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桂花的扦插繁育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金桂花的扦插繁育方法,選取無病蟲害的1年生或當年生的半木質化嫩枝嫩枝為插條,然后使用河沙、珍珠巖、鋸末和黏土鋪墊好插床,插床內加入有機肥和無機肥,再將滅菌、促生長后的插條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插入插床中,再搭建遮陽篷,定期的噴水、噴藥、除草和施肥完成后期管理。本發明通過這樣科學系統的管理,插條在一個月左右就生根發芽,成活率較傳統方法高5%,而且移栽后的成活率、長勢均優于現有技術。
【專利說明】
一種金桂花的扦插繁育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金桂花培育【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金桂花的扦插繁育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桂花屬于木犀科木犀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5?15米,樹冠圓頭形,可覆蓋60平方米,生長勢強、枝干粗壯葉形較大,花朵稀疏、淡香,秋季的9?10月開花,次年3?4月結果,在溫暖、濕潤的地區長勢最好。桂花經過長期栽植、自然雜交和人工選育,產生了許多栽培品種,習慣上分為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其中的金桂是桂花的一個變種,花色淡黃至金黃,香氣濃郁,葉片較厚,適應性強、耐陰,有大花金桂、大葉黃、柳葉蘇桂等多個品種,是觀賞價值、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均很高的桂花品種。
[0003]目前,金桂的培育較常采用嫁接的方式,砧木可選女貞、小蠟、流蘇樹等,但在實際操作中,嫁接的繁育較復雜,成活率等參數均補入扦插法好,所以人們逐漸采用扦插法進行金桂的繁育,但現有技術使用的方法及參數仍需要進一步完善。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科學合理、成活率高的一種金桂花的扦插繁育方法。
[0005]一種金桂花的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06]⑴選取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金桂母樹,剪取樹冠上嫩枝作為插條;
[0007]⑵將插條修剪,然后進行滅菌處理后備用;
[0008]⑶選取陰涼易排水的土地,清理地表雜草和草根后,按照尺寸要求下挖8?10厘米,然后鋪墊一層混合沙土,在混合沙土上鋪墊一層黏土,表面平整后即建造好插床;
[0009]⑷將插條按照行距8厘米,株距5厘米扦插與插床內,插條在黏土外留下三分之一,頂端留兩片葉;
[0010](5)用手壓實插條周圍的黏土,再用0.01%的多菌靈水溶液均勻的噴灑插床I次;
[0011](6)在插床上建設遮陽篷;
[0012](7)定期噴水、噴藥、除草和施肥;
[0013](8)轉年春季即完成了金桂花的扦插繁育方法。
[0014]而且,步驟⑴所述的插條為I年生或當年生的半木質化嫩枝。
[0015]而且,步驟⑵所述的插條修剪是將插條剪成10厘米的小段,上部保留兩片葉,上端和下端為光滑平面;
[0016]所述插條的滅菌處理是將插條捆成捆,然后在0.3%的高錳酸鉀水溶液中浸泡8分鐘,然后取出,將插條捆的下端浸泡在0.1%的吲哚乙酸中浸泡I小時。
[0017]而且,所述混合砂土由河沙、珍珠巖和鋸末組成,三者之間的重量比為1:0.5:0.3,混合好后再添加三者總重量2%的腐熟雞糞和三者總重量0.5%的三元復合肥,黏土的厚度2厘米。
[0018]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0019]本發明中,選取無病蟲害的I年生或當年生的半木質化嫩枝嫩枝為插條,然后使用河沙、珍珠巖、鋸末和黏土鋪墊好插床,插床內加入有機肥和無機肥,再將滅菌、促生長后的插條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插入插床中,再搭建遮陽篷,后期進行定期的噴水、噴藥、除草和施肥,通過這樣科學系統的管理,插條在一個月左右就生根發芽,成活率較傳統方法高5%,而且移栽后的成活率、長勢均優于現有技術。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下述實施例是說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實施例來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21]一種金桂花的扦插繁育方法,本發明的創新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22]⑴選取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金桂母樹,剪取樹冠上嫩枝作為插條;
[0023]⑵將插條修剪,然后進行滅菌處理后備用;
[0024]⑶選取陰涼易排水的土地,清理地表雜草和草根后,按照尺寸要求下挖8?10厘米,然后鋪墊一層混合沙土,在混合沙土上鋪墊一層黏土,表面平整后即建造好插床;
[0025]⑷將插條按照行距8厘米,株距5厘米扦插與插床內,插條在黏土外留下三分之一,頂端留兩片葉;
[0026](5)用手壓實插條周圍的黏土,再用0.01%的多菌靈水溶液均勻的噴灑插床I次;
[0027](6)在插床上建設遮陽篷;
[0028](7)定期噴水、噴藥、除草和施肥;
[0029](8)轉年春季即完成了金桂花的扦插繁育方法。
[0030]其中,步驟⑴所述的插條為I年生或當年生的半木質化嫩枝。步驟⑵所述的插條修剪是將插條剪成10厘米的小段,上部保留兩片葉,上端和下端為光滑平面;所述插條的滅菌處理是將插條捆成捆,然后在0.3%的高錳酸鉀水溶液中浸泡8分鐘,然后取出,將插條捆的下端浸泡在0.1%的吲哚乙酸中浸泡I小時。所述混合砂土由河沙、珍珠巖和鋸末組成,三者之間的重量比為1:0.5:0.3,混合好后再添加三者總重量2%的腐熟雞糞和三者總重量0.5%的三元復合肥,黏土的厚度2厘米。
[0031]本發明中,選取無病蟲害的I年生或當年生的半木質化嫩枝嫩枝為插條,然后使用河沙、珍珠巖、鋸末和黏土鋪墊好插床,插床內加入有機肥和無機肥,再將滅菌、促生長后的插條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插入插床中,再搭建遮陽篷,后期進行定期的噴水、噴藥、除草和施肥,通過這樣科學系統的管理,插條在一個月左右就生根發芽,成活率較傳統方法高5%,而且移栽后的成活率、長勢均優于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金桂花的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⑴選取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金桂母樹,剪取樹冠上嫩枝作為插條; ⑵將插條修剪,然后進行滅菌處理后備用; ⑶選取陰涼易排水的土地,清理地表雜草和草根后,按照尺寸要求下挖8?10厘米,然后鋪墊一層混合沙土,在混合沙土上鋪墊一層黏土,表面平整后即建造好插床; ⑷將插條按照行距8厘米,株距5厘米扦插與插床內,插條在黏土外留下三分之一,頂端留兩片葉; (5)用手壓實插條周圍的黏土,再用0.01%的多菌靈水溶液均勻的噴灑插床I次; (6)在插床上建設遮陽篷; (7)定期噴水、噴藥、除草和施肥; (8)轉年春季即完成了金桂花的扦插繁育方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桂花的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⑴所述的插條為I年生或當年生的半木質化嫩枝。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桂花的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⑵所述的插條修剪是將插條剪成10厘米的小段,上部保留兩片葉,上端和下端為光滑平面; 所述插條的滅菌處理是將插條捆成捆,然后在0.3%的高錳酸鉀水溶液中浸泡8分鐘,然后取出,將插條捆的下端浸泡在0.1%的吲哚乙酸中浸泡I小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桂花的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砂土由河沙、珍珠巖和鋸末組成,三者之間的重量比為1:0.5:0.3,混合好后再添加三者總重量2%的腐熟雞糞和三者總重量0.5%的三元復合肥,黏土的厚度2厘米。
【文檔編號】A01G1/00GK104365304SQ201310349087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2日
【發明者】付占山 申請人:天津市增益花卉苗木銷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