部分空氣帶到根部土壤,增加土壤根系的透氣性,更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長。8、可以減少人員勞動強度。

I、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2、圖2為圖I的A向放大圖。圖中,I、機架,2、發動機,3、水泵,4、行走輪,5、容器,6、進水管,7、出水管,8、管狀主體,9、操作手柄,10、腳踏板,11、水閥,12、注射孔,13、錐體,14、行走裝置,15、注肥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技術,包括行走裝置14、注肥器15和容器5,本實施例行走裝置14包括機架1,在機架I下面設有行走輪4,機架I上面設有發動機2和水泵3,發動機2為水泵3提供動力,本實施例發動機2為單缸機,通過皮帶帶動水泵3工作。所述注肥器15包括中空的管狀主體8,在管狀主體8的下端設有注射孔12 ;位于注射孔12的下端,管狀主體8底部設有密封錐體13,管狀主體8的上端與出水管7的一端相通,出水管7的另一端與水泵3的出水口相通;水泵3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6通到容器5內,在管狀主體8設有水閥11。在所述管狀主體8的上端設有操作手柄9,在管狀主體8的下端設有腳踏板10。在所述管狀主體8設有操作手柄9和腳踏板10是便于操作注肥器15。使用時,將水溶性肥料溶解在容器5中,通過水泵3的加壓并利用注肥器15將液體肥料注入作物的營養根區,具體操作步驟為(I)將水溶肥溶解在容器5內,把與水泵3連通的進水管6放到容器5內,進水管6的進水口浸在水溶肥液體水面內;(2)將發動機2啟動,發動機2帶動水泵3工作;(3)沿作物外圍根系集中分布區,用注肥器15向下斜向45。打孔,深度5 30厘米,打開注肥器15上的水閥11,通過注肥器15上的注射孔12將具有一定壓力的水溶肥打入土壤中,當注射水溶肥完畢,關閉水閥11,重新選位置打孔,以上步驟重新操作。一般作物需要打孔5 20個,打孔的多少及深度視作物的大小而定。本實用新型未詳細說明的內容均為現有技術,本實施例僅僅是對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的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構思和范圍的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技術,包括行走裝置(14)、注肥器(15)和容器(5),行走裝置(14)設有發動機⑵和水泵(3),發動機⑵為水泵(3)提供動力,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肥器(15)包括中空的管狀主體(8),在管狀主體(8)的下端設有注射孔(12);位于注射孔(12)的下端,管狀主體(8)底部設有密封錐體(13),管狀主體(8)的上端與出水管(7)的一端相通,出水管(7)的另一端與水泵⑶的出水口相通冰泵⑶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6)通到容器(5)內,在管狀主體⑶設有水閥(11)。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技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狀主體(8)的上端設有操作手柄(9),在管狀主體(8)的下端設有腳踏板(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技術,包括行走裝置、注肥器和容器,行走裝置設有發動機和水泵,發動機為水泵提供動力,所述注肥器包括中空的管狀主體,在管狀主體的下端設有注射孔;位于注射孔的下端,管狀主體底部設有密封錐體,管狀主體的上端與出水管的一端相通,出水管的另一端與水泵的出水口相通;水泵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通到容器內,在管狀主體設有水閥;在所述管狀主體的上端設有操作手柄,在管狀主體的下端設有腳踏板。本實用新型將作物需要的水分和養分直接輸送到作物的根系土壤,避免了水分的滲漏和蒸發,施肥方便,而且不容易傷害根系。
文檔編號A01G29/00GK202759948SQ20122051348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3日
發明者孫繩軍 申請人:孫繩軍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