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黃瓜種植方法,包括:(1)苗床準備;(2)選種;(3)催芽;(4)播種;(5)搭建保溫棚;(6)出苗期;(7)育苗期;(8)壯苗期;(9)定植;(10)生長;(11)插架與綁蔓;(12)整枝與掐尖;(13)開花結果期;(14)采果。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黃瓜種植方法具有天然無公害、符合生長規律、全程悉心照顧株苗、分階段培育等優點,在黃瓜種植方法的普及上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
【專利說明】黃瓜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 及養殖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黃瓜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黃瓜是生活中常見的蔬菜之一,黃瓜在市場上深受人們的喜愛,然而現有的黃瓜一般使用激素或者農藥,生長速度快、果實殘留有農藥成分,危害食用者的健康。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黃瓜種植方法,通過采用天然無公害的種植方法,遵循其生產規律,增強生命力、增大產量,在黃瓜種植方法的普及上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黃瓜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苗床準備:選取一塊背風向陽、土壤肥沃、3年以上未種過瓜類的田塊作為苗床,耕翻深度4cm至5cm,以每平方米糞水、氮磷鉀復合肥、菜餅和尿素均50(T800g的比例均勻施翻在土壤里;
(2)選種:挑選規格相同、顆粒飽滿的黃瓜種子,將其浸泡在0.9%濃度的氯化鈉溶液中15~30分鐘,之后將其浸泡在5(T55°C的溫水中6小時;
(3)催芽:將上述種子用濕紗布包好,保持在15~20°C的溫度下2~3天靜候出芽;
(4)播種:將準備好的苗床提前一天澆透底水,在次日清晨8點使用營養杯播種,所述營養杯兩兩間隔2cm,每個營養杯內播種2顆,種子深度為1cm,完成后在苗床上均勻撒上細土 ;
(5)搭建保溫棚:播種后使用枝條和保溫膜搭建高Im以上的保溫棚,用于控制生長適且的溫度和濕度;
(6)出苗期:使用人工方法控制保溫棚內的溫度白天在28~32°C,晚間不低于20°C,在出苗前不澆水,待出苗后及時通風降溫,控制保溫棚內的溫度白天在25~3(TC,晚間在15~18°C,每兩天澆一次水,在清晨8點澆水,在此期間還應注重濕害和病害的預防;
(7)育苗期:待有3飛片真葉時,選取晴天拆除保溫棚的保溫膜,揭膜通風,保持其自然生長,在此期間每天清晨8點進行澆水;
(8)壯苗期:待有5片以上真葉時,檢查確保每株秧苗都無病蟲害,一旦發現有蟲害或者病害的秧苗,立即將其連根拔起,用火焚燒;
(9)定植:按每平方米40(T600g的磷肥均勻翻入土壤內,之后將土地翻耕做畦,畦寬1.2m,高15cm以上,搭建高度小于IOcm的地膜,密閉7天后拆除地膜即可定植,此時將上述壯苗帶土移植,株距保持在25~30cm,行距保持在4(T60cm,用暗水法定植,在定植完成后搭建保溫棚,使用人工方法控制保溫棚內的溫度在白天2(T30°C,不超過32°C,晚間不低于10°C,在密閉7天內不澆水;
(10)生長:在最高溫度高于25攝氏度的晴天,早晨9點至傍晚4點揭膜通風,其余時間保持保溫棚的搭建狀態,濕度控制在白天60-80%,夜間80-90%,在最高氣溫低于25 V的天氣保持每3天灌概一次,在最聞氣溫聞于25攝氏度的天氣保持每兩天灌概一次,在最聞氣溫高于35攝氏度的天氣保持每天灌溉一次,均在每天清晨6時進行灌溉,并每15天施加肥料一次;
(11)插架與綁蔓:定植10天后插架,采用花架或者人字形支架,距離根部flOcm即可,將莖蔓每2或3節綁一次,防止磨傷莖蔓和莖蔓下垂,應在下午進行綁蔓,早晨莖蔓較脆易折斷,在此期間每2或3天綁蔓一次;
(12)整枝與掐尖:對于結瓜的主蔓去除其所有的側蔓,對于結瓜的側蔓在結瓜后留一至兩片葉掐尖,打掉所有卷須,對于莖蔓超過架頭時也應及時掐尖,并及時打掉下部的病老葉;
(13)開花結果期:人工受精,在晴天上午9點,摘下新開放的雄花,去除花瓣,將雄蕊輕輕抹在雌花花柱上,每多雄花可涂抹5~10多雌花,每5天在清晨8點澆水一次,每星期施加肥料一次,若出現彎瓜、病瓜或者多余的小瓜,及時將其摘除;
(14)采果:待果實成熟后及時進行采摘。
[0005]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4 )中的所述營養杯用于增加植株營養,其口徑大于3cm。
[0006]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6)、(9)中的所述人工方法包括棚內生火增溫方法、棚內生煙增溫方法、煤氣罐燒水增溫方法和燈光照明增溫方法。
[0007]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6)中主要是預防蚜蟲和霜菌病,可使用誘蟲燈對害蟲進行物理誘殺。
[0008]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10)、(13)中的所述肥料為3:1:1:0.3:0.3的氮肥、磷肥、鉀肥、鎂肥、硼肥的混合肥料。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黃瓜種植方法具有天然無公害、符合生長規律、全程悉心照顧株苗、分階段培育等優點,在黃瓜種植方法的普及上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11]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黃瓜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苗床準備:選取一塊背風向陽、土壤肥沃、3年以上未種過瓜類的田塊作為苗床,耕翻深度4cm至5cm,以每平方米糞水、氮磷鉀復合肥、菜餅和尿素均50(T800g的比例均勻施翻在土壤里;
(2)選種:挑選規格相同、顆粒飽滿的黃瓜種子,將其浸泡在0.9%濃度的氯化鈉溶液中15~30分鐘,之后將其浸泡在5(T55°C的溫水中6小時;
(3)催芽:將上述種子用濕紗布包好,保持在15~20°C的溫度下2~3天靜候出芽;
(4)播種:將準備好的苗床提前一天澆透底水,在次日清晨8點使用營養杯播種,所述營養杯兩兩間隔2cm,每個營養杯內播種2顆,種子深度為1cm,完成后在苗床上均勻撒上細土 ;
(5)搭建保溫棚:播種后使用枝條和保溫膜搭建高Im以上的保溫棚,用于控制生長適且的溫度和濕度;
(6)出苗期:使用人工方法控制保溫棚內的溫度白天在28~32°C,晚間不低于20°C,在出苗前不澆水,待出苗后及時通風降溫,控制保溫棚內的溫度白天在25~3(TC,晚間在15~18°C,每兩天澆一次水,在清晨8點澆水,在此期間還應注重濕害和病害的預防;
(7)育苗期:待有3飛片真葉時,選取晴天拆除保溫棚的保溫膜,揭膜通風,保持其自然生長,在此期間每天清晨8點進行澆水;
(8)壯苗期:待有5片以上真葉時,檢查確保每株秧苗都無病蟲害,一旦發現有蟲害或者病害的秧苗,立即將其連根拔起,用火焚燒;
(9)定植:按每平方米40(T600g的磷肥均勻翻入土壤內,之后將土地翻耕做畦,畦寬
1.2m,高15cm以上,搭建高度小于IOcm的地膜,密閉7天后拆除地膜即可定植,此時將上述壯苗帶土移植,株距保持在25~30cm,行距保持在4(T60cm,用暗水法定植,在定植完成后搭建保溫棚,使用人工方法控制保溫棚內的溫度在白天2(T30°C,不超過32°C,晚間不低于10°C,在密閉7天內不澆水;
(10)生長:在最高溫度高于25攝氏度的晴天,早晨9點至傍晚4點揭膜通風,其余時間保持保溫棚的搭建狀態,濕度控制在白天60-80%,夜間80-90%,在最高氣溫低于25°C的天氣保持每3天灌概一次,在最聞氣溫聞于25攝氏度的天氣保持每兩天灌概一次,在最聞氣溫高于35攝氏度的天氣保持每天灌溉一次,均在每天清晨6時進行灌溉,并每15天施加肥料一次;
(11)插架與綁蔓:定植10天后插架,采用花架或者人字形支架,距離根部flOcm即可,將莖蔓每2或3節綁一次,防止磨傷莖蔓和莖蔓下垂,應在下午進行綁蔓,早晨莖蔓較脆易折斷,在此期間每2或3天綁蔓一次;
(12)整枝與掐尖:對于結瓜的主蔓去除其所有的側蔓,對于結瓜的側蔓在結瓜后留一至兩片葉掐尖,打掉所有卷須,對于莖蔓超過架頭時也應及時掐尖,并及時打掉下部的病老葉;
(13)開花結果期:人工受精,在晴天上午9點,摘下新開放的雄花,去除花瓣,將雄蕊輕輕抹在雌花花柱上,每多雄花可涂抹5~10多雌花,每5天在清晨8點澆水一次,每星期施加肥料一次,若出現彎瓜、病瓜或者多余的小瓜,及時將其摘除;
(14)采果:待果實成熟后及時進行采摘。
[0012]優選地,步驟(4)中的所述營養杯用于增加植株營養,其口徑大于3cm。
[0013]優選地,步驟(6 )、( 9 )中的所述人工方法包括棚內生火增溫方法、棚內生煙增溫方法、煤氣罐燒水增溫方法和燈光照明增溫方法,以上多種方法均為人工增溫方法,不管使用哪種方法,應切記溫和實施,切忌造成局部溫度過高或者溫差變化過快的情況。
[0014]優選地,步驟(6)中主要是預防蚜蟲和霜菌病,可使用誘蟲燈對害蟲進行物理誘殺,相對于化學農藥的除蟲技術,物理誘殺有利于植物的健康,從根源避免了農藥的殘留,有利于食用者的身體健康。
[0015]優選地,步驟(10)、(13)中的所述肥料為3:1:1:0.3:0.3的氮肥、磷肥、鉀肥、鎂肥、硼肥的混合肥料,其中氮肥用于增固植物的根部營養,氮肥、磷肥和鉀肥給植物提供必備的氮、磷、鉀元素,從而保證其正常茁壯生長,少量的鎂肥有利于提高植物的葉綠素生成和促進光合作用,少量的硼肥有利于促進根部的生長和促進光合作用。
[0016]本發明黃瓜種植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過在黃瓜生長時對其分階段照顧,根據其各階段的習性不同從而進行不同的照顧,尤其是幼苗階段加強根部的生長,從而增強秧苗的成活率和生命力,進而增加了黃瓜的產量; 二、通過以自然環境為主、人工方法為輔的種植方法,不使用激素和農藥,使得黃瓜大規模種植和健康生長的同時,保證其純天然無公害;
三、相對于一般的化肥,這里采用的是以比例3:1:1:0.3:0.3的氮肥、磷肥、鉀肥、鎂肥、硼肥的混合肥料,根據黃瓜所需要元素按比例進行補充,即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又有利于其的快速健康生長。
[0017]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黃瓜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苗床準備:選取一塊背風向陽、土壤肥沃、3年以上未種過瓜類的田塊作為苗床,耕翻深度4cm至5cm,以每平方米糞水、氮磷鉀復合肥、菜餅和尿素均50(T800g的比例均勻施翻在土壤里; (2)選種:挑選規格相同、顆粒飽滿的黃瓜種子,將其浸泡在0.9%濃度的氯化鈉溶液中15~30分鐘,之后將其浸泡在5(T55°C的溫水中6小時; (3)催芽:將上述種子用濕紗布包好,保持在15~20°C的溫度下2~3天靜候出芽; (4)播種:將準備好的苗床提前一天澆透底水,在次日清晨8點使用營養杯播種,所述營養杯兩兩間隔2cm,每個營養杯內播種2顆,種子深度為1cm,完成后在苗床上均勻撒上細土 ; (5)搭建保溫棚:播種后使用枝條和保溫膜搭建高Im以上的保溫棚,用于控制生長適且的溫度和濕度; (6)出苗期:使用人工方法控制保溫棚內的溫度白天在28~32°C,晚間不低于20°C,在出苗前不澆水,待出苗后及時通風降溫,控制保溫棚內的溫度白天在25~3(TC,晚間在15~18°C,每兩天澆一次水,在清晨8點澆水,在此期間還應注重濕害和病害的預防; (7)育苗期:待有3飛片真葉時,選取晴天拆除保溫棚的保溫膜,揭膜通風,保持其自然生長,在此期間每天清晨8點進行澆水; (8)壯苗期:待有5片以上真葉時,檢查確保每株秧苗都無病蟲害,一旦發現有蟲害或者病害的秧苗,立即將其連根拔起 ,用火焚燒; (9)定植:按每平方米40(T600g的磷肥均勻翻入土壤內,之后將土地翻耕做畦,畦寬1.2m,高15cm以上,搭建高度小于IOcm的地膜,密閉7天后拆除地膜即可定植,此時將上述壯苗帶土移植,株距保持在25~30cm,行距保持在4(T60cm,用暗水法定植,在定植完成后搭建保溫棚,使用人工方法控制保溫棚內的溫度在白天2(T30°C,不超過32°C,晚間不低于10°C,在密閉7天內不澆水; (10)生長:在最高溫度高于25攝氏度的晴天,早晨9點至傍晚4點揭膜通風,其余時間保持保溫棚的搭建狀態,濕度控制在白天60-80%,夜間80-90%,在最高氣溫低于25 V的天氣保持每3天灌概一次,在最聞氣溫聞于25攝氏度的天氣保持每兩天灌概一次,在最聞氣溫高于35攝氏度的天氣保持每天灌溉一次,均在每天清晨6時進行灌溉,并每15天施加肥料一次; (11)插架與綁蔓:定植10天后插架,采用花架或者人字形支架,距離根部flOcm即可,將莖蔓每2或3節綁一次,防止磨傷莖蔓和莖蔓下垂,應在下午進行綁蔓,早晨莖蔓較脆易折斷,在此期間每2或3天綁蔓一次; (12)整枝與掐尖:對于結瓜的主蔓去除其所有的側蔓,對于結瓜的側蔓在結瓜后留一至兩片葉掐尖,打掉所有卷須,對于莖蔓超過架頭時也應及時掐尖,并及時打掉下部的病老葉; (13)開花結果期:人工受精,在晴天上午9點,摘下新開放的雄花,去除花瓣,將雄蕊輕輕抹在雌花花柱上,每多雄花可涂抹5~10多雌花,每5天在清晨8點澆水一次,每星期施加肥料一次,若出現彎瓜、病瓜或者多余的小瓜,及時將其摘除; (14)采果:待果實成熟后及時進行采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瓜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的所述營養杯用于增加植株營養,其口徑大于3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瓜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9)中的所述人工方法包括棚內生火增溫方法、棚內生煙增溫方法、煤氣罐燒水增溫方法和燈光照明增溫方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瓜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主要是預防蚜蟲和霜菌病,可使用誘蟲燈對害蟲進行物理誘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瓜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0)、(13)中的所述肥料為3:1:1:0.3:0.3的氮肥、磷肥、`鉀肥、鎂肥、硼肥的混合肥料。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477859SQ201310476908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4日
【發明者】陶建平 申請人:蘇州市新巷農藝科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