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研磨型立式碾谷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53477閱讀:361來源:國知局
研磨型立式碾谷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研磨型立式碾谷機,其具備不需要作業者手動來調節用于調整研磨程度的阻力體的突出量的阻力體調節裝置。該研磨型立式碾谷機的特征在于,除糠金屬網筒由俯視時在圓周方向上分割成多個的除糠金屬網筒部(28)、和為了固定該分割成多個的除糠金屬網筒部(28)的各兩側邊緣而相互在圓周方向上空出間隙地豎立設置的多個支柱(33)構成,在各支柱(33)上設置抑制伴隨研磨型精白輥(26)的旋轉的谷物粒的向圓周方向的移動的長條狀的阻力體(34),并且該阻力體(34)設定為,通過彈性體(37)向朝向精白室(30)內突出的位置被加力,并且通過從谷物粒受到的阻力(壓迫力)而朝向離開精白室(30)內的位置在半徑方向上自由移動。
【專利說明】研磨型立式碾谷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研磨型立式碾谷機,該研磨型立式碾谷機具備在以研磨方式進行谷物粒的碾谷時限制谷物粒的移動并調節對谷物粒的研磨程度的阻力體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作為現有的碾谷機,存在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碾谷機。參照附圖對該碾谷機進行說明。圖15是現有的碾谷機的碾谷部橫剖視圖,沿縱向交替重疊多個研磨輥102和多個間隔件103地形成在研磨輥體上,示出了將其嵌合安裝在主軸101上的狀態的一部分。在該圖中,在研磨輥102的半徑方向外側,以從研磨輥102的外周面隔開間隔地圍繞研磨輥102的方式設有多孔性筒狀體105,在與研磨輥102之間形成精白室104。
[0003]該多孔性筒狀體105配置于在圓周方向上隔開間隔地設置的支柱106的相鄰支柱106之間,在圖15中,示出了四個支柱106和四個多孔制筒狀體105。并且,在各支柱106上,以向精白室104側突出的方式設有阻力體107。阻力體107抑制谷物粒伴隨研磨輥102的旋轉而向圓周方向的移動,提高研磨能力。該阻力體107在主軸101的軸向上較長,是以跨越安裝于主軸101上的多個研磨輥102的范圍的方式鉛直配置的長條狀部件。
[0004]并且,在各支柱106上設有突出量調整機構108,該突出量調整機構108分別獨立地調整各阻力體107沿半徑方向的突出量,通過手動來調節阻力體107的突出量(參照圖15的箭頭)。此外,圖中的符號109是支柱罩,符號110是除糠室罩,符號111是排出碾谷后的谷物粒的谷物粒排出流槽。
[0005]該結構中,能夠利用設于各支柱106的突出量調整機構108來獨立地調節各個阻力體107與研磨輥102外周面的間隔,以調節精白室104內的相對于谷物粒的移動的阻力(抑制移動的程度)。由此,能夠在各個阻力體的部位調節研磨輥102相對于谷物粒的研磨能力。而且具有如下優點,即、根據將要碾谷的原料谷物粒的性狀、作為產品所要求的形狀等,細微地調整、變更相對于谷物粒的流動的阻力狀態。
[0006]但是,在上述碾谷機中,存在多個設于各支柱106上的突出量調整機構108 (在圖15中在圓周方向上表示了四處,還有在主軸107方向上設有多處的情況),存在調整需要較長時間之類的問題。另外,還有作業者對突出量調整機構108的調整不熟練的情況,存在當阻力體107與研磨輥102外周面的間隙被設定得極為狹窄時,則谷物粒會被夾在間隙中,谷物粒為米粒的情況下產生碎米之類的問題。
[0007]現有技術文獻
[0008]專利文獻
[0009]專利文獻1:專利第3266167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10]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11]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技術課題是提供一種研磨型立式碾谷機,其具備不需要作業者利用手動來調節阻力體的突出量的阻力體裝置。
[0012]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法
[0013]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研磨型立式碾谷機具備:在上下方向上豎立設置的除糠金屬網筒;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在該除糠金屬網筒內的主軸;在該主軸上軸安裝有多個研磨型精白輥的一體的研磨型精白輥體;形成于上述除糠金屬網筒與上述研磨型精白輥體之間的精白室;以及形成于上述除糠金屬網筒的外周側的除糠室及阻力體裝置,對該阻力體裝置采用了如下技術措施。
[0014]即、阻力體裝置包括豎立設置在上述除糠金屬網筒的周圍的多個支柱、配置在這些支柱的各個上的阻力體和加力裝置,上述阻力體為,前端面在上述精白室內接近上述研磨精白輥體的外周面,對伴隨上述研磨型精白輥體的旋轉而移動的谷物粒給予抑制其移動的阻力,前端面相對于上述研磨精白輥體的外周面在研磨精白輥體的半徑方向上能夠調節遠近位置,通過上述加力裝置而總是向上述研磨型精白輥體的方向被加力,并且在來自谷物粒的壓迫力超過加力裝置的加力時,抵抗該加力而從上述研磨型精白輥體后退。
[0015]除了上述結構以外,還做成如下研磨型立式碾谷機,上述除糠金屬網筒和上述阻力體裝置的上述多個支柱為,在俯視情況下除糠金屬網筒在圓周方向上分割成多個除糠金屬網筒部,多個支柱為了固定分割成上述多個的除糠金屬網筒部的各兩側邊緣而相互在圓周方向上空出間隙地豎立設置。
[0016]除了上述結構以外,還做成如下研磨型立式碾谷機,上述阻力體的各個形成為在研磨精白輥體的軸向上較長的長條狀。
[0017]除了上述結構以外,還做成如下研磨型立式碾谷機,為了調節上述阻力體向上述精白室內突出的位置的作用力,在上述各支柱上設置利用調壓撥盤的轉動位置能夠調節上述作用力的阻力體裝置。
[0018]除了上述結構以外,還做成如下研磨型立式碾谷機,上述阻力體形成為,在軸向上延伸的一端邊緣和上述支柱由合頁支撐,另一方面,另一端邊緣與上述加力裝置聯動能夠以上述合頁為中心轉動。
[0019]除了上述結構以外,還做成如下研磨型立式碾谷機,在上述支柱上設置外部空氣取入口和吹風口,將該吹風口配置在阻力體裝置中的阻力體的相對于谷物粒的流動為下游側且接近阻力體的部位,從該吹風口朝向上述精白室進行吹風。
[0020]除了上述結構以外,還做成如下研磨型立式碾谷機,加力裝置的加力是利用彈簧或具有彈力的樹脂部件或樹脂片等彈性體進行的。
[0021]除了上述結構以外,還做成如下研磨型立式碾谷機,加力裝置的加力是利用氣缸或空氣阻尼器等氣壓進行的。
[0022]本發明的效果如下。
[0023]在本發明中,如上所述,在研磨型立式碾谷機的阻力體裝置中,對伴隨研磨型精白輥體的旋轉而移動的谷物粒給予抑制其移動的阻力的阻力體構成為,前端面相對于上述研磨精白輥體的外周面在研磨精白輥體的半徑方向上能夠調節遠近位置,通過上述加力裝置總是向上述研磨型精白輥體的方向被加力,并且在來自谷物粒的壓迫力超過加力裝置的加力時,抵抗該加力而從上述研磨型精白輥體后退,因此,阻力體總是朝向精白室內突出的位置被加力,不需要作業者手動調節阻力體的突出量。[0024]在該狀態下,精白室內的谷物粒在低壓力下受到活躍的流動作用(公轉或自轉)的同時進行移動。并且,在移動中與研磨型精白輥的周面接觸,谷物粒的表面層被削除。另一方面,在精白室內將要產生碎粒(為米粒的情況下為碎米)那樣的高壓力下,谷物粒的壓迫力高于加力裝置的作用力,使阻力體向離開精白輥的方向自動地移動。由此,在精白室不會產生碎粒,進行所希望的精白加工。因此,該情況也無需人工調節突出量的時間和勞力。
[0025]除糠金屬網筒在俯視情況下在圓周方向上被分割成多個,在圓周方向上空出間隙地豎立設置阻力體裝置的支柱,通過這些多個支柱來分別固定上述被分割的除糠金屬網筒的各兩側邊緣,在該結構中,能夠將阻力體裝置的支柱用于除糠金屬網筒的安裝,從而使用于支撐除糠金屬網筒的構造簡單。另外,安裝在支柱上的阻力體用于使前端面面向精白室的結構、向精白室導入吹風的結構變得簡單。
[0026]根據利用調壓撥盤的轉動位置能夠調節作用力的阻力體裝置,能夠調節阻力體在向精白室內突出的位置的作用力,作業者根據作為原料的性狀、作為產品所需要的形狀等,能夠細微地調整、變更阻力體相對于谷物粒的移動(流動)的阻力狀態。
[0027]使阻力體為在軸向上延伸的長條板狀的阻力體,且為利用合頁將其一端邊緣支撐在上述支柱,另一方面,使上述阻力體的另一端邊緣與阻力體的作用力調節裝置聯動而能夠以上述合頁為中心轉動的結構,能夠以長條板狀的阻力體的轉動的角度來簡單地調節阻力的強弱。另外,以合頁為中心進行轉動的阻力體的結構容易沿谷物粒的移動進行相對于谷物粒的阻力的調節,無用地攪亂谷物粒的移動的情況減少。
[0028]在支柱上穿設外部空氣取入口,并且在關于谷物粒的移動方向為阻力體的下游側設置朝向上述精白室進行吹風的吹風口的結構中,阻力體與支柱的間隙為谷物粒不通過的區域或較少通過的區域,因此順暢地進行吹風的取入。
[0029]在加力裝置中,在使給予加力的部件為彈簧或具有彈性的樹脂等彈性體時,部件價格低廉,構造也簡單。
[0030]在加力裝置中,若使給予加力的部件為空氣促動器,則通過與壓力檢測傳感器等組合,能夠更加精密地調節或積極地調節阻力體的相對于谷物粒的移動的阻力。另外,若使用空氣阻尼器,則與彈性體的情況相比,調節阻力的響應性流暢,攪亂谷物粒的移動的情況減少。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圖1是研磨型立式碾谷機的立體圖。
[0032]圖2是縱剖表示研磨型立式碾谷機的一部分的主視圖(實施例1)。
[0033]圖3是用于說明谷物粒供給部的上部分的放大后的剖視圖(實施例1)。
[0034]圖4是研磨碾谷部的橫剖視圖(實施例1)。
[0035]圖5是表示加力裝置的內部構造的沿圖4的A — A線的剖視圖(實施例1)。
[0036]圖6是縱剖表示研磨型立式碾谷機的下部分的主視圖(實施例1)。
[0037]圖7是風扇兼用型皮帶輪的放大立體圖(實施例1)。
[0038]圖8是表示去掉除糠金屬網筒的狀態的研磨碾谷部的立體圖(實施例1)。
[0039]圖9是研磨碾谷部的橫剖視圖(實施例2)。
[0040]圖10是去掉除糠金屬網筒的狀態的研磨碾谷部的立體圖(實施例2)。[0041]圖11是表示加力裝置的內部構造的沿圖9的A — A線的剖視圖(實施例2)。
[0042]圖12是阻力體裝置的立體圖,同時表示從吹風口吹出風的狀態。
[0043]圖13是研磨碾谷部的橫剖視圖(實施例3)。
[0044]圖14是表示加力裝置的內部構造的沿圖13的A — A線的剖視圖(實施例3)。
[0045]圖15是研磨碾谷部的橫剖視圖(現有例)。
【具體實施方式】
[0046]與附圖一起說明用于實施本發明的方式。
[0047]〔實施例1〕
[0048](整體結構)
[0049]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研磨型立式碾谷機I具備如下主要構成元素而構成:供給應進行碾谷的原料谷物粒的谷物粒供給部2 ;將從該谷物粒供給部2接收的谷物粒向下方移送的同時進行碾谷的研磨碾谷部3 ;排出由該研磨碾谷部3進行了碾谷的谷物粒的谷物粒排出部4 ;對在上述研磨碾谷部3從精白谷物粒中分離出的糠進行收集的集糠部5 (圖2);以及用于支撐機體及作為驅動源的電動機的主體底座部6。
[0050](谷物粒供給部)
[0051]上述谷物粒供給部2具備:接收從原料箱(未圖示)等供給來的原料谷物粒的谷物粒供給筒8 ;設于該谷物粒供給筒8并選擇性地開放或關閉谷物粒的接收的開閉板機構7(圖2);使從上述谷物粒供給筒8接收的谷物粒向圓周方向放射狀地分散的圓錐形狀的引導體9 ;配設于該引導體9內側的上部軸承部10 ;用于調節谷物粒的供給流量的流量調節裝置11 ;容納上述引導體9、上部軸承部10及流量調節裝置11的罩體12 ;以及用于從上述流量調節裝置11向上述研磨碾谷部3送入谷物粒的輸送螺旋13。
[0052]上述開閉板機構7具有:設于供給口 14的開閉閥15 ;以及設于上述谷物粒供給筒8的外部且開閉驅動上述開閉閥15的氣缸等開閉驅動部16。
[0053]上述引導體9成為如下結構:其頂部配置于上述谷物粒供給筒8正下方,落下到該引導體9的谷物粒直接沿圓錐部流下,以放射狀均等地分散。
[0054]上述上部軸承部10由軸承罩17、和配設于該軸承罩17內的軸承18 (圖3)構成,可旋轉地支撐沿縱向豎立設置的主軸19的上部。此時,如圖3所示,在主軸19與軸承18之間設有由鍵20嵌合安裝的軸環21,成為能夠容易分解上述谷物粒供給部2和研磨碾谷部3的結構。即、若從研磨碾谷部3的殼體22向上方拔出谷物粒供給部2的罩體12,則軸環21從主軸19脫離,谷物粒供給部2和研磨碾谷部3被分解開。由此,在更換設于研磨碾谷部3的精白輥等時,維修保養作業變得非常容易,還能縮短作業時間。
[0055]上述流量調節裝置11具備:具有多個開口部的固定板23 ;以及具有多個開口部且通過調節桿25而轉動的轉動板24 (圖3參照)。并且,為了向上述研磨碾谷部3送入谷物粒,在上述流量調節裝置11的下方可旋轉地配設有軸安裝在上述主軸19上的輸送螺旋13。
[0056](研磨碾谷部)
[0057]上述研磨碾谷部3由研磨精白輥體84、除糠金屬網筒28以及除糠罩29構成主要部分。
[0058]研磨型精白輥體84將安裝在主軸19上的多個研磨型精白輥26、和插入該多個研磨型精白輥26相互之間的間隔件27 (圖4)組裝為一體。研磨型精白輥26的橫截面為同心圓狀,在外周的表面,在整周埋入有研磨用磨石的磨石粒。研磨型精白輥26的研磨部26a(參照圖6)通過臂部26b而與軸套部26c連結。在多個研磨型精白輥26相互之間插入有間隔件27,但不具有間隔件27的空間部作為吹風口 32,面向精白室30 (參照圖4)。
[0059]除糠金屬網筒28由多孔壁部構成,在上述研磨型精白輥體84的圓周方向上隔著很小的間隙而豎立設置。另外,在上述除糠金屬網筒28的圓周方向上還隔著間隙豎立設置有除糠罩29。并且,在上述除糠金屬網筒28與上述研磨型精白輥26之間形成有精白室30,并且,在上述除糠金屬網筒28與上述除糠罩之間形成有除糠室31。
[0060]在該實施例中,除糠金屬網筒28以縱向分割狀分割為四個而形成(參照圖4)。被分割的各個除糠金屬網筒28的各兩側邊緣由在研磨型精白輥26的周圍隔著間隔豎立設置的四根支柱33固定。
[0061]支柱33是阻力體裝置36的一部分。即、阻力體裝置36具備支柱33、阻力體34、加力裝置85以及調壓撥盤38。
[0062]并且,在各支柱33的精白室30偵彳,設有縮小精白室30的空間的阻力體34 (圖2、
4、5)。該阻力體34是在主軸19的軸向上形成為縱長的長方體形狀,阻力體34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由安裝在各支柱33的上下兩處的多個支撐螺栓35支撐,并且,形成為通過安裝在各支柱33的中間部的阻力體調節裝置36而能夠使阻力體34在水平方向上滑動(能夠調節出入)。并且,構成為阻力體34由彈簧37朝向精白輥26側被加力,該作用力能夠利用調壓撥盤38的轉動位置來調節。
[0063](谷物粒排出部)
[0064]在上述精白室30的下端配設有排出由上述研磨碾谷部3碾出的谷物粒的谷物粒排出部4 (圖1、6)。該谷物粒排出部4具備:敞開除糠金屬網筒28的一部分而形成的排出口 39 ;與該排出口 39連接的排出流槽40 ;緊固在橫架于該排出流槽40的軸41上的砝碼桿42 ;樞軸安裝在該砝碼桿42的一端側,以能夠關閉的方式與上述排出口 39對置的阻力板43 ;以及以能夠移動的方式裝配在上述砝碼桿42的另一端側的砝碼44。
[0065](集糠部)
[0066]在上述谷物粒排出部4下方配設有對在上述研磨碾谷部3從精白谷物粒分離出的糠進行收集的集糠部5 (圖1、6)。該集糠部5具備:與上述除糠室31的下端部連通的糠排出筒45 ;以及將來自該糠排出筒45的糠向外部的糠吸引風扇47移送的糠排出管46。并且,在上述糠排出筒45與上述糠排出管46連通的連通部,配設有具有通過旋轉而產生除糠風的風扇功能的皮帶輪48。如圖7所示,該皮帶輪48通過旋轉,由葉片形狀的臂部49產生向下方向的除糠風,糠通過由軸套部50和輪圈部51及臂部49圍成的空間部52,從上述糠排出筒45朝向糠排出管46移動,促進了糠的排出。
[0067]在上述皮帶輪48的上部,配設有用于支撐上述主軸19的下部軸承部53。該下部軸承部53為如下結構,內裝于固定設置在上述殼體22上的軸承殼54,并使主軸19通過上述皮帶輪48的旋轉而能夠旋轉。符號55是軸安裝于上述主軸19上的谷物粒排出輥,如上所述,在該谷物粒排出輥55上,多層狀地重疊多個研磨型精白輥26,形成研磨碾谷部3。
[0068]〔阻力體裝置〕
[0069]參照圖5對阻力體裝置36的內部機構進行說明。在固定上述除糠金屬網筒28的支柱33固定設有阻力體裝置36的罩體36a,并以從該罩體36a向外側方鼓出的方式固定設有阻力體裝置36的主體36b。阻力體裝置36具備加力裝置85。加力裝置85由上述主體36b、彈簧37、調壓撥盤38、螺紋軸65、第一彈簧69、滑動軸71等構成。
[0070]在上述主體36b穿設螺紋孔(未圖示),在該螺紋孔插通螺紋軸65,并且在該螺紋軸65與主體36b的間隙中嵌合安裝滑動筒66。并且,在上述螺紋軸65的前端部設有:固定設置在該螺紋軸65上的固定彈簧托座67 ;相對于該螺紋軸65能夠滑動的可動彈簧托座68 ;以及嵌合安裝于上述螺紋軸65的固定彈簧托座67與可動彈簧托座68之間的第一彈簧69,可動彈簧托座68受到第一彈簧69的彈力而能夠在水平方向上滑動。另一方面,在上述螺紋軸65的后端側形成外螺紋部65a,并且在該外螺紋部65a螺紋結合使上述滑動筒66在圖8中的左右方向上滑動的調壓撥盤38。符號70是用于固定調壓撥盤38的鎖定部。
[0071]并且,在上述罩體36a上,在上述螺紋軸65下方插通有與該螺紋軸65平行的滑動軸71,該滑動軸71的前端側插通上述支柱33的中央開口部33a。并且,滑動軸71的前端部71a通過接頭部72而與阻力體34連結。滑動軸71的前端側設有:固定設置在該滑動軸71上的第二固定彈簧托座73 ;相對于滑動軸71能夠滑動的第二可動彈簧托座74 ;以及嵌合安裝在上述第二固定彈簧托座73及第二可動彈簧托座74之間的彈簧37。并且,在上述第二可動彈簧托座74與上述可動彈簧托座68之間,架設有連結部件75,該連結部件75用于伴隨上述可動彈簧托座68的移動以相同的位移量使上述第二可動彈簧托座74移動。此夕卜,符號83能夠對研磨型精白輥26與阻力體34的間隙的大小進行微調整的微調節螺母。
[0072](主體底座部)
[0073]在機體下部的主體底座部6的側部附設有電動機底座56,是在該電動機底座56上固定驅動用電動機57,并且使V形帶59在電動機皮帶輪58與上述皮帶輪48之間聯動、連結而能夠將驅動用電動機57的旋轉傳遞到主軸19的結構。另外,在主體底座部6附設有使電動機底座56相對于主體底座部6在水平方向上相對移動,來調節電動機皮帶輪58與皮帶輪48的軸心距離的移動裝置60。
[0074]移動裝置60包括:勾掛使電動機底座56在水平方向上移動的螺釘的鉤部61 ;在外周切刻有螺紋的外螺紋部62 ;以及在主體底座部6側固定設有與該外螺紋部62螺紋結合的內螺紋的內螺紋部63。并且,將外螺紋部62的前端部62a固定在鉤部61,另一方面,使外螺紋部62的頭部附近與內螺紋部63螺紋結合,從而即使卷繞安裝在電動機皮帶輪57與皮帶輪47間的V形帶59的長度改變,與該變化相應地,使外螺紋部62旋轉,則主體底座部6與電動機底座56相對移動,因此不會使V形帶59松弛,而且能夠保持為適當的張力。
[0075]在主體底座部6的內部,以不與上述皮帶輪48、電動機皮帶輪58及V形帶59干涉的方式,橫向設置有上述糠排出管46。
[0076](動作)
[0077]首先,在使作為驅動源的驅動用電動機57動作而使皮帶輪48、主軸19及研磨型精白輥26旋轉的狀態下,利用開閉驅動部16打開開閉閥15,從而積存在原料箱等的谷物粒從供給口 14向下方落下。落下的谷物粒通過位于其下方的引導體9 一邊在圓周方向上均等地分散一邊流下,通過調整桿25調整為適度的供給流量而送入到輸送螺旋13。
[0078]在輸送螺旋13,將谷物粒依次送入精白室30,在精白室30,谷物粒在低壓力下受到活躍的流動作用(公轉或自轉)的同時,與研磨型精白輥26的周面接觸,而谷物粒的表面層被削除。此時,縮小精白室30的空間的阻力體34由彈簧37向精白輥26側被加力。另一方面,當在精白室30內要達到產生碎粒那樣的高壓力時,因谷物粒的壓迫力,阻力體34抵抗彈簧37的彈力而被按壓,向離開精白輥26的方向移動。由此,精白室30被調節為當初設定的適當壓力,自動地避免產生碎粒的危險。
[0079]并且,在谷物粒排出部4,谷物粒阻力受到了砝碼44的力的阻力板43的押壓力,打開阻力板43,從而進行排出,經由排出流槽40排出到機外。另外,在集糠部5,軸安裝于主軸19上的皮帶輪48形成為風扇兼用型的皮帶輪。因此,除糠室31的糠通過由皮帶輪48的旋轉產生的除糠風而被均勻地吸引,效率極其良好地進行朝向糠排出管46側的排出。
[0080]在阻力體裝置36,在加大阻力體34的阻力壓力(抑制谷物粒的移動的力)的情況下,使調壓撥盤38向順時針方向轉動。即、若將調壓撥盤38旋入外螺紋部65a,則與底面38a抵接的滑動筒66根據該旋入量向圖8的左方向移動,與滑動筒66的前端抵接的可動彈簧托座68阻力第一彈簧69的作用力而向左方向移動。并且,可動彈簧托座68的位移通過連結部件75傳遞到第二可動彈簧托座74。由此,第二可動彈簧托座74向左方向移動,彈簧37被壓縮,能夠增強彈力。反之,在減小阻力體34的阻力壓力的情況,使調壓撥盤71向逆時針方向轉動。由此,第二可動彈簧托座74向右方向移動,伴隨于此,彈簧37伸展,能夠減小彈力。
[0081]〔外部空氣取入構造〕
[0082]對設置于谷物粒供給部2和研磨碾谷部3的外部空氣取入構造進行說明。在上述谷物粒供給部2的罩體12 (圖1、圖3)的周壁上設有多個外部空氣取入口 76,并且在流量調節裝置11上形成有開口 77。并且,在上述輸送螺旋13的上表面設有使取入的外部空氣向上述研磨碾谷部3內部流通的通風口 78。
[0083]另外,在覆蓋上述研磨碾谷部3的各支柱33的支柱罩79 (圖1)上,也在其周壁設有多個外部空氣取入口 80 (圖1)。即、成為如下結構,如圖8所示,在各支柱33設有向研磨碾谷部3內取入外部空氣的外部空氣取入口 81,取入的外部空氣向研磨碾谷部3內部流通,能夠將通過碾谷產生的糠快速地從精白室30移送到除糠室31。
[0084]通過該結構,在谷物粒供給部2,在谷物粒從谷物粒供給筒8向引導體9流下時,夕卜部空氣從外部空氣取入口 76被取入,經由開口 77從通風口 78流入輸送螺旋13內部。并且,外部空氣從輸送螺旋13內部朝向研磨型精白輥26的內部送入,從研磨型精白輥26的吹風口 32朝向精白室30進行吹風。利用向該精白室30吹送的風,糠通過除糠金屬網筒28而到達除糠室31。
[0085]另一方面,如圖8所示,在研磨碾谷部3,外部空氣也從設于支柱33的外部空氣取入口 81取入,從吹風口 82朝向精白室30進行吹風,吹風口 82形成于阻力體34的與谷物粒的移動相關的下游側的面與支柱33的間隙。上述下游側的面與支柱33的間隙是谷物粒不通過的區域、或者是很少通過的區域。另外,通過形成吹風口 82,能夠防止谷物粒被夾住或咬入,阻力體34的轉動變得順暢。并且,從吹風口 82向精白室30吹送的風與從上述吹風口 32向精白室30吹送的風相結合發揮作用,將精白室30內的糠可靠地向除糠室31移送。
[0086]如以上說明的那樣,在各支柱33上設有對谷物粒的向研磨型精白輥26的圓周方向的移動給予阻力的在鉛直方向上較長的長條狀的阻力體34,并且該阻力體34通過彈性體37向精白室30內以預先設定的作用力突出,并且,設置成與移動的谷物粒的壓迫力相應地向離開精白室30內的位置在半徑方向上自由移動。上述的作用力為,精白室30內的谷物粒伴隨研磨型精白輥體84的旋轉,在低壓力下受到活躍的流動作用(公轉或自轉)的同時,與研磨型精白輥26的周面接觸,從而成為谷物粒的表面層被削除的狀態,另一方面,有時在精白室30內要達到產生碎粒那樣的高壓力時,利用谷物粒的壓迫力阻力彈簧37(彈性體)的彈力而在離開精白輥26的方向上自動移動。由此,進行碾谷時,作業者不需要利用手動來調節阻力體34的突出量(抑制谷物粒的移動的程度)。
[0087]〔實施例2〕
[0088]圖9?12表示實施例2的主要部分。該實施例中的研磨型立式碾谷機I的整體結構、谷物粒供給部、研磨碾谷部、谷物粒排出部、集糠部、主體底座部的結構與上述的實施例I相同,使用相同的符號,而且引用說明。
[0089]相對于實施例1,實施例2在阻力體裝置36及外部空氣取入構造上具有特征。
[0090]〔阻力體裝置〕
[0091]阻力體裝置36在主軸19的軸向上較長,是跨越研磨精白輥體84的大致全長的范圍的長度(圖10)。
[0092]參照圖10、11對阻力體裝置36的內部機構進行說明。
[0093]在固定上述除糠金屬網筒28的支柱33上固定設有阻力體裝置36的罩體36a,并且以從該罩體36a向外方向鼓出的方式固定設有阻力體裝置36的主體36b。阻力體裝置36具備加力裝置85。加力裝置85 (圖11)由上述主體36b、彈簧37、調壓撥盤38、螺紋軸65、第一彈簧69、滑動軸71等構成。
[0094]在上述主體36b穿設螺紋孔(未圖示),在該螺紋孔中插通螺紋軸65,并且在該螺紋軸65與主體36b的間隙中嵌合安裝滑動筒66。并且,在上述螺紋軸65的前端部設置:固定設置在該螺紋軸65上的固定彈簧托座67 ;相對于該螺紋軸65能夠滑動的可動彈簧托座68 ;以及嵌合安裝在上述螺紋軸65的固定彈簧托座67與可動彈簧托座68之間的第一彈簧69,可動彈簧托座68受到第一彈簧69的彈力而能夠在水平方向上滑動。另一方面,在上述螺紋軸65的后端側形成外螺紋部65a,并且該外螺紋部65a上螺紋結合使上述滑動筒66在圖8中的左右方向上滑動的調壓撥盤38。符號70是用于固定調壓撥盤38的鎖定部。
[0095]并且,在上述罩體36a上,在上述螺紋軸65下方插通有與該螺紋軸65平行的滑動軸71,該滑動軸71的前端側插通上述支柱33的中央開口部33a。并且,滑動軸71的前端部71a通過接頭部72而與阻力體34連結。阻力體34形成縱向較長,而且,是形成為以合頁64 (圖9)為中心能夠轉動的長條狀的板。阻力體34形成為,板的一端邊緣和支柱33由合頁64支撐,板的另一端邊緣通過加力裝置85以合頁64為中心能夠移動(能夠轉動)。
[0096]與實施例1的情況相同,滑動軸71的前端側由固定設置在該滑動軸71上的第二固定彈簧托座73、相對于滑動軸71能夠滑動的第二可動彈簧托座74、嵌合安裝在上述第二固定彈簧托座73與第二可動彈簧托座74之間的彈簧37構成。并且,在上述第二可動彈簧托座74與上述可動彈簧托座68之間架設有連結部件75,該連結部件75用于伴隨上述可動彈簧托座68的移動以相同的位移量使上述第二可動彈簧托座74移動。此外,符號83是能夠對研磨型精白輥26與阻力體34的間隙的大小進行微調整的微調節螺母。
[0097]如上所述,在實施例2中,阻力體34位于精白室30的空間中,能夠通過以合頁64為中心轉動了的姿勢抑制在該空間中移動的谷物粒的移動。上述的轉動了的姿勢是相對于研磨精白輥體84的旋轉引起的谷物粒的流動(移動)而言,合頁側為上游、另一端側為下游側的傾斜了的姿勢。并且,成為如下結構,即、阻力體34通過加力裝置85的彈簧37而向精白輥26側被推壓而被加力,通過調壓撥盤38的轉動位置能夠調節該作用力。
[0098]與實施例1的情況相同,彈簧37的作用力為如下程度:通常,精白室30內的谷物粒伴隨研磨型精白輥體84的旋轉,在低壓力下受到活躍的流動作用的同時,與研磨型精白輥26的周面接觸,從而處于削除谷物粒的表面層的狀態,另一方面,在由于某種原因要在精白室30內產生碎粒那樣的高壓力狀態下,阻力體34因谷物粒的壓迫力抵抗彈簧37的彈力而以合頁64為中心以向外側退避的方式轉動,向離開精白輥26的方向自動地移動。
[0099]因此,與實施例1的情況相同,在進行碾谷時,不需要作業者手動調節阻力體34的突出量(抑制谷物粒的移動的程度)。
[0100]此外,在實施例2中,也在谷物粒供給部2的罩體12的周壁設有多個外部空氣取入口 76,另外,在覆蓋上述研磨碾谷部3的各支柱33的支柱罩79 (圖1 ),在其周壁也設有多個外部空氣取入口 80,成為使從這些外部空氣取入口取入的外部空氣向研磨碾谷部3內部流通,能夠將通過碾谷產生的糠快速地從精白室30移送到除糠室31的結構。
[0101]該情況下,從支柱33的外部空氣取入口 81取入的外部空氣從形成于阻力體34的與谷物粒的移動相關的下游側的面與支柱33的間隙的吹風口 82朝向精白室30吹送。實施例2的情況下,尤其是阻力體34為板,相對于該谷物粒的移動而言,上游側的端邊緣由合頁64支撐、另一端邊緣為接近研磨精白輥體84的傾斜狀態,因此容易在阻力體34的上述下游側形成不存在谷物粒的空間。因此,谷物粒不會妨礙設置在部位的吹風口 82,能夠高效率地吹風。
[0102]〔實施例3〕
[0103]圖13、14表示實施例3的主要部分。該實施例中的研磨型立式碾谷機I的整體結構、谷物粒供給部、研磨碾谷部、谷物粒排出部、集糠部、主體底座部的結構與上述的實施例1相同,使用相同符號,而且引用說明。
[0104]相對于實施例2,實施例3在阻力體裝置36及外部空氣取入構造中,在使加力裝置85的加力結構為氣壓結構這方面具有特征。
[0105]〔阻力體裝置〕
[0106]與實施例1的情況相同,阻力體裝置36在主軸19的軸向上較長,是跨越研磨精白輥體84的大致全長的長度。
[0107]參照圖13、14對阻力體裝置36的內部機構進行說明。
[0108]在固定上述除糠金屬網筒28的支柱33上固定設有阻力體裝置36的罩體36a,并且以從該罩體36a向外方向鼓出的方式設有調壓裝置38。
[0109]阻力體裝置36具備加力裝置85。加力裝置85是空氣促動器,由氣缸86、可動桿87及上述的調壓裝置38構成。氣缸86將一端的安裝部88通過軸90能夠轉動地安裝在調壓裝置38側的結合部件89上,將另一端通過自由接頭構造91能夠轉動地連結在阻力體34上。阻力體34將一端通過軸92能夠轉動地支撐在支柱33側,通過可動桿87的進退以軸92為中心轉動,從而能夠調整相對于研磨型精白輥26的突出度(傾斜角度)。
[0110]在氣缸86上從壓縮機92經由調節器93連接有支管Nol,向氣缸86內部供給氣壓。該氣壓能夠由調節器93調整。在調節器93上連接有支管Nol?No4,在該實施例中,分別配置在所設的四個阻力體裝置36的氣缸86上。因此,各阻力體裝置36的阻力體34受到氣壓而以上述合頁64為中心轉動,抑制谷物粒的移動。
[0111]與實施例1的情況相同,氣缸內的氣壓的作用力為如下程度:通常,精白室30內的谷物粒伴隨研磨型精白輥體84的旋轉,在低壓力下受到活躍的流動作用的同時,與研磨型精白輥26的周面接觸,從而處于削除谷物粒的表面層的狀態,另一方面,在由于某種原因而成為要在精白室30內產生碎粒那樣的高壓力狀態下,可動桿87因谷物粒的壓迫力,經由阻力體34抵抗氣壓而被推入。于是,氣缸內部的壓力變高,但該壓力變化由調節器93調整,可防止過度抑制谷物粒的移動。
[0112]因此,與實施例1的情況相同,在進行碾谷時,不需要作業者手動調節阻力體34的突出量(抑制谷物粒的移動的程度)。此時,由于是利用氣壓的作用,因此在加力裝置中,若使給予作用的部件為空氣促動器,則通過與壓力檢測傳感器等組合,能夠更加精密地調節、或者積極地調節阻力體相對于谷物粒的移動的阻力。另外,若使用空氣阻尼器,則與彈性體的情況相比,阻力調節的響應性流暢,攪亂谷物粒的移動的情況少。
[0113]此外,在實施例3中,也在谷物粒供給部2的罩體12的周壁上設有多個外部空氣取入口 76,另外,在覆蓋上述研磨碾谷部3的各支柱33的支柱罩79 (圖1)上,也在其周壁上設有多個外部空氣取入口 80,成為通過使從這些外部空氣取入口取入的外部空氣向研磨碾谷部3內部流通,能夠將通過碾谷產生的糠快速地從精白室30移送到除糠室31的結構。
[0114]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0115]本發明能夠適用于立式或臥式的碾谷機。
[0116]符號說明
[0117]I一碾谷機,2—谷物粒供給部,3—研磨碾谷部,4一谷物粒排出部,5—集糠部,6—主體底座部,7—開閉板機構,8—谷物粒供給筒,9一引導體,10—上部軸承部,11 一流量調節裝置,12—罩體,13—輸送螺旋,14 一供給口,15—開閉閥,16—開閉驅動部,17—軸承罩,18一軸承,19一主軸,20一鍵,21一軸環,22一殼體,23一固定板,24一轉動板,25一調節桿,26—研磨型精白棍,27 —間隔件,28 —除糖金屬網筒,29 —除糖罩,30—精白室,31—除糖室,32一吹風口,33一支柱,34一阻力體,35一支撐螺檢,36一阻力體裝置,37一彈黃,38一調壓撥盤,39—排出口,40—排出流槽,41一軸,42—破碼桿,43—阻力板,44一砝碼,45—糠排出筒,46—糠排出管,47—糠吸引風扇,48—皮帶輪,49一臂部,50—軸套部,51—輪圈部,52—空間部,53—下部軸承部,54—軸承殼,55—谷物粒排出輥,56 —電動機底座,57—驅動用電動機,58—電動機皮帶輪,59 — V形帶,60—移動裝置,61—鉤部,62—外螺紋部,63—內螺紋部,64—合頁(支點),65—螺紋軸,66—滑動筒,67—固定彈簧托座,68—可動彈簧托座,69—第一彈簧,70—鎖定部,71—滑動軸,72—接頭部,73—第二固定彈簧托座,74—第二可動彈簧托座,75—連結部件,76—外部空氣取入口,77—開口,78—通風口,79—支柱罩,80—外部空氣取入口,81—外部空氣取入口,82—吹風口,83—微調節螺母,84—研磨精白輥體,85—加力裝置,86—氣缸,87—可動桿,88—安裝部,89—結合部件,90—軸,91 一自由接頭,92—壓縮機,93—調節器。
【權利要求】
1.一種研磨型立式碾谷機,具備:在上下方向上豎立設置的除糠金屬網筒;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在該除糠金屬網筒內的主軸;在該主軸上軸安裝有多個研磨型精白輥的一體的研磨型精白輥體;形成于上述除糠金屬網筒與上述研磨型精白輥體之間的精白室;以及形成于上述除糠金屬網筒的外周側的除糠室及阻力體裝置,上述研磨型立式碾谷機的特征在于, 上述阻力體裝置包括豎立設置在上述除糠金屬網筒的周圍的多個支柱、配置在這些支柱的各個上的阻力體和加力裝置, 上述阻力體為,前端面在上述精白室內接近上述研磨精白輥體的外周面,對伴隨上述研磨型精白輥體的旋轉而移動的谷物粒給予抑制其移動的阻力,前端面相對于上述研磨精白輥體的外周面在研磨精白輥體的半徑方向上能夠調節遠近位置,通過上述加力裝置而總是向上述研磨型精白輥體的方向被加力,并且在來自谷物粒的壓迫力超過加力裝置的加力時,抵抗該加力而從上述研磨型精白輥體后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型立式碾谷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除糠金屬網筒和上述阻力體裝置的上述多個支柱為,在俯視情況下除糠金屬網筒在圓周方向上分割成多個除糠金屬網筒部,多個支柱為了固定分割成上述多個的除糠金屬網筒部的各兩側邊緣而相互在圓周方向上空出間隙地豎立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研磨型立式碾谷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阻力體的各個形成為在研磨精白輥體的軸向上較長的長條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研磨型立式碾谷機,其特征在于, 為了調節上述阻力體向上述精白室內突出的位置的作用力,在上述各支柱上設置能夠利用調壓撥盤的轉動位置調節上述作用力的阻力體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研磨型立式碾谷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阻力體形成為,在軸向上延伸的一端邊緣和上述支柱由合頁支撐,另一方面,另一端邊緣與上述加力裝置聯動能夠以上述合頁為中心轉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型立式碾谷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支柱上設置外部空氣取入口和吹風口,將該吹風口配置在阻力體裝置中的阻力體的相對于谷物粒的流動為下游側且接近阻力體的部位,從該吹風口朝向上述精白室進行吹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型立式碾谷機,其特征在于, 加力裝置的加力是利用彈性體進行的。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型立式碾谷機,其特征在于, 加力裝置的加力是利用氣壓進行的。
【文檔編號】B02B3/06GK103687669SQ201280023812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3日
【發明者】瀨戶康義, 但馬史朗, 野中和人, 小池康范, 山本幸治 申請人:株式會社佐竹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