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地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休閑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小麥、玉米栽培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華北地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休閑種植方法,玉米采用種植方式為,壟幅為110~120cm,壟面寬80~90cm,壟溝寬30~40cm,壟高10~15cm,在壟上種2行玉米,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為80~90cm,窄行為30~40cm,株距10~15cm;玉米收貨后用條帶旋耕機對寬行進行旋耕、窄行留高茬35-45cm于自然腐爛還田,然后采用起壟機在寬行起壟,用壟作播種機在壟上播種小麥,每壟播種6行,等行距播種,行距15~20cm;小麥收獲后,使用玉米播種機在壟上直接播種玉米,如此周年循環。采用優化的種植方法,通過交替休閑種植方法,并采用合理的水肥管理、除蟲、除草管理,各個環節相互協同,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專利說明】華北地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休閑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小麥、玉米栽培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華北地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休閑種植方法,更具為一種提高冬小麥、夏玉米一年兩熟區周年產量的壟溝交替壟作休閑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山東省糧食生產以小麥、玉米為主體,小麥、玉米一年兩熟是本地區主要的糧食生產種植制度,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省糧食的90%以上,冬小麥一夏玉米一年兩熟的種植方式在華北地區的農業生產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一年兩熟種植方式大多為冬小麥套種或復種夏玉米,但是這種傳統種植方法也帶來很多問題,主要表現為不利于機械化操作、兩茬作物爭熱量、能耗高、土壤板結、水資源浪費嚴重、生產成本加大等,使該地區的農業生產不可持續,在生產中存在良種良法不配套、播種質量差,施肥不合理、病害嚴重等諸多限制因素。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提高冬小麥、夏玉米一年兩熟地區周年產量的壟溝交替壟作休閑種植方法。玉米采用種植方式為,壟幅為110~120cm,壟面寬80~90cm,壟溝寬30~40cm,壟高10~15cm,在壟上種2行玉米,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為80~90cm,窄行為30~40cm,株距10~15cm ;玉米收貨后用條帶旋耕機對寬行進行旋耕、窄行留高茬35-45cm于自然腐爛還田,然后采用起壟機在寬行起壟,用壟作播種機在壟上播種小麥,每壟播種6行,等行距播種,行距15~20cm ;小麥收獲后,使用玉米播種機在壟上直接播種玉米,如此周年循環。采用優化的合理種植方法,通過交替休閑種植方法,并采用合理的水肥管理、除蟲、除草管理,各個環節相互協同,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華北地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休閑種植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驟:
玉米播種前采用起壟機起壟,壟幅為110~120cm,壟面寬80~90cm,壟溝寬30~40cm,壟高10~15cm,在壟上種2行玉米,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為80~90cm,窄行為30~40cm,株距 10 ~15cm ;
玉米所選品種為高產、抗性強、株型緊湊、耐密植的中早熟品種,播種前根據種植區域常發病蟲害進行拌種或種衣劑包衣或選用經過包衣處理的商品種;
播種時若田間最大持水量為60%~75%時,在播種結束后進行田間化學除草;若田間最大持水量低于60%時,在玉米幼苗3~5葉、雜草2~5葉期噴施除草劑,或者在玉米7~8葉期使用滅生性除草劑,除草劑噴施方法參考產品使用說明書;
施肥和澆水管理均在壟溝內進行;
玉米肥料的選用原則為:重施磷鉀肥,輕施氮肥,適當補施鋅肥;
10月上旬待玉米完全成熟,即籽粒乳線消失,黑層出現,使用玉米聯合收割機進行收獲,收獲后用條帶旋耕機對寬行進行旋耕、窄行留高茬35-45cm于自然腐爛還田,然后采用起壟機在寬行起壟,用壟作播種機在壟上播種小麥,每壟播種6行,等行距播種,行距15~20cm ;
小麥選用單株生產力高、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強的半冬性中熟品種;
播種前用高效低毒的專用種衣劑進行包衣,小麥3葉期或返青后進行化學除草; 小麥的水肥管理也均在壟溝內進行;
小麥的澆水管理,澆水量根據土壤墑情確定;
小麥的施肥管理,小麥播種前施足底肥,底肥結合播前旋耕一次性施入,拔節期再追施氮肥;
蠟熟末期,即植株莖桿全部黃色,葉片枯黃,莖桿尚有彈性,籽粒含水率20-24%,籽粒顏色接近本品種固有光澤、籽粒較為堅硬時進行小麥收獲,小麥收獲后,麥桿還田,留茬高度(15 cm,秸桿粉碎長度< 10 cm,秸桿切碎合格率> 90%,并均勻拋撒;
使用玉米播種機在壟上直接播種玉米,每壟種植2行,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為80~90cm,窄行為30~40cm,株距15~20cm,具體田間管理及操作方式同上面玉米的操作方法,如此周年循環。
[0005]作為優選,播種玉米時,壟幅為120cm,壟面寬90cm,壟溝寬30cm,壟高15cm,在壟上種2行玉米,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為90cm,窄行為30cm,株距15cm。
[0006]作為優選,所述的玉米品種為魯單818。
[0007]作為優選,播種玉米時,播種時若田間最大持水量為60%~75%時,在播種結束后均勻噴灑噴施40%乙莠水懸浮劑進行田間化學除草;若田間最大持水量低于60%時,在玉米幼苗3~5葉、雜草2~5葉期噴施4%煙嘧磺隆懸浮劑,或者在玉米7~8葉期使用滅生性除草劑20%克蕪蹤,除草劑噴施方法參考產品使用說明書。
[0008]作為優選,玉米肥料的施肥量按照每生產100 kg子粒需吸收3 kg N、I kg P2O5,3 kgK2O計算,氮肥選用尿素,磷肥選用過磷酸鈣,鉀肥選用硫酸鉀,其中氮肥以4:6的比例于播種前和大喇叭口期施入,磷、鉀肥全部做底肥施入。
[0009]作為優選,所述的磷肥、鉀肥選用玉米專用緩控釋肥,玉米專用緩控釋肥的養分含量中,磷肥和鉀肥含量基本相當,均要達40%以上。
[0010]作為優選,玉米澆水管理,據據玉米的需水規律確定灌溉時期和灌水量,若拔節期田間持水量低于70%時、抽雄開花期田間持水量低于80%時及時灌水。
[0011]作為優選,小麥行距20cm。
[0012]作為優選,小麥品種選用濟麥21。
[0013]作為優選,小麥的施肥管理,氮、磷和鉀畝用量分別為14~20公斤、8~10公斤和8~10公斤,氮素基追比為5:5。
[0014]作為優選,小麥播種時,播種前用高效低毒的專用種衣劑6%立克秀懸浮種衣劑進行包衣。
[0015]作為優選,小麥的澆水管理,整個生育期總灌水量控制在每畝150~200m3。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I)優化冬小麥、夏玉米`品種搭配組合,實現周年光熱資源的高效利用,使小麥玉米周年產量提高20%以上;(2)冬小麥、夏玉米壟溝交替休閑種植,既實現了全程生產機械化,又改善了田間透風透光條件,降低了病蟲害發生率;
(3)根據冬小麥、夏玉米的需水需肥規律,統籌考慮周年肥水調控措施,水肥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降低生產成本;
(4)實現作物秸桿自然腐爛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防治水土流失,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
[0017]總之,本發明的壟溝交替壟作休閑種植方法,采用優化的種植方法,通過交替休閑種植方法,并采用合理的水肥管理、除蟲、除草管理,各個環節相互協同,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具備實質性特點和顯著地進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明冬小麥、夏玉米周年產量的壟溝交替休閑種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以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了解本發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發明。
[0020]下述小麥品種為濟麥21,玉米品種選用魯單818。
[0021]實施例1
小麥玉米周年平作常規種植模式 關于水肥的管理以及病蟲草害防治采用常規的操作方法。
[0022]冬小麥、夏玉米均采用等行距平作方式種植,小麥行距為15cm ;玉米行距為50cm,株距15cm。小麥選用品種為濟`麥21,播種時間為10月10日,收獲時間為6月4日;玉米選用品種為魯單818,播種時間為6月15日,收獲時間為9月27日。
[0023]實施例2
小麥玉米原壟免耕壟作模式
關于水肥的管理以及病蟲草害防治采用常規的操作方法。
[0024]使用壟作播種機扶壟,壟幅90cm,壟高15cm,壟上播種3行小麥,小麥的小行距為15cm,大行距為45cm。小麥選用品種為濟麥21,播種時間為10月10日,收獲時間為6月4曰。
[0025]小麥收獲后,在壟上直接播種玉米,每壟種植2行,小行距30cm,大行距90cm,株距15cm。玉米選用品種為魯單818,播種時間為6月15日,收獲時間為9月27日。
[0026]實施例3
壟溝交替壟作休閑種植模式
玉米播種前采用起壟機起壟,壟幅為120cm,壟面寬90cm,壟溝寬30cm,壟高15cm,在壟上種2行玉米,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為90cm,窄行為30cm,株距15cm。
[0027]秋季玉米收獲后用條帶旋耕機對寬行進行旋耕、窄行(苗帶)留高茬(40cm左右)于自然腐爛還田,然后采用起壟機在寬行起壟,用壟作播種機在壟上播種小麥,每壟播種6行,等行距播種,行距15cm。
[0028]第二年小麥收獲后,使用玉米播種機在壟上直接播種玉米,每壟種植2行,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為90cm,窄行為30cm,株距15cm。
[0029]秋季玉米收獲后小麥種植方式同上一年,如此周年循環。
[0030]關于水肥管理和病蟲草害防治情況如下:
施肥和澆水管理均在壟溝內進行;
播種玉米時,播種時若田間最大持水量為60%~75%時,在播種結束后均勻噴灑噴施40%乙莠水懸浮劑進行田間化學除草;若田間最大持水量低于60%時,在玉米幼苗3~5葉、雜草2~5葉期噴施4%煙嘧磺隆懸浮劑,或者在玉米7~8葉期使用滅生性除草劑20%克蕪蹤,除草劑噴施方法參考產品使用說明書。
[0031]玉米肥料的選用原則為:重施磷鉀肥,輕施氮肥,適當補施鋅肥;玉米肥料的施肥量按照每生產100 kg子粒需吸收3 kg N、I kg P2O5,3 kg K2O計算,氮肥選用尿素,磷肥選用過磷酸鈣,鉀肥選用硫酸鉀,其中氮肥以4:6的比例于播種前和大喇叭口期施入,磷、鉀肥全部做底肥施入。所述的磷肥、鉀肥選用玉米專用緩控釋肥,玉米專用緩控釋肥的養分含量中,磷肥和鉀肥含量基本相當,均要達40%以上。
[0032]玉米澆水管理,據據玉米的需水規律確定灌溉時期和灌水量,若拔節期田間持水量低于70%時、抽雄開花期田間持水量低于80%時及時灌水。
[0033]小麥播種前用高效低毒的專用種衣劑6%立克秀懸浮種衣劑進行包衣。小麥3葉期或返青后進行化學除草。
[0034]小麥的澆水管理,澆水量根據土壤墑情確定;整個生育期總灌水量控制在每畝150 ~200m3。
[0035]小麥的施肥管理,小麥播種前施足底肥,底肥結合播前旋耕一次性施入,拔節期再追施氮肥;小麥的施肥管理,氮、磷和鉀畝用量分別為14~20公斤、8~10公斤和8~10公斤,氮素基追比為5:5。
[0036]實施例4
玉米平作、小麥壟作模式(平作改壟作)模式 關于水肥的管理以及病蟲草害防治采用常規的操作方法。
[0037]玉米采用常規平作方式播種,玉米行距為60cm,株距15cm。玉米選用品種為魯單818,播種時間為6月15日,收獲時間為9月27日。
[0038]玉米收獲后,采用壟作播種機扶壟,壟幅90cm,壟高15cm,壟上播種3行小麥,小麥的小行距為15cm,大行距為45cm。小麥選用品種為濟麥21,播種時間為10月10日,收獲時間為6月4曰。
[0039]實施例5
玉米壟作、小麥平作(壟作改平作)模式 關于水肥的管理以及病蟲草害防治采用常規的操作方法。
[0040]玉米播種前采用起壟機起壟,壟幅為120cm,壟面寬90cm,壟溝寬30cm,壟高15cm,在壟上種2行玉米,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為90cm,窄行為30cm,株距15cm。
[0041]玉米收獲后采用旋耕機進行旋耕,然后采用常規平作方式播種小麥,小麥的小行距為15cm,大行距為45cm。小麥選用品種為濟麥21,播種時間為10月10日,收獲時間為6月4日。
[0042]關于上述各個實施例的對比如下表1和表2所示。[0043]表1不同實施例小麥、玉米及周年產量
【權利要求】
1.華北地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休閑種植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驟: 玉米播種前采用起壟機起壟,壟幅為110~120cm,壟面寬80~90cm,壟溝寬30~40cm,壟高10~15cm,在壟上種2行玉米,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為80~90cm,窄行為30~40cm,株距 10 ~15cm ; 玉米所選品種為高產、抗性強、株型緊湊、耐密植的中早熟品種,播種前根據種植區域常發病蟲害進行拌種或種衣劑包衣或選用經過包衣處理的商品種; 播種時若田間最大持水量為60%~75%時,在播種結束后進行田間化學除草;若田間最大持水量低于60%時,在玉米幼苗3~5葉、雜草2~5葉期噴施除草劑,或者在玉米7~8葉期使用滅生性除草劑,除草劑噴施方法參考產品使用說明書; 施肥和澆水管理均在壟溝內進行; 玉米肥料的選用原則為:重施磷鉀肥,輕施氮肥,適當補施鋅肥; 10月上旬待玉米完全成熟,即籽粒乳線消失,黑層出現,使用玉米聯合收割機進行收獲,收獲后用條帶旋耕機對寬行進行旋耕、窄行留高茬35-45cm于自然腐爛還田,然后采用起壟機在寬行起壟,用壟作播種機在壟上播種小麥,每壟播種6行,等行距播種,行距15~20cm ; 小麥選用單株生產力高、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強的半冬性中熟品種; 播種前用高效低毒的專用種衣劑進行包衣,小麥3葉期或返青后進行化學除草; 小麥的水肥管理也均在壟溝內進行; 小麥的澆水管理,澆水量根據土壤墑情確定; 小麥的施肥管理,小麥播種前施足底肥,底肥結合播前旋耕一次性施入,拔節期再追施氮肥; 蠟熟末期,即植株莖桿全部黃色,葉片枯黃,莖桿尚有彈性,籽粒含水率20-24%,籽粒顏色接近本品種固有光澤、籽粒較為堅硬時進行小麥收獲,小麥收獲后,麥桿還田,留茬高度(15 cm,秸桿粉碎長度< 10 cm,秸桿切碎合格率> 90%,并均勻拋撒; 使用玉米播種機在壟上直接播種玉米,每壟種植2行,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為80~90cm,窄行為30~40cm,株距15~20cm,具體田間管理及操作方式同上面玉米的操作方法,如此周年循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華北地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休閑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種玉米時,壟幅為120cm,壟面寬90cm,壟溝寬30cm,壟高15cm,在壟上種2行玉米,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為90cm,窄行為30cm,株距15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華北地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休閑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品種為魯單81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華北地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休閑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種玉米時,播種時若田間最大持水量為60%~75%時,在播種結束后均勻噴灑噴施40%乙莠水懸浮劑進行田間化學除草;若田間最大持水量低于60%時,在玉米幼苗3~5葉、雜草2~5葉期噴施4%煙嘧磺隆懸浮劑,或者在玉米7~8葉期使用滅生性除草劑20%克蕪蹤,除草劑噴施方法參考產品使用說明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華北地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休閑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肥料的施肥量按照每生產100 kg子粒需吸收3 kg N、1 kg p205、3 kg K2O計算,氮肥選用尿素,磷肥選用過磷酸鈣,鉀肥選用硫酸鉀,其中氮肥以4:6的比例于播種前和大喇叭口期施入,磷、鉀肥全部做底肥施入;作為優選,所述的磷肥、鉀肥選用玉米專用緩控釋肥,玉米專用緩控釋肥的養分含量中,磷肥和鉀肥含量基本相當,均要達40%以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華北地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休閑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澆水管理,據據玉米的需水規律確定灌溉時期和灌水量,若拔節期田間持水量低于70%時、抽雄開花期田間持水量低于80%時及時灌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華北地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休閑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麥行距20c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華北地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休閑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麥品種選用濟麥2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華北地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休閑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麥的施肥管理,氮、磷和鉀畝用量分別為14~20公斤、8~10公斤和8~10公斤,氮素基追比為5:5 ;小麥的澆水管理,整個生育期總灌水量控制在每畝150~200m3。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華北地區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的休閑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麥播種時, 播種前用高效低毒的專用種衣劑6%立克秀懸浮種衣劑進行包衣。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609319SQ201310663148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0日
【發明者】劉霞, 王慶成, 張秀清, 張慧, 穆春華, 周啟先, 李宗新, 翟學旭, 趙紅香 申請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