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昆蟲毒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45746閱讀:208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昆蟲毒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昆蟲毒瓶。
背景技術
傳統的毒瓶使用實驗用的廣口瓶,在瓶底放置劇毒物質,將捕捉的昆蟲放入瓶內,依靠瓶底揮發出的毒素將昆蟲殺死,其存在的問題主要是:1.由于藥劑和昆蟲置于一室,存放時間較長后,毒性降低,對昆蟲的殺傷、麻醉能力變弱,而在取出昆蟲前無法添加新藥劑,2.藥劑和昆蟲混于一室,毒瓶容易被昆蟲分泌物污染,3.昆蟲標本容易被氧化變色,影響標本質量;4.不同種類的昆蟲共處一室,容易毀壞昆蟲觸角、翅、附肢等器官,取、放不方便,5.—種毒瓶只能采用某一固定的藥劑,昆蟲容易粘附藥劑,取、放時不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昆蟲毒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藥物與昆蟲置于一室,取放不方便、不安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昆蟲毒瓶,包括瓶體、內蓋、外蓋,所述瓶體內設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設有至少一個孔,所述隔板將瓶體內腔隔為藥劑放置室和昆蟲放置室,所述昆蟲放置室中置有內筒。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藥劑和昆蟲標本分開,相互無法接觸,避免污染毒瓶,昆蟲取放安全,昆蟲標本不易被氧化變色;不同種類的昆蟲可分開放置,不容易毀壞昆蟲觸角、翅、附肢等器官;昆蟲標本取放方便,不管毒瓶中是否有采集的昆蟲標本,可以直接添加藥劑;可以放置固體藥劑或液體藥劑;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全性能強、成本低、使用率聞,便于存放和使用,解決了蟲藥一室、毒瓶易污染、標本易氧化、標本取放困難、標本易損壞、標本統一放置、取出標本前無法添加藥劑等問題。

圖1是一種昆蟲毒瓶結構示意圖;圖2是一種昆蟲毒瓶內蓋打開狀態的剖面圖;圖3是一種昆蟲毒瓶內蓋與外蓋的結構圖。附圖標記含義如下:1瓶體、2內蓋、3外蓋、4軸、6隔板、7液體藥劑附著物、8固體藥劑、9內筒、10不銹鋼圈、11紗網、12藥劑放置室、13昆蟲放置室、21左內蓋、22右內蓋、51左扣、52右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一種昆蟲毒瓶,包括瓶體1、內蓋2、外蓋3,瓶體I內設有隔板6,隔板6上設有至少一個孔,隔板6將瓶體I內腔隔為藥劑放置室12和昆蟲放置室13,昆蟲放置室13中置有內筒9。內蓋2由左內蓋21和右內蓋22組成,左內蓋21和右內蓋22之間通過軸4連接,軸4設在隔板6的頂部。外蓋3的兩側分別設有左扣51和右扣52,左扣51和右扣52分別與左內蓋21和右內蓋22相連。內筒9由紗網11和置于其上的不銹鋼圈10組成。作為實施方式的一種:隔板6的中上部設有至少10個直徑為2.5-3.5mm的圓孔。內筒9至少為兩個,可以將不同種類昆蟲分開放置。本實施方式中瓶身可為透明的塑料瓶或玻璃瓶,可觀察瓶內昆蟲的活動情況。左內蓋21和右內蓋22可通過扣單獨開關,方便添加藥劑和取放昆蟲。液體藥劑附著物7為海綿或紗布,固體藥劑8為氰化鉀KCN、氰化鈉NaCN或磷化鋁(AIP)。使用過程如下:實施例1,通過左扣(51)打開左內蓋21,放入一薄層小塊或粉末狀的固體藥劑氰化鉀(KCN)或氰化鈉(NaCN),立即在上面均勻撒上一層粗鋸末后,用小木棍壓實,再向鋸末上面澆鑄一層稀稠適宜的石膏糊,以能流下為度,待干后在上面放置一塊藥劑放置室底部大小相仿的海綿或醫用紗布,藥物通過隔板6上的孔擴散到昆蟲放置室13,將昆蟲殺死、麻醉。存放時間較長而毒性減弱時,可打開瓶左內蓋滴入3-5滴稀醋酸或酒石酸于海綿或醫用紗布上,關閉左內蓋即可。實施例2,打開左內蓋21,放入一薄層粉末狀的磷化鋁(AIP),并于其上放置一塊與底部大小相仿的海綿后即關閉左內蓋可,藥物通過隔板6上的孔擴散到昆蟲放置室13,將昆蟲殺死、麻醉。實施例3,打開瓶左內蓋21,放置一塊與底部大小相仿的液體藥劑附著物(海綿或醫用紗布),然后加入液體藥劑如乙醚(C4HiciOX氯仿(CCl4)、農藥等,關閉左內蓋即可,藥物通過隔板6上的孔擴散到昆蟲放置室13,將昆蟲殺死、麻醉。存放時間較長而毒性減弱時,可打開瓶左內蓋繼續加入液體藥劑。
權利要求1.一種昆蟲毒瓶,包括瓶體、內蓋、外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瓶體(I)內設有隔板(6),所述隔板(6)上設有至少一個孔,所述隔板(6)將瓶體(I)內腔隔為藥劑放置室(12)和昆蟲放置室(13),所述昆蟲放置室(13)中置有內筒(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昆蟲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的中上部設有至少10個直徑為2.5-3.5mm的圓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昆蟲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蓋(2)由左內蓋(21)和右內蓋(22)組成,所述左內蓋(21)和右內蓋(22)之間通過軸(4)連接,所述軸(4)設在隔板(6)的頂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昆蟲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蓋(3)的兩側分別設有左扣(51)和右扣(52),所述左扣(51)和右扣(52)分別與左內蓋(21)和右內蓋(22)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昆蟲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9)由紗網(11)和置于其上的不銹鋼圈(10)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昆蟲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9)至少為兩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昆蟲毒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藥物與昆蟲置于一室,取、放不方便,不安全的問題。它包括瓶體、內蓋、外蓋,所述瓶體內設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設有至少一個孔,所述隔板將瓶體內腔隔為藥劑放置室和昆蟲放置室,所述昆蟲放置室中置有內筒。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全性能強、成本低、使用率高,便于存放和使用,解決了蟲藥一室、毒瓶易污染、標本易氧化、標本取放困難、標本易損壞、標本統一放置、取出標本前無法添加藥劑等問題。
文檔編號A01M1/20GK202999138SQ20132000118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4日
發明者馬雄, 馬懷義, 王玉林, 丁吉紅, 劉漢成, 董剛 申請人:馬雄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