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包括車體,動力系統,導向機構,行走機構,還包括設于車體下部的運輸篩選機構,使運輸篩選機構振動篩土的振動裝置,以及設于所述運輸篩選機構前部的鏟土機構;所述運輸篩選機構包括多個沿車體長度方向并行排列且與車體旋轉連接的格柵狀滾筒,所述相鄰滾筒之間由鏈條及鏈輪傳動連接,該收獲機結構合理,采用滾筒式分選篩,靈活方便,便于維護,具有較好的實用價值。
【專利說明】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農用機械,尤其是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針對土豆、大蒜、花生等地下作物的收獲機很多,傳統的收獲機一般采用分離篩實現作物果實與泥土的分離以及作物的出料,但是由于篩體面積較大,容易損壞,維護不方便,在使用中存在較大的弊端。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該收獲機結構合理,采用滾筒式分選篩,轉動靈活,便于維護,具有較好的實用價值。
[0004]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包括車體,動力系統,導向機構,行走機構,還包括設于車體下部的運輸篩選機構,使運輸篩選機構振動篩土的振動裝置,以及設于所述運輸篩選機構前部的鏟土機構;所述運輸篩選機構包括多個沿車體長度方向并行排列且與車體旋轉連接的的格柵狀滾筒,所述相鄰滾筒之間由鏈條及鏈輪傳動連接。
[0005]所述滾筒的兩端連接有端蓋,所述端蓋的中心均設有轉軸;所述轉軸上分別同軸連接有兩個鏈輪;所述車體的下部對應設有軸承座;所述滾筒分別由轉軸及軸承座與車體旋轉連接。
[0006]所述滾筒上相鄰柵條間的間距不大于3cm,相鄰滾筒之間的距離不大于3cm。
[0007]所述滾筒設有一個主動滾筒,其余為從動滾筒,所述主動滾筒的轉軸與電機III的輸出軸連接。
[0008]所述動力系統包括驅動收獲機行走的電機I,為鏟土機構提供工作動力的電機II,以及為運輸篩選機構提供工作動力的電機III。
[0009]所述鏟土機構包括后部向上傾斜的格柵狀刀架,刀架前端均布若干個鏟刀;所述刀架包括主梁以及連接主梁和鏟刀的連接桿;位于刀架后部的主梁剛性連接擺動臂的底端,所述擺動臂的中部與車架鉸接,頂端鉸接一連桿;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偏心輪側面的固定軸連接;所述偏心輪與電機II的動力輸出軸固定連接。
[0010]所述行走機構包括安裝于車體前部的導向輪和安裝于車體后部的驅動輪,所述驅動輪由安裝于后橋上的電機I提供動力。
[0011]所述振動裝置包括振動輪和振動電機;所述振動輪與連接運輸篩選機構的車體框架相接觸,使運輸篩選機構能夠振動篩土。
[0012]所述鏟土機構和運輸篩選機構的寬度相等。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該收獲機結構合理,采用滾筒式分選篩,靈活方便,便于維護,具有較好的實用價值。【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5]附圖1為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2為運輸篩選機構和鏟土機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車頭,2.導向輪,3.車體,4.電機II,5.鏟土機構,5-1.鏟刀,5-2.連接桿,5-3.主梁,5-4.擺動臂,5-5.連桿,6.驅動輪,7.電機I,8.電機III,9.運輸篩選機構,9-1.滾筒,9-2.鏈輪,9-3.鏈條,9-4.端蓋,9-5.轉軸,10.偏心輪,11.振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在附圖中,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包括車體3,動力系統,導向機構,行走機構,還包括設于車體3下部的運輸篩選機構9,使運輸篩選機構9振動篩土的振動裝置11,以及設于所述運輸篩選機構9前部的鏟土機構5 ;所述運輸篩選機構9包括多個沿車體3長度方向并行排列且與車體3旋轉連接的的格柵狀滾筒9-1,所述相鄰滾筒9-1之間由鏈條9-3及鏈輪9-2傳動連接。
[0019]所述滾筒9-1的兩端連接有端蓋9-4,所述端蓋9-4的中心均設有轉軸9_5 ;所述轉軸9-5上分別同軸連接有兩個鏈輪9-2 ;所述車體3的下部對應設有軸承座;所述滾筒9-1分別由轉軸9-5及軸承座與車體3旋轉連接。
[0020]所述滾筒9-1設有一個主動滾筒,其余為從動滾筒,所述主動滾筒的轉軸與電機III 8的輸出軸連接。
[0021]所述滾筒9-1上相鄰柵條間的間距不大于3cm,相鄰滾筒9_1之間的距離不大于3cm。
[0022]所述動力系統包括驅動收獲機行走的電機I 7,為鏟土機構5提供工作動力的電機II 4,以及為運輸篩選機構9提供工作動力的電機III 8。
[0023]所述鏟土機構5包括后部向上傾斜的格柵狀刀架,刀架前端均布若干個鏟刀5-1 ;所述刀架包括主梁5-3以及連接主梁5-3和鏟刀5-1的連接桿5-2 ;位于刀架后部的主梁5-3剛性連接擺動臂5-4的底端,所述擺動臂5-4的中部與車架3鉸接,頂端鉸接一連桿5-5 ;所述連桿5-5的另一端與偏心輪10側面的固定軸連接;所述偏心輪10與電機II 4的動力輸出軸固定連接。
[0024]所述行走機構包括安裝于車體3前部的導向輪2和安裝于車體3后部的驅動輪6,所述驅動輪6由安裝于后橋上的電機I 7提供動力。
[0025]所述振動裝置11包括振動輪和振動電機;所述振動輪與連接運輸篩選機構9的車體框架相接觸,使運輸篩選機構9能夠振動篩土。
[0026]所述鏟土機構5和運輸篩選機構9的寬度相等。
[0027]使用時,電機I 7驅動該收獲機向前行走,電機II 4帶動偏心輪10旋轉,并通過連桿5-5、擺動臂5-4帶動鏟刀5-1作前后往復運動,實現鏟土作業,并將鏟下的作物送至運輸篩選機構9上,運輸篩選機構9由多個并列且同向轉動的滾筒9-1構成,將作物向后輸送,在輸送的過程中,由于振動裝置11不停震動車架,使附著于作物上的泥土抖落并通過滾筒9-1上的格柵回落到地面,而作物則整齊的落于收獲機后部。
[0028]本發明可用于大蒜、土豆、花生等地下作物的收獲。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包括車體3,動力系統,導向機構,行走機構,其特征是:還包括設于車體3下部的運輸篩選機構9,使運輸篩選機構9振動篩土的振動裝置11,以及設于所述運輸篩選機構9前部的鏟土機構5 ;所述運輸篩選機構9包括多個沿車體3長度方向并行排列且與車體3旋轉連接的的格柵狀滾筒9-1,所述相鄰滾筒9-1之間由鏈條9-3及鏈輪9-2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其特征是:所述滾筒9-1的兩端連接有端蓋9-4,所述端蓋9-4的中心均設有轉軸9-5 ;所述轉軸9-5上分別同軸連接有兩個鏈輪9-2 ;所述車體3的下部對應設有軸承座;所述滾筒9-1分別由轉軸9-5及軸承座與車體3旋轉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其特征是:所述滾筒9-1設有一個主動滾筒,其余為從動滾筒,所述主動滾筒的轉軸與電機III 8的輸出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其特征是:所述滾筒9-1上相鄰柵條間的間距不大于3cm,相鄰滾筒9-1之間的距離不大于3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其特征是:所述動力系統包括驅動收獲機行走的電機I 7,為鏟土機構5提供工作動力的電機II 4,以及為運輸篩選機構9提供工作動力的電機III 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其特征是:所述鏟土機構5包括后部向上傾斜的格柵狀刀架,刀架前端均布若干個鏟刀5-1 ;所述刀架包括主梁5-3以及連接主梁5-3和鏟刀5-1的連接桿5-2 ;位于刀架后部的主梁5-3剛性連接擺動臂5_4的底端,所述擺動臂5-4的中部與車架3鉸接,頂端鉸接一連桿5-5 ;所述連桿5-5的另一端與偏心輪10側面的固定軸連接;所述偏心輪10與電機II 4的動力輸出軸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機構包括安裝于車體3前部的導向輪2和安裝于車體3后部的驅動輪6,所述驅動輪6由安裝于后橋上的電機I 7提供動力。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其特征是:所述振動裝置11包括振動輪和振動電機;所述振動輪與連接運輸篩選機構9的車體框架相接觸。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多功能地下作物收獲機,其特征是:所述鏟土機構5和運輸篩選機構9的寬度相等。
【文檔編號】A01D33/08GK103518464SQ201310474982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2日
【發明者】李壘 申請人:李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