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油桃的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油桃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地建園、園地管理、水分管理、栽后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本發明種植方法簡單,成本低,易于推廣,種植得到的油桃天然綠色健康,營養成分高,同時也對環境減少了污染,種植的油桃生長速度快,產量高,品質好,果實糖度高口味佳,品質優。
【專利說明】一種油桃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果樹的種植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油桃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油桃營養豐富,含糖13%、有機酸1.5%、果膠1%、蛋白質1.1%,且每100克果肉含Vcl2mg、磷40mg、|丐12mg、鐵0.8mg、鎂14.5mg ;此外還含有17種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胡蘿
卜素等,具有止咳化痰、補氣健腎、降血壓之功能;目前,多數油桃品種在我國普遍存在裂果現象,使得果實的外觀質量下降,直接影響果實的銷售、貯藏和運輸,給農業種植戶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桃的種植方法。
[0004]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油桃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1)選地建園:選擇地勢高、背風向陽、交通方便的栗鈣土地,株行距3.2米X3.8米,深挖穴,淺栽植,穴內施2.5-3.0kg 土壤改良劑,所述的土壤改良劑按如下配方的重量份:海泡石粉110-120、醇酯十二 3-4、納米玉石粉4-5、油腳3_4、抗壞血酸2_3、硫酸鎂3_4、香菇多糖1-2、苯基三乙氧基硅烷3-4、碳酸錳3-4、硫酸亞鐵5-6和水適量;制備方法是將海泡石粉、納米玉石粉、油腳加適量水,研磨成漿料,加熱至70-75°C,加入抗壞血酸、硫酸鎂、香菇多糖、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繼續研磨30-45分鐘,濃縮干燥,最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均勻,造粒,即得;填土混合,植苗踩實,澆透水,覆蓋地膜;
(2)園地管理:及時拔除雜草,第一次中耕除草,可用小鋤頭輕輕翻挖揀出雜草,以后除草只能用人工拔除,根據土壤肥力情況追肥1-2次,在幼苗成活后一個月內根據苗情每畝追肥:尿素70-90kg、硫酸鉀10-12kg、氯化鉀8_10kg、磷石膏7_9kg、碳酸氫銨6_8kg、白菜渣50-70kg、風化煤20-40kg、竹炭粉10-20kg、麥飯石粉50-70kg、油質頁巖10-20kg、粉藤花20-30kg、茶渣 10-30kg 和風化煤 13-18kg ;
(3)水分管理:幼苗期應適當控制澆水防止徒長,促其根系向下生長,塊莖膨大期,保持地面濕潤,保持土壤濕潤度在70-75% ;
(4)栽后管理:包括短截、摘心、抹芽、除副梢、整形修剪、修剪輔養枝;
(5)花果管理:花芽膨大期疏花蕾,疏枝條兩頭癟芽,留中間飽滿芽,不留雙花芽、病殘
芽;
(6)病蟲害防治。
[00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種植方法簡單,成本低,易于推廣,種植得到的油桃天然綠色健康,營養成分高,同時也對環境減少了污染,種植的油桃生長速度快,產量高,品質好,果實糖度高口味佳,品質優。【具體實施方式】
[0006]實施例1:油桃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1)選地建園:選擇地勢高、背風向陽、交通方便的栗鈣土地,株行距3.2米X3.8米,深挖穴,淺栽植,穴內施2.8kg 土壤改良劑,所述的土壤改良劑按如下配方的重量份:海泡石粉115、醇酯十二 3.5、納米玉石粉4.5、油腳3.5、抗壞血酸2.5、硫酸鎂3.5、香菇多糖1.5、苯基三乙氧基硅烷3.5、碳酸錳3.5、硫酸亞鐵5.5和水適量;制備方法是將海泡石粉、納米玉石粉、油腳加適量水,研磨成漿料,加熱至70-75°C,加入抗壞血酸、硫酸鎂、香菇多糖、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繼續研磨30-45分鐘,濃縮干燥,最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均勻,造粒,即得;填土混合,植苗踩實,澆透水,覆蓋地膜;
(2)園地管理:及時拔除雜草,第一次中耕除草,可用小鋤頭輕輕翻挖揀出雜草,以后除草只能用人工拔除,根據土壤肥力情況追肥1-2次,在幼苗成活后一個月內根據苗情每畝追肥:尿素80kg、硫酸鉀11kg、氯化鉀9kg、磷石膏8kg、碳酸氫銨7kg、白菜渣60kg、風化煤30kg、竹炭粉15kg、麥飯石粉60kg、油質頁巖15kg、粉藤花25kg、茶洛20kg和風化煤15kg ;
(3)水分管理:幼苗期應適當控制澆水防止徒長,促其根系向下生長,塊莖膨大期,保持地面濕潤,保持土壤濕潤度在70-75% ;
(4)栽后管理:包括短截、摘心、抹芽、除副梢、整形修剪、修剪輔養枝;
(5)花果管理:花芽膨大期疏花蕾,疏枝條兩頭癟芽,留中間飽滿芽,不留雙花芽、病殘
芽;
(6)病蟲害防治:落花后噴40 %多菌靈600倍+5%蚜虱凈2000倍液,5月上旬噴40%代森錳鋅600倍+50%吡蟲乳油1500倍液。
[0007]本發明的油桃畝產量為3100-3500公斤/畝,病蟲害發生率低于1.8%。
【權利要求】
1.一種油桃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內容: (1)選地建園:選擇地勢高、背風向陽、交通方便的栗鈣土地,株行距3.2米X3.8米,深挖穴,淺栽植,穴內施2.5-3.0kg 土壤改良劑,所述的土壤改良劑按如下配方的重量份:海泡石粉110-120、醇酯十二 3-4、納米玉石粉4-5、油腳3_4、抗壞血酸2_3、硫酸鎂3_4、香菇多糖1-2、苯基三乙氧基硅烷3-4、碳酸錳3-4、硫酸亞鐵5-6和水適量;制備方法是將海泡石粉、納米玉石粉、油腳加適量水,研磨成漿料,加熱至70-75°C,加入抗壞血酸、硫酸鎂、香菇多糖、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繼續研磨30-45分鐘,濃縮干燥,最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均勻,造粒,即得;填土混合,植苗踩實,澆透水,覆蓋地膜; (2)園地管理:及時拔除雜草,第一次中耕除草,可用小鋤頭輕輕翻挖揀出雜草,以后除草只能用人工拔除,根據土壤肥力情況追肥1-2次,在幼苗成活后一個月內根據苗情每畝追肥:尿素70-90kg、硫酸鉀10-12kg、氯化鉀8_10kg、磷石膏7_9kg、碳酸氫銨6_8kg、白菜渣50-70kg、風化煤20-40kg、竹炭粉10-20kg、麥飯石粉50-70kg、油質頁巖10-20kg、粉藤花20-30kg、茶渣 10-30kg 和風化煤 13-18kg ; (3)水分管理:幼苗期應適當控制澆水防止徒長,促其根系向下生長,塊莖膨大期,保持地面濕潤,保持土壤濕潤度在70-75% ; (4)栽后管理:包括短截、摘心、抹芽、除副梢、整形修剪、修剪輔養枝; (5)花果管理:花芽膨大期疏花蕾,疏枝條兩頭癟芽,留中間飽滿芽,不留雙花芽、病殘芽; (6)病蟲 害防治。
【文檔編號】A01G17/00GK103535235SQ201310423704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7日
【發明者】李興鳳, 喬志剛 申請人:李興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