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種子播種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用具技術領域,具體的是涉及一種種子播種器。
背景技術:
傳統播種蔬菜種子,絕大多數是以人工播灑種子,人工彎腰進行作業,不僅費時費力,還會出現種子播種深淺不一的現象,導致出苗不齊,大型播種器價格比較昂貴,不適合大眾使用。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種子播種器,制作簡單,使用方便,省時省力。本實用新型一種種子播種器,包括一中空的圓柱形管體,在管體上端設置有把手,下端設置有與管體連通的圓錐嘴,在管體下管口周圍固定有沿,所述圓錐嘴由第一圓弧片和第二圓弧片組成,第一圓弧片固定在沿上,第二圓弧片鉸接在沿上,在所述把手下端的管體上鉸接有一撥桿,沿的上端管體上鉸接一撥片,所述撥片的下端通過第一連接件與第二圓弧片的下端連接,上端通過第二連接件與撥桿連接,在沿與撥片之間安裝有復位彈簧。優選的,在所述管體的上管口安裝一漏斗。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為繩、桿或鐵絲。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種子播種器,使用方便快捷,操作方便,播種均勻,深淺一致,工作效率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種子播種器閉合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種子播種器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種子播種器,包括一中空的圓柱形管體1,在管體I上端設置有把手3,下端設置有與管體I連通的圓錐嘴,在管體I下管口周圍固定有沿7,所述圓錐嘴由第一圓弧片5和第二圓弧片6組成,第一圓弧片5固定在沿7上,第二圓弧片6鉸接在沿7上,在所述把手3下端的管體I上鉸接有一撥桿4,沿7的上端管體上鉸接一撥片8,所述撥片8的下端通過鐵絲10與第二圓弧片6的下端連接,上端通過細繩11與撥桿4連接,在沿7與撥片8之間安裝有復位彈簧9,所述管體I的上管口安裝一漏斗2。具體使用時,將播種器的圓錐嘴插入土壤,將種子放入漏斗2,種子順著管體I進入圓錐嘴,如圖2所示,拉動撥桿4,圓錐嘴的第二圓弧片6通過細繩11拉動撥片8連動打開,種子進入土壤,拔出播種器。
權利要求1.一種種子播種器,包括一中空的圓柱形管體,在管體上端設置有把手,下端設置有與管體連通的圓錐嘴,其特征在于在管體下管口周圍固定有沿,所述圓錐嘴由第一圓弧片和第二圓弧片組成,第一圓弧片固定在沿上,第二圓弧片鉸接在沿上,在所述把手下端的管體上鉸接有一撥桿,沿的上端管體上鉸接一撥片,所述撥片的下端通過第一連接件與第二圓弧片的下端連接,上端通過第二連接件與撥桿連接,在沿與撥片之間安裝有復位彈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子播種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體的上管口安裝一漏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子播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為繩、桿或鐵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種子播種器,包括一中空的圓柱形管體,在管體上端設置有把手,下端設置有與管體連通的圓錐嘴,在管體下管口周圍固定有沿,所述圓錐嘴由第一圓弧片和第二圓弧片組成,第一圓弧片固定在沿上,第二圓弧片鉸接在沿上,在所述把手下端的管體上鉸接有一撥桿,沿的上端管體上鉸接一撥片,所述撥片的下端通過第一連接件與第二圓弧片的下端連接,上端通過第二連接件與撥桿連接,在沿與撥片之間安裝有復位彈簧。本實用新型的種子播種器,使用方便快捷,操作方便,播種均勻,深淺一致。
文檔編號A01C7/02GK202958141SQ201220634979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7日
發明者蘇補珍 申請人:蘇補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