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循環式無土栽培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生產用具,具體的講是一種循環式無土栽培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無土栽培便是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一種農業栽培高新技術,它不用天然土壤,而是以人工創造的作物根系環境取代土壤環境,根據不同的農作物,采用相應的營養液進行灌溉的栽培方法,由于無土栽培可以人工創造良好的根際環境以取代天然土壤環境,能有效的防止土壤連作病害以及土壤鹽分累積造成的生理障礙,重復滿足農作物對營養的需要。但現有的無土栽培所采用的營養液阻隔了根部與氧的接觸,一些作物因無氧呼吸而導致中毒,影響農作物正常成長,而且栽培器具大多成本高,多用于單株或少量的株體種植,難以滿足大規模生產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潔凈環保,設備簡單,能保證根部呼吸,能節約能源的循環式無土栽培裝置。其技術方案是:循環式無土栽培裝置,包括培養槽和儲液箱,所述培養槽內設有篩網狀水層隔板,所述水層隔板與所述培養槽底部形成儲水空間,所述儲水空間內設有與儲液箱連接的回液管,所述儲液箱底部連接有用于向培養槽內供液的供液管,所述供液管連接有水泵,所述水層隔板上鋪設有海綿體,所述海綿體上方設有用于栽培植物的作物架。所述作物架包括與海綿體垂直設置的固定板和設置在所述固定板中部的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設有多個用于栽培植物的孔洞。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 后,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潔凈環保,設備簡單,能保證根部呼吸,節約了能源。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循環式無土栽培裝置,包括培養槽I和儲液箱2,所述培養槽I內設有篩網狀水層隔板3,所述水層隔板3與所述培養槽I底部形成儲水空間4,所述儲水空間4內設有與儲液箱2連接的回液管5,所述儲液箱2底部連接有用于向培養槽I內供液的供液管6,所述供液管6上設有水泵7,所述水層隔板3上鋪設有海綿體8,所述海綿體8上方設有用于栽培植物的作物架。所述作物架包括與海綿體8垂直設置的固定板9和設置在所述固定板9中部的連接板10,所述連接板10上設有多個用于栽培植物的孔洞11。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大量無土栽培農作物,可擴大栽培范圍,直接將農作物通過孔洞11栽培,使其根部接觸海綿體8即可。[0010]使用時,將農作物栽培至作物架上,然后將作物架放入培養槽I內的海綿體上8,通過水泵7將儲液箱2內的培養液通過供液管6輸送至海綿體8內,這樣可均勻地分布營養物質,保證所有農作物均能吸收足夠的影響物質,保證均衡生長;輸送的多余的培養液可通過水層隔板3過濾后進入儲水空間4內,然后經回液管5進入儲液箱2內,這樣可實現循環利用,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可使培養液循環流動,在供給營養的同時補充氧氣,防止農作物根部中毒,使培養液中溶氧濃度提高,保證了農作物的生長狀況。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潔凈環保,設備簡單,能保證根部呼吸,節約了能源。
權利要求1.循環式無土栽培裝置,包括培養槽和儲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槽內設有篩網狀水層隔板,所述水層隔板與所述培養槽底部形成儲水空間,所述儲水空間內設有與儲液箱連接的回液管,所述儲液箱底部連接有用于向培養槽內供液的供液管,所述供液管連接有水泵,所述水層隔板上鋪設有海綿體,所述海綿體上方設有用于栽培植物的作物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式無土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架包括與海綿體垂直設置的固定板和設置在所述固定板中部的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設有多個用于栽培植物的孔洞。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循環式無土栽培裝置,包括培養槽和儲液箱,所述培養槽內設有篩網狀水層隔板,所述水層隔板與所述培養槽底部形成儲水空間,所述儲水空間內設有與儲液箱連接的回液管,所述儲液箱底部連接有用于向培養槽內供液的供液管,所述供液管連接設有水泵,所述水層隔板上鋪設有海綿體,所述海綿體上方設有用于栽培植物的作物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潔凈環保,設備簡單,能保證根部呼吸,節約了能源。
文檔編號A01G31/02GK202958378SQ201220711629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明者王玉珍 申請人:王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