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太陽能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溫室,特別是一種采用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
背景技術:
太陽能溫室就是利用太陽的能量,來提高塑料大棚內或玻璃房內的室內溫度,以滿足植物生長對溫度的要求,所以人們往往把它稱之為人工暖房。太陽能溫室在夜間,沒有太陽輻射時,溫室仍然會向外界散發熱量,這時溫室處于降溫狀態,為了減少散熱,故夜間要在溫室外部加蓋保溫層。中國專利其公開號CN202095346U提供了 “太陽能溫室室內保溫系統”,溫室北側面設有保溫磚墻,溫室其它三面設有墻裙,墻裙外側設有用混凝土磨皮的素土堆,素土堆外側與溫室墻體頂端之間設有雙層充氣膜,雙層充氣膜與溫室墻體之間為靜態空氣層,溫室墻體頂端在雙層充氣膜的外側設有卷簾式保溫被。所述素土堆寬為I米,高度與墻裙相同,素土堆上端面為內側高外側低的傾斜面。該太陽能溫室室內保溫系統,通過在現有溫室的外圍增設雙層充氣膜及保溫被,靜態空氣層也起到了很好的隔溫作用,從而大大增強了溫室冬季保溫效果。雖然,它起到了一定的保溫作用,但是,由于其內部不具有發熱源,其溫室效果一般,難以達到植物穩定生長對溫度的要求。現有的其它溫室也都存在著類似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節省能源、保溫效果好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包括透明的蜂窩狀塑料板材的采光棚和位于采光棚內的放熱源,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太陽能集熱板和儲能筒,所述太陽能集熱板固連在采光棚上,密封的儲能筒內具有傳導液,上述太陽能集熱板的熱交換管一部分位于儲能筒內,所述放熱源與儲能筒通過熱交換管二相連接,所述的熱交換管二上具有能控制其開閉的控制閥。采光棚采用透明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白天陽光照射時,太陽能集熱板收集的熱量經熱交換管一傳遞至儲能筒中。由于儲能筒是密封的,因此熱量被儲蓄在儲能筒中。夜間需要使溫室內達到設定的溫度時,打開控制閥,儲能筒中傳導液將熱量傳遞至熱交換管二處,由于放熱源位于采光棚內,因此熱量傳遞至放熱源后溫室內的溫度就能保持在設定溫度范圍內。在上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中,所述太陽能集熱板的數量為若干個且其上的熱交換管一均位于儲能筒內。多個太陽能 集熱板能將更多的熱量儲存在儲能筒內。[0013]在上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中,所述的放熱源為固連在熱交換管二上的散熱翅片,所述的熱交換管二上具有若干噴淋頭。散熱翅片能快速的將熱交換管二處的熱量散發,從而提高溫室內的溫度。同時,噴淋頭可以與熱交換管二相通,此時熱交換管二內的流體介質為水,當壓力大到噴淋頭的工作壓力時,熱交換管二內的水直接經噴淋頭噴出,用于澆灌溫室內的農作物。當然,為了避免水溫過高,在熱交換管二上可以安裝與自來水管相接的混水閥。另外,與噴淋頭相連接的水管直接貼靠在熱交換管二上也是可行的。當熱交換管二處于循環狀態時,經噴淋頭噴出的水也具有一定溫度。在上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中,所述的儲能筒埋設于采光棚底部的地面以下。將儲能筒埋設于地面以下能增加其保溫效果,同時,還避免了尺寸較大的儲能筒占用空間。在上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中,所述的采光棚內具有控制箱,所述放熱源的數量為若干,且每個放熱源的控制閥均位于控制箱內。打開控制箱能集中的對其控制。而且不使用時可以將控制箱鎖閉,避免惡意破壞或者開啟。在上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中,所述的控制箱內還具有控制器,所述的溫室內具有溫度傳感器,所述熱交換管二上具有增壓泵,所述溫室內的地面具有水份傳感器,上述溫度傳感器和水份傳感器均與上述控制器相聯,控制器接收上述的溫度傳感器的信號后能使上述控制閥開啟,控制器接收上述的水份傳感器的信號后能使上述的增壓泵動作。控制器類似于中 央處理器,它是一個電路。白天時溫度傳感器的將溫室內的溫度信號發送至控制器,由于白天溫度較高,溫度傳感器的溫度信號值大于控制器處的設定值,控制閥保持關閉狀態。到了晚上,控制器接收到溫度傳感器的信號值小于控制器處的設定值,控制器將控制閥打開,熱交換管二處于循環狀態。當然,控制閥處具有電動執行器,控制器將電動執行器處電源接通,使控制閥打開。這里的設定值可以預先在控制器處設置好。水份傳感器位于溫室內的地面以下并靠近于地表。當水份傳感器將檢測的信號發送至控制器處,如果控制器接收到的檢測的信號值大于或者等于控制器的設定值,表示溫室內的農作物不需要澆灌,增壓泵不動作。反之,當檢測到的信號值小于控制器的設定值,控制器接通增壓泵處電源,增壓泵動作,從而使噴淋頭處水壓達到其噴淋水壓,噴出的水對溫室內的農作物澆灌。在上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中,所述太陽能集熱板的數量為若干個且依次串聯在一起。在上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中,所述的采光棚頂部呈圓弧狀,上述的太陽能集熱板沿直線排列。在上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中,所述的太陽能集熱板固連在采光棚側部。在上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中,所述的熱交換管一和熱交換管二上均具有循環泵。[0027]利用循環泵使介質在熱交換管一和熱交換管二內順暢的流動。在上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中,所述放熱源為呈波形彎折成若干段的熱管。這樣的結構使得放熱源處面積較大,熱量能更加集中的在此處散發。在上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中,所述的采光棚上具有百葉風口。空氣能形成對流,同時,避免較大的雜物進入采光棚內。在上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中,上述的太陽能集熱板固連在采光棚頂部,所述采光棚側部具有保溫材料。保溫材料具有一定保溫作用,太陽能集熱板位于采光棚頂部,能更好的收集熱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白天時陽光透過采光棚,植物能順利的進行光合作用,同時,熱量經熱交換管一儲存在儲能筒中。夜晚溫室內的溫度降低后,控制器自動的將控制閥打開,儲能筒處的熱量經熱交換管二輸出至每個發熱源處,提高溫室內的溫度。由于不需要額外的熱源,因此,它使用成本較低,且能使植物生長時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能得到適當的溫度。同時,埋設于地面下的儲能筒不占用空間,提高了采光棚內面積,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另外,溫室自動進行儲能,并將存儲的熱能在低溫時自動供出使用,自動化程度高,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圖1是本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的原理圖。圖4是本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第二種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第三種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第四種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中噴淋頭處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采光棚;2、放熱源;3、太陽能集熱板;4、儲能筒;4a、保溫層;5、熱交換管一 ;6、熱交換管二 ;7、控制閥;8、控制箱;8a、分配器;9、噴淋頭;10、循環泵;11、百葉風口 ;12、溫度傳感器;13、水份傳感器;14、控制器;15、增壓泵。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 示,本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包括采光棚1、放熱源2、太陽能集熱板3、儲能筒4和控制閥7等。本實施例中,采光棚I側部具有保溫材料,太陽能集熱板3固連在米光棚I頂部。如圖1和圖2所示,采光棚I采用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而成,采光棚I的形狀也可以各種各樣,采光棚上具有百葉風口,如圖4和圖5和圖6所示。太陽能集熱板3固連在采光棚I上,密封的儲能筒4內具有傳導液,儲能筒4埋設在地面以下,并且在儲能筒4外側具有保溫層4a。太陽能集熱板3的熱交換管一 5部分位于儲能筒4內,放熱源2與儲能筒4通過熱交換管二 6相連接,控制閥7位于熱交換管二 6上。本實施例中,為了增加熱交換管一 5和熱交換管二 6的循環性能,熱交換管一 5和熱交換管二 6上均設有循環泵。太陽能集熱板3的數量為若干個且依次串聯在一起,并且它們都固連在采光棚I頂部,采光棚I頂部呈圓弧狀,太陽能集熱板3沿直線排列成一排。根據實際情況,將多個太陽能集熱板3不串聯也行,每個太陽能集熱板3的熱交換管一 5直接與儲能筒4連通也是可行的。當然,將太陽能集熱板3固連在采光棚I側部也是可行的。如圖7所示,放熱源2為固連在熱交換管二 6上的散熱翅片,熱交換管二 6上具有若干噴淋頭9。如圖2和圖3所示,采光棚I內具有控制箱8,放熱源2的數量為若干,且每個放熱源2的控制閥均位于控制箱8內。控制箱8內還具有分配器8a,用于將儲能筒4內的熱能分配至每個放熱源2處,分配器8a的結構類似于暖通系統中的分集水器。控制箱8內還具有控制器7,溫室內具有溫度傳感器12,熱交換管二 6上具有增壓泵15,溫室內的地面具有水份傳感器13,溫度傳感器12和水份傳感器13均與上述控制器14相聯,控制器14接收上述的溫度傳感器12的信號后能使上述控制閥7開啟,控制器14接收上述的水份傳感器13的信號后能使上述的增壓泵15動作。白天時受陽光照射,溫室內具有足夠高的溫度,該溫度值大于控制器14的設定溫度值。控制閥7保持關閉狀態,熱交換管二 6不處于循環狀態。到了晚上,溫室內的溫度降低。當溫度傳感器12檢測到的溫度值小于控制器14處的溫度設定值時,控制器14將控制閥14處的電動執行器電源導通,控制閥14打開,熱交換管二 6處于循環狀態。放熱源2散發熱量,提高溫室內的溫度,直至溫室內的溫度與控制器14的溫度設定值持平才將 控制閥7關閉。控制器7處的溫度設定值可以預先設置好。位于溫室內的地面以下并靠近于地表的水份傳感器13檢測的信號值小于控制器14處的水分設定值時,增壓泵15處電源導通,從而使噴淋頭9處達到其噴射的水壓要求,噴淋頭9噴出的水對溫室內的農作物澆灌。反之,如果水份傳感器13檢測的信號值大于控制器14的設定值,則增壓泵不處于工作狀態。另外,溫室內的熱量除了供溫室內溫度調節外,還可以作為生產用水、生活用水等用途的保暖。大棚旁通常有供菜農住的簡易房屋,上述放熱源也可以設置在簡易房屋內,為菜農日常生活供暖以及提供生活熱水。
權利要求1.一種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包括透明的蜂窩狀塑料板材的采光棚(I)和位于采光棚(I)內的放熱源(2),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太陽能集熱板(3)和儲能筒(4),所述太陽能集熱板(3)固連在采光棚(I)上,密封的儲能筒(4)內具有傳導液,上述太陽能集熱板(3 )的熱交換管一(5 )部分位于儲能筒(4 )內,所述放熱源(2 )與儲能筒(4 )通過熱交換管二( 6)相連接,所述的熱交換管二( 6 )上具有能控制其開閉的控制閥(7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集熱板(3)的數量為若干個且其上的熱交換管一(5)均位于儲能筒(4)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熱源(2)為固連在熱交換管二(6)上的散熱翅片,所述的熱交換管二(6)上具有若干噴淋頭(9 )且噴淋頭(9 )與熱交換管二( 6 )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儲能筒(4)埋設于采光棚(I)底部的地面以下。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光棚(I)內具有控制箱(8 ),所述放熱源(2 )的數量為若干,且每個放熱源(2 )的控制閥(7)均位于控制箱(8)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箱(8)內還具有控制器(14),所述的溫室內具有溫度傳感器(12),所述熱交換管二(6)上具有增壓泵(15),所述溫室內的地面具有水份傳感器(13),上述溫度傳感器(12)和水份傳感器(13)均與上述控制器(14)相聯,控制器(14)接收上述的溫度傳感器(12)的信號后能使上述控制閥(7)開啟,控制器(14)接收上述的水份傳感器(13)的信號后能使上述的增壓泵(15)動作。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集熱板(3)的數量為若干個且依次串聯在一起。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光棚(I)頂部呈圓弧狀,上述的太陽能集熱板(3)沿直線排列。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陽能集熱板(3)固連在采光棚(I)側部。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交換管一(5)和熱交換管二(6)上均具有循環泵(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屬于太陽能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太陽能溫室的溫室效果一般、難以達到植物穩定生長對溫度的要求的問題。本蜂窩狀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陽能溫室,包括透明的蜂窩狀塑料板材的采光棚和位于采光棚內的放熱源,它還包括太陽能集熱板和儲能筒,太陽能集熱板固連在采光棚上,密封的儲能筒內具有傳導液,太陽能集熱板的熱交換管一部分位于儲能筒內,放熱源與儲能筒通過熱交換管二相連接,熱交換管二上具有能控制其開閉的控制閥。本太陽能溫室在夜晚時,儲能筒處的熱量經散發,提高溫室內的溫度。本太陽能溫室自動化程度高,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文檔編號A01G9/24GK203072512SQ20132000929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8日
發明者劉至國 申請人:伯恩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