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苗轉口期飼餌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海洋生物人工培育【技術領域】。為解決鮑苗轉口期餌料突變導致鮑苗死亡的技術問題,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能夠確保鮑苗平穩度過轉口期的飼餌方法,該方法包括在鮑苗培育池內的附著基上接種底棲硅藻、幼鮑進食底棲硅藻2-3天、投喂適量人工配合餌料進行補充、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餌料步驟。經過實際測算,采用該飼餌方法與傳統飼餌方法比較,鮑苗的成活率可由20%左右提升至50%以上。
【專利說明】鮑苗轉口期飼餌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屬于海洋生物人工培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鮑苗轉口期飼餌方法。
【背景技術】
[0003]鮑苗種人工繁育生產過程中主要經歷如下幾個階段:1、稚鮑期,是指從初期匍匐幼蟲階段經過約45天左右長出第一呼吸孔的大約48天左右的生長期;2、鮑幼苗保苗期,是指經過稚鮑期階段鮑苗剝離轉口人工配合餌料開始至鮑苗第一次分苗期間。3、鮑生長過渡期,是指鮑苗第一次分苗至殼長達到2cm以上期間。稚鮑以底棲硅藻等單胞藻類為食,幼鮑期以人工配合投餌為為食。由稚鮑期過渡到鮑幼苗保苗期稱之為鮑苗餌料轉口期。實際苗種繁育過程中發現,幼苗轉口期因為餌料不適原因,幼苗死亡嚴重成活率僅為20%左右,因此如何調整鮑苗在轉口期的飼餌方法成為苗種繁育生產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鮑苗轉口期餌料突變導致鮑苗死亡的技術問題,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能夠確保鮑苗平穩度過轉口期的飼餌方法。
[0005]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鮑魚轉口期飼餌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在鮑苗培育池內的附著基上接種底棲硅藻,經過5-7天培養,待底棲硅藻繁殖密度增大后,將剝離后的稚鮑苗放`入培育池內;
(2)幼鮑進食底棲硅藻2-3天待攝食至50%的面積時,投喂適量人工配合餌料進行補充,一周后完成餌料轉口,開始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餌料;
(3)附著基上剩余部分藻類隨培育時間的延長,繼續生長成為較大型藻類,用于改善培育池水環境。
[0006]上述步驟(1)中底棲硅藻的接種比例為5-10萬細胞/cm2,經過5-7天的培養,底棲硅藻的密度達到100-200萬細胞/cm2。
[0007]上述人工餌料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及輔料成分組成:海藻粉40-50%、魚粉15-20%、豆柏 10-20%、酵母 3-8%、螺旋藻 1_3%,淀粉 10-20%、維生素 0.3-0.8%。
[0008]由于鮑苗經過稚鮑期的發育后,各個體的發育情況并不完全一致,有些鮑苗進入了鮑幼苗保苗期,而有些個體仍處于稚鮑期階段,此時全部采用人工投食餌料的方法,在稚鮑期未發育好的鮑苗會出現大量死亡。本發明提供的鮑苗轉口期飼餌方法采用底棲硅藻與人工餌料配合的方式既可以滿足仍處于稚鮑期鮑苗的進食要求,同時也可滿足鮑幼苗保苗期鮑苗的進食要求,實現了鮑苗在轉口期的平穩過渡,使鮑苗的成活率大大提高。經過實際測算,采用該飼餌方法與傳統飼餌方法比較,鮑苗的成活率可由20%左右提升至50%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10]下面以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苗分公司具體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0011]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苗分公司共有120個鮑培育池,(I)在鮑苗培育池內的附著基上接種底棲硅藻,經過5-7天培養,待底棲硅藻繁殖密度增大后,將剝離后的稚鮑苗放入培育池內。
[0012](2)幼鮑進食底棲硅藻2-3天待攝食至50%的面積時,投喂適量人工配合餌料進行補充,一周后完成餌料轉口,開始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餌料。
[0013](3)附著基上剩余部分藻類隨培育時間的延長,繼續生長成為較大型藻類,用于改善培育池水環境。
[0014]上述步驟(1)中底棲硅藻的接種比例為5-10萬細胞/cm2,經過5-7天的培養,底棲硅藻的密度達到100-200萬細胞/cm2。
[0015]上述人工餌料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及輔料成分組成:海藻粉40-50%、魚粉15-20%、豆柏 10-20%、酵母 3-8%、螺旋藻 1_3%,淀粉 10-20%、維生素 0.3-0.8%。
[0016]稚鮑培育期一般在45天左右,其中餌料轉口期占5-7天,采取上述技術,能使稚鮑剝離后至第一次分苗期鮑苗 成活率提高至50%以上。
【權利要求】
1.鮑魚轉口期飼餌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在鮑苗培育池內的附著基上接種底棲硅藻,經過5-7天培養,待底棲硅藻繁殖密度增大后,將剝離后的稚鮑苗放入培育池內; (2)幼鮑進食底棲硅藻2-3天待攝食至50%的面積時,投喂適量人工配合餌料進行補充,一周后完成餌料轉口,開始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餌料; (3)附著基上剩余部分藻類隨培育時間的延長,繼續生長成為較大型藻類,用于改善培育池水環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鮑魚轉口期飼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底棲硅藻的接種比例為5-10萬細胞/cm2,經過5-7天的培養,底棲硅藻的密度達到100-200萬細胞/ cm2 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鮑魚轉口期飼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餌料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及輔料成分組成:海藻粉40-50%、魚粉15-20%、豆柏10-20%、酵母3-8%、螺旋藻 1_3%,淀粉 10-20%、維生素 0.3-0.8%。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3583419SQ201310459150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8日
【發明者】劉光謀, 卞大鵬 申請人: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