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保活運輸和儲存卡帕藻屬藻類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海洋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指卡帕藻屬藻類【主要包括長心卡帕藻(Kappaphycusalvarezii)和異枝卡帕藻(Kappaphycusstriatum)】的保活運輸和儲存的方法。本發明主要內容包括:健康卡帕藻屬藻類的收獲處理和保存條件選擇。該方法簡單易行、保活期長,適用于解決卡帕藻屬藻類的長途運輸,并且在臺風期,可以保證海藻養殖戶提前收獲種苗,并達到安全儲存種苗,規避種苗丟失的目的。本發明采取離水、保濕、控溫和黑暗的技術措施。離水目的適當降低卡帕藻屬海藻的生命活力,延長儲存和運輸時間;保濕可防止海藻干燥,與控溫一起維持其基本代謝能力;而黑暗可避免海藻發生光損傷,達到延長儲存和運輸時間目的。
【專利說明】一種保活運輸和儲存卡帕藻屬藻類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海洋生物【技術領域】,涉及到卡帕藻屬藻類【主要包括長心卡帕藻(Kappaphycus alvarezii)和異枝卡帕藻(Kappaphycus striatum)]的保活運輸和儲存技術。
【背景技術】
[0002]長心卡帕藻(Kappaphycusalvarezii)和異枝卡帕藻(Kappaphycus striatum)是國際上生產K型卡拉膠的主要原料,而K型卡拉膠在火腿腸、冰淇淋、果凍、奶制品等食品和醫藥工業中具有廣泛用途。
[0003]20世紀70年代開始,東南亞熱帶國家如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以及部分中南美洲國家(巴西、墨西哥等)以及部分非洲國家(坦桑尼亞、肯尼亞等)先后開始對這兩種海藻進行人工養殖。目前這兩種海藻原料只有很少來自于在珊瑚礁等熱帶海洋自然生境中的野生海藻,工業上使用的這兩種海藻原料大多源自人工養殖。人工規模化栽培長心卡帕藻和異枝卡帕藻等海藻,為國際上卡拉膠生產提供基礎材料,并進一步對相關食品加工等行業發展提供支撐。
[0004]魚害、附生藻、腐爛病、水溫限制和臺風等常常制約著卡帕藻屬海藻養殖。其中,魚害、附生藻和腐爛病經常造成卡帕藻屬藻類大范圍死亡,導致后續養殖健康苗種的緊缺。因此。必須從其它地區長途運輸栽培種苗,重新開始人工養殖。而在長途運輸中,如何控制溫度、濕度等,保持卡帕藻海菜的活性至關重要,目前尚缺少有效保存海菜活性的技術措施。
[0005]適宜于卡帕藻屬藻類的生長溫度一般在20_30°C,僅從海溫角度分析,在我國全年性滿足上述海藻生長的海域很少,只有海南三亞和陵水可滿足卡帕藻屬藻類生長。因此,目前我國生產卡拉膠的卡帕藻原料,90%以上依賴進口。為擴大卡帕藻屬藻類養殖規模,自主解決我國卡帕藻屬藻類原料的短缺問題,理論上可以利用我國南北海溫季節差異性,在夏季北方海域溫度條件適宜時,將卡帕藻屬藻類種苗從南方運輸到北方進行栽培,當冬季北方海域溫度條件不適時,將卡帕藻屬藻類種苗從北方運輸到南方進行栽培。卡帕藻屬藻類南北互動養殖過程中,如何有效保活運輸卡帕藻也非常重要。 [0006]另外,卡帕藻屬藻類在我國的養殖區通常也是臺風多發地域和藍子魚回游海區。在臺風或藍子魚來臨前,及時收獲卡帕藻并安全保活儲存種苗,不僅可規避臺風和魚害損失,也可提供充足的栽培種苗,避免臺風或魚害造成的種苗緊缺。因此,開發卡帕藻海菜保活儲存技術可為解決該問題提供支撐保障。
[0007]長期以來,國內外一直沒有嚴謹科學的卡帕藻屬海藻保活運輸方法,熱帶地區種苗經過長途運輸后,經常由于溫度過高導致腐爛死亡,或因為降溫不當導致海菜發生冷害甚至凍害,結果影響海藻的活力。同樣濕度如何控制也不很清楚。即使在同一地區不需運輸時(如遭遇臺風前收獲保種),可將這類海菜放入提前注滿海水的儲存池中保存,由于海藻自身可分泌出鹵代過氧化物,造成藻苗活力下降甚至導致種苗出現腐爛,某些看似健康的種苗在臺風過后掛入海里,也逃脫不了最終腐爛死亡的命運。[0008] 綜上所述,在卡帕藻海藻生產中,急需開發一種最低限度降低該海藻生命活力方法,用于卡帕藻種苗的保活運輸或儲存,保障該海藻栽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發明內容】
[0009]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保活運輸和儲存卡帕藻屬藻類的方法,用于卡帕藻屬藻類種苗的長期保活儲存和長途運輸。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卡帕藻屬藻類保活運輸和儲存的技術方法,采取離水、保濕、控溫和黑暗存儲的技術措施。
[0010]其中,所述離水指將卡帕藻屬藻類從海上收獲后,浙掉表面的水分。
[0011]其中,所述保濕指浙干的卡帕藻屬藻類放入盛儲容器,并放入預先浸泡過海水的吸水保濕材料。
[0012]優選的,所述吸水保濕材料包括:亞麻、苧麻、棉、以及化纖中的一種或數種。
[0013]優選的,為保障保濕效果,將所述卡帕藻屬藻類放入容器中,所述容器包括筐子、桶、袋子、以及能夠保障濕度的運輸車、空間、房間或池子;在保濕過程中,需要控制調節濕度,所控制的相對濕度在85 ±10%左右。
[0014]優選的,所述控溫指將離水保濕材料置于17.0-20.(TC的溫度范圍內。
[0015]優選的,所述黑暗存儲為完全避光或亮度指標在50 μ mol photons m 2 s 1WRq
[0016]本發明的特征在于采取離水、保濕、控溫和黑暗等系列技術措施,保持卡帕藻屬海藻菜苗的活力。其中,離水目的適當降低卡帕藻屬藻類生命活力,延長儲存和運輸時間;保濕可防止卡帕藻屬藻類干燥,與控溫一起維持其基本代謝能力;而黑暗可避免光損傷發生,同樣達到延長儲存和運輸時間目的。
[0017]本發明保活儲存卡帕藻屬海藻的技術方法具體為:
(1)將健康的卡帕藻海藻種苗,在海上收獲后放于網兜中,迅速浙干表面的水分,浙干的程度以網兜不往下滴水為準;浙干后的卡帕藻海藻種苗裝于盛儲容器中儲存。在該操作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將收獲后的海菜種苗置于光線直接照射下,減少不必要的光損傷;
(2)將盛儲鮮活海菜的容器放于不同梯度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梯度條件下,在不同存儲時間后取出并下海培養兩周,觀察其生長狀況。在觀察期,以卡帕藻的比生長速率作為評價處理效果的指標。通過系列實驗,確定了保活儲存卡帕藻屬藻類的最佳條件為:溫度17-20°C,相對濕度在85±10%左右,黑暗或很弱的室內光線條件;
(3)大批量儲存和運輸時,將卡帕藻種菜按照步驟(1)離水處理并放入盛儲容器中,同時在盛儲容器下部、四周和海菜中間或上部放置海水浸泡過的保濕吸水材料,這些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亞麻、苧麻、棉布以及各種化纖吸水性較好的布料等,以保證容器內海藻處于一定濕度;保濕材料的浸水程度以不向外大量浸出水份為標準;
(4)在上述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不要用力擠壓海藻,避免海藻折斷和其它損傷發生。
[0018]通過系列實驗,確定了保活儲存卡帕藻屬藻類的最佳條件為溫度17-20°C,相對濕度在85± 10%左右,黑暗或很弱的室內光線條件。上述條件下運輸和儲存的海藻,至少在5天內能保障其生命活力,可作為種苗繼續用于海上栽培。
【具體實施方式】[0019]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后權利要求書限定的范圍。
[0020]實施例1
(I)取健康長心卡帕藻種苗30株,浙干表面的水分,稱重每株30 g,其中5株作為對照,直接放回海中掛養栽培。另外,將其它25株長心卡帕藻種苗分別裝于泡沫箱中(泡沫箱大小約50 cmX 80 cm)離水儲存;
在長心卡帕藻種苗(以下簡稱海菜)放入泡沫箱前,先在泡沫箱底部放置海水完全浸濕的吸水毛巾,然后鋪放一層海菜苗于濕毛巾上,再于該層海菜種苗上加鋪一層濕毛巾,繼續將剩下的海菜種苗放入泡沫箱內,最后在種苗上面再鋪一層濕毛巾,毛巾的濕度情況以剛剛不往外滴水為準。
[0021]上述操作過程中,避免用力擠壓海菜造成不必要的折斷等損傷發生。
[0022](2)將泡沫箱放置在溫度14.0±1.5°C和光照為黑暗的培養箱內。在儲存不同時間(天)后,每次隨機取5株長心卡帕藻依次標記掛養于海中培養,并測定長心卡帕藻在海中掛養前兩周的重量(如表1所不);
(3)實驗過程中,經多次測定泡沫箱內的相對濕度,結果顯示相對濕度在70%-100%范圍內變動,該變動與泡沫箱封閉程度和放入的浸濕吸水材料數量有關,通常封閉較好的箱內相對濕度在85%-100%,在開箱取菜過程中海菜周圍的相對濕度下降到50%左右。
[0023]表1.在14.0±1.5°C、黑暗離水儲存條件下,保藏不同時間的長心卡帕藻種苗掛養于海中的鮮重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卡帕藻屬藻類保活運輸和儲存的技術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離水、保濕、控溫和黑暗存儲的技術措施。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帕藻屬藻類保活運輸和儲存的技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離水指將卡帕藻屬藻類從海上收獲后,浙掉表面的水分。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帕藻屬藻類保活運輸和儲存的技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濕指浙干的卡帕藻屬藻類放入盛儲容器,并放入預先浸泡過海水的吸水保濕材料。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卡帕藻屬藻類保活運輸和儲存的技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保濕材料包括:亞麻、苧麻、棉、以及化纖中的一種或數種。
5.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卡帕藻屬藻類保活運輸和儲存的技術方法,其特征在于,為保障保濕效果,將所述卡帕藻屬藻類放入容器中,所述容器包括筐子、桶、袋子、以及能夠保障濕度的運輸車、空間、房間或池子;在保濕過程中,需要控制調節濕度,所控制的相對濕度在85 ±10%左右。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帕藻屬藻類保活運輸和儲存的技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溫指將離水保濕材料置于17.0-20.(TC的溫度范圍內。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帕藻屬藻類保活運輸和儲存的技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暗存儲為完全避光或亮度指標在50 μ mol photons m 2 s 1WRq
【文檔編號】A01G33/00GK103918543SQ201310010473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1日
【發明者】龐通, 劉建國, 李俊鵬, 劉倩, 林偉, 張立濤, 李虎 申請人:南通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學與技術研究發展中心,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