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地表殘膜回收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地表殘膜回裝置結構的改進,特別是地表殘膜回收機。
背景技術:
在農業生產中,農用地膜已大面積應用,對作物增產、農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農用地膜不但在棉花種植上大面積推廣應用,而且在小麥、玉米、甜菜、番茄、大豆、土豆、花生、瓜果、蔬菜等作物上也廣泛應用。在我國十幾個省區得到應用,2012年棉花地膜覆蓋面積已達到2070萬h IIf,地膜總用量已達8億多噸。由于農業生產中大量和長期使用地膜,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經十分嚴重。經農業科技專家多點調查測算,地膜覆蓋種植老區土壤根層殘留廢膜每h m2平均達到350kg。每年有近10%以上的農膜殘留在土壤中,對土壤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據東北、黑龍江、甘肅、新疆等省區資料統計,科技人員為了摸清殘膜在土壤耕作層中的殘留量,從1999 2010年開展了跟蹤調查.從地膜覆蓋10年、15年和20年調查殘留量統計表明:地膜覆蓋10年每m2,有殘膜23.2g,折合每hm2平均殘留量262kg ;15年每m2有殘膜平均35g,折合350kg / h m2 ;20年每m2有殘膜平均43g,折合430kg / hm2,殘膜已分布在土壤整個耕作層。殘膜的大量存在影響了作物根系生長發育,影響作物正常吸收水分和養分。地膜覆蓋栽培能使棉花增產平均達16%,而地膜覆蓋20年殘膜危害造成棉花減產平均達12%,兩項相抵,地膜覆蓋栽培只增產4%,而地膜成本又增加投入630元/h Hf,這樣以來,就失去了覆蓋地膜的意義。地膜殘留物對土壤、對作物生長、對牲畜造成嚴重的損害,對環境也造成嚴重影響,殘膜遺留在田間、地頭,大風刮過后,田間、地頭、樹梢上都是殘膜,影響農村環境,造成“視覺污染”,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極不相稱。我國農機工業經過50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拖拉機、內燃機、耕作機械、植保機械、收獲機械、排灌機械、運輸機械、牧業機械、拖內配件等13個行業,但殘膜回收機械在市場上所占有的份額非常小,而且很多地區還是一個空白;有些地區,如甘肅、河北、新疆、東北三省區等地,雖然研制了幾種具有代表性的殘膜回收機,但還是停留在研制階段,都是些苗期揭膜、頭水前揭膜和作物收獲后揭膜的機型,還沒有投入市場大規模推廣應用,而殘膜回收機的研制則是一個空白,因此,殘膜回收機的應用問題亟待解決。我國農機科研工作者從1982年就開始對殘膜回收機進行研究,先后研制出了頭水前揭膜機,作物收獲后,耕地前揭膜機等五、六種,但由于地膜太簿,膜上土太多,地膜與土壤的親合力較強,在土壤濕度較大時,膜土難以分離,滴灌節水與揭膜相互矛盾等諸多難題,同時所研制的殘膜回收機結構復雜,使用可靠性偏低,單機成本過高,研究工作進展遲緩,推廣也受到了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地表殘膜回收機,能耗更低,具有較高的性價比,省時省力,殘膜回收效率高。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地表殘膜回收機,包括清膜裝置和轉動式掃膜刷,在機架上位于其底側的架體上從其前端至后端依次安裝著清膜裝置、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第三轉軸,在第一轉軸上安裝著第一主動鏈輪且在其兩端分別固裝著位于機架兩側的前行走輪,在第二轉軸上固裝著轉動式掃膜刷和第一從動鏈輪,第一主動鏈輪通過第一傳動鏈條與第一從動鏈輪相嚙合,前行走輪依次通過第一轉軸、第一主動鏈輪、第一傳動鏈條、第一從動鏈輪和第二轉軸傳動轉動式掃膜刷,在第三轉軸上固裝著第二主動鏈輪且在其兩端分別固裝著位于機架兩側的后行走輪;在機架上位于其頂側的架體上從其前端至后端依次安裝著聚風罩、殘膜收集網箱,聚風罩具有的背側壁向機架前端彎曲,聚風罩前側設置的進風口朝向機架前端且大于聚風罩背側壁底部設置的出風口,殘膜收集網箱由支撐骨架和擋膜網構成,構成支撐骨架的框桿按同方形體十二棱邊空間連接結構圍接成立方形,每一片擋膜網周邊與支撐骨架分別位于其兩側、后側與頂側的四框桿所圍接成的四邊形邊框周邊固接,聚風罩背側壁底部設置的出風口經支撐骨架前側的四框桿所圍接成的四邊形收納口通入殘膜收集網箱,在機架位于殘膜收集網箱底側的架體上或在圍接成立方形的支撐骨架底側設置著高度調整框架、調節高度調整框架前側具有的前側邊框距地面高度的高度調節裝置、四邊形翻轉框架及卸膜網,卸膜網周邊與四邊形翻轉框架的周邊固接,高度調整框架后側具有的后側邊框鉸接在機架上且通過活頁鉸接有能圍繞其后邊框公轉的轉動托板,高度調整框架前側具有的前側邊框固裝有將四邊形翻轉框架的前側邊框托起的固定托板或者四邊形翻轉框架的前側邊框鉸接在高度調整框架前側具有的前側邊框上,在機架位于殘膜收集網箱底側的架體上或在高度調整框架上安裝的翻轉裝置驅動轉動托板向上翻轉而托住四邊形翻轉框架后側邊框并使卸膜網擋住殘膜收集網箱底側四邊框所圍成的殘膜下落出口或者驅動轉動托板向下翻轉使四邊形翻轉框架前側邊框依靠重力圍繞高度調整框架前側邊框向下翻轉而敞開殘膜收集網箱底側四邊框所圍成的殘膜下落出口;在機架位于第二轉軸與殘膜收集網箱之間的架體上設置的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拾膜擋板其前側低于其后側,拾膜擋板后側與高度調整框架前側邊框相對應銜接,在高度調整框架上或在機架上安裝的彈性頂壓裝置沿拾膜擋板所在平面向下延展的方向頂推拾膜擋板并使拾膜擋板前側與地面接觸。本實用新型機架行走時,聚風罩將反向于機架行進方向流動的風收攏以使其具有更快流動速度的風力,行走輪滾動并產生驅使毛刷轉掃器(轉動式掃膜刷)向前旋轉的動力,使地表上的殘膜被風力驅趕并借助轉動式掃膜刷旋轉所產生的磨擦作用,依靠慣性被轉動式掃膜刷甩入殘膜收集網箱。本實用新型的具體作業原理步驟為:①利用清膜裝置將土位于地表土壤內的殘膜向上帶出地表;②轉動式掃膜刷掃起殘膜,靜止的空氣至少相對于運動的機架而流動且其流動方向與機架行進的方向相反,它被聚風罩收攏而形成流動速度更快、風力更強的的高速空氣流(高速風)將殘膜吹到拾膜擋板上,暫時滯留在拾膜擋板上的殘膜再被上述高速空氣流吹入出殘膜收集網箱內;③操控本實用新型具有的翻轉裝置,將卸膜網下翻以使殘膜收集網箱底側四邊框所圍成的殘膜下落出口敞開,將殘膜從殘膜收集網箱從殘膜下落出口卸下。本實用新型能耗更低,具有較高的性價比,結構合理,省時省力,殘膜回收效率高。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局部結構示意圖;[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側視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側視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拾膜擋板、彈性頂壓裝置與機架相配裝的前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支撐骨架、高度調整框架、四邊形翻轉框架、卸膜網及托板相互配裝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地表殘膜回收機,如圖1所示,包括清膜裝置和轉動式掃膜刷10,在機架2上位于其底側的架體上從其前端至后端依次安裝著清膜裝置、第一轉軸6和第二轉軸11、第三轉軸19,在第一轉軸6上安裝著第一主動鏈輪4且在其兩端分別固裝著位于機架2兩側的前行走輪5,在第二轉軸11上固裝著轉動式掃膜刷10和第一從動鏈輪8,第一主動鏈輪4通過第一傳動鏈條9與第一從動鏈輪8相嚙合,前行走輪5依次通過第一轉軸6、第一主動鏈輪4、第一傳動鏈條9、第一從動鏈輪8和第二轉軸11傳動轉動式掃膜刷10,在第三轉軸19上固裝著第二主動鏈輪15且在其兩端分別固裝著位于機架2兩側的后行走輪14 ;如圖2所示,在機架2上位于其頂側的架體上從其前端至后端依次安裝著聚風罩22、殘膜收集網箱,聚風罩22具有的背側壁向機架2前端彎曲,聚風罩22前側設置的進風口朝向機架2前端且大于聚風罩22背側壁底部設置的出風口,殘膜收集網箱由支撐骨架24和擋膜網23構成,構成支撐骨架24的框桿按同方形體十二棱邊空間連接結構圍接成立方形,每一片擋膜網23周邊與支撐骨架24分別位于其兩側、后側與頂側的四框桿所圍接成的四邊形邊框周邊固接,聚風罩22背側壁底部設置的出風口經支撐骨架24前側的四框桿所圍接成的四邊形收納口通入殘膜收集網箱,如圖1、圖3、圖4、圖5所示,在機架2位于殘膜收集網箱底側的架體上或在圍接成立方形的支撐骨架24底側設置著高度調整框架29、調節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具有的前側邊框距地面高度的高度調節裝置、四邊形翻轉框架16及卸膜網17,卸膜網17周邊與四邊形翻轉框架16的周邊固接,如圖5所示,高度調整框架29后側具有的后側邊框鉸接在機架2上且通過活頁31鉸接有能圍繞其后邊框公轉的轉動托板32,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具有的前側邊框固裝有將四邊形翻轉框架16的前側邊框托起的固定托板30或者四邊形翻轉框架16的前側邊框鉸接在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具有的前側邊框上,在機架2位于殘膜收集網箱底側的架體上或在高度調整框架29上安裝的翻轉裝置驅動轉動托板32向上翻轉而托住四邊形翻轉框架16后側邊框并使卸膜網17擋住殘膜收集網箱底側四邊框所圍成的殘膜下落出口或者驅動轉動托板32向下翻轉使四邊形翻轉框架16前側邊框依靠重力圍繞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向下翻轉而敞開殘膜收集網箱底側四邊框所圍成的殘膜下落出口;如圖1、圖2、圖3、圖5所示,在機架2位于第二轉軸11與殘膜收集網箱之間的架體上設置的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拾膜擋板18其前側低于其后側,拾膜擋板18后側與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相對應銜接,在高度調整框架29上或在機架2上安裝的彈性頂壓裝置沿拾膜擋板18所在平面向下延展的方向頂推拾膜擋板18并使拾膜擋板18前側與地面接觸。如圖1、圖3所示,在機架2位于拾膜擋板18后部上方的架體上或者在機架2位于高度調整框架29前部上方的架體上或者在機架2在拾膜擋板18后側與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相對應銜接之處上方的架體上安裝著第四轉軸7,在第四轉軸7上固裝著第二從動鏈輪12和沿其軸體長度方向布列的撥桿20,第二主動鏈輪15通過第二傳動鏈條13與第二從動鏈輪12相嚙合,后行走輪14依次通過第三轉軸19、第二主動鏈輪15、第二傳動鏈條
13、第二從動鏈輪12驅使第四轉軸7轉動和并筒第四轉軸7驅使撥桿20圍繞第四轉軸7轉動以將滯留在拾膜擋板18靠近其后部板體上的殘膜經殘膜收集網箱的收納口撥入殘膜收集網箱,即將殘膜撥在擋住殘膜下落出口的卸膜網17上。如圖4所示,彈性頂壓裝置由圓柱狀螺旋彈簧25、支撐桿26、鋼管34構成,支撐桿26固裝在拾膜擋板18后側且經固裝在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上的鋼管34穿出,在鋼管34內設置的圓柱狀螺旋彈簧25環繞在支撐桿26位于鋼管34內的桿體上,圓柱狀螺旋彈簧25 —端固裝在支撐桿26上且其另一端與鋼管34固接。如圖4所示,拾膜擋板18前側固裝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呈條形的第一橡皮墊27,彈性頂壓裝置使在拾膜擋板18前側固裝的第一橡皮墊27與地面接觸;拾膜擋板18后側固裝有位于拾膜擋板18后側與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之間的呈條形的第二橡皮墊28。如圖1所示,清膜裝置由第五轉軸33和刮膜桿3構成,刮膜桿3根端固接在第五轉軸33上并圍繞第五轉軸33環向均布,刮膜桿3頂端設置著彎鉤。如圖1所示,在機架2最前端安裝著牽引架1,拖拉機21通過牽引架I連接機架
2,以帶動前行走輪5、后行走輪14在地面上滾轉行進。拾膜擋板18主要起到拾膜、鏟膜的作用,拾膜擋板18前側接觸地面,其后側與地面高度6-12cm,并與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相連,它與水平面的夾角為一般為45°C。拾膜擋板18寬120mm。當拾膜擋板18前側接觸地面時,拾膜擋板18受力方向為后上方,由于地表不平,當拾膜擋板18前側推土時,其后側被支撐桿固定,在圓柱狀螺旋彈簧25的彈性力作用下,使拾膜擋板18恢復原位(即拾膜擋板18前側始終被圓柱狀螺旋彈簧25頂觸在地面上),拾膜擋板18前側固定有的第一橡皮墊27起到將拾膜擋板18前側與地面之間的間隙密封的作用,防止殘膜經拾膜擋板18前側與地面之間的間隙穿至拾膜擋板18的后方;拾膜擋板18后側固裝的第二橡皮墊28起到將拾膜擋板18后側固裝有位于拾膜擋板18后側與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之間的間隙密封的作用。彈性頂壓裝置具有使拾膜擋板18隨地面起伏升降,起到地面仿形的作用,防止拾膜擋板18接觸地面推土,又防止拾膜擋板18距地面過聞,這是提聞殘I旲回收率的關鍵。高度調整框架29 (活動底篩框架)主要起到升降的作用,高度調整框架29后側距地面的高度固定且為15cm,為防止在公路上行走時防止拾膜擋板18碰觸地面,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與地面高度為6-12cm,由高度調節裝置調整。當地表土過虛時,高度調節裝置可將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距地面的距離上調至12cm,當地表土過實時,高度調節裝置可將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距地面的距離下調至6cm,這樣就可使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距距地面高度最低,以提高拾膜擋板18的拾膜效率。半自動卸膜機構由四邊形翻轉框架16、卸膜網17、托板等構成,四邊形翻轉框架16在所有托板上方,在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上固裝有固定托板30,高度調整框架29后側邊框通過活頁31鉸接有活動托板32。半自動卸膜機構卸膜時,活動托板32由翻轉裝置通過扛桿原理使活動托板32同時向下翻轉,四邊形翻轉框架16前側不掉而其后側受重力而下落,前行中的機架可以使四邊形翻轉框架16連帶載有大量殘膜的卸膜網17掉下,然后人工從卸膜網17上卸下殘膜即可。半自動卸膜機構可減少灰塵對人的污染,卸完后,人工再將四邊形翻轉框架16放入在高度調整框架29上,操控翻轉裝置使托板將四邊形翻轉框架16托住,使卸膜網17擋住殘膜收集網箱底側具有的殘膜下落出口。
權利要求1.一種地表殘膜回收機,包括清膜裝置和轉動式掃膜刷(10),在機架(2)上位于其底側的架體上從其前端至后端依次安裝著清膜裝置、第一轉軸(6)和第二轉軸(11)、第三轉軸(19),在第一轉軸(6)上安裝著第一主動鏈輪(4)且在其兩端分別固裝著位于機架(2)兩側的前行走輪(5),在第二轉軸(11)上固裝著轉動式掃膜刷(10)和第一從動鏈輪(8),第一主動鏈輪(4)通過第一傳動鏈條(9)與第一從動鏈輪(8)相嚙合,前行走輪(5)依次通過第一轉軸出)、第一主動鏈輪(4)、第一傳動鏈條(9)、第一從動鏈輪(8)和第二轉軸(11)傳動轉動式掃膜刷(10),在第三轉軸(19)上固裝著第二主動鏈輪(15)且在其兩端分別固裝著位于機架(2)兩側的后 行走輪(14);在機架(2)上位于其頂側的架體上從其前端至后端依次安裝著聚風罩(22)、殘膜收集網箱,聚風罩(22)具有的背側壁向機架(2)前端彎曲,聚風罩(22)前側設置的進風口朝向機架(2)前端且大于聚風罩(22)背側壁底部設置的出風口,殘膜收集網箱由支撐骨架(24)和擋膜網(23)構成,構成支撐骨架(24)的框桿按同方形體十二棱邊空間連接結構圍接成立方形,每一片擋膜網(23)周邊與支撐骨架(24)分別位于其兩側、后側與頂側的四框桿所圍接成的四邊形邊框周邊固接,聚風罩(22)背側壁底部設置的出風口經支撐骨架(24)前側的四框桿所圍接成的四邊形收納口通入殘膜收集網箱,其特征在于:在機架(2)位于殘膜收集網箱底側的架體上或在圍接成立方形的支撐骨架(24)底側設置著高度調整框架(29)、調節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具有的前側邊框距地面高度的高度調節裝置、四邊形翻轉框架(16)及卸膜網(17),卸膜網(17)周邊與四邊形翻轉框架(16)的周邊固接,高度調整框架(29)后側具有的后側邊框鉸接在機架(2)上且通過活頁(31)鉸接有能圍繞其后邊框公轉的轉動托板(32),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具有的前側邊框固裝有將四邊形翻轉框架(16)的前側邊框托起的固定托板(30)或者四邊形翻轉框架(16)的前側邊框鉸接在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具有的前側邊框上,在機架(2)位于殘膜收集網箱底側的架體上或在高度調整框架(29)上安裝的翻轉裝置驅動轉動托板(32)向上翻轉而托住四邊形翻轉框架(16)后側邊框并使卸膜網(17)擋住殘膜收集網箱底側四邊框所圍成的殘膜下落出口或者驅動轉動托板(32)向下翻轉使四邊形翻轉框架(16)前側邊框依靠重力圍繞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向下翻轉而敞開殘膜收集網箱底側四邊框所圍成的殘膜下落出口 ;在機架(2)位于第二轉軸(11)與殘膜收集網箱之間的架體上設置的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拾膜擋板(18)其前側低于其后側,拾膜擋板(18)后側與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相對應銜接,在高度調整框架(29)上或在機架(2)上安裝的彈性頂壓裝置沿拾膜擋板(18)所在平面向下延展的方向頂推拾膜擋板(18)并使拾膜擋板(18)前側與地面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殘膜回收機,其特征是:在機架(2)位于拾膜擋板(18)后部上方的架體上或者在機架(2)位于高度調整框架(29)前部上方的架體上或者在機架(2)在拾膜擋板(18)后側與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相對應銜接之處上方的架體上安裝著第四轉軸(7),在第四轉軸(7)上固裝著第二從動鏈輪(12)和沿其軸體長度方向布列的撥桿(20),第二主動鏈輪(15)通過第二傳動鏈條(13)與第二從動鏈輪(12)相嚙合,后行走輪(14)依次通過第三轉軸(19)、第二主動鏈輪(15)、第二傳動鏈條(13)、第二從動鏈輪(12)驅使第四轉軸(7)轉動并通過第四轉軸(7)驅使撥桿(20)圍繞第四轉軸(7)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殘膜回收機,其特征是:彈性頂壓裝置由圓柱狀螺旋彈簧(25)、支撐桿(26)、鋼管(34)構成,支撐桿(26)固裝在拾膜擋板(18)后側且經固裝在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上的鋼管(34)穿出,在鋼管(34)內設置的圓柱狀螺旋彈簧(25)環繞在支撐桿(26)位于鋼管(34)內的桿體上,圓柱狀螺旋彈簧(25) —端固裝在支撐桿(26)上且其另一端與鋼管(34)固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殘膜回收機,其特征是:拾膜擋板(18)前側固裝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呈條形的第一橡皮墊(27),彈性頂壓裝置使在拾膜擋板(18)前側固裝的第一橡皮墊(27)與地面接觸;拾膜擋板(18)后側固裝有位于拾膜擋板(18)后側與高度調整框架(29)前側邊框之間的呈條形的第二橡皮墊(2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殘膜回收機,其特征是:清膜裝置由第五轉軸(33)和刮膜桿(3)構成,刮膜桿(3)根端固接在第五轉軸(33)上并圍繞第五轉軸(33)環向均布,刮膜桿(3)頂端設置著 彎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殘膜回收機,其特征是:在機架(2)最前端安裝著牽引架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地表殘膜回收機,包括固裝在第二轉軸上的轉動式掃膜刷、殘膜收集網箱等,它具有高度調整框架、調節高度調整框架前側具有的前側邊框距地面高度的高度調節裝置、翻轉裝置、彈性頂壓裝置、四邊形翻轉框架及卸膜網,卸膜網周邊與四邊形翻轉框架的周邊固接,高度調整框架后側鉸接在機架上且鉸接有轉動托板,在高度調整框架前側固裝有將四邊形翻轉框架前側托起的固定托板或四邊形翻轉框架前側鉸接高度調整框架前側,翻轉裝置驅動轉動托板向下翻轉使四邊形翻轉框架前側邊框依靠重力圍繞高度調整框架前側邊框向下翻轉;在第二轉軸與殘膜收集網箱之間設置的傾斜的拾膜擋板后側與高度調整框架前側相對應銜接,彈性頂壓裝置使拾膜擋板前側與地面接觸。本實用新型省時省力,殘膜回收效率高。
文檔編號A01B43/00GK202931755SQ2012206783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0日
發明者丁英, 賴波, 賈登泉, 鮑柏洋, 宋鵬飛, 單娜娜, 董巨河 申請人:董巨河, 丁英, 賴波, 鮑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