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具體地是一種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農業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之一,資源約束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村經濟發展方式,不僅導致有限的農業資源浪費嚴重,而且使本來日趨惡化的農業生態環境問題更加突出。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在生產過程中施用化肥、農藥、塑料薄膜,雖然使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但也帶來了許多新問題,如畜禽糞便直接用作農家肥后利用效率低下,微量元素不能完全被作物吸收,化肥、農藥的使用造成了新的污染等,土地利用率過低等,使得產品品質不高,產品安全性沒有足夠的保障等。因此,人們迫切的需要一種裝置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使得產品綠色無污染品質受到保障。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解決了土地利用率過低,蔬菜等農產品存在質量安全問題的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在用于農作物種植的維持溫濕度恒定的大棚式的溫室區中設置有檢測溫室區內溫濕度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和對室內溫濕度進行調節的超聲波霧化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和超聲波霧化器通過設置在溫室區外側頂部的管理用房中的微電腦控制器進行控制, 在溫室區外側設置有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和太陽能發電板,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通過太陽能集熱給溫室區提供熱量,太陽能發電板通過太陽能發電為溫室區提供電力,溫室區中心地面設置有取水井和回灌井,出水自取水井經過濾進入溫室區墻體水道循環后回流至回灌井,通過取水環流達到冷季保溫、熱季制冷,維持溫室區溫度恒定。
所述溫室區內還設有CO2發生器和N、P、K自動分配系統,并通過微電腦控制器進行自動監控。
構成溫室區墻體的框架為鋼結構,墻體為5 10公分的泡沫保溫板通過U型卡固定,保溫板外層噴涂有用于防水、防腐蝕和增加墻體強度的水泥聚合物,U型卡外端固定有多組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和太陽能發電板,溫室區內的地面和側壁設有與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相通的用于通風保溫的多組太陽能熱風管道,太陽能熱風管道內置有用于夜晚減緩管道內熱量流失的蜂窩狀沸石塊。
所述溫室區頂部設置有透明板,在透明板上面設有自動卷簾式保溫被。
所述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和太陽能發電板設置在溫室區前面,取代溫室區的前面墻體。
所述管理用房設 置在溫室區外側頂部,位于溫室區中心后側位置,以溫室區后側部分墻體為支點,外加立柱支架構成,懸空在溫室區頂部后側。
所述管理用房設置在溫室區外側頂部,位于溫室區中心頂部,以溫室區后墻體為一側支點,溫室區前側固定有立柱作為另一面支點,管理用房懸空在溫室區中心頂部。
所述管理用房設置在溫室區外側頂部,位于溫室區右側頂部,以溫室區右側墻體為一側支架,溫室區墻體左側合適位置固定立柱,支撐管理用房在溫室區頂部右側。
所述管理用房支撐立柱為鋼結構、木結構或者水泥材質,高出地面,柱體上面構建管理用房,管理用房由輕型墻體材料構成,管理用房門側安裝有輕鋼結構走道,溫室區頂部也設有走道,方便管理監護溫室區,管理用房地板下層鋪設有盤管,地下盤管下層設有保溫層,管理用房頂部同樣固定有盤管,盤管上方是保溫層,保溫層上方是鋼板,盤管與取水井和回灌井連通。
所述溫室區管理用房內設置有具有遠程監控功能的自動監控系統,當溫室區運作時,管理人員通過手機或計算機監測到溫室區內植物生長情況和溫室區環境數據,通過手機或者計算機進行控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模塊式,可以根據土地性質的改變進行移動拆除,節省空間,當需拆除時,絕大部分材料可回收循環利用。安裝施工前不需要對農田進行堆土平整,生產周期快,施工時沒有建筑垃圾,溫室區鋼結構材料均經過陽極電泳處理,防腐耐用; 管理用房懸空建筑,高度利用空間,大大減少了管理用房的占地面積(現在的管理用房地面大部分需經過水泥硬化處理),成本低廉。為農業現代化開創了新思路,充分利用了太陽能, 生物質能(利用作物秸桿的等農作物廢棄物產生沼氣),減少對傳統能源的消耗。整體建筑成本低于現代磚土結構大棚成本,采用標準化設計及安裝,可以大量推廣。
圖1為本發明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的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與太陽能熱風管道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的溫室區墻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的另一種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詳細說明
如圖1-3所示,本發明的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在用于農作物種植的維持溫濕度恒定的大棚式的溫室區I中設置有檢測溫室區內溫濕度的溫度傳感器2、濕度傳感器3和對室內溫濕度進行調節的超聲波霧化器14,溫度傳感器2、濕度傳感器3和超聲波霧化器14通過設置在溫室區I外 側頂部的管理用房12中的微電腦控制器13進行控制,在溫室區I外側設置有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4和太陽能發電板8,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4通過太陽能集熱給溫室區I提供熱量,太陽能發電板8通過太陽能發電為溫室區I提供電力,溫室區I中心地面設置有取水井5和回灌井6,出水自取水井5經過濾進入溫室區墻體水道(圖中未示)循環后回流至回灌井6,通過取水環流達到冷季保溫、熱季制冷,維持溫室區I溫度恒定。
所述溫室區I內還設有CO2發生器和N、P、K自動分配系統,并通過微電腦控制器 13進行自動監控。
構成溫室區墻體15的框架16為鋼結構,墻體為5 10公分的泡沫保溫板17通過U型卡18固定,保溫板外層噴涂有用于防水、防腐蝕和增加墻體強度的水泥聚合物,U型卡外端固定有多組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4和太陽能發電板8,溫室區I內的地面和側壁設有與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4相通的用于通風保溫的多組太陽能熱風管道7,太陽能熱風管道7 內置有用于夜晚減緩管道內熱量流失的蜂窩狀沸石塊。
所述溫室區I頂部設置有透明板9,在透明板9上面設有自動卷簾式保溫被10。
本實施例中,所述管理用房12設置在溫室區I外側頂部,位于溫室區中心后側位置,以溫室區后側部分墻體為支點,外加立柱支架構成,懸空在溫室區頂部后側。
如圖示4所示,根據需要,也可以采用,所述管理用房12設置在溫室區I外側頂部,位于溫室區中心頂部,以溫室區后墻體為一側支點,溫室區前側固定有立柱作為另一面支點,管理用房懸空在溫室區中心頂部。或,所述管理用房12設置在溫室區外側頂部,位于溫室區右側頂部,以溫室區右側墻體為一側支架,溫室區墻體左側合適位置固定立柱,支撐管理用房在溫室區頂部右側。
如圖4所示,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為,所述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4和太陽能發電板 8設置在溫室區I前面,取代溫室區I的前面墻體。
所述管理用房12支撐立柱為鋼結構、木結構或者水泥材質,高出地面,柱體上面構建管理用房12,管理用房由輕型墻體材料構成,管理用房12門側安裝有輕鋼結構走道 11,溫室區頂部也設有走道11,方便管理監護溫室區,管理用房地板下層鋪設有盤管(圖中未示),地下盤管下層設有保溫層,管理用房頂部同樣固定有盤管,盤管上方是保溫層,保溫層上方是鋼板,盤管與取水井5和回灌井6連通。
所述溫室區管理用房內設置有具有遠程監控功能的自動監控系統,當溫室區運作時,管理人員通過手機或計算機監測到溫室區內植物生長情況和溫室區環境數據,通過手機或者計算機進行控制。
本發明的溫室區具有維持溫濕度恒定的功能,通過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檢測溫室區內溫濕度,微電腦控制器進行控制,太陽能陽光及太陽能熱風管道和超聲波霧化器對室內溫室度進行調節,確保溫室區內環境恒定。溫室區中心地面的取水井、回灌井對溫度進行二次保障,維持溫度恒定。整個溫室區供電由太陽能發電板進行蓄電供給。溫室區后方設有管理用房可對溫室區進行監控。
所述的溫室區具有維持溫室區恒定的功能,通過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產生熱風通過熱風管道將熱風在溫室區內進行循環,為溫室區提供熱量,其次,根據取水環流技術將從取水井抽出的恒溫地下水過濾后經水管在溫室區循環回流到回灌井,一方面可以冬保溫夏制冷,另一方面通過超聲波霧化器可以調節溫室區的濕度,澆灌作物等。
所述的管理用房是在溫室區 后側中心位置懸空建筑的用房,里面放置有微電腦監控設備可以清晰的檢控溫室區環境發生變化,從而進行控制使偏離的環境達到恒定。管理用房通過鋼結構走道與溫室區相連,可以清晰的查看溫室區作物生長情況。管理用房通過柱子懸空建筑,可以節省占地面積,管理用房底部也可以種植合適的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單位面積種植率。
所述的土壤分析儀可以對土壤的微量元素進行分析,通過N、P、K自動分配系統對所缺元素進行合理的配置,避免浪費及二次污染。
所述的溫濕度傳感器,是檢測溫室區內溫室區,已達到對溫濕度進行合理的調整, 維持作物生長的良好環境。
所述的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是為溫室區提供熱風,太陽能發電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通過蓄電池存儲,以供整個溫室區電力消耗。
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為PLC控制器。
本模塊式溫室區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太陽能、地熱能,可實現自動化管理,無污染、 投資少、見效快,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單位面積種植量。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于使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不能僅以本實施例來限定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即凡本發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變化或修飾,仍落在本發明的 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其特征在于,在用于農作物種植的維持溫濕度恒定的大棚式的溫室區(I)中設置有檢測溫室區內溫濕度的溫度傳感器(2)、濕度傳感器(3)和對室內溫濕度進行調節的超聲波霧化器(14),溫度傳感器(2)、濕度傳感器(3)和超聲波霧化器(14)通過設置在溫室區(I)外側頂部的管理用房(12)中的微電腦控制器(13)進行控制,在溫室區(I)外側設置有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4)和太陽能發電板(8),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4)通過太陽能集熱給溫室區(I)提供熱量,太陽能發電板(8 )通過太陽能發電為溫室區(I)提供電力,溫室區(I)中心地面設置有取水井(5 )和回灌井(6),出水自取水井(5)經過濾進入溫室區墻體水道循環后回流至回灌井(6),通過取水環流達到冷季保溫、熱季制冷,維持溫室區(I)溫度恒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室區(I)內還設有CO2發生器和N、P、K自動分配系統,并通過微電腦控制器(13)進行自動監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其特征在于,構成溫室區墻體(15)的框架(16)為鋼結構,墻體為5 10公分的泡沫保溫板(17) 通過U型卡(18)固定,保溫板外層噴涂有用于防水、防腐蝕和增加墻體強度的水泥聚合物, U型卡外端固定有多組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4)和太陽能發電板(8),溫室區(I)內的地面和側壁設有與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4)相通的用于通風保溫的多組太陽能熱風管道(7), 太陽能熱風管道(7 )內置有用于夜晚減緩管道內熱量流失的蜂窩狀沸石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室區(I)頂部設置有透明板(9),在透明板(9)上面設有自動卷簾式保溫被 (1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4 )和太陽能發電板(8 )設置在溫室區(I)前面,取代溫室區(I)的前面墻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用房(12)設置在溫室區(I)外側頂部,位于溫室區中心后側位置,以溫室區后側部分墻體為支點,外加立柱支架構成,懸空在溫室區頂部后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用房(12)設置在溫室區(I)外側頂部,位于溫室區中心頂部,以溫室區后墻體為一側支點,溫室區前側固定有立柱作為另一面支點,管理用房懸空在溫室區中心頂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用房(12)設置在溫室區外側頂部,位于溫室區右側頂部,以溫室區右側墻體為一側支架,溫室區墻體左側合適位置固定立柱,支撐管理用房在溫室區頂部右側。
9.根據權利要求6、7或8所述的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 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用房(12)支撐立柱為鋼結構、木結構或者水泥材質,高出地面,柱體上面構建管理用房(12),管理用房由輕型墻體材料構成,管理用房(12)門側安裝有輕鋼結構走道(11),溫室區頂部也設有走道(11),方便管理監護溫室區,管理用房地板下層鋪設有盤管,地下盤管下層設有保溫層,管理用房頂部同樣固定有盤管,盤管上方是保溫層,保溫層上方是鋼板,盤管與取水井(5)和回灌井(6)連通。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室區管理用房內設置有具有遠程監控功能的自動監控系統,當溫室區運作時,管理人員通過手機或計算機監測到溫室區內植物生長情況和溫室區環境數據,通過手機或者計算機進行控制。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農作物種植的模塊式恒溫恒濕自動監控溫室區,利用自然能源太陽能和地熱能,進行供電供熱的綠色環保無污染自足自給,溫室區室內地面置有多組熱風循環管道,由平板式太陽能集熱器進行供熱,通過溫度傳感器進行檢測,微電腦進行自動控制調節室內溫度,使溫室區室內保持恒溫;溫室區室內置有多個超聲波霧化器,通過濕度傳感器進行濕度檢測,使室內濕度在作物生長適宜的濕度環境下恒定。除此之外,溫室區還裝有土壤自動分析儀,可以檢測土壤中N、P、K的含量,通過N、P、K自動分配系統提供適合各種作物生存環境。溫室區所有電力供給皆有太陽能發電板提供,真正的達到綠色無污染自足自給。
文檔編號A01G9/18GK103053364SQ20131001347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5日
發明者崔勇 申請人:崔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