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提高母豬泌乳量的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養豬飼料添加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提高豬群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方法,更具體地說是一種提高母豬泌乳量的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在養豬生產過程中,如何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是養豬業一直追求的目標。越來越多的養豬企業已認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如何對成本費用進行有效管理,是我們共同關注的現實問題。目前養豬業的成本主要由飼料費用、場地圈舍和人員管理費用、以及豬群的生產效率等幾方面構成。除降低飼料和生產管理成本之外,提高豬群生產效率成為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人們把降低生產成本的研究重點放在提高豬群生產效率上。我國生豬生產與畜牧業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如發達國家母豬年產
2.4窩,我國母豬年產僅2.0窩;發達國家每頭母豬年出欄肉豬22頭以上,而我國僅16頭。豬群生產效率主要由種豬生產效率和生豬養殖水平決定。母豬生產效率的高低是決定經濟效益的基礎。如果把母豬年提供肉豬數由目前的16頭提高到22頭,則繁殖部分的成本將減少37.5%o 影響母豬生產效率的因素主要有母豬的年產窩數、窩產仔數和仔豬的成活率。對此進一步分析,可分成窩產活仔數和每年每頭母豬分娩窩數。每年每頭母豬分娩窩數的不同是造成不同豬場之間每年每頭母豬生產仔豬數不同最重要的因素。調整優化飼養母豬的胎次結構、縮短經產母豬的繁殖周期,是提高母豬生產效率,實現母豬高產仔、高效益的關鍵措施。影響年分娩窩數的因素有妊娠期長度、哺乳天數和非生產天數。非生產天數指的是每個繁殖周期或每年當中母豬或青年母豬既非妊娠又非泌乳的天數。被認為是影響繁殖群生產效率最關鍵的指標。這并不是說窩產仔數和斷奶前死亡率就不重要,但改變窩產仔數比非生產天數要難得多。妊娠期長度相對固定,因此縮短空懷期天數就成為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所在。通常,采用早期斷奶、超早期斷奶的方法縮短哺乳期,從而縮短空懷天數,母豬產后十幾天便可再次發情,但按照國內目前的養殖水平,采用超早期斷奶仔豬哺育難度加大、管理條件要求嚴格、母豬恢復較難。所以實際生產中還主要采用產后21—35天斷奶的方式。一般而言,泌乳期一般是28d,從斷奶到再配種的天數,可以在IOd之內,而懷孕期平均是114d,其范圍在112 116d。那么如果懷孕期、泌乳期、非生產天數分別為114d、28d和10d。故理論上一頭種母豬每年可生產2.4胎。事實上,我國大多數豬場母豬的年產胎數在1.9 2.0胎。原因是母豬非生產天數過長。目前我們以一年生產2.2胎做為改善的目標。這樣,如何縮短母豬的非生產天數便成為提高母豬繁殖效率的研究重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公開了一種提高母豬泌乳量的添加劑。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公開了添加劑的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是公開了中藥添加劑在提高哺乳母豬的泌乳性方面的應用。所述的提高哺乳母豬的泌乳性指的是產前一周至分娩階段的母豬。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公開了如下的技術內容;
一種提高母豬泌乳量的添加劑,其特征在于它是有下述重量的中藥材組成:
蒲公英10-40克,白術10-40克,甘草10-20克,山楂10-30克,伊維菌素4_10毫克,阿莫西林1.2-2.4克。所述中藥材的重量為:蒲公英30克,白術25克,甘草15克,山楂20克,伊維菌素6毫克,阿莫西林1.5克。本發明進一步公開了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驟進行:
(1)將各味中草藥按照配方設計的添加量稱量,然后依照配方加以混合;
(2)采用重量份數為5:1的水:中藥比例浸泡配伍的中草藥60min,在電砂鍋內用武火加熱煮沸,然后改為文火,繼續煎煮60min,趁熱攪拌、過濾;
(3)藥渣再加水煎煮一次,水量為沒過藥面,煮沸時間30min,過濾;
(4)合并濾液,加熱濃縮至藥、液體積比為1:1 ;
(5)以玉米面為載體,將玉米面在105°C烘箱內烘兩小時,去除玉米面中的酶類,冷卻后與藥液混合,再加入配方設計的伊維菌素、阿莫西林均勻混合后在65°C烘箱內烘干,得到與原生藥重量相同的中草藥添加劑。(6)按照上述步驟依次加工制作完成,然后用自封袋按照配方具體添加量進行分裝,4°C干燥環境保存。本發明所用到的中藥材功效與作用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母豬泌乳量的添加劑,其特征在于它是有下述的中藥材組成: 蒲公英10-40克,白術10-40克,甘草10-20克,山楂10-30克,伊維菌素4_10毫克,阿莫西林1.2-2.4克。
2.權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劑,其中所述中藥材的重量為:蒲公英30克,白術25克,甘草15克,山楂20克,伊維菌素6毫克,阿莫西林1.5克。
3.權利要求1所述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驟進行: (1)將各味中草藥按照配方設計的添加量稱量,然后依照配方加以混合; (2)采用重量份數為5:1的水:中藥比例浸泡配伍的中草藥60min,在電砂鍋內用武火加熱煮沸,然后改為文火,繼續煎煮60min,趁熱攪拌、過濾; (3)藥渣再加水煎煮一次,水量為沒過藥面,煮沸時間30min,過濾; (4)合并濾液,加熱濃縮至藥、液體積比為1:1 ; (5)以玉米面為載體,將玉米面在105°C烘箱內烘兩小時,去除玉米面中的酶類,冷卻后與藥液混合,再加入配方設計的伊維菌素、阿 莫西林均勻混合后在65°C烘箱內烘干,得到與原生藥重量相同的中草藥添加劑; (6)按照上述步驟依次加工制作完成,然后用自封袋按照配方具體添加量進行分裝,4°C干燥環境保存。
4.權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劑在制備提高哺乳母豬的泌乳性藥物中的應用。
5.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其中所述的提高哺乳母豬的泌乳性指的是產前一周至分娩階段的母豬。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母豬泌乳量的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它是有下述中藥材組成蒲公英10-40克,白術10-40克,甘草10-20克,山楂10-30克,伊維菌素4-10毫克,阿莫西林1.2-2.4克。本發明進一步公開了在添加劑制備提高母豬泌乳量的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的實驗結果證明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對母豬有明顯的提高泌乳量的作用。
文檔編號A23K1/14GK103211094SQ201310135499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8日
發明者鄭成江, 王文杰, 宋青龍, 譙仕彥, 王建國, 宗學東, 楊福 申請人:天津市畜牧獸醫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