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西葫蘆種瓜通年一植多收的培育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西葫蘆種瓜通年一植多收的培育方法,屬于植物繁殖育種領域。本發明的方法包括:嚴格選擇適宜品種;綜合應用多種措施養根增根,保莖保葉,一生壯秧;摸清西葫蘆開花坐果規律,在枯花期到來前授配下茬種瓜;適時摘,適時切,妥善處理好種瓜配、收、貯、切四者之間互動的時態關系等。本發明的方法露地種植通年可連續收種瓜三茬,在保護地種植可通年收種瓜四茬,大大提高了種瓜產量和年畝產籽量,增產可達36-45%,同時生產成本也大大降低,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西萌蘆種瓜通年一植多收的培育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蔬菜育、繁、制種方法,尤其是一種西葫蘆種瓜通年一植多收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我國各地做的西葫蘆育、繁、制種工作,普遍為從春播到拉秧只收一次種瓜的單作一茬,也有加個秋單作茬或去海南南繁的。這些單作茬生長,由于受季節和時間的限制,其產量和效益均受限,大部分地區單一茬的畝產籽量為25-30kg。世界四大優良蔬菜制種基地之一的甘肅酒泉一帶畝產量最高,可達55kg左右。但外出制種路途遙遠、成本高且種質資源流失嚴重,弊端甚多。如何在華北平原地區,尤其是華北平原北部地區提高西葫蘆種瓜產量,實現通年一植多收西葫蘆種瓜的培育技術目前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西葫蘆種瓜通年一植多收的培養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0004]短蔓型西葫蘆在我國乃至全世界西葫蘆種類中占主體地位,其在暑夏酷熱季節有一個枯花(雌雄均無或極少)期。本發明根據多年種植西葫蘆經驗發現,當日最高氣溫連續5天彡33°C,西葫蘆雌花消失;又連續5天彡35°C,雄花也消失或僵結不開。若高溫連續,則數日內無花。若不連續,則雌花或雄花數量極少,呈斷續狀態。在華北平原北部的涿州,每年大致出現在“小暑”節之后的7月中旬到“處暑”節之前的8月中旬,西葫蘆枯花期歷時約一個月。此期內進行授粉配瓜是非常困難的,不易獲得授配成功,但本發明反向在此前已完成授粉受精坐住的小種瓜,倒可以在此時段內繼續發育、長大、成熟和產籽。
[0005]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西葫蘆種瓜通年一植多收:
[0006](I)選擇西葫蘆品種;
[0007](2)播前播后采取如下措施,以養根增根,保莖保葉,一生壯秧:
[0008]①按常規標準施足底肥,深翻土層至30-33cm深;
[0009]②第一茬種瓜授配前,只深松土,不追肥澆水,促多生根,深扎根;
[0010]③及時防治病蟲害,禁翻動蔓,保株保莖保葉片;
[0011]④視植株長勢長相,在每茬種瓜授配完畢后分期追施速效氮、鉀混合肥3-4次;
[0012]⑤夏、秋二季,隨著莖蔓伸長,隔段偎土固壓蔓數次,不斷增生莖下不定根,擴大植株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范圍和力度;
[0013](3)在西葫蘆枯花期到來前,授配多茬種瓜,且“多(種)瓜共生”;
[0014](4)依據瓜齡夠,瓜皮硬的兩條標準,收摘種瓜進行切瓜取籽;所述的瓜齡指的是從授配到摘瓜時天數,所述的瓜皮硬指的是手指甲掐不動。
[0015]步驟(2)所述的一生壯秧是指使瓜株從出苗到秋后拉秧一直保持健壯
[0016]具體來說如下:
[0017](I)嚴選適宜品種:①生產或科研育種中利用價值高;②長勢健壯,不早衰;③抗病性強,特別是抗病毒病和白粉病(不抗病毒品種必須放在防蟲紗網內,從而避免病蟲害);④主蔓結瓜,不分杈或極少分杈;
[0018](2)養根增根,保莖保葉,一生壯秧:①按常規標準施足底肥,所述底肥是以有機肥為主,搭配復合肥,為腐熟的雞糞或豬糞每畝4-5方,搭配含氮、磷、鉀各成分的復合肥每畝50公斤,深翻土層(30-33cm深);②第一茬種瓜授配前,只深松土,不追肥澆水,促多生根,深扎根;③及時防治病蟲害,禁翻動蔓,保株保莖保葉片;④視植株長勢長相,在每茬種瓜授配完畢后,適量追施速效N、K混合肥3-4次。(每次每畝尿素10-15kg,硫酸鉀5-7kg);⑤夏、秋二季,隨著莖蔓的不斷伸長,隔段偎土固壓蔓數次,不斷增生莖下不定根,擴大植株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范圍和力度;
[0019](3)摸清西葫蘆開花坐果規律,躲開“枯花期”,一年巧配多茬種瓜;
[0020]短蔓型西葫蘆單作茬在配種瓜時,植株尚未充分長成,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盛,對養分爭奪激烈。當時大小不等的功能葉片每株只有8-10片,總葉面積2700cm2上下,光合產物有限。因此除“對瓜”(同株2天之內可視為成對出現同時開放的相鄰二雌花瓜,不超總量的20%)外,單株因營養不足即使授粉很充分、環境條件很適宜也是坐不住第二個種瓜的。而在本發明的“一植多收”或稱為“一植多茬”的連作茬方法中,配下茬種瓜的時間是在上茬瓜長到30-35天(種瓜齡的3/4)后,瓜株和種瓜個頭都已充分長成,單株大個的功能葉可達16-20片,總葉面積5400cm2左右,此時植株是營養物質造的多,消耗少,有足夠的能力在上茬種瓜未摘的情況下再授配坐住下茬小種瓜1-2個,兩茬種瓜共同生存一段時間。如此茬次重疊,共生共存的現象,稱之謂“多(種)瓜共生”,是本發明方法之特有優勢和成功原因之一。
[0021]露地(適宜大面積生產):
[0022](1)4月16日至4月22日期間大田直播,5月26日至6月4日前后授配第I茬種瓜,每株I個瓜;
[0023](2)6月26日-7月3日,在第一茬種瓜長夠30-35天后,達到可摘種瓜瓜齡的3 /4時,以及一年一度的西葫蘆“枯花期”到來之前,授配第二茬種瓜,每株1-2個瓜;
[0024](3) 8月18日-8月26日,授配第三茬種瓜,每株也1_2個瓜,一直長到10月22日-10月30日;此時,上茬種瓜長大,但并未成熟,未摘,又授配下茬種瓜,且每單株能坐住1-2個,共同生存一段時間,茬次重疊,共生共存,從而實現“多瓜共生”。
[0025]對于保護地的生產方式而言:
[0026](1)3月2日至3月9日育苗,月底栽入,4月22日至4月29日授配第I茬種瓜;
[0027](2)5月26日至6月4日期間,在第一茬種瓜長夠30_35天后,達到可摘種瓜瓜齡的3 / 4時,授配第二茬種瓜,每株1-2個瓜;
[0028](3) 6月26日-7月3日“枯花期”前授配第三茬種瓜:每株也1_2個瓜;此時,上茬種瓜長大,但并未成熟,未摘,又授配下茬種瓜,且每單株能坐住1-2個,共同生存一段時間,茬次重疊,共生共存,從而實現“多瓜共生”;
[0029](4)8月16日至9月5日授配第4茬;
[0030](5)到11月5日至15日下大雪前才撤棚拉秧,一年之內實現4茬種瓜。
[0031]本發明的生產方法可應用于華北平原或我國其他地區,具體日期可以在本發明基本原理的范圍內根據地區的熱、溫條件進行靈活變通和適當調整。
[0032]對于在華北大平原北部地區,露地大面積生產:
[0033](1)4月16日_4月22日大田直播,5月26日至6月4日授配第I巷種瓜,每株只結I瓜;
[0034](2)6月26日_7月3日,在第一巷種瓜長夠30-35天后,達到可摘種瓜瓜齡的3 /4時,以及一年一度的西葫蘆“枯花期”到來之前,授配第二茬種瓜,每株1-2個瓜;
[0035](3)8月18日_8月26日,授配第三巷種瓜,每株1-2個瓜,一直長到10月22日-10月30日;此時,上茬種瓜長大,但并未成熟、未摘,又授配下茬種瓜,且每單株能坐住1-2個,共同生存一段時間,茬次重疊,共生共存,即“多(種)瓜共生”。
[0036]對于在華北大平原北部地區,單膜帶防蟲紗網冷棚:
[0037](1)3月2日至3月9日育苗,月底栽入,4月22日至4月29日授配第I茬種瓜;
[0038](2)5月26日至6月4日期間授配第二茬:在第一茬種瓜長夠30_35天后,達到可摘種瓜瓜齡的3 / 4時,以及一年一度的西葫蘆“枯花期”到來之前,授配第二茬種瓜,每株1-2個瓜;
[0039](3)6月26日至7月3日“枯花期”前授配第三茬種瓜,每株也1_2個瓜;此時,上茬種瓜長大,但并未成熟,未摘,又授配下茬種瓜,且每單株能坐住1-2個,共同生存一段時間,茬次重疊,共生共存,從而實現“多瓜共生”;
[0040](4)8月16日至9月5日期間授配第4茬種瓜;到11月5日至15日撤棚拉秧,一年之內實現4茬種瓜。
[0041]優選地,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在河北涿州,4月18號大田直播,6月I號授配第一巷種瓜,每株一般只結一瓜。6月26日-7月3日,在第一巷種瓜長夠30-35天(已達可摘種瓜瓜齡的3 / 4,下同)后和一年一度的西葫蘆“枯花期”到來之前,授配第二茬種瓜,每株可1-2個(2個的株率可達50%左右,下同)。8月16日-8月24日前后,授配第三茬種瓜,每株也1-2個,一直長到10月22日-10月30日。
[0042]保護地(以單膜帶防蟲紗網冷棚為例,適宜珍稀育種材料擴繁與配制):3月2日-9日育苗,月底栽入,4月22日-29日即可授配第一茬種瓜。6月I日前后授配第二茬。6月26日-7月3日“枯花期”前授配第三茬。8月16日-9月5日授配第四茬。到11月5日-15日下大雪前才撤棚拉秧,一年之內可輕松完成四茬種瓜。
[0043](4)適時摘,適時切,妥善處理好種瓜配、收、貯、切四者之間互動的時態關系:
[0044]種瓜成熟應采收有二條標準,一是瓜齡(授配一摘瓜時天數)夠,二是瓜皮硬(手指甲抬不動)。
[0045]應采收的適宜瓜齡是:露地頭茬瓜40-45天,二茬瓜35-40天,三茬瓜55-60天;保護地頭茬瓜45-50天,二茬瓜40-45天,三茬瓜35-40天,四茬瓜55-60天。
[0046]正常采收的適齡種瓜,特別是成熟前早死(秧)早摘的種瓜,切瓜取籽前都需要有一個貯放后熟階段。后熟能使瓜內籽粒飽滿或更加飽滿,其時間長短,隨種瓜的成熟程度而定。實踐中,我們用“生長存貯總日”這個詞來表述種瓜可切的時間標準,或簡稱為“生存總日”。一般情況下為:
[0047]春末4月份天暖時配一瓜內籽粒飽滿瓜可切(簡稱可切,下同),種瓜生存總日需要60-65天。
[0048]夏初5月份始熱時配一可切,需50-55天。
[0049]盛夏6月初-8月15號炎熱時配一可切,需40-45天。
[0050]秋初8月16-8月20號尚熱時配一可切,需50-55天。
[0051]8月21-8月25號退熱時配一可切,需60-65天。
[0052]前秋8月26-8月31號始爽時配一可切,需65_70天。
[0053]中秋9月I號-9月10號涼爽時配一可切,需70-75天。
[0054]同時,為確保取籽切瓜成功(籽粒飽滿或較飽滿),除主要依據上述時間標準外,還應考慮以下瓜態條件:①瓜皮變黃硬或較黃硬。②活秧生長至少20 (天熱和較暖時)-30(天涼時)天以上。③要適溫存放。溫度較高(18-30°C)后熟速度快,過高易內發芽,偏低則后熟速度延緩。④健株瓜種籽灌漿快,弱株瓜種籽成熟慢。
[005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光熱、溫度等條件并非較好的區域例如在京南冀中的涿州平原地帶進行,并取得和公認的優良制種區域例如甘肅酒泉相媲美的制種效果,不離家門口,就地操作工作幾不誤,種資得安保。大大降低了成本,無需遠距離的運輸等;在產量上而言,一年之內多收2-3茬種瓜,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相對較少,并且產量和制種質量具有較好的保障。
[0056]經發明人的實驗證實,本發明的育、制種方法,露地三茬年畝產籽75_85kg,保護地四茬年畝產籽90-100kg。比常規搞法去酒泉或在內地春、秋單作兩茬還增產36-45%,這種增產趨勢出乎了所有技術專家的預期,現正在考慮對本發明的西葫蘆育、制種方法進行大規模推廣,并計劃在其他蔬菜作物的育、制種上進行測試推廣,驗證其增產效果。
[0057]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大大降低了育種的成本,繁、制種生產成本由去甘肅酒泉的每公斤80元降為在華北平原北部地區新法操作的每公斤50元左右。
【具體實施方式】
[0058]以下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內容,但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對本發明方法、步驟或條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換,均屬于本發明的范圍。
[0059]若未特別指明,實施例中所用的技術手段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常規手段。
[0060]實施例1西葫蘆露地三茬培育方法(I)
[0061]嚴選適宜品種:要求①生產或科研育種中利用價值高。②長勢健壯,不早衰。③抗病性強,特別是抗病毒病和白粉病(不抗病毒品種必須放在防蟲紗網內)。④主蔓結瓜,不分杈或極少分杈。本實施例中,采用的西葫蘆品種是翠瑩101,由中國種子集團公司培育獲得。
[0062]播前播后采取措施,以養根增根,保莖保葉,一生壯秧:①按常規標準施足底肥(以有機肥為主,搭配復合肥:腐熟的雞糞每畝4方,搭配含氮、磷、鉀各成分的復合肥每畝50公斤),深翻土層(33cm深)。②第一茬種瓜授配前,只深松土,不追肥澆水,促多生根,深扎根。
③及時防治病蟲害,禁翻動蔓,保株保莖保葉片。④視植株長勢長相,分期適量追施速效N、K混合肥3次(每次每畝尿素12kg,硫酸鉀6kg)。⑤夏、秋二季,隨著莖蔓的不斷伸長,隔段偎土壓蔓數次,不斷增生莖下不定根,擴大植株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范圍和力度。
[0063]巧配多茬種瓜:摸清西葫蘆開花坐果規律,躲開“枯花期”,巧配多茬種瓜:
[0064]露地:在涿州,4月18日大田直播,5月26日開始授配第一茬種瓜,歷經8天,每株一般只結一個。
[0065]在第一茬種瓜長夠30天(種瓜應采瓜齡的3 / 4,下同)后和一年一度的西葫蘆“枯花期”到來之前,于6月26日起授配第二茬種瓜,每株1-2個(能配兩個的株率可達50%左右,下同),8天內完成。
[0066]8月16日又開始,授配第三茬種瓜,每株也1-2個,操作時間8天,此茬瓜一直長到后秋下霜(10月22日-10月30日)。
[0067]最后,還應當適時摘,適時切,妥善處理好種瓜配、收、貯、切四者之間互動的時態關系:
[0068]種瓜成熟應采收采用二條主要標準,一是瓜齡(授配一摘瓜時天數)夠,二是瓜皮硬(手指甲掐不動)。
[0069]應采收的適宜瓜齡是:露地頭茬瓜40-45天,二茬瓜35-40天,三茬瓜55_60天。
[0070]本實施例中,對采收的適齡種瓜,特別是成熟前早死(秧)早摘的種瓜,切瓜取籽前都需要有一個貯放后熟階段。后熟能使瓜內籽粒飽滿或更加飽滿,其時間長短,隨種瓜的成熟程度而定。
[0071 ] 本實施例中,用“生(長)存(貯)總日”這個詞來表述種瓜可切的時間標準。一般情況下為:
[0072]春末4月份天暖時配一瓜內籽粒飽滿瓜可切(簡稱可切,下同),種瓜生存總日需要60-65天。
[0073]夏初5月份始熱時配——可切,需50-55天。
[0074]盛夏6月初-8月15日炎熱時配——可切,需40-45天。
[0075]秋初8月16-8月20日尚熱時配——可切,需50-55天。
[0076]8月21-8月25日退熱時配——可切,需60-65天。
[0077]前秋8月26-8月31日始爽時配——可切,需65-70天。
[0078]中秋9月I日-9月10日涼爽時配——可切,需70-75天。
[0079]同時,為確保取籽切瓜成功(籽粒飽滿或較飽滿),除主要依據上述時間標準外,還應考慮以下瓜態條件:①瓜皮變黃硬或較黃硬。②活秧生長至少20 (天熱和較暖時)-30(天涼時)天以上。③要適溫存放。溫度較高(18-30°C)后熟速度快,過高易內發芽,偏低則后熟速度延緩。④健株瓜種籽灌漿快,弱株瓜種籽成熟慢。本實施例中有早死秧種瓜,8月24日配,活秧生長25天。
[0080]實驗結果證實,本實施例的方法,一年之內多收2茬種瓜,勞動成本較低,與前赴良種繁育基地制種相比,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但產品產率和質量并未下降;相反,本實施例的露地三茬年畝產籽85kg,比當年常規搞法去酒泉或在內地春、秋單作兩茬實產還增產了41%,繁、制種生產成本卻由去甘肅酒泉種植西葫蘆的每公斤80元降為在冀涿新法操作的每公斤48元。
[0081]實施例2西葫蘆露地三茬培育方法(2)
[0082]嚴選適宜品種:要求①生產或科研育種中利用價值高。②長勢健壯,不早衰。③抗病性強,特別是抗病毒病和白粉病(不抗病毒品種必須放在防蟲紗網內)。④主蔓結瓜,不分杈或極少分杈。本實施例中,實際采用的西葫蘆品種是翠瑩105。
[0083]播前播后采取措施,以養根增根,保莖保葉,一生壯秧:①按常規標準施足底肥(以有機肥為主,搭配復合肥:腐熟的豬糞每畝5方,搭配含氮、磷、鉀各成分的復合肥每畝50公斤),深翻土層(30cm深)。②第一茬種瓜授配前,只深松土,不追肥澆水,促多生根,深扎根。
③及時防治病蟲害,禁翻動蔓,保株保莖保葉片。④視植株長勢長相,分期適量追施速效N、K混合肥4次(每次每畝尿素10kg,硫酸鉀5kg)。⑤夏、秋二季,隨著莖蔓的不斷伸長,隔段偎土壓蔓數次,不斷增生莖下不定根,擴大植株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范圍和力度。
[0084]巧配多茬種瓜:摸清西葫蘆開花坐果規律,躲開“枯花期”,巧配多茬種瓜:
[0085]露地:在北京市昌平區,4月20日大田直播,5月28日開始授配第一茬種瓜,每株一般只結一個。
[0086]在第一茬種瓜長夠30天(種瓜應采瓜齡的3 / 4,下同)后和一年一度的西葫蘆“枯花期”到來之前,于6月28日起授配第二茬種瓜,每株1-2個(能配兩個的株率可達50%左右,下同)。
[0087]8月18日又開始,授配第三茬種瓜,每株也1-2個,一直長到后秋下霜。每茬種瓜授配時間一般持續8天左右。
[0088]最后,還應當適時摘,適時切,妥善處理好種瓜配、收、貯、切四者之間互動的時態關系:
[0089]種瓜成熟應采收采用的二條主要標準同實施例1。種瓜可切的時間標準和瓜態條件也同實施例1。
[0090]實驗結果證實,本實施例的方法,一年之內多收2茬種瓜,勞動成本較低,與前赴良種繁育基地制種相比,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但產品產率和質量并未下降;相反,本實施例的露地三茬年畝產籽80kg,比當年常規搞法去酒泉或在內地春、秋單作兩茬實產還增產了38%,繁、制種生產成本卻由去甘肅酒泉的每公斤80元降為在北京昌平新法操作的每公斤48元。
[0091]實施例3西葫蘆保護地四茬的培育方法(I)
[0092]在河北涿州地區,嚴選適宜品種:要求①生產或科研育種中利用價值高。②長勢健壯,不早衰。③抗病性強,特別是抗病毒病和白粉病(不抗病毒品種必須放在防蟲紗網內)。
④主蔓結瓜,不分杈或極少分杈。本實施例中,實際采用的西葫蘆品種是耐熱抗毒育種材料P50-1,由中國種子集團公司選育,珍稀品種,目的擴繁。
[0093]播前播后措施,以養根增根,保莖保葉,一生壯秧:①按常規標準施足底肥(以有機肥為主,搭配復合肥:腐熟的豬糞每畝5方,搭配含氮、磷、鉀各成分的復合肥每畝50公斤),深翻土層(32cm深)。②第一茬種瓜授配前,只深松土,不追肥澆水,促多生根,深扎根。③及時防治病蟲害,禁翻動蔓,保株保莖保葉片。④視植株長勢長相,分期適量追施速效N、K混合肥4次(每次每畝尿素13kg,硫酸鉀6kg)。⑤夏、秋二季,隨著莖蔓的不斷伸長,隔段偎土壓蔓數次,不斷增生莖下不定根,擴大植株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范圍和力度。
[0094]巧配多茬種瓜:摸清西葫蘆開花坐果規律,躲開“枯花期”,巧配多茬種瓜:
[0095]保護地(單膜帶防蟲紗網冷棚,尤其適宜珍稀育種材料擴繁與配制):
[0096](1)3月6日育苗,3月28日栽入,4月22日開始授配第I茬種瓜;
[0097](2)5月26日:在第一茬種瓜長夠33天后,達到可摘種瓜瓜齡的3 / 4時,授配第二茬種瓜,每株1-2個瓜;
[0098](3)6月30日“枯花期”前授配第三茬種瓜:每株也1-2個瓜;此期間,上茬種瓜長大,但并未成熟,未摘,又授配下茬種瓜,且每單株能坐住1-2個,共同生存一段時間,茬次重疊,共生共存,從而實現“多瓜共生”;
[0099](4) 8月20日授配第4茬;到11月5日撤棚拉秧,一年之內實現4茬種瓜。
[0100]種瓜成熟應采收采用的二條主要標準同實施例1。應采收的適宜瓜齡是:保護地頭茬瓜45-50天,二茬瓜40-45天,三茬瓜35-40天,四茬瓜55-60天
[0101]實驗結果證實,本實施例的方法,一年之內至少多收2茬種瓜,勞動成本較低,與前赴良種繁育基地育種相比,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但產品產率和質量并未下降,相反,本實施例的保護地四茬年畝產籽100kg,比當年同等條件常規搞法去酒泉或在內地春、秋單作兩茬實產還增產了 45%,繁種生產成本卻由去甘肅酒泉的每公斤80元降為在冀涿新法操作的每公斤55元。
[0102]實施例4西葫蘆保護地四茬的培育方法(4)
[0103]在河北保定唐縣地區,嚴選適宜品種:要求①生產或科研育種中利用價值高。②長勢健壯,不早衰。③抗病性強,特別是抗病毒病和白粉病(不抗病毒品種必須放在防蟲紗網內)。④主蔓結瓜,不分杈或極少分杈。本實施例中,實際采用的西葫蘆品種是耐熱抗毒育種材料C10,由中國種子集團公司選育,珍稀,目的擴繁。
[0104]播前播后措施,以養根增根,保莖保葉,一生壯秧:①按常規標準施足底肥(以有機肥為主,搭配復合肥:腐熟的雞糞每畝5方,搭配含氮、磷、鉀各成分的復合肥每畝50公斤),深翻土層(33cm深)。②第一茬種瓜授配前,只深松土,不追肥澆水,促多生根,深扎根。③及時防治病蟲害,禁翻動蔓,保株保莖保葉片。④視植株長勢長相,分期適量追施速效N、K混合肥4次(每次每畝尿素15kg,硫酸鉀5kg)。⑤夏、秋二季,隨著莖蔓的不斷伸長,隔段偎土壓蔓數次,不斷增生莖下不定根,擴大植株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范圍和力度。
[0105]巧配多茬種瓜:摸清西葫蘆開花坐果規律,躲開“枯花期”,巧配多茬種瓜:
[0106]保護地(單膜帶防蟲紗網冷棚,尤其適宜珍稀育種材料擴繁與配制):
[0107](1)3月2日育苗,3月30日栽入,4月27日開始授配第I茬種瓜;
[0108](2)6月I日:在第一茬種瓜長夠35天后,達到可摘種瓜瓜齡的3 / 4時,授配第二茬種瓜,每株1-2個瓜;
[0109](3) 7月2日“枯花期”前授配第三茬種瓜:每株也1-2個瓜;此期間,上茬種瓜長大,但并未成熟,未摘,又授配下茬種瓜,且每單株能坐住1-2個,共同生存一段時間,茬次重疊,共生共存,從而實現“多瓜共生”;
[0110](4)8月30日授配第4茬;到11月15日下大雪前撤棚拉秧,一年之內實現4茬種瓜。
[0111]種瓜成熟應采收采用的二條主要標準同實施例1。種瓜可切的時間標準和瓜態條件也同實施例3。
[0112]實驗結果證實,本實施例的方法,一年之內至少多收2茬種瓜,勞動成本較低,與前赴良種繁育基地育種相比,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但產品產率和質量并未下降,相反,本實施例的保護地四茬年畝產籽96kg,比當年同等條件常規搞法去酒泉或在內地春、秋單作兩茬實產還增產了 44%,繁種生產成本卻由去甘肅酒泉的每公斤80元降為在冀唐新法操作的每公斤53元。
[0113]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西葫蘆種瓜通年一植多收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西葫蘆品種; (2)播前播后采取如下措施,以養根增根,保莖保葉,一生壯秧: ①按常規標準施足底肥,深翻土層至30-33cm深; ②第一茬種瓜授配前,只深松土,不追肥澆水,促多生根,深扎根; ③及時防治病蟲害,禁翻動蔓,保株保莖保葉片; ④視植株長勢長相,在每茬種瓜授配完畢后,分期追施速效氮、鉀混合肥3-4次; ⑤夏、秋二季,隨著莖蔓伸長,隔段偎土固壓蔓數次,不斷增生莖下不定根,擴大植株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范圍和力度; (3)在西葫蘆枯花期到來前,授配下茬種瓜,且“多種瓜共生”; (4)依據瓜齡夠,瓜皮硬的兩條標準,收摘種瓜進行切瓜取籽,所述的瓜齡指的是從授配到摘瓜時天數,所述的瓜皮硬指的是手指甲掐不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選擇具有如下生物學特征的西葫蘆品種:生產或科研育種中利用價值高、長勢健壯不早衰、抗病性強和主蔓結瓜,不分杈或極少分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施用的底肥以有機肥為主,腐熟的雞糞或豬糞每畝4-5方,搭配含氮、磷、鉀各成分的復合肥每畝50公斤。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分期追施速效氮、鉀混合肥,具體為每茬種瓜授配完畢后追施每畝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5-7公斤。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多種瓜共生”,為在上茬種瓜長夠可采瓜齡3/4后,不摘,即授配下茬種瓜,每株1-2個,茬次重疊,共生共存,從而既保證了一年可連收種瓜3-4茬,又保證了后幾茬在單位面積上株、莖數有可能減少的情況下,使每茬結種瓜數量均不致少于單作茬,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的具體措施依次如下: 對于露地大面積生產方式而言: (1)4月16日至4月22日期間大田直播,5月26日至6月4日前后授配第I茬種瓜,每株I個瓜; (2)6月26日-7月3日,在第一茬種瓜長夠30-35天后,達到可摘種瓜瓜齡的3 / 4時,以及一年一度的西葫蘆“枯花期”到來之前,授配第二茬種瓜,每株1-2個瓜; (3)8月18日-8月26日,授配第三茬種瓜,每株1-2個瓜,一直長到10月22日-10月30日;此時,上茬種瓜長大,但并未成熟,未摘,又授配下茬種瓜,且每單株能坐住1-2個,共同生存一段時間后再摘上茬種瓜,茬次重疊,共生共存,從而實現“多瓜共生”。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的具體措施如下: 對于保護地的生產方式而言: (1)3月2日至3月9日育苗,月底栽入,4月22日至4月29日授配第I茬種瓜,每株I個瓜; (2)5月26日至6月4日期間:在第一茬種瓜長夠30-35天后,達到可摘種瓜瓜齡的3 / 4時,授配第二茬種瓜,每株1-2個瓜; (3)6月26日至7月3日“枯花期”前授配第三茬種瓜,每株也1-2個瓜;此時,上茬種瓜長大,但并未成熟,未摘,又授配下茬種瓜,且每單株能坐住1-2個,共同生存一段時間,茬次重疊,共生共存,從而實現“多瓜共生”; (4)8月16日至9月5日期間授配第4茬種瓜,每株1-2個瓜; (5)到11月5日至15日撤棚拉秧,一年之內實現4茬種瓜。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應采收的適宜瓜齡是:露地頭茬瓜40-45天,二茬瓜35-40天,三茬瓜55-60天;保護地頭茬瓜45-50天,二茬瓜40-45天,三茬瓜35-40天,四茬瓜55-60天; 在適齡種瓜正常采收后,切瓜取籽前有一個貯放后熟階段,從而使瓜內籽粒飽滿或更加飽滿。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種瓜切瓜的時間標準根據“生長存貯總日”來決定; 對于不同階段的種瓜而言,所述的“生長存貯總日”如下: 春末4月份天暖時配一瓜內籽粒飽滿瓜可切,種瓜生長存貯總日需要60-65天; 夏初5月份始熱時配——瓜內籽粒飽滿瓜可切,種瓜生長存貯總日需50-55天; 盛夏6月初-8月15號炎熱時配——瓜內籽粒飽滿瓜可切,種瓜生長存貯總日需40-45天; 秋初8月16-8月20號尚熱時配——瓜內籽粒飽滿瓜可切,種瓜生長存貯總日需50-55天; 8月21-8月25號退熱時配一瓜內籽粒飽滿瓜可切,種瓜生長存貯總日需60-65天; 前秋8月26-8月31號始爽時配——瓜內籽粒飽滿瓜可切,種瓜生長存貯總日需65-70天; 中秋9月I號-9月10號涼爽時配一瓜內籽粒飽滿瓜可切,種瓜生長存貯總日需70-75 天。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種瓜切瓜的時間標準除了根據“生長存貯總日”之外,同時還結合如下瓜態條件作為輔助標準: ①瓜皮變黃硬或較黃硬; ②活秧生長至少20-30天以上;其中,天熱和較暖時為20天以上,天涼時為30天以上; ③適溫存放; ④健株瓜種籽灌漿快,弱株瓜種籽成熟慢。
【文檔編號】A01G1/00GK104272939SQ201310279984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4日
【發明者】孫修堂, 王秋菊, 張爽, 劉榮, 陳 光 申請人: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