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輥式中速磨煤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輥式中速磨煤機,它包括安裝在地基上的驅動電機,轉動連接驅動電機輸出軸的聯軸器,轉動連接聯軸器輸出軸的減速器,緊固連接減速器輸出端的轉動盤,緊固連接轉動盤上端的磨盤,設置在磨盤上的磨輥,套裝在轉動盤和磨盤外部的殼體,沿磨盤周向設置在其外側的熱風噴嘴環,設置在殼體中部的多連桿加載機構。多連桿加載機構包括開設在殼體中部的檢修門,一端鉸接于設置在地基上的底座,另一端鉸接于設置在檢修門外壁上部底座的檢修液壓缸,插設在檢修門上的加載液壓缸,鉸接加載液壓缸的活塞連桿末端的連桿,鉸接設置在檢修門下部底座的磨輥軸,磨輥軸與磨輥相連的一端沿徑向鉸接連桿的末端,磨輥軸的末端轉動連接磨輥。
【專利說明】一種輥式中速磨煤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粉碎裝備,特別是關于一種新型輥式中速磨煤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大型電廠等場所使用的磨煤機一般包括一機架,一安裝在機架下部的驅動電動機,一連接驅動電機的減速機,一位于減速機上方的轉動磨盤,一壓在磨盤上的磨棍,一連接在磨棍上方的加載架,一固定在基礎上的加載油缸,一連接在油缸和加載架之間的拉桿,一由油箱、油管、油泵等組成的油缸供油系統以及一原煤的進入和煤粉的排除通道。
[0003]現有的磨煤機是通過加載油缸直接向磨輥施加加載力,即首先通過加載油缸向下的拉力施加于加載架,然后加載架壓縮彈簧使其壓緊磨輥達到施加加載力的作用。這種加載形式雖然結構簡單,但是由于加載架的體積較大,致使磨煤機上部空間相對狹小,因此熱風經過時影響熱風的流場,從而阻礙了磨煤機磨出低水分的煤粉。另外,上述加載形式檢修不便,在需要對磨煤機內部及其磨輥磨環進行檢修時,由于磨煤機內部空間狹小,導致檢修存在困難。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影響熱風流場、便于檢修的新型輥式中速磨煤機。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輥式中速磨煤機,它包括一安裝在地基上的驅動電機,一轉動連接所述驅動電機輸出軸的聯軸器,一轉動連接所述聯軸器輸出軸的減速器,一緊固連接所述減速器輸出端的轉動盤,一緊固連接所述轉動盤上端的磨盤,若干設置在所述磨盤上的磨輥,一套裝在所述轉動盤和磨盤外部的殼體,一沿所述磨盤周向設置在其外側的熱風噴嘴環;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若干設置在所述殼體中部的多連桿加載機構;每一所述多連桿加載機構均包括一開設在所述殼體中部的檢修門, 端鉸接于設置在所述地基上的底座,另一端鉸接于設置在所述檢修門外壁上部底座的檢修液壓缸,一插設在所述檢修門上的加載液壓缸,一鉸接所述加載液壓缸的活塞連桿末端的連桿,一鉸接設置在所述檢修門下部底座的磨輥軸,所述磨輥軸與所述磨輥相連的一端沿徑向鉸接所述連桿的末端,所述磨棍軸的末端轉動連接所述磨棍。
[0006]所述磨盤上等間距設置三個所述磨輥,所述殼體中部等間距設置三套所述多連桿加載機構。
[0007]本發明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采用的是多連桿加載機構,多連桿加載機構在磨煤機內部只有加載液壓缸、磨輥軸和連桿,去除了龐大的加載架,因此有效減少了加載機構在磨煤機內部所占的空間,降低了對磨煤機內部熱風流場的影響,提高了煤粉的質量。除此之外,還能夠降低檢修的難度,減少檢修人員,縮短檢修時間。2、本發明可廣泛用于電站、工業鍋爐等場所的煤粉制備工藝,適用性強。【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本發明的磨輥分布示意圖
[0010]圖3是本發明工作狀態時多連桿加載機構的原理示意圖
[0011]圖4是本發明檢修狀態時多連桿加載機構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進行詳細的描述。
[0013]如圖1所不,本發明包括一驅動電機1、一聯軸器2、一減速器3、一轉動盤4、一磨盤5、若干磨輥6、若干多連桿加載機構7、一殼體8以及一熱風噴嘴環9。其中,驅動電機I固定安裝在地基上,驅動電機I的輸出軸經聯軸器2連接減速器3的輸入端,減速器3的輸出端采用螺釘緊固連接水平設置的轉動盤4的底端,轉動盤4的頂端緊固連接磨盤5,磨輥6通過相對應的多連桿加載機構7沿磨盤5周向等間距設置。多連桿加載機構7等間距設置在殼體8的中部,口大肚小的桶狀殼體8套裝在轉動盤4和磨盤5的外部,熱風噴嘴環9沿周向設置在磨盤5外側,通過熱風噴嘴環9將通過干燥介質入口送入的熱風經噴嘴環9送入殼體8內,將磨制好的煤粉以氣粉混合的沿外殼體內側吹送出。
[0014]如圖2所示,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本發明的磨盤5上等間距設置三個磨輥6,每一磨輥6對應設置一套多連桿加載機構7。
[0015]三套多連桿加載機構7的結構相同,故僅以一套多連桿加載機構7為例進行詳細介紹。
[0016]如圖1、圖3所不,多連桿加載機構7包括一檢修液壓缸70、一檢修門71、一加載液壓缸72、一連桿73以及一磨輥軸74。檢修門71開設在殼體8的中部,檢修液壓缸70的一端鉸接設置在地基上的底座,另一端鉸接設置在檢修門71外壁上部的底座。加載液壓缸72水平插設在檢修門71上,加載液壓缸72活塞連桿的末端通過一銷軸鉸接連桿73的一端,連桿73的另一端通過另一銷軸鉸接磨輥軸74的一端,磨輥軸74的另一端鉸接設置在檢修門71內壁的底座,磨輥軸74的末端轉動連接磨輥6。
[0017]下面詳細介紹本發明的使用流程:
[0018]當本發明工作時,啟動驅動電機1,驅動電機I通過聯軸器2帶動減速器3工作,減速器3通過轉盤4帶動磨盤5旋轉,啟動檢修液壓缸70使檢修門71閉合,此時加載液壓缸72處于收縮狀態,磨輥6抬起,磨輥6與磨盤5之間有一定間隙,加入的原煤落入磨輥6與磨盤5之間的間隙內;然后啟動加載液壓缸72,使處于收縮狀態的加載液壓缸72的活塞連桿伸出,活塞連桿驅動磨輥軸74逆時針轉動,磨輥軸74帶動磨輥6下降,此時轉動的磨盤5通過摩擦力帶動磨輥6繞磨輥軸74轉動,磨輥6的重力和轉動的摩擦力碾磨原煤。當加載液壓缸72活塞收縮出時,活塞連桿驅動磨棍軸74順時針轉動,磨棍軸74帶動磨棍6抬起,原煤繼續進入磨盤5的槽內。磨制好的煤粉以氣粉混合的形式通過熱風噴嘴環9沿外殼體8內側吹送出。
[0019]當磨煤機需要檢修時,關閉驅動電機I,緩慢收縮加載液壓缸70,使磨輥6抬起,收縮檢修液壓缸70使檢修門71緩慢打開,最終使磨輥軸74的軸心與水平面成垂直狀態(如圖4所示),磨煤機進入檢修狀態。
[0020]上述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其中各部件的結構、連接方式和制作工藝等都是可以有所變化的,凡是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的等同變換和改進,均不應排除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外。
【權利要求】
1.一種棍式中速磨煤機,它包括一安裝在地基上的驅動電機, 一轉動連接所述驅動電機輸出軸的聯軸器, 一轉動連接所述聯軸器輸出軸的減速器, 一緊固連接所述減速器輸出端的轉動盤, 一緊固連接所述轉動盤上端的磨盤, 若干設置在所述磨盤上的磨輥, 一套裝在所述轉動盤和磨盤外部的殼體, 一沿所述磨盤周向設置在其外側的熱風噴嘴環;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若干設置在所述殼體中部的多連桿加載機構;每一所述多連桿加載機構均包括一開設在所述殼體中部的檢修門,一一端鉸接于設置在所述地基上的底座,另一端鉸接于設置在所述檢修門外壁上部底座的檢修液壓缸,一插設在所述檢修門上的加載液壓缸,一鉸接所述加載液壓缸的活塞連桿末端的連桿,一鉸接設置在所述檢修門下部底座的磨輥軸,所述磨輥軸與所述磨輥相連的一端沿徑向鉸接所述連桿的末端,所述磨輥軸的末端轉動連接所述磨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輥式中速磨煤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盤上等間距設置三個所述磨輥,所述殼體中部等間距設置三套所述多連桿加載機構。
【文檔編號】B02C15/00GK103551223SQ201310524600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0日
【發明者】賈東亮, 尚慶雨, 紀任山, 劉建航, 梁興, 張鑫, 肖翠微, 李婷, 苗鵬, 周沛然, 宋春燕, 于清航, 徐大寶, 王永英, 劉振宇, 楊晉芳, 張旭芳 申請人:煤炭科學研究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