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及其制備方法,由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動物油脂5~15、玉米淀粉35~45、吡蟲啉原藥5~15、啶蟲脒原藥5~15,本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片劑農藥是一種適用于蔬菜、瓜果、豆類和棉花等農作物防治白粉虱、蚜蟲、薊馬、斑潛蠅等害蟲,采用根部填埋的使用方法,益處在于種植作物時在根部填埋,緩釋藥效,藥物通過根部吸收進入植株,通過植株內部傳導到植株除果實外的莖葉花等各部位,長期防治,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抗藥性、耐藥性以及高殘留的問題,降低了用藥量,從而降低生產成本,降低了農藥殘留,減少環境污染。
【專利說明】一種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農藥,特別是指一種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型片劑農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近幾年來各種國產及進口殺蟲劑都面臨著抗藥性、耐藥性以及高殘留等主要問題。在農業生產中,用藥次數頻繁且用藥量大,不但浪費時間,浪費過多的財力和物力,并且導致作物的農藥殘留量越來越高,污染了環境對生態平衡造成威脅。本復配片劑農藥在作物種植時,與作物一起施用根部填埋,使藥效持續時間增長,各種農作物長期甚至一季沒有應防治的害蟲危害,根據全國各地農民使用三年后總結,本復配片劑農藥對防治作物蚜蟲、白粉虱、薊馬、斑潛蠅、蝽蟓等蟲害的防治效果達90%以上,同時本復配農藥增強了作物的抗病能力,增加了作物的產量。因此本復配農藥減少了作物種植中的用藥次數降低了用藥量從而減少了農藥殘留,節約了施用農藥的時間,降低了農業生產的成本,使農產品達到了綠色無公害檢測標準,成為國內農業首選的綠色產品的理想防治蟲害的制劑,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抗藥性、耐藥性以及高殘留的問題。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5]一種根部防治農作物蟲 害的復配片劑農藥,由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0006]動物油脂5~15、玉米淀粉35~45、吡蟲啉原藥5~15、啶蟲脒原藥5~15,本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采用的是一種片劑農藥,有利于緩釋藥效,延長作用時間,吡蟲啉原藥和啶蟲脒原藥的復配農藥降低了用藥量,提高了防治農作物蟲害的效率和范圍,降低了用藥次數,從而降低生產成本,降低了農藥殘留,減少環境污染。
[0007]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一種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由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0008]動物油脂10、玉米淀粉40、吡蟲啉原藥10、啶蟲脒原藥10。
[0009]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吡蟲啉原藥純度> 95%。
[0010]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啶蟲脒原藥純度> 95%。
[0011]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制備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的方法,包括步驟:
[0012]I)取5~15重量份的動物油脂、35~45重量份的玉米淀粉、5~15重量份的批蟲啉原藥、5~15重量份的啶蟲脒原藥混合后攪拌13~18min ;
[0013]2)將上述攪拌好的原料造粒成I~2mm的細粒;
[0014]3)將上述細粒在60~70°C下烘干50~70min制成干粒;
[0015]4)將上述干粒壓制成片劑。[0016]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取10重量份的動物油脂、40重量份的玉米淀粉、10重量份的吡蟲啉原藥、10重量份的啶蟲脒原藥混合。
[0017]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吡蟲啉原藥純度> 95%。
[0018]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啶蟲脒原藥純度> 95%。
[0019]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片劑每片重量0.5~0.6g。
[00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一種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及其制備方法,由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動物油脂5~15、玉米淀粉35~45、吡蟲啉原藥5~15、啶蟲脒原藥5~15,本防治農作物蟲害的片劑農藥是一種適用于蔬菜、瓜果、豆類和棉花等農作物防治白粉虱、蚜蟲、薊馬、斑潛蠅等害蟲,采用根部填埋的使用方法,益處在于種植作物時在根部填埋,緩釋藥效,藥物通過根部吸收進入植株,通過植株內部傳導到植株除果實外的莖葉花等各部位,長期防治,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抗藥性、耐藥性以及高殘留的問題。
[0021]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下面結合具體的用藥實例進行說明:
[0022]以白粉虱、薊馬、蚜蟲防治為例:
[0023]下面再結合應用實施例1~3與采用制備例中公開的方法制備的產品或市售產品進行對照的田間藥效測定結果,進一步來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24]本發明的應用實施例是采用田間藥效試驗的方法。通過分別觀察記錄各處理的總蟲數和死蟲數來計算防治效率。根據調查數據,計算各處理的死亡率及防效,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田間藥效試驗,以每片重量0.58g計。
[0025]應用實施例1:
[0026]如圖1所示,防治對象:白粉虱
[0027]實驗地點:山東壽光、青州,河北衡水等菜地
[0028]施藥方法:根部填埋
[0029]施藥量:每棵每片。
[0030]應用實施例2:
[0031]防治對象:薊馬
[0032]實驗地點:山東壽光、青州,河北衡水等菜地
[0033]施藥方法:根部填埋
[0034]施藥量:每棵每片.[0035]應用實施例3:
[0036]防治對象:蟲牙蟲
[0037]實驗地點:山東壽光、青州,河北衡水等菜地
[0038]施藥方法:根部填埋
[0039]施藥量:每棵每片。
[0040]由應用實施例1~3可以看出,本發明在對農作物害蟲的防治效果上作用顯著,持續時間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42]圖1為防治白粉虱田間藥效試驗結果圖;
[0043]圖2為防治薊馬田間藥效試驗結果圖;
[0044]圖3為防治蚜蟲田間藥效試驗結果圖。【具體實施方式】
[0045]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46]—種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由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0047]動物油脂5~15、玉米淀粉35~45、吡蟲啉原藥5~15、啶蟲脒原藥5~15,本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采用的是一種片劑農藥,有利于緩釋藥效,延長作用時間,吡蟲啉原藥和啶蟲脒原藥的復配農藥降低了用藥量,提高了防治農作物蟲害的效率和范圍,降低了用藥量,從而降低生產成本,藥物通過根部吸收進入植株,通過植株內部傳導到植株除果實外的莖葉花等各部位,降低了農藥殘留,減少環境污染。
[0048]一種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由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0049]動物油脂10、玉米淀粉40、吡蟲啉原藥10、啶蟲脒原藥10。
[0050]所述吡蟲啉原藥純度≥95%。
[0051]所述啶蟲脒原藥純度≥95%。
[0052]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制備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的方法,包括步驟:
[0053]I)取5~15重量份的動物油脂、35~45重量份的玉米淀粉、5~15重量份的批蟲啉原藥、5~15重量份的啶蟲脒原藥混合后攪拌13~18min ;
[0054]2)將上述攪拌好的原料造粒成I~2mm的細粒;
[0055]3)將上述細粒在60~70°C下烘干50~70min制成干粒;
[0056]4)將上述干粒壓制成片劑。
[0057]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取10重量份的動物油脂、40重量份的玉米淀粉、10重量份的吡蟲啉原藥、10重量份的啶蟲脒原藥混合。
[0058]所述吡蟲啉原藥純度≥95%。
[0059]所述啶蟲脒原藥純度≥95%。
[0060]所述片劑每片重量0.5~0.6g。
[0061]實施例一
[0062]I)取5重量份的動物油脂、35重量份的玉米淀粉、5重量份的吡蟲啉原藥、5重量份的唳蟲脒原藥混合后攪拌13min ;
[0063]2)將上述攪拌好的原料造粒成Imm的細粒;
[0064]3)將上述細粒在60°C下烘干50min制成干粒;
[0065]4)將上述干粒壓制成片劑。[0066]所述吡蟲啉原藥純度為95%。
[0067]所述啶蟲脒原藥純度為95%。
[0068]所述片劑每片重量0.5g。[0069]實施例二
[0070]I)取10重量份的動物油脂、40重量份的玉米淀粉、10重量份的吡蟲啉原藥、10重量份的啶蟲脒原藥混合后攪拌15min ;
[0071]2)將上述攪拌好的原料造粒成1.5mm的細粒;
[0072]3)將上述細粒在65°C下烘干60min制成干粒;
[0073]4)將上述干粒壓制成片劑。
[0074]所述吡蟲啉原藥純度為96%。
[0075]所述啶蟲脒原藥純度為96%。
[0076]所述片劑每片重量0.55g。
[0077]實施例三
[0078]I)取15重量份的動物油脂、45重量份的玉米淀粉、15重量份的吡蟲啉原藥、15重量份的啶蟲脒原藥混合后攪拌ISmin ;
[0079]2)將上述攪拌好的原料造粒成2mm的細粒;
[0080]3)將上述細粒在70°C下烘干70min制成干粒;
[0081]4)將上述干粒壓制成片劑。
[0082]所述吡蟲啉原藥純度為98%。
[0083]所述啶蟲脒原藥純度為98%。
[0084]所述片劑每片重量0.6g。
[008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動物油脂5~15、玉米淀粉35~45、吡蟲啉原藥5~15、啶蟲脒原藥5~1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動物油脂10、玉米淀粉40、吡蟲啉原藥10、啶蟲脒原藥1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其特征在于:所述吡蟲啉原藥純度> 95%。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其特征在于:所述啶蟲脒原藥純度> 95%。
5.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1)取5~15重量份的動物油脂、35~45重量份的玉米淀粉、5~15重量份的吡蟲啉原藥、5~15重量份的啶蟲脒原藥混合后攪拌13~18min ;  2)將上述攪拌好的原料造粒成I~2mm的細粒;  3)將上述細粒在60~70°C下烘干50~70min制成干粒;  4)將上述干粒壓制成片劑。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制備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10重量份的動物油脂、40重量份的玉米淀粉、10重量份的吡蟲啉原藥、10重量份的啶蟲脒原藥混合。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制備根部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啶蟲脒原藥純度> 95%。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根部制備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吡蟲啉原藥純度> 95%。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根部制備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復配片劑農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劑每片重量0.5~0.6g。
【文檔編號】A01N47/40GK103518766SQ201310374102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3日 
【發明者】張全良   申請人:濰坊登峰有機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