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助澆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助澆水花盆。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花盆各式各樣,常見的有瓦盆、紫砂盆、瓷盆、塑料盆、木桶等,而這些花盆的構造卻是大同小異,僅僅只是栽種植物。因此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花盆下面要額外加一個托盤,以防花盆漏出來的水到處流淌,但是花盆和托盤是兩個不連接部分,因此在移動位置的時候很麻煩;花盆盆身無吸水性,如長期不澆水,植物就會因缺水而枯死;盆底漏出來的水長期不清理就蒸發掉,沒有得到再利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助澆水花盆,該技術方案不僅有效解決了傳統花盆盆身本體無法儲水,從而易導致植物因長期缺少而枯死的問題,而且有效解決了傳統花瓶托盤中有集水,會被蒸發,浪費了水資源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自助澆水花盆,包括花盆本體(I),花盆本體(I)下方設置有托盤(2 ),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本體(I)由外盆體(3)、內盆體(4)構成,外盆體(3)套設于內盆體(4)外壁面上,外盆體(3 )呈中空設置,內外壁面之間形成儲水腔(12),外盆體(3 )的內壁面、內盆體(4 )側壁均設置有澆水口( 5 ),澆水口( 5 )形狀、尺寸、位置、數量均相匹配,花盆本體(I)通過內盆體(4)底部設置的方形固定塊(6)與托盤(2)中心部位設置的方形凹槽(7)匹配卡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改進方案是:所述外盆體(3)設置有注水孔(8),注水孔(8)位于外盆體(3)上端與儲水腔(12)連通;所述外盆體(3 )的內壁面、內盆體(4 )側壁均勻設置有多個澆水口( 5 ),澆水口( 5 )呈長橢圓形;所述外盆體(3)的內壁面上設置的澆水口(5)上設置有過濾網(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改進方案是:所述外盆體(3)的外壁面上設置有水位刻度儀,或為外壁面由透明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改進方案是:所述托盤(2)呈中空狀,方形固定塊(6)、方形凹槽(7)中心位置均對應設置有落水通孔(10),方形凹槽(7)落水通孔(10 )下部對應設置有集水容器(11),集水容器(11)與托盤(2)活動卡接;所述花盆本體(I)、托盤(2)均為塑料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優點:本實用新型在將傳統的花盆分解成內盆體和外盆體,外盆體設置有儲水腔,儲水腔通過澆水口自助向內盆體中的植物澆水,托盤設置有集水容器,集水容器將多余的水收集起來,可以做循環利用,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設計科學、便于推廣應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盆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外盆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托盤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花盆本體I,花盆本體I下方設置有托盤2,所述花盆本體I由外盆體3、內盆體4構成,外盆體3套設于內盆體4外壁面上,外盆體3呈中空設置,內外壁面之間形成儲水腔12,外盆體3的內壁面、內盆體4側壁均設置有澆水口5,澆水口 5形狀、尺寸、位置、數量均相匹配,花盆本體I通過內盆體4底部設置的方形固定塊6與托盤2中心部位設置的方形凹槽7匹配卡接,所述外盆體3設置有注水孔8,注水孔8位于外盆體3上端與儲水腔12連通,所述外盆體3的內壁面、內盆體4側壁均勻設置有多個澆水口 5,澆水口 5呈長橢圓形,所述外盆體3的內壁面上設置的澆水口 5上設置有過濾網9,所述外盆體3的外壁面上設置有水位刻度儀,或為外壁面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托盤2呈中空狀,方形固定塊6、方形凹槽7中心位置均對應設置有落水通孔10,方形凹槽7落水通孔10下部對應設置有集水容器11,集水容器11與托盤2活動卡接,所述花盆本體1、托盤2均為塑料材料制成。結合圖1、2、3、4簡述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花盆I的內盆體4用于植物的栽種,外盆體3的儲水腔12內可儲存一定的水源,水量可以通過水位刻度儀判斷,當人們因故而無法澆水時,可根據花盆I上的水位刻度儀旋轉外盆體3,外盆體3儲水 腔12的水就會通過內、外盆體3上的注水孔8給植物澆水,水量的大小據植物的喜濕性旋轉花盆外盆體3,調節內、外盆體上的注水孔8重疊的面積,旋轉的角度越大,注水孔8的交集也就越大,水流的也越快,從而調整水量的大小,對植物不間斷的澆水,托盤2里面設置了一個集水容器11,花盆底部漏出的水通過落水通孔10全部流入集水容器11中,從而再將集水容器11中的水再倒入花盆I里循環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自助澆水花盆,包括花盆本體(I ),花盆本體(I)下方設置有托盤(2),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本體(I)由外盆體(3)、內盆體(4)構成,外盆體(3)套設于內盆體(4)外壁面上,外盆體(3)呈中空設置,內外壁面之間形成儲水腔(12),外盆體(3)的內壁面、內盆體(4)側壁均設置有澆水口(5),澆水口(5)形狀、尺寸、位置、數量均相匹配,花盆本體(I)通過內盆體(4)底部設置的方形固定塊(6)與托盤(2)中心部位設置的方形凹槽(7)匹配卡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助澆水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盆體(3)設置有注水孔(8),注水孔(8)位于外盆體(3)上端與儲水腔(12)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自助澆水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盆體(3)的內壁面、內盆體(4 )側壁均勻設置有多個澆水口( 5 ),澆水口( 5 )呈長橢圓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自助澆水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盆體(3)的內壁面上設置的澆水口( 5 )上設置有過濾網(9 )。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自助澆水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盆體(3)的外壁面上設置有水位刻度儀,或為外壁面由透明材料制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助澆水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盤(2)呈中空狀,方形固定塊(6)、方形凹槽(7)中心位置均對應設置有落水通孔(10),方形凹槽(7)落水通孔(10)下部對應設置有集水容器(11),集水容器(11)與托盤(2)活動卡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助澆水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本體(I)、托盤(2)均為塑料材料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助澆水花盆,包括花盆本體(1),花盆本體(1)下方設置有托盤(2),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本體(1)由外盆體(3)、內盆體(4)構成,外盆體(3)套設于內盆體(4)外壁面上,外盆體(3)呈中空設置,內外壁面之間形成儲水腔(12),外盆體(3)的內壁面、內盆體(4)側壁均設置有澆水口(5),澆水口(5)形狀、尺寸、位置、數量均相匹配,花盆本體(1)通過內盆體(4)底部設置的方形固定塊(6)與托盤(2)中心部位設置的方形凹槽(7)匹配卡接。本實用新型不僅有效解決了傳統花盆盆身本體無法儲水,從而易導致植物因長期缺少而枯死的問題,而且有效解決了傳統花瓶托盤中有集水,會被蒸發,浪費了水資源的問題。
文檔編號A01G9/02GK203087095SQ201320132969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2日
發明者王安正 申請人: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