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輥壓機并聯粉磨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材行業用于工業脆性物料粉碎的輥壓機粉磨系統,生產的產品主要為粉狀物料,尤其涉及一種雙輥壓機并聯粉磨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伴隨著近幾年來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2010年水泥產能已達18.6億噸。新建生產線都是在年產100萬噸及其以上規模的大型生產線,噸水泥電耗在90 IOOkWh左右,而粉磨工段耗電占生產水泥電耗的60 70%,僅水泥粉磨這一項,年耗電就達600億度左右。輥壓機應用高壓料層粉碎原理,采用單顆料粉碎群體化的工作方式,脆性物料經過高壓擠壓(擠壓區的壓力約為150MPa)使物料的粒度迅速減小,并且所有經擠壓的物料中存在有大量微裂紋,改善了物料的易磨性,使物料在下一個工序中粉磨時,所需的能耗大幅度降低。使用輥壓機預粉磨的擠壓聯合粉磨系統比原傳統的純球磨機粉磨系統可增產50-200%,單產電耗可降低20-40%,節約了能源、降低了水泥生產用電,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隨著國家對節能降耗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粉磨系統電耗,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成為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快速方便的雙輥壓機并聯粉磨系統。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雙輥壓機并聯粉磨系統,包括有兩套并聯的輥壓機粉磨系統,所述的輥壓機粉磨系統包括有輥壓機、輸送管道、分級篩選機和收料系統,所述的輥壓機的出料口通過輸送管道連接所述的分級篩選機的進料口,所述的分級篩選機上設有兩個出料口,一個出料口與輥壓機的進料口連通,另一個出料口與所述的收料系統連通。所述的輥壓機、分級篩選機和收料系統的工作均受控制系統的控制。所述的收料系統包括有收集箱和風機,所述的風機與收集箱連通。所述的兩套并聯的輥壓機粉磨系統的收料系統的出口均連接球磨機的進料口,所述的球磨機的出料口連通另一收料系統,結合組成聯合粉磨系統。本實用新型中,輥壓機完成對粗料(包括原料)的擠壓粉碎;所述分級篩選機完成對輥壓機擠壓后的物料分級選粉;所述輸送管道完成顆粒料、細顆粒料及粉料的輸送;所述的收料系統提供前述輥壓機粉磨系統所需的通風及收塵要求;所述控制系統實現前述各系統設備的控制及系統聯鎖。雙輥壓機并聯粉磨系統采用兩套輥壓機粉磨系統并聯方式安裝與生產,兩套輥壓機粉磨系統可以同時運行生產,也可以單套獨立運行生產;兩套并聯的輥壓機粉磨系統可以生產相同的物料,也可以生產不同品質或不同種類的物料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工藝流程簡單,操作方便、可靠,生產方式多樣,調配靈活,充分發揮輥壓機粉磨系統節能降耗的特點,完成物料的粉碎和粉磨工作,降低粉磨系統電耗。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雙輥壓機并聯粉磨系統,包括有兩套并聯的輥壓機粉磨系統1、2,所述的輥壓機粉磨系統1、2包括有輥壓機3、輸送管道4、分級篩選機5和收料系統,所述的輥壓機3的出料口通過輸送管道4連接所述的分級篩選機5的進料口,所述的分級篩選機5上設有兩個出料口,一個出料口與輥壓機3的進料口連通,另一個出料口與所述的收料系統連通。所述的輥壓機3、分級篩選機5和收料系統的工作均受控制系統6的控制。所述的收料系統包括有收集箱7和風機8,所述的風機8與收集箱7連通。所述的兩套并聯的輥壓機粉磨系統1、2的收料系統的出口均連接球磨機9的進料口,所述的球磨機9的出料 口連通另一收料系統,結合組成聯合粉磨系統。
權利要求1.一種雙輥壓機并聯粉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兩套并聯的輥壓機粉磨系統,所述的輥壓機粉磨系統包括有輥壓機、輸送管道、分級篩選機和收料系統,所述的輥壓機的出料口通過輸送管道連接所述的分級篩選機的進料口,所述的分級篩選機上設有兩個出料口,一個出料口與輥壓機的進料口連通,另一個出料口與所述的收料系統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輥壓機并聯粉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輥壓機、分級篩選機和收料系統的工作均受控制系統的控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輥壓機并聯粉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料系統包括有收集箱和風機,所述的風機與收集箱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輥壓機并聯粉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套并聯的輥壓機粉磨系統的收料系統的出口均連接球磨機的進料口,所述的球磨機的出料口連通另一收料系統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輥壓機并聯粉磨系統,包括有兩套并聯的輥壓機粉磨系統,所述的輥壓機粉磨系統包括有輥壓機、輸送管道、分級篩選機和收料系統,所述的輥壓機的出料口通過輸送管道連接所述的分級篩選機的進料口,所述的分級篩選機上設有兩個出料口,一個出料口與輥壓機的進料口連通,另一個出料口與所述的收料系統連通。本實用新型工藝流程簡單,操作方便、可靠,生產方式多樣,調配靈活,充分發揮輥壓機粉磨系統節能降耗的特點,完成物料的粉碎和粉磨工作,降低粉磨系統電耗。
文檔編號B02C21/00GK203108634SQ201320013319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0日
發明者包瑋, 楊萬利, 王虔虔, 夏玉龍, 徐從戰, 王青 申請人:中建材(合肥)粉體科技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