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便攜式雞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實驗儀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雞籠。
背景技術:
現有裝雞籠子多為長方形且體積較大,沒有專門的攜帶裝置和放置裝置,攜帶和放置籠子非常不方便,特別是當籠子沒有專門的放置裝置時還需要用其他物質支撐在籠子的底部以防止籠子直接接觸地面;而且由于籠子的籠口相對較小,很難一次捉到,尤其是需要存放很多不同種類的雞時,需要多個籠子分開存放,使用效果非常的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便攜式雞籠,用隔板將雞隔離開,方便的將不同種類的雞分類放置,支腳能起到支撐籠子防止其直接接觸地面的作用,且提手的設置可方便的攜帶雞籠,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便攜式雞籠,包括籠子、籠底、籠蓋,所述籠子上端設有籠蓋,所述籠蓋中部設有籠口,所述籠口上設有上蓋,所述上蓋為2個,所述2個上蓋通過合頁連接,所述籠子上設有提手,所述提手由布帶制成,所述籠子內設有隔板,所述隔板為4-6個,所述籠子下端設有籠底,所述籠底上設有托板,所述托板為4個,所述托板中部設有凹槽,所述籠底底端凹槽一側設有轉軸,所述轉軸與支腳連接。所述籠子呈圓筒狀。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方便攜帶,使用方便快捷,方便動物分類,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便攜式雞籠結構示意圖。圖中:1_提手;2-上蓋;3-合頁;4-籠蓋;5_隔板;6-籠子;7-籠底;8-托板;9-支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便攜式雞籠,包括籠子6、籠底7、籠蓋4,新型的便攜式雞籠的設置首先是制作籠子6,籠子6為圓筒狀,可以由塑料制成,然后在籠子6下端用鐵絲網做成籠底7,在籠底7上設置四個中部有凹槽的托板8,且凹槽的寬度與支腳9的寬度相同,以便支腳9能牢固卡在凹槽內,在籠底7底端凹槽一側通過轉軸與支腳9連接,支腳9起到支撐籠子6的作用,在攜帶前,將通過轉軸將支腳9固定在托板8上的凹槽內,在籠子6內安放4-6個隔板5,—般5個為最佳方案,最后用塑料制成籠蓋4后和籠子6固定在一起,在籠蓋4圓心部有圓形籠口的設計,在籠口處安裝中間用合頁3連接的兩個上蓋2,在上蓋2上也可安裝手把,用布帶制成的提手I固定在安裝好的雞籠兩側,用于雞籠的攜帶。使用時,打開上蓋2,將不同種類的雞放在隔板5間形成的獨立空間內,關閉上蓋2,提攜時用布帶制成的提手I用于攜帶,在攜帶前,將通過轉軸將支腳9固定在托板8上的凹槽內,當需要將雞籠放置在桌面或地面上使用時,將支腳9從凹槽內轉出,四個支腳9起到固定籠子6的作用,保證籠子6不直接接觸地面,十分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雞籠,其特征在于:包括籠子、籠底、籠蓋,所述籠子上端設有籠蓋,所述籠蓋中部設有籠口,所述籠口上設有上蓋,所述上蓋為2個,所述2個上蓋通過合頁連接,所述籠子上設有提手,所述提手由布帶制成,所述籠子內設有隔板,所述隔板為4-6個,所述籠子下端設有籠底,所述籠底上設有托板,所述托板為4個,所述托板中部設有凹槽,所述籠底底端凹槽一側設有轉軸,所述轉軸與支腳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雞籠,其特征在于:所述籠子呈圓筒狀。
專利摘要一種便攜式雞籠,本實用新型涉及實驗儀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雞籠。一種便攜式雞籠,包括籠子、籠底、籠蓋,所述籠子上端設有籠蓋,所述籠蓋中部設有籠口,所述籠口上設有上蓋,所述上蓋為2個,所述2個上蓋通過合頁連接,所述籠子上設有提手,所述提手由布帶制成,所述籠子內設有隔板,所述隔板為4-6個,所述籠子下端設有籠底,所述籠底上設有托板,所述托板為4個,所述托板中部設有凹槽,所述籠底底端凹槽一側設有轉軸,所述轉軸與支腳連接。所述籠子呈圓筒狀。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方便攜帶,使用方便快捷,方便動物分類,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A01K31/07GK202931918SQ201220642909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9日
發明者狄生偉, 李鋒, 張慧 申請人:東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