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復眼類昆蟲驅趕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昆蟲驅趕裝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復眼類昆蟲驅趕器。
背景技術:
夏季來臨,各類昆蟲如蒼蠅蚊子等會比較常見,這些昆蟲多數是復眼類的,而這些昆蟲是非常令人討厭的。尤具是蒼蠅,蒼蠅多以腐敗有機物為食,因此常見于衛生較差的環境。蒼蠅具有舐吮式口器,會污染食物,傳播痢疾等疾病。因此出現了各種驅趕這類昆蟲的方法或器械裝置,有藥物熏的,紫外線照射的,還有蒼蠅拍等。其中藥物熏,這些藥物一般有毒,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紫外線照射的一般成本比較昂貴,而人工的顯然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復眼類昆蟲驅趕器,包括一透明或半透明磨砂面塑膠水袋,在所述水袋表面設有若干小型凸鏡面以及不同類型返光螺旋斷續線條,在所述水袋上設有一功能彈性吊繩,在吊繩頂端設一掛扣。本實用新型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制作成本低,環保無污染。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見圖1,一種復眼類昆蟲驅趕器,包括一透明或半透明磨砂面塑膠水袋4,在所述水袋I表面設有若干小型凸鏡面3以及不同類型返光螺旋斷續線條5加強偏振光的變化及折射,在所述水袋4上設有一功能彈性吊繩2,在吊繩2頂端設一掛扣1,方便吊扣使用。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的是復眼類昆蟲,如蒼蠅等。復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單眼組成的視覺器官,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等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復眼的優點是能夠為動物提及廣闊的眼界,并可以有效的計算自身與所觀察物體的方位、距離,從而有利于復眼類昆蟲作出更快速的判斷和反應;在某些例子中,昆蟲的復眼甚至能夠分辨光的偏振。復眼的解像度受到像點的限制,一般來說,其影像解像度比人類的眼睛低。但其時間解像度比人的要高10倍。人的眼睛每秒能分辨24幅圖畫(這也是動畫片的最低速度)。而昆蟲的復眼則可達240左右。復眼的視野比較大(這也可以通過我們日常拍打蒼蠅的經驗得到,無論我們從哪個方向下手,蒼蠅都會快一步飛離)。[0010]小眼,是復眼的組成部份,是一個細小的獨立感光組織,由角膜、晶狀體及感光細胞組成,能夠分辨光暗及顏色。昆蟲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它的數目、大小和形狀在各種昆蟲中變異很大。家蠅的復眼由4000個小眼組成,蝶、蛾類的復眼有28000個小眼。小眼并不是一個完整的單眼,而是一個結構比較簡單的器官。復眼看東西像電視跟電影中常見模擬復眼視覺常是看到很多個影像。例如蒼蠅看一個人拿拍子接近,好像是看到一群人拿拍子接近。其實是錯誤的。復眼視覺所看到的影像其實是由眾多單眼所提供的信息組成,而單眼并無法有效的成像,只能偵測光源的有無。所以真實的復眼視覺其實是比較接近透過毛玻璃看馬賽克拼貼的畫面,其解像能力是很差很模糊。而由于小眼內光接受器受到刺激后恢復到可再一次接受刺激的速度很快,所以復眼單位時間內可以分辨光影變化的次數非常的多,換句話說,即是對動作非常敏感。也是為何有些蟲子慢慢接近才抓得到,手腳越快反而越會逃的原因。光的偏振振動方向對于傳播方向的不對稱性叫做偏振,它是橫波區別于其他縱波 的一個最明顯的標志,只有橫波才有偏振現象。光波是電磁波,因此,光波的傳播方向就是電磁波的傳播方向。光波中的電振動向量E和磁振動向量H都與傳播速度V垂直,因此光波是橫波,它具有偏振性。具有偏振性的光稱為偏振光。類似于彈簧振子的振動現象(普通的光源都是非極性的,如太陽光、燈光及其他的自然光)。極化光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電磁波,他的電磁振蕩只發生在一個方向上,其他方向的振動為0,人的眼睛是分辨不出光是不是極性的。但是某些動物的眼睛正是利用光的極性來判斷路途以及大遷徙(如蜜蜂)。因此本實用新型利用光變化偏振干擾驅趕復眼昆蟲,水袋4使用的是清水,利用非靜止狀態透明或半透明磨砂塑膠水袋反射不停變化及不穩定的偏振光,造成復眼昆蟲產生錯覺前面有攻擊的障礙物特別令蒼蠅感覺很快飛離。本實用新型環保無污染,而且制作成本低。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復眼類昆蟲驅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透明或半透明磨砂面塑膠水袋,在所述水袋表面設有若干小型凸鏡面以及不同類型返光螺旋斷續線條,在所述水袋上設有一功能彈性吊繩,在吊繩頂端設一掛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復眼類昆蟲驅趕器,包括一透明或半透明磨砂面塑膠水袋,在所述水袋表面設有若干小型凸鏡面以及不同類型返光螺旋斷續線條,在所述水袋上設有一功能彈性吊繩,在吊繩頂端設一掛扣。本實用新型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制作成本低,環保無污染。
文檔編號A01M29/08GK202842209SQ2012205465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4日
發明者劉作意, 邵略宇 申請人:劉作意, 邵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