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茬春馬鈴薯高畦深溝稻草還田耕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稻茬春馬鈴薯高畦深溝稻草還田耕作方法,包括:A)做畦,畦面寬100cm,畦溝寬40cm;B)鋪草,稻草全量還田,并均勻鋪蓋在畦面空幅內;C)深溝,做畦后及時深溝,把畦溝鋤到田面下25cm,土塊搬放在畦中稻草上形成30cm寬的土壟,與畦邊土壟形成2條15cm寬、13cm深的播種溝;D)施基肥;E)播種,每畦播種2行,行距50cm,株距26cm;F)覆土,清畦溝平畦面覆土蓋種薯;G)管理,做好日常田間管理。本發明可以省卻全田耕翻、打穴等工序,省工省時節本,從耕翻至馬鈴薯播種,比常規耕作方式節省50%的人工,并可確保稻草全量還田。
【專利說明】稻茬春馬鈴薯高畦深溝稻草還田耕作方法【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馬鈴薯的耕作方法,尤其涉及南方稻茬冬閑田高畦深溝稻草還田種植春馬鈴薯的耕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我國南方水稻秋收后,雙季稻區秋種面積少,冬閑田面積多,稻麥(油)二熟制的中稻區和晚稻區也有一定面積的冬閑田,冬閑田種植春馬鈴薯可開發利用面積,相當于我國全年7000多萬畝馬鈴薯的播種面積,南方稻茬冬閑田是我國糧食生產新的增長點。馬鈴薯是營養豐富糧菜兼用的半耐寒作物,性喜冷涼,怕霜凍,忌炎熱,適宜溫度在15_20°C的環境中生長,當溫度超過25°C時,地莖即停止膨大,但溫度低于0°C,地上部分的枝葉也會枯死。只要種苗出土后不受霜凍的危害,就應當盡量早播,這是因為馬鈴薯在營養生長期間,對溫度反應不太敏感,而到了薯塊膨大期對溫度反應較為敏感。馬鈴薯半耐寒的特性,是南方稻區冬閑田理想的種植作物。馬鈴薯全生育期100天左右,也可以適當提前收獲,雖然影響塊莖的產量,但在春夏蔬菜交替短缺,菜價較高的時期,能保障供給,平抑菜價,豐富市場。提前上市的馬鈴薯,通常比大面積收獲時的價格要高一倍左右,因而產值不會減少。馬鈴薯是塊莖作物,與油菜和大(小)麥相比,有適當提前收獲的優勢,配套馬鈴薯地膜栽培等技術,能做到適時騰茬栽插早稻,更不會影響中、晚稻的栽插季節。馬鈴薯茬比冬閑田的土壤結構好,有利于水稻早發高產。目前馬鈴薯脫毒、良種繁育、地膜覆蓋等高產技術都得到推廣應用,稻茬冬閑田是春馬鈴薯的理想茬口,為什么得不到推廣應用?原因是稻茬土壤結板團粒結構差,不能滿足馬鈴薯高產優質的生長需要。創新耕作方法,合理排灌,改善土壤中固、液、氣三相比,創造良好土壤結構,實現稻茬冬閑田種植春馬鈴薯高產穩產好品質,將對我國糧食和蔬菜生產產生深遠的影響。
[0003]目前,稻茬春馬鈴薯耕作采用耕翻打穴種植方法,具體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4]1、耕翻,秋收秋種結束后,稻茬板田耕深13cm左右,土塊經1-2個月干濕凍融改良土壤。
[0005]2、做畦,播前整地,畦面寬120cm,畦溝寬40cm,畦溝深到田面下15cm,全層碎土整
平畦面。
[0006]3、打穴,穴深10cm,畦面行株距40X35cm,畦溝在內行株距平均53.3X35cm,每畝3573穴。
[0007]4、基肥,復合化肥施在穴內,農家肥料蓋種薯。
[0008]5、播種,長江兩岸的中下游地區,春馬鈴薯播種期在I月下旬至2月上旬,往南相應提前。種薯擺放穴內前,把化肥與土拌和防止傷薯苗。
[0009]6、覆土,清溝培土,整平畦面,種薯覆土層8cm。
[0010]7、管理,應用推廣良種、催芽等技術,做好中耕理溝,追施肥料,防治病蟲草害等日
常管理工作。
[0011]上述稻茬耕翻打穴種植春馬鈴薯,存在以下缺陷。[0012]1、費工費時,稻茬耕翻,做畦起溝,全層碎土整地打穴費工費時。
[0013]2、耽誤季節,耕翻整地,打穴播種,遇到雨雪天影響整地播種,往往耽誤季節。
[0014]3、潰害嚴重,耕翻打穴種植,畦溝淺排水不暢易積水,馬鈴薯潰害嚴重。
[0015]4、稻草無法還田,馬鈴薯打穴種植稻草無法還田。
【發明內容】
[0016]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稻茬春馬鈴薯耕作費工費時,耽誤季節,潰害嚴重,稻草無法還田的缺陷,在解決表層土壤松酥的同時,做到土壤結構合理土層深厚,提供一種稻茬春馬鈴薯高畦深溝稻草還田耕作方法。
[0017]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稻茬春馬鈴薯高畦深溝稻草還田耕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8]A)做畦:直接在沒有耕翻的稻茬板田上放樣起溝做畦,畦面寬100cm,畦溝寬40cm,一條畦溝兩邊耕翻,起溝土塊寬20cm,厚13cm,整齊地耕翻在畦邊,形成高13cm的土壟。
[0019]B)鋪草:稻草全量還田,將稻草均勻地鋪蓋在畦面60cm空幅內。
[0020]C)深溝:做畦鋪草后及時深溝,人縱向站在畦溝內,把畦溝鋤深到田面下25cm,同時把土塊搬放在畦中稻草之上,堆放成30cm寬的土壟,與畦邊土壟形成2條15cm寬、13cm深的播種溝。
`[0021]D)基肥:播種前把肥料條施在播種溝內稻草之上。
[0022]E)播種:搶在凍融交替松酥土壤的冬末播種,撥開播種溝內的稻草,把種薯擺放在板田上,隨手用松土蓋沒種薯,每畦播2行,本畦行株距50 X 26cm,每畝播種3663穴。
[0023]F)覆土:播種后立即覆土,摟畦幫酥土,清畦溝,碎土塊,平畦面,稻茬板田上IOcm
復蓋層。
[0024]G)管理,做好日常田間管理。
[0025]進一步,在做畦后先深溝,形成2條15cm寬、13cm深的播種溝,然后再鋪草,將稻草鋪蓋在播種溝內。
[002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稻茬春馬鈴薯高畦深溝稻草還田耕作方法,可以省卻全田耕翻、打穴等工序,省工省時節本,從耕翻至馬鈴薯播種,比常規耕作方式節省50%的人工,并可確保稻草全量還田。由于馬鈴薯直接擺播在稻草覆蓋的板田平面上,提高了抗旱防潰能力。畦面高出溝底35cm,畦溝底在稻茬田面下25cm,田面下耕作層的土壤三相比得到改善,土層深厚上虛下實,土壤結構合理,早春溫度回升快,適宜馬鈴薯的生長。單產在2000公斤左右,畝增幅達40%。本發明實現了稻茬冬閑田種植春馬鈴薯穩產高產,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都得到提聞。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28]實施例1。
[0029]土壤活泥田塊的稻茬春馬鈴薯高畦深溝稻草還田耕作方法,采取以下步驟。
[0030]A)挖溝,秋收后活泥田塊挖田字型或井字型溝,疏通田外排水溝,降低田內水位,使板田干爽適宜耕作。
[0031]B)做畦,畦面寬100cm,畦溝寬40cm,一條畦溝兩邊耕翻,起溝土塊寬20cm,厚13cm,整齊地耕翻在H圭邊,形成高13cm的土壟。
[0032]C)鋪草,稻草全量還田,將稻草均勻鋪蓋在畦面60 cm空幅內。
[0033]D)深溝,做畦鋪草后及時深溝,把畦溝鋤深到田面下25cm,同時把土塊搬放在畦中稻草之上,堆放成30cm寬的土壟,與睦邊土壟形成2條15cm寬、13cm深的播種溝。 [0034]E)基肥,播種前把肥料條施在播種溝內稻草之上。
[0035]F)播種,搶在凍融交替松酥土壤的冬末播種,撥開播種溝內的稻草,種薯擺放在板田上,隨手用松土蓋沒種薯,每畦播2行,本畦行株距50 X 26cm,每畝播種3663穴。
[0036]G)覆土,播種后立即覆土,摟畦幫酥土,清畦溝,碎土塊,平畦面,稻茬板田上IOcm
復蓋層。
[0037]H)管理,做好日常田間管理。
[0038]實施例2。
[0039]稻茬春馬鈴薯高畦深溝稻草還田耕作方法,采取以下步驟。
[0040]A)做畦,秋收秋種結束后的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中旬,稻茬板田上放樣起溝做畦。畦面寬100cm,畦溝寬40cm,一條畦溝兩邊耕翻,起溝土塊寬20cm,厚13cm,整齊地耕翻在畦邊,形成高13cm的土壟。
[0041]B )深溝,做畦后及時深溝,把畦溝鋤深到田面下25cm,同時把土塊搬放在畦中,堆放成30cm寬的土壟,與畦邊土壟形成2條15cm寬,13cm深的播種溝。 [0042]C)鋪草,稻草全量還田,將稻草均勻鋪蓋在播種溝內。
[0043]D)基肥,播種前把肥料條施在播種溝內稻草之上。
[0044]E)播種,搶在凍融交替松酥土壤的冬末播種,撥開播種溝內的稻草,種薯擺放在板田上,隨手用松土蓋沒種薯,每畦播2行,本畦行株距50 X 26cm,每畝播種3663穴。
[0045]F)覆土,播種后立即覆土,摟畦幫酥土,清畦溝,碎土塊,平畦面,稻茬板田上IOcm
復蓋層。
[0046]G )管理,做好日常田間管理。
【權利要求】
1.一種稻茬春馬鈴薯高畦深溝稻草還田耕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A)做畦:直接在沒有耕翻的稻茬板田上放樣起溝做畦,畦面寬100cm,畦溝寬40cm,起溝土塊寬20cm,厚13cm,整齊地耕翻在畦面邊緣20cm內; B)鋪草:稻草全量還田,均勻鋪蓋在畦面60cm空幅內; C)深溝:做畦鋪草后及時深溝,畦溝鋤到田面下25cm,同時把土塊搬放在畦中稻草上,堆放成30cm寬的土壟,與畦邊土壟形成2條15cm寬、13cm深的播種溝; D)基肥:播種前把肥料條施在播種溝內稻草之上; E)播種:搶在凍融交替松酥土壤的冬末播種,撥開播種溝內的稻草,把種薯擺放在板田上,隨手用松土蓋沒種薯,每畦播2行,本畦行株距50 X 26cm,每畝播種3663穴; F)覆土,清畦溝平畦面,覆土蓋種薯; G)管理,做好日常田間管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稻茬春馬鈴薯高畦深溝稻草還田耕作方法,其特征是上面所述的做畦、鋪草、深溝步驟,是在做畦后,先深溝,在同一條畦上形成2條15cm寬、13cm深的播種溝,然后鋪草,將稻草鋪蓋在`播種溝內。
【文檔編號】A01B79/02GK103609315SQ201310641310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4日
【發明者】狄正興, 談夕鳳, 狄琦萍 申請人:狄正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