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與中水一體化滴灌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利用,具體涉及雨水與中水一體化滴灌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屋頂綠化是指以建筑物、構筑物頂部為載體,以植物為主體進行配置,不與自然土壤接壤的綠化方式。目前,屋頂綠化及普通地面植物綠化用水多采用回收雨水加市政供水作為水源,雨水供水不穩定,在旱季或者雨水池水量不足時,若直接采用市政供水進行滴灌,則屋頂綠化系統不節水。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雨水與中水一體化滴灌系統,目的是當小區雨水蓄水池內水量不足或無水時,充分利用小區中水,將中水池內經過處理的中水作為綠化滴灌用水,即將處理后的雨水與中水作為小區綠化滴灌水源互為備用、綜合利用,節約市政用水。
[0004]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雨水與中水一體化滴灌系統,包括雨水蓄水池、中水池和電控裝置,雨水蓄水池、中水池分別與雨水清水池單獨連接,雨水清水池用于收集干凈的用水,雨水清水池與滴灌管網連接實現利用雨水與中水灌溉;在雨水蓄水池內設有水位計,在土壤內設有土壤水分傳感器,水位計、土壤水分傳感器及滴灌管網電磁閥分別與電控裝置連接,滴灌管網電磁閥設于滴管管網上用于控制滴灌管網的關斷;電控裝置設于地表,方便檢修和查看。
[0006]進一步地,在所述清水池與滴灌管網之間設有多級雜質過濾器,通過過濾有效保證滴灌管網內的用水質量。
[0007]進一步地,所述雨水蓄水池與小區雨水管網連接。
[0008]進一步地,所述滴灌管網電磁閥設于所述滴灌管網與雜質過濾器之間。
[0009]進一步地,所述雨水蓄水池與雨水清水池之間設有水處理設備,如滲透式過濾井;同樣地,在中水池與雨水清水池之間同樣設有水處理設備。
[0010]進一步地,所述雨水蓄水池的中上部設有與雨水市政管網連通的溢流管。
[0011]進一步地,所述滴灌管網與所述雜質過濾器之間設有滴灌補水栗,在雨水清水池與雨水蓄水池之間設有雨水補水栗,在中水池與雨水清水池之間設有中水補水栗。
[0012]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雨水蓄水池的一端通過管路與小區雨水管網連通,收集儲存雨水,雨水蓄水池內雨水經過水處理設備處理后進入清水池,當土壤水分傳感器探測到土壤表面的水分含量大于40%時,滴灌管網電磁閥關閉,不供水;當探測到土壤表面的水分含量小于40 %時,滴灌管網電磁閥開啟,滴灌補水栗供水進行滴灌。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1.系統管路簡單,易實現。
[0015]2.將雨水與中水作為綠化滴灌的水源,結合起來使用,保證了綠化用水的穩定性、
可靠性;
[0016]3.自動化程度高,通過水位計測量雨水蓄水池內水量,當雨水水量不足時,自動進行切換,采用中水進行供水,有效節約水資源。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8]其中:I 一雨水蓄水池、2 —水位計、3 —雨水補水栗、4一電控柜、5 —雨水清水池、6 —滴灌補水栗、7—滴灌管網電磁閥、8—土壤水分傳感器、9一滴灌管網、1—中水補水栗、11一溢流管、12—中水池、13—一級過濾器、14一二級過濾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0]如圖1所示,雨水與中水一體化滴灌系統,包括雨水蓄水池1、中水池12和設于電控柜4內的電控裝置,雨水蓄水池I與小區雨水管網連接,雨水蓄水池1、中水池12分別與與雨水清水池5單獨連接,中水池12與雨水清水池5之間設有中水補水栗1,雨水蓄水池I與雨水清水池5之間設有雨水補水栗3,雨水清水池5與滴灌管網9連接,在滴管管網9與雨水清水池5之間設有滴管補水栗6,在所述清水池與滴灌管網9之間設有多級雜質過濾器即圖1中的一級過濾器13和二級過濾器14,在雨水蓄水池I內設有水位計2,在土壤內設有土壤水分傳感器8,水位計2、土壤水分傳感器8及滴灌管網電磁閥7分別與電控裝置連接,電控裝置設于地表,方便查看。
[0021]所述滴灌管網電磁閥7設于所述滴灌管網9與雜質過濾器之間。
[0022]所述雨水蓄水池I與雨水清水池5之間設有水處理設備,如滲透式過濾井;同樣地,在中水池12與雨水清水池5之間同樣設有水處理設備。
[0023]所述雨水蓄水池I的中上部設有與雨水市政管網連通的溢流管。
[0024]所述滴灌管網9與所述雜質過濾器之間設有滴灌補水栗6,在雨水清水池5與雨水蓄水池I之間設有雨水補水栗3,在中水池12與雨水清水池5之間設有中水補水栗。
[0025]小區內收集的雨水進入雨水蓄水池I,通過水處理設備后,清潔的雨水進入雨水清水池5儲存,清潔的雨水由滴灌補水栗對滴灌系統進行供水。
[0026]當雨水蓄水池I內水量不足時,水位下降低于水位計2安裝高度時,水位計反饋電信號給電控柜4,由電控柜控制雨水補水栗3停機、中水補水栗10開啟,向雨水清水池5內補充中水,利用中水作為水源進行綠化滴灌。
[0027]當土壤水分傳感器8探測到土壤表面的水分含量大于40%時,滴灌管網電磁閥7關閉,不供水;當探測到土壤表面的水分含量小于40%時,滴灌管網電磁閥7開啟,滴灌供水栗6供水進行滴灌。
[0028]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雨水與中水一體化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蓄水池、中水池和電控裝置,雨水蓄水池、中水池分別與與雨水清水池單獨連接,雨水清水池與滴灌管網連接;在雨水蓄水池內設有水位計,在土壤內設有土壤水分傳感器,水位計、土壤水分傳感器及滴灌管網電磁閥分別與電控裝置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化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水池與滴灌管網之間設有多級雜質過濾器。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體化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蓄水池與小區雨水管網連接。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體化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管網電磁閥設于所述滴灌管網與雜質過濾器之間。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化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蓄水池與雨水清水池之間設有水處理設備。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化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蓄水池的中上部設有與雨水市政管網連通的溢流管。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體化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管網與所述雜質過濾器之間設有滴灌補水栗,在雨水清水池與雨水蓄水池之間設有雨水補水栗,在中水池與雨水清水池之間設有中水補水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雨水與中水一體化滴灌系統,包括雨水蓄水池、中水池和電控裝置,雨水蓄水池、中水池分別與雨水清水池單獨連接,雨水清水池與滴灌管網連接;在雨水蓄水池內設有水位計,在土壤內設有土壤水分傳感器,水位計、土壤水分傳感器及滴灌管網電磁閥分別與電控裝置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系統管路簡單,易實現;將雨水與中水作為綠化滴灌的水源,結合起來使用,保證了綠化用水的穩定性、可靠性;自動化程度高,通過水位計測量雨水蓄水池內水量,當雨水水量不足時,自動進行切換,采用中水進行供水,有效節約水資源。
【IPC分類】E03B3/02, A01G25/02
【公開號】CN205337092
【申請號】CN201620106659
【發明人】王國富, 劉海東, 潘雷
【申請人】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9日
【申請日】2016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