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苦瓜早熟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苦瓜早熟栽培方法,采用大棚栽培試驗,掌握了其綜合配套技術,其特征在于采用袋裝變溫催芽法、大棚電熱線加溫育苗法、覆膜苗床管理法、移栽及早定植法,比冷床出苗早5―7天,出苗率高45%,定植時葉片多6―7片,壯苗率達80%以上。使商品苦瓜提前到4月初上市,提早30余天,前期產量、總產量和產值大幅度提高。該方法簡單易操作,農戶容易掌握,前期產量、總產量和產值大幅度提高。
【專利說明】一種苦瓜早熟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蔬菜栽培【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苦瓜早熟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苦瓜又名涼瓜,是葫蘆科植物,為一年生攀緣草本。莖、枝、葉柄及花梗披有柔毛,腋生卷須。葉子的直徑達3至12厘米,有5至7道掌狀深裂,裂片呈橢圓形,外沿有鋸齒。春夏之交開花,雌雄同株,黃色。果實長橢圓形,表面具有多數不整齊瘤狀突起。種子藏于肉質果實之中,成熟時有紅色的囊裹著。苦瓜是人們喜愛的一種蔬菜,原產地不清楚,但一般認為是原產于熱帶地區。在南亞、東南亞、中國、和加勒比海群島均有廣泛的種植。在苦瓜的生長發育中,自始至終、莖蔓不斷生長。抽蔓期以前生長緩慢,占整個莖蔓生長量的0.5%-1%左右;絕大部分莖蔓在開花結果期形成。在莖蔓生長中,隨著主蔓生長,各節自下而上發生側蔓,側蔓生長至一定的程度,又可以發生副側蔓。如任其生長,莖蔓生長比較繁茂。溫度控制苦瓜喜溫,較耐熱,不耐寒。種子發芽適于30-35°C,溫度在20°C以下時,發芽緩慢,13°C以下發芽困難。在25°C左右,約15天便可育成具有4-5片真葉的幼苗,如在15°C左右則需要20-30天。在10-15°C時苦瓜植株生長緩慢,低于10°C則生長不良,當溫度在5°C以下時,植株顯著受害。但溫度稍低和短日照,發生第一雌花的節位提早。開花結果期適于20°C以上,以25°C左右為適宜。15-300C的范圍內溫度越高,越有利于苦瓜的生育——結果早,產量高,品質也好。而30°C以上和15°C以下對苦瓜的生長結果都不利。
[0003]隨著人們對苦瓜營養價值和食療保健作用認識的提高,對商品瓜的供應量和供應期要求更高。但苦瓜生產以缺乏早熟栽培配套技術,始收期一直徘徊在6月中旬前后,前期產量甚低,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為此自對苦瓜早熟高效栽培進行了研究,采用大棚栽培試驗,現已基本掌握了其綜合配套技術,使商品苦瓜提前到4月初上市,提早30余天,前期產量、總產量和產值大幅度提高。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采用袋裝變溫催芽法、大棚電熱線加溫育苗法、覆膜苗床管理法、移栽及早定植法比冷床出苗早5— 7天,出苗率高45%,定植時葉片多6 — 7片,壯苗率達80%以上。使商品苦瓜提前到4月初上市,提早30余天,前期產量、總產量和產值大幅度提聞。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
[0006]一、袋裝變溫催芽法
[0007]苦瓜種子殼厚而硬,采用常規恒溫催芽,表現出芽緩慢、發芽率低。用袋裝變溫催芽,可使種子出芽加快,發芽率提高。
[0008]1、先將處理好的種子晾干,用鉗子嗑開種子尖,用55°C熱水燙種、攪動,當溫度降到30°C時浸種8小時。若把種子輕輕嗑開一條縫,有利于種子吸水,浸種8小時即可。隨后將種子洗凈撈出,用干凈紗布包好,放入30°C左右的溫箱內催芽。每天用溫水清洗一遍,4-5天開始出芽。
[0009]2、再將塑料袋放置在相應的熱源處,在33 — 35°C下與處理10 — 12小時,28 — 30°C下處理12 — 14小時。爾后結合調溫,松開袋口換氣I次即可。若種子表現粘液較多,要及時沖洗擦干,以利透氣。一般3天內發芽率即可達80.9% ;4天內幾乎全部出芽,較常規法出芽快3— 4天、發芽勢高42%。
[0010]二、大棚電熱線加溫育苗法
[0011]1、根據苦瓜不耐低溫,更不耐霜凍,幼苗生長又需20 — 250C的適溫。采用在大棚內苗畦上,把10w/平方米的定額功率埋設電熱加溫線,做成電熱育苗床育苗,即可命名其比冷床出苗早5— 7天,出苗率高45%,定植時葉片多6— 7片,壯苗率達80%以上。
[0012]2、取松軟沙壤、谷糠灰或其他疏松腐熟秸桿的混合物作為基質營養土,噴水、拌鐵道后放入育苗盤中。把已出芽的種首尾相接插入其中,再蓋上2厘米厚的營養土,稍壓平,然后蓋上地膜保溫、保濕,置于30 — 320C的熱源處,正常3— 4天可出苗。齊苗后取出放入水盆,及時分栽。
[0013]3、在分栽前2 — 3天對裝有營養土的塑料缽進行電熱線加溫并澆上適量的水,次日貼缽口平鋪蓋膜,同時加蓋小拱棚膜增溫;分栽時用小刀在缽正中膜上劃約2.5厘米長的“十”字;再用約L 5厘米寬的竹簽于“十”字中間扎孔,把芽苗移入。每缽I苗,深度為下胚軸的1/3,隨栽隨灌落根水,并用細土蓋周圍破孔。分栽時除保持缽內營養土與缽口齊平外,還要剔除無頂心苗和弱苗,以利苗齊苗勻便于管理。
[0014]三、覆膜苗床管理法
[0015]1、分栽后首先進行查苗補株;隨時用細土蓋嚴有破孔的膜面;并搭建小拱棚,后隨即悶拱棚2 — 3天,視天氣狀況通電加溫,維持棚內氣溫白天30°C左右,夜晚20°C,并保持棚內較高溫度。晴天要靈活進行通風。
[0016]2、保持苗床適量水分。苗床水分以陰天上午棚內秧苗葉片無水株凝結、晴天中午葉片萎蔫于14時左右恢復正常為好,缽內營養土含水量慶保持在70% — 80%。正常天氣每隔2 — 3天噴I次水,遇低溫陰雨時,則勿寧干溫;當苗床濕度過大時,可通過通風、撒干灰或加溫降濕。
[0017]3、當秧苗出現莖細、葉小色淡等缺肥現象,除結合澆水施8%腐熟人尿外,還可用0.1%尿素和0.1%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噴施;或用2000倍特多收液,每隔7 — 10天噴I次,共2— 3次。當秧苗出現徒長之勢時,可用100厘米/L乙烯利噴布于葉面。為防病,出苗后用1000倍托布建液噴灑,爾后用75%百菌清600倍液,每10天噴I次,共3— 4次。蚜蟲用樂果防治。
[0018]4、煉苗期按控溫不控水原則進行管理,在定植前10天左右,逐漸加大通風,白天膜全揭,夜晚靈活掌握;定植前5天左右,大棚內小拱棚日夜全揭,維持大棚內氣溫在15—20。。。
[0019]四、移栽及早定植管理法
[0020]1、當幼苗12片真葉時,根系已在缽內反復盤旋生長,若不早定植,不利早熟,在整好的栽培畦上,巾畦面平鋪地膜,定植后隨即加蓋小拱棚膜,防雨淋沖刷、保溫保濕。以后視天氣變化婁活揭蓋小拱棚膜進行通風,維持小拱棚內氣溫在20 — 25°C,行瓜苗需引蔓上架時,及進拆除小棚。
[0021]2、根據早熟品種的特性和管理水平,以1000 — 1200株/畝為宜。定植時采取寬窄行栽植,寬行0.8m、窄行0.7m,株距0.6-0.7m。
[0022]3、在苦瓜定植前一個月左右,于畦面開好“三溝”(畦中間I條溝較寬較深,畦兩邊各I條溝較淺),按每畝施腐磷肥5000kg、土雜肥2000kg、鈣鎂磷肥50kg及少量尿素,分別條施在3條溝中,其中中間溝占60%,使幼苗初期吸收小溝中的肥料,隨根系的生長延伸再吸收中間溝的肥料。
[0023]4、當主蔓出現第一條小瓜后,開始整枝,將其基部側枝一律剪去,等主蔓出現連續幾個小瓜時,把第一個小瓜摘去,保持小瓜間有2 — 4個空節;有則保留,無則從基部剪除;進入盛果后,再進行I一 2次徹底整枝,剪除無瓜老蔓、細弱側枝,選留生長勢強的有瓜枝和嫩壯枝。
[0024]5、防止化瓜在雄花不足的期間,于每天下午在田間采摘次日能開放的雄花,存于室內,或早晨采收當日開放的雄花,于上午7 — 8時雌花開放時,取備用的在雄花授粉,授粉后的當日至第3日內,再用115生長調節劑的100倍液浸蘸幼瓜即可。
[0025]6、及時采瓜當主蔓第I一 2條瓜瘤狀突起膨朋明顯時,即應采摘應市。以后的瓜,采收宜按瓜條長足,瘤狀突起飽滿、瓜頂開始發亮時進行。結合采瓜,要及時摘除畸形瓜和病瓜。
[002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袋裝變溫催芽法、大棚電熱線加溫育苗法、覆膜苗床管理法、移栽及早定植法比冷床出苗早5— 7天,出苗率高45%,定植時葉片多6— 7片,壯苗率達80%以上。使商品苦瓜提前到4月初上市,提早30余天。該方法簡單易操作,農戶容易掌握,前期產量、總產量和產值大幅度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結合甘肅某蔬菜種植基地苦瓜種植做進一步的說明。
[0028]實例一、一種苦瓜早熟栽培方法
[0029]根據試驗苦瓜雌性系為母本選育而成,主要表現較耐低溫弱光,雌花著生節位低,為11 一 13節,主側蔓雌花密度大、掛果性強。瓜條值、白色筒形、單瓜重600g左右,商品性好,產量高。較對照藍山大白苦瓜分別增產40.8%,45.3% ;總產分別為5912kg、6135kg,較對照分別增產28.5%,32.8%,均達極顯著水準。
[0030]采用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
[0031]1、袋裝變溫催芽法苦瓜種子殼厚而硬,采用常規恒溫催芽,表現出芽緩慢、發芽率低。用袋裝變溫催芽,可使種子出芽加快,發芽率提高。
[0032]1.1、先將處理好的種子晾干,用鉗子嗑開種子尖,用55°C熱水燙種、攪動,當溫度降到30°C時浸種8小時。若把種子輕輕嗑開一條縫,有利于種子吸水,浸種8小時即可。隨后將種子洗凈撈出,用干凈紗布包好,放入30°C左右的溫箱內催芽。每天用溫水清洗一遍,4-5天開始出芽。
[0033]1.2、再將塑料袋放置在相應的熱源處,在33— 35°C下與處理10— 12小時,28 —30°C下處理12 — 14小時。爾后結合調溫,松開袋口換氣I次即可。若種子表現粘液較多,要及時沖洗擦干,以利透氣。一般3天內發芽率即可達80.9% ;4天內幾乎全部出芽,較常規法出芽快3 — 4天、發芽勢高42%。
[0034]2、大棚電熱線加溫育苗法
[0035]2.1、根據苦瓜不耐低溫,更不耐霜凍,幼苗生長又需20 — 25°C的適溫。采用在大棚內苗畦上,把10w/平方米的定額功率埋設電熱加溫線,做成電熱育苗床育苗,即可命名其比冷床出苗早5— 7天,出苗率高45%,定植時葉片多6— 7片,壯苗率達80%以上。
[0036]2.2、取松軟沙壤、谷糠灰或其他疏松腐熟秸桿的混合物作為基質營養土,噴水、拌鐵道后放入育苗盤中。把已出芽的種首尾相接插入其中,再蓋上2厘米厚的營養土,稍壓平,然后蓋上地膜保溫、保濕,置于30 — 320C的熱源處,正常3— 4天可出苗。齊苗后取出放入水盆,及時分栽。
[0037]2.3、在分栽前2 — 3天對裝有營養土的塑料缽進行電熱線加溫并澆上適量的水,次日貼缽口平鋪蓋膜,同時加蓋小拱棚膜增溫;分栽時用小刀在缽正中膜上劃約2.5厘米長的“十”字;再用約1.5厘米寬的竹簽于“十”字中間扎孔,把芽苗移入。每缽I苗,深度為下胚軸的1/3,隨栽隨灌落根水,并用細土蓋周圍破孔。分栽時除保持缽內營養土與缽口齊平外,還要剔除無頂心苗和弱苗,以利苗齊苗勻便于管理。
[0038]3、覆膜苗床管理法
[0039]3.1、分栽后首先進行查苗補株;隨時用細土蓋嚴有破孔的膜面;并搭建小拱棚,后隨即悶拱棚2— 3天,視天氣狀況通電加溫,維持棚內氣溫白天30°C左右,夜晚20°C,并保持棚內較高溫度。晴天要靈活進行通風。
[0040]3.2、保持苗床適量水分。苗床水分以陰天上午棚內秧苗葉片無水株凝結、晴天中午葉片萎蔫于14時左右恢復正常為好,缽內營養土含水量慶保持在70% — 80%。正常天氣每隔2 — 3天噴I次水,遇低溫陰雨時,則勿寧干溫;當苗床濕度過大時,可通過通風、撒干灰或加溫降濕。
[0041]3.3、當秧苗出現莖細、葉小色淡等缺肥現象,除結合澆水施8%腐熟人尿外,還可用0.1%尿素和0.1%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噴施;或用2000倍特多收液,每隔7 — 10天噴I次,共2— 3次。當秧苗出現徒長之勢時,可用100厘米/L乙烯利噴布于葉面。為防病,出苗后用1000倍托布建液噴灑,爾后用75%百菌清600倍液,每10天噴I次,共3— 4次。蚜蟲用樂果防治。
[0042]3.4、煉苗期按控溫不控水原則進行管理,在定植前10天左右,逐漸加大通風,白天膜全揭,夜晚靈活掌握;定植前5天左右,大棚內小拱棚日夜全揭,維持大棚內氣溫在15- 200C ο
[0043]4、移栽及早定植管理法
[0044]4.1、當幼苗12片真葉時,根系已在缽內反復盤旋生長,若不早定植,不利早熟,在整好的栽培畦上,巾畦面平鋪地膜,定植后隨即加蓋小拱棚膜,防雨淋沖刷、保溫保濕。以后視天氣變化婁活揭蓋小拱棚膜進行通風,維持小拱棚內氣溫在20 — 25°C,行瓜苗需引蔓上架時,及進拆除小棚。
[0045]4.2、根據早熟品種的特性和管理水平,以1000 — 1200株/畝為宜。定植時采取寬窄行栽植,寬行0.8m、窄行0.7m,株距0.6-0.7m。
[0046]4.3、在苦瓜定植前一個月左右,于畦面開好“三溝”(畦中間I條溝較寬較深,畦兩邊各I條溝較淺),按每畝施腐磷肥5000kg、土雜肥2000kg、鈣鎂磷肥50kg及少量尿素,分別條施在3條溝中,其中中間溝占60%,使幼苗初期吸收小溝中的肥料,隨根系的生長延伸再吸收中間溝的肥料。
[0047]4.4、當主蔓出現第一條小瓜后,開始整枝,將其基部側枝一律剪去,等主蔓出現連續幾個小瓜時,把第一個小瓜摘去,保持小瓜間有2— 4個空節;有則保留,無則從基部剪除;進入盛果后,再進行I一 2次徹底整枝,剪除無瓜老蔓、細弱側枝,選留生長勢強的有瓜枝和嫩壯枝。
[0048]4.5、防止化瓜在雄花不足的期間,于每天下午在田間采摘次日能開放的雄花,存于室內,或早晨采收當日開放的雄花,于上午7— 8時雌花開放時,取備用的在雄花授粉,授粉后的當日至第3日內,再用115生長調節劑的100倍液浸蘸幼瓜即可。
[0049]4.6、及時采瓜當主蔓第I一 2條瓜瘤狀突起膨朋明顯時,即應采摘應市。以后的瓜,采收宜按瓜條長足,瘤狀突起飽滿、瓜頂開始發亮時進行。結合采瓜,要及時摘除畸形瓜和病瓜。
[0050]本發明采用袋裝變溫催芽法、大棚電熱線加溫育苗法、覆膜苗床管理法、移栽及早定植法比冷床出苗早5— 7天,出苗率高45%,定植時葉片多6— 7片,壯苗率達80%以上。使商品苦瓜提前到4月初上市,提早30余天。該方法簡單易操作,農戶容易掌握,前期產量、總廣量和廣值大幅度提聞。
【權利要求】
1.一種苦瓜早熟栽培方法所述的袋裝變溫催芽法在于: (1)、將處理好的種子晾干,用鉗子嗑開種子尖,用55°C熱水燙種、攪動,當溫度降到30°C時浸種8小時,后將種子洗凈撈出,用干凈紗布包好,放入30°C左右的溫箱內催芽,每天用溫水清洗一遍,4-5天開始出芽。 (2)、將塑料袋放置在相應的熱源處,在33— 35°C下與處理10 — 12小時,28 — 30°C下處理12 — 14小時。后結合調溫,松開袋口換氣I次,若種子表現粘液較多,要及時沖洗擦干,以利透氣,3天內發芽率即可達80.9% ;4天內幾乎全部出芽,較常規法出芽快3— 4天、發芽勢高42%。
2.—種苦瓜早熟栽培方法所述的大棚電熱線加溫育苗法在于: (I )、根據苦瓜幼苗生長需20 — 25 V的適溫,采用在大棚內苗畦上,把10w/平方米的定額功率埋設電熱加溫線,做成電熱育苗床育苗,比冷床出苗早5— 7天,出苗率高45%,定植時葉片多6— 7片,壯苗率達80%以上; (2)、取松軟沙壤、谷糠灰或其他疏松腐熟秸桿的混合物作為基質營養土,噴水、拌鐵道后放入育苗盤中,把已出芽的種首尾相接插入其中,再蓋上2厘米厚的營養土,稍壓平,蓋上地膜保溫、保濕,置于30 — 320C的熱源處,正常3— 4天可出苗,齊苗后取出放入水盆,及時分栽; (3)、在分栽前2— 3天對裝有營養土的塑料缽進行電熱線加溫并澆上適量的水,次日貼缽口平鋪蓋膜,同時加蓋小拱棚膜增溫;分栽時用小刀在缽正中膜上劃約2.5厘米長的“十”字;再用約1.5厘米寬的竹簽于“十”字中間扎孔,把芽苗移入,每缽I苗,深度為下胚軸的1/3,隨栽隨灌落根水,并用細土蓋周圍破孔。分栽時除保持缽內營養土與缽口齊平外,還要剔除無頂心苗和弱苗,以利苗齊苗勻便于管理。
3.一種苦瓜早熟栽培方法所述的覆膜苗床管理法在于: (O分栽后首先進行查苗補株:隨時用細土蓋嚴有破孔的膜面;并搭建小拱棚,后隨即悶拱棚2— 3天,視天氣狀況通電加溫,維持棚內氣溫白天30°C左右,夜晚20°C,并保持棚內較高溫度,晴天要靈活進行通風; (2)保持苗床適量水分:苗床水分以陰天上午棚內秧苗葉片無水株凝結、晴天中午葉片萎蔫于14時左右恢復正常為好,缽內營養土含水量慶保持在70% — 80% ;正常天氣每隔2 —3天噴I次水,遇低溫陰雨時,則勿寧干溫;當苗床濕度過大時,可通過通風、撒干灰或加溫降濕; (3)當秧苗出現莖細、葉小色淡等缺肥現象,除結合澆水施8%腐熟人尿外,還可用0.1%尿素和0.1%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噴施;或用2000倍特多收液,每隔7— 10天噴I次,共2— 3次,當秧苗出現徒長之勢時,可用100厘米/L乙烯利噴布于葉面,為防病,出苗后用1000倍托布建液噴灑,爾后用75%百菌清600倍液,每10天噴I次,共3— 4次,蚜蟲用樂果防治。 (4)煉苗期:按控溫不控水原則進行管理,在定植前10天,逐漸加大通風,白天膜全揭,夜晚可蓋膜保溫;定植前5天左右,大棚內小拱棚全揭,維持大棚內氣溫在15 — 200C。
4.一種苦瓜早熟栽培方法所述的移栽及早定植管理法在于: (I)當幼苗12片真葉時,根系已在缽內反復盤旋生長,若不早定植,不利早熟,在整好的栽培畦上,巾畦面平鋪地膜,定植;維持小拱棚內氣溫在20 — 25°C,行瓜苗需引蔓上架時,及進拆除小棚; (2)根據早熟品種的特性和管理水平,以1000— 1200株/畝為宜;定植時采取寬窄行栽植,寬行0.8m、窄行0.7m,株距0.6-0.7m ; (3)在苦瓜定植前一個月左右,于畦面開好“三溝”(畦中間I條溝較寬較深,畦兩邊各I條溝較淺),按每畝施腐磷肥5000kg、土雜肥2000kg、鈣鎂磷肥50kg及少量尿素,分別條施在3條溝中,其中中間溝占60%,使幼苗初期吸收小溝中的肥料,隨根系的生長延伸再吸收中間溝的肥料; (4)當主蔓出現第一條小瓜后,開始整枝,將其基部側枝一律剪去,等主蔓出現連續幾個小瓜時,把第一個小瓜摘去,保持小瓜間有2 — 4個空節;有則保留,無則從基部剪除;進入盛果后,再進行I一 2次徹底整枝,剪除無瓜老蔓、細弱側枝,選留生長勢強的有瓜枝和嫩壯枝。 (5)防止化瓜在雄花不足的期間,于每天下午在田間采摘次日能開放的雄花,存于室內,或早晨采收當日開放的雄花,于上午7 — 8時雌花開放時,取備用的在雄花授粉,授粉后的當日至第3日內,再用115生長調節劑的100倍液浸蘸幼瓜即可; (6)及時采瓜當主蔓第I一2條瓜瘤狀突起膨朋明顯時,即應采摘應市,采收宜按瓜條長足,瘤狀突起飽滿、瓜頂開始發亮時進行,并對摘除畸形瓜和病瓜。
【文檔編號】A01G7/06GK104335782SQ201310323778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0日
【發明者】鄭佩芳 申請人:鄭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