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含有丁子香酚和氰霜唑的復配殺菌劑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02726閱讀:3272來源:國知局
一種含有丁子香酚和氰霜唑的復配殺菌劑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有氰霜唑和丁子香酚的復配殺菌劑及其應用,其有效成分包括丁子香酚和氰霜唑,氰霜唑與丁子香酚的質量配比為5∶1~20∶1。本發明通過室內毒力測定和田間試驗,分別測定了氰霜唑、丁子香酚單劑及復配制劑對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確立了最優配比,以達到提高防效、減少化學農藥用量、延緩病菌產生抗藥性的目的。
【專利說明】一種含有丁子香酚和氰霜唑的復配殺菌劑及其應用【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復配殺菌劑,更具體的說,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用于防治作物及果樹霜霉病的生物源和化學殺菌劑復配殺菌劑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0002]霜霉病危害遍及世界各地,危害作物種類繁多如瓜類、蔬菜、果樹等,特別是葡萄霜霉病是目前釀酒、鮮食葡萄生產中的第一大病害,給葡萄生產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目iu尚未發現免疫品種或類型,對霜霉病的治理仍以藥劑防治為王;生廣上防治霜霉病的常用化學藥劑苯基酰胺類(phenylamides如甲霜靈等)、氨基甲酸酯類(carbamate如霜霉威等)、甲氧基丙烯酸酯類(stroblurins如嘧菌酯等)、嗎啉類(morpholine如烯酰嗎啉等)均已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藥性;化學藥劑的長期大量施用導致農藥殘留、環境污染等問題日漸突出,對人畜、環境造成巨大危害。
[0003]生物源農藥有效成分是自然存在的,一般無毒,易于降解,在生態環境中積累毒性小,具有環境相容性,避免或減輕了應用化學農藥造成的負面影響,且病原菌難以產生抗藥性等;純生物源農藥雖然是環境友好型殺菌劑,但由于存在田間復雜環境下藥效不穩定、制作成本高等問題,致使其難以在生產上廣泛應用。
[0004]氰霜唑(cyazofamid)是磺胺咪唑類殺菌劑,對卵菌綱真菌具有強烈的殺菌活性;對霜霉病菌生活史的各個生長階段包括孢子囊的形成、孢子囊的萌發、卵孢于的形成、游動孢子的釋放、游動孢子的移動以及菌絲的生長等都具有很高的抑制效果;該藥劑40~50mg/L的處理濃度對霜霉病有突出的防治作用,其使用劑量顯著低于其它殺菌劑;氰霜唑作用方式不同于其他殺菌劑,與其他內吸性殺菌劑間無交互抗藥性;該藥劑毒性低,具有良好的毒理學性質、對生態環境和作物以及非靶標生物安全。
[0005]丁子香酚(eugenol)為一種芳香類化合物,存在于丁香油、肉桂葉油、肉桂皮油、樟腦油、肉豆蘧油等中,可由丁香油中分出。眾多研究表明,芳香精油及其成分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在抗氧化、抗微生物、抗寄生蟲、抗腫瘤、免疫調節、鎮痛等方面具有生物活性和治療、保健功效。近年來備受臨床醫生、科研界和農藥行業的關注,被科研單位和廠家用作農藥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境友好型、高效、含有丁子香酚和氰霜唑的復配殺菌劑,該復配殺菌劑在防治霜霉病方面表現突出。
[0007]本發明探討了氰霜唑和丁子香酚及其復配組合物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尤其是針對霜霉病的防治。
[0008]本發明是一種含有氰霜唑和丁子香酚的復配殺菌劑,其有效成分包括丁子香酚和氰霜唑,氰霜唑和丁子香酚的質量配比為5~20: 1,最佳質量配比為11: I。
[0009]氰霜唑和丁子香酚在復配殺菌劑中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別為氰霜唑1.5~6.0%、丁子香酚0.075~0.3%,余量為常規輔料添加物。
[0010]本發明的復配制劑在防治霜霉病中的應用。氰霜唑和丁子香酚單劑用于防治霜霉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應用氰霜唑和丁子香酚復配制劑防治霜霉病,表現出明顯的增效作用。具有以下優勢:
[0011]1、具有增效作用。氰霜唑和丁子香酚兩者在5: I至20: I的配比范圍內均表現出增效作用,其中11: I配比增效最明顯,增效系數為1.67。
[0012]2、復配可減少藥劑的施用量。田間按36.0mg/L~45.0mg/L濃度施用時,不僅提高了對霜霉病的防治效果,還可減少10.0%~28.0%的農藥用量。
[0013]3、氰霜唑和丁子香酚作用方式不同,復配后不易使病菌產生抗藥性。
[0014]本發明通過室內毒力測定和田間試驗,分別測定了氰霜唑、丁子香酚單劑及復配制劑對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確立了最優配比,以達到提高防效、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減緩病菌產生抗藥性的目的。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0016]I室內生物活性測定試驗
[0017]試驗祀標為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樣本采自田間。試驗材料選用葡萄感病品種赤霞珠盆栽,自上向下4葉位-6葉位,剪取相同部位、長勢一致、用濕棉球包裹葉柄放置在培養皿中,保濕備用。
[0018]1.1試驗藥劑
[0019]95%氰霜唑原藥;0.3%丁子香酚可溶液劑。
[0020]1.2試驗方法
[0021]孢子囊懸浮液配制:選擇發病葉片,用4°C蒸餾水洗下葉片背面霜霉病菌孢子囊,配成懸浮液(濃度控制在1-6X IO6個孢子囊/ml),4°C下存放備用。
[0022]藥劑處理:0.3%丁子香酚可溶液劑和氰霜唑原藥,配成最高濃度母液。氰霜唑、丁子香酚單劑及各復配組合均設置7個濃度梯度。將藥液均勻噴施于葉片背面,待藥液自然風干后,將各處理葉片葉背向上,按處理標記后排放在保濕盒中。試驗設不含藥劑的處理作空白對照。用葉盤法(Schwinn等,1982)進行試驗。
[0023]1.3調查方法
[0024]按照葉盤病情分級方法調查每個處理的發病情況。葉盤病情分級方法如下:O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6% -25% ;5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26%-50% ;7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51% -75% ;9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76%以上。記載病葉率和病情嚴重度,計算病情指數和防效(%)。 [0025]以藥劑濃度對數值為自變量X、以防治效果的幾率值為因變量y作回歸分析,計算各藥劑的EC5tl及其95%置信限。按Wadley法,計算增效系數(SR);根據增效系數(SR)評價藥劑混用的聯合作用類型,即SR < 0.5為拮抗作用,0.5≤SR≤1.5為相加作用,SR >
1.5為增效作用。
[0026]1.4試驗結果[0027]試驗結果及統計如表1,結果表明氰霜唑、丁子香酚單劑對霜霉病菌均表現出良好的室內生物活性,EC50分別為6.182mg/L和0.492mg/L。氰霜唑和丁子香酚兩者在5~20: I的配比范圍內均表現出增效作用,其中11: I配比增效最為顯著,增效系數為1.67。
[0028]表1氰霜唑和丁子香酚最佳配比篩選結果表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有氰霜唑和丁子香酚的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包括丁子香酚和氰霜唑,氰霜唑與丁子香酚的質量配比為5~20: 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配殺菌劑,其特征在于,氰霜唑和丁子香酚的最佳質量配比為 11:1。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復配殺菌劑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含有氰霜唑和丁子香酚的復配殺囷劑在防 治霜霉病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01P3/00GK103688936SQ201310352835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5日
【發明者】趙玖華, 辛相啟, 王升吉, 吳斌, 尚佑芬 申請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