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灌溉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實現免污流儲水式的種植容器。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的農業和綠化用地越來越少,而城市的快速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又日益嚴重,城市綠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現代社會人們都在追求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綠色食品,各種充分利用空間進行綠化以及栽植綠色蔬菜的構思和產品正在逐步興起。現代社會對種植容器的要求越來越高,種植容器不僅僅要滿足零星的修身養性式的栽植要求,而且要滿足在屋頂露臺等進行大量的綠化和蔬菜栽培等要求;不僅僅要滿足具有足夠時間進行澆水和其它養護工作的人們的需求,而且要滿足大量的缺乏足夠的休閑時間和養護經驗又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到種植樂趣的人們的需求;不僅僅要滿足種植的需要,還要具有節水功能并保證對環境不造成污染。目前,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種植容器,絕大多數還是那些傳統的種植容器,澆水時會從排水口流出大量的泥漿污水,不僅浪費水源,污染環境,而且養護技術不易掌握,又會使種植介質不斷流失,增加換土次數,這類種植容器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對容器種植的需求。為了改進種植容器的技術性能,許多單位和個人進行了大量的改進,已推出了許多產品。有些直接在排水孔上放置一些過濾材料,但這樣封閉不好,過濾效果會受影響,也沒有儲水效果;有些將出水口提高后,雖有一定的儲水效果,但又沒有嚴密的過濾;有些雖設置了儲水區域,但隔離板卻是鏤空的,形同虛設;有些不僅設置了儲水區域,而且也進行了較好的隔離和過濾,但卻要設置專門的吸水裝置,不僅繁瑣,成本高,而且吸水效果差,還影響排水速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用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實現過濾、儲水和滲灌的一體化、防止介質流失、節水性好、排水速度快、灌溉簡便效果好以及節約成本、制作形式豐富和經濟性佳的技術目的。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其包括一個或數個種植腔,該種植腔的腔壁和/或腔底向種植腔內或種植腔外伸出一個或數個伸出腔,該伸出腔的腔壁和/或腔底具有一個或數個孔槽,該孔槽由過濾件覆蓋,且該過濾件固定于伸出腔上。其中,所述的種植腔是包括腔口、腔壁和腔底的內部為空的容納種植介質和種植植物的地方;伸出腔也包括腔口、腔壁和腔底,伸出腔及其孔槽的設置數量、布局、方向及形狀和大小等則要根據種植腔的形狀、大小以及種植容器的不同使用功能和制作材料及工藝等而定,過濾件被固定并覆蓋于孔槽處,水分經過伸出腔的孔槽及過濾件流進或流出,當種植腔內的水分向外排放時,種植介質被伸出腔內的過濾件阻擋而免于流失,也不會污染環境,而如果外界(如儲水箱)具有高于伸出腔孔槽位置的水源流向伸出腔孔槽,則也能使外界的水分經過孔槽及過濾件流入,并通過種植介質本身擁有的毛細管,形成毛細現象上升,達到自然的滲灌效果。其中,所述的腔口指腔體的開口部分,腔底指的是與腔口一側相對的另一側,腔壁指的是腔體中連接腔口和腔底的環繞的側壁。其中,本實用新型中種植腔的腔口朝上,伸出腔的腔口可以朝不同的方向。進一步地,該伸出腔的腔壁和/或腔底為雙層或局部雙層結構,該雙層或局部雙層結構的兩個層均設有孔槽,該過濾件固定于兩個層之間并覆蓋該孔槽。進一步地,該種植腔的腔底向上方伸出一個或數個伸出腔,該伸出腔的腔底為雙層結構。 進一步地,該種植腔的腔壁向種植腔內伸出一個或數個伸出腔,該伸出腔的腔壁或/和腔底為雙層結構。進一步地,該種植腔的腔底向下方伸出一個或數個伸出腔,該伸出腔的腔壁和/或腔底具有一個或數個孔槽。進一步地,該伸出腔的腔壁和腔底均為雙層結構,該腔壁和/或腔底的兩個層均設有孔槽,該過濾件固定于兩個層之間并覆蓋該孔槽。進一步地,該兩個層上的孔槽位置對應而設。進一步地,該種植容器還包括儲水腔,該儲水腔設于與種植腔通過伸出腔相通的位置。
其中,儲水腔設于該位置,可以使經伸出腔的孔槽及過濾件流出的水儲存于儲水腔內,在種植腔需水時再通過伸出腔上升至種植腔,起到滲灌效果。進一步地,該儲水腔上還設有輸水通道,該輸水通道具有將水引入和弓I至儲水腔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進一步地,該輸水通道從儲水腔的一個側邊貫穿到另一個側邊,該輸水通道的兩端具有可連接相鄰兩個種植容器輸水通道的接口。進一步地,該輸水通道從種植容器上方自上而下插入至儲水腔。進一步地,該輸水通道頂部還延伸出延伸管架。進一步地,該儲水腔的頂端至頂端向下5cm之間的腔壁上還設有排水口。進一步地,該過濾件為土工布。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相較現有種植容器的結構,具有很好的有益效果,不僅用最簡捷高效的方法實現了過濾排水和儲水以及滲灌的一體化,而且結構簡單、拼裝便捷、穩固牢靠,適于規模化生產,節水性好、不污染環境、產品性價比高,還能根據不同的使用功能和不同的制作材料,設計和制造多種式樣和功能的產品,以滿足綠化和種植蔬菜等各種需求。
為能更清楚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點和優點,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其中:[0025]圖1a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圓筒形套管結構示意圖;圖1b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第二圓筒形套管結構示意圖;圖1c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兩個套管套接后的示意圖;圖1d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自滲灌花盆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伸出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種植容器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種植容器第四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箱體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種植容器第六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種植容器第七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種植容器第八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種植容器第九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例請同時參閱圖1a至ld,本實施例中,自滲灌花盆I包括一個容納泥土、植物的第一種植腔15和第一儲水腔1 6,第一種植腔15的腔底向下(即第一種植腔15以外)延伸出伸入第一儲水腔16、且腔口與第一種植腔15相通的第一伸出腔,第一伸出腔由兩層圓筒形的套管構成,兩層圓筒形的套管的側壁均設有孔槽,過濾件(土工布)固定于兩層套管的側壁之間并覆蓋住孔槽。具體地,套管包括第一圓筒形套管11和第二圓筒形套管12,第二圓筒形套管12套接于第一圓筒形套管11之外,通過第一圓筒形套管11上端外壁的凸起部分115相互抵貼卡緊,并通過第一圓筒形套管11上的凸塊113和第二圓筒形套管12上的凹口 123卡合固定,起到兩套管無法作相互運動的目的。第一圓筒形套管11和第二圓筒形套管12上分別設有第一通槽111和第二通槽121,且第一通槽111和第二通槽121的位置對應而設,它們連通第一儲水腔16和第一圓筒形套管11內(即伸出腔內)的泥土空間,而第一圓筒形套管11上頂面為通透(即為第一伸出腔的腔口),以使得其內的泥土空間(即伸出腔內空間)與其上方的泥土空間(即第一種植腔15內空間)相通,容納的泥土形成一個整體。第一圓筒形套管11與第二圓筒形套管12之間夾有土工布13,以起到過濾、滲水的功能;在裝配過程中,土工布13在包圍第一圓筒形套管11后會有接縫,而該接縫需與兩個通槽的位置相互錯開,以避免泥水未經土工布的過濾直接從土工布接縫處流入到第一儲水腔。本實施例中,第一儲水腔16設于自滲灌花盆I的底部,第一儲水腔16的頂部具有與第一種植腔15相隔開的第一隔板14(即形成第一種植腔15的腔底),第一圓筒形套管11通過頂部的連接環114與第一隔板14相固定,而兩個套管的底部124為封閉的兩層板,使得第一伸出腔在其腔底與第一儲水腔16相隔開。自滲灌花盆I的側壁上,較佳地于隔板14上方位置,還開設有入水口 17,以便于對第一儲水腔16進行加水。自滲灌花盆I的底面向上還伸出兩根支撐柱18,一方面可以起到支撐隔板14的作用,另一方面,該支撐柱18中空且僅在下端通透于外界,當自滲灌花盆I擱置在較窄的場所時可以插入兩根固定桿,以固定自滲灌花盆I。[0041]在實際應用中,在第一儲水腔16內可以設置多個上述伸出腔,以增加排水和灌溉效果。第二實施例請參閱圖2,本實施例中的伸出腔是一個下端通透的空心管2,即伸出腔的腔底鏤空,空心管側壁具有數個孔槽22,鏤空的空心管下端21以及空心管側壁均包圍覆蓋土工布23。實際應用中,該空心管的側壁也可不設置該數個孔槽,而在下端通透處的圓環上開設數個向上凹口,并以土工布覆蓋側壁和下端,最后通過設于空心管外壁的環形卡箍將土工布固定。第三實施例請參閱圖3,本實施例的種植容器具有第三種植腔32,第三種植腔32的腔底向下伸出數個第三伸出腔321均伸入至第三種植腔32下方的第三儲水腔322中,第三種植腔32上還擱置有一個框架31,框架31由前后左右四個面的面板組成,上下通透,以形成植物種植時的立體模式,起到提高美觀度的作用。本實施例中的第三伸出腔321可以采用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中的伸出腔結構。本實施例的種植容器的箱體正面板上還設有一條排水槽34,其位于儲水腔322的頂面向下I 3mm的位置,用以排出儲水腔322內多余的水。本實施例中,種植容器的兩側板均設有進水孔33,進水孔33處通入貫穿種植容器及其內儲水腔的輸水管道,輸水管道在其管壁上設有數個出水口以向儲水腔輸水;同時,進水孔33也可通過輸水管與供水系統或相鄰的種植容器相連,以供水、輸水。第四實施例請參閱圖4,本實施例中種植容器4內自上而下插入進水管41至種植容器4的儲水腔(未示出),該進水管41上還設有通向儲水腔的進水口 42,其頂部還設有延伸架43,該延伸架在種植容器栽植藤蔓植物或高大植物時可以用來吊掛或綁扎植物枝條。第五實施例請參閱圖5,本實施例是一個多功能箱體,其包括上部的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5以及與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5相固定的下部的廢物收納箱6,以增加功能效果。第六實施例請參閱圖6,本實施例中,第六種植腔61的腔底,接近兩側腔壁的位置,向上凸起兩個梯形體62,即相當于部分腔底被抬高,梯形體62的頂部各自向上方伸出第六伸出腔63。第六伸出腔63的腔口朝上,腔底為雙層結構(梯形體62的頂部即成為第六伸出腔63的下層腔底),兩個層上均設有網格形的孔槽,土工布覆蓋腔底并被兩個層固定其中。如此設置,當水位超過第六伸出腔63的腔口邊緣,便會進入到第六伸出腔63中,進而從其腔底的土工布和孔槽滲出。第七實施例請參閱圖7,本實施例是在第六實施例的基礎之上,在第六種植腔61內腔壁設置的凸棱64上,擱置了一塊類似于第一實施例的隔板以形成一個新的第六種植腔61腔底,腔底向下伸出伸出腔,即第七隔板72和第七伸出腔73,由此,第七隔板72以下的部分即成為儲水腔,第六實施例中第六伸出腔63的腔底即成為該儲水腔的排水口。
本實施例中,第七伸出腔73包括兩層圓筒形的套管,兩層圓筒形套管的底部為封閉的兩層板,兩層圓筒形套管的側壁均設有孔槽,過濾件(土工布)固定于兩層套管的側壁之間并覆蓋住孔槽。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第一實施例是將外層套管套在已與隔板相固定的內層套管外,而本實施例是將內層套管插入到已與隔板相固定的外層套管內。第八實施例請參閱圖8,本實施例中,第八種植腔81的腔底中央,向上方伸出一個第八伸出腔82,第八伸出腔82腔口朝下,腔底83和腔壁均為雙層結構,腔底83的兩個層均設網格形孔槽,土工布覆蓋所有孔槽并被兩個層固定其中。如此設置,當水位高于腔底83的孔槽,便會從腔底83流出。第九實施例請參閱圖9,本實施例中,第九種植腔91的兩個相對的腔壁,距腔底1/6處,向種植腔內部伸出兩個第九伸出腔92,第九伸出腔92的腔口朝外,腔底93和腔壁均為雙層結構,腔底93的兩個層均設網格形孔槽,土工布覆蓋所有孔槽并被兩個層固定其中。如此設置,當水位高于腔底93孔槽的底線,便開始從腔底93流出。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上述實施例分別記載了不同伸出腔的結構、伸出腔和種植腔的位置、固定方式,但任意實施例或其他應用中,伸出腔的結構、伸出腔和種植腔的位置及固定方式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 調整、相互切換、組合,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個或數個種植腔,該種植腔的腔壁和/或腔底向種植腔內或種植腔外伸出一個或數個伸出腔,該伸出腔的腔壁和/或腔底具有一個或數個孔槽,該孔槽由過濾件覆蓋,且該過濾件固定于伸出腔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該伸出腔的腔壁和/或腔底為雙層或局部雙層結構,該雙層或局部雙層結構的兩個層均設有孔槽,該過濾件固定于兩個層之間并覆蓋該孔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該種植腔的腔底向上方伸出一個或數個伸出腔,該伸出腔的腔底為雙層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該種植腔的腔壁向種植腔內伸出一個或數個伸出腔,該伸出腔的腔壁或/和腔底為雙層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該種植腔的腔底向下方伸出一個或數個伸出腔,該伸出腔的腔壁和/或腔底具有一個或數個孔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該伸出腔的腔壁和腔底均為雙層結構,該腔壁和/或腔底的兩個層設有孔槽,該過濾件固定于兩個層之間并覆蓋該孔槽。
7.根據權利要求 2、3、4或6任一項所述的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該兩個層上的孔槽位置對應而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該種植容器還包括儲水腔,該儲水腔設于與種植腔通過伸出腔相通的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該儲水腔上還設有輸水通道,該輸水通道具有將水引入和引至儲水腔的進水口和出水口。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該輸水通道從儲水腔的一個側邊貫穿到另一個側邊,該輸水通道的兩端具有可連接相鄰兩個種植容器輸水通道的接口。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該輸水通道從種植容器上方自上而下插入至儲水腔。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該輸水通道頂部還延伸出延伸管架。
13.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該儲水腔的頂端至頂端向下5cm之間的腔壁上還設有排水口。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該過濾件為土工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免污流可儲水滲灌種植容器,包括一個或數個種植腔,該種植腔的腔壁和/或腔底向種植腔內或種植腔外伸出一個或數個伸出腔,該伸出腔的腔壁和/或腔底具有一個或數個孔槽,該孔槽由過濾件覆蓋,且該過濾件固定于伸出腔上。本實用新型不僅用最簡捷高效的方法實現了過濾排水和儲水以及滲灌的一體化,而且結構簡單、拼裝便捷、穩固牢靠,適于規模化生產,節水性好、不污染環境、產品性價比高,還能根據不同的使用功能和不同的制作材料,設計和制造多種式樣和功能的產品,以滿足綠化和種植蔬菜等各種需求。
文檔編號A01G9/02GK203120548SQ2012206986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明者陳禮斌 申請人:上海茵能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