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智能澆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935209閱讀:683來源:國知局
智能澆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澆水花盆,包括內盆(1)、外盆(2),內盆(1)和外盆(2)形成一個儲水空腔(3)和儲物空腔(4),在儲水空腔(3)上部設置有進水孔(6),儲水空腔(3)內設有通往花盆內部的送水管(7),送水管(7)上開若干滲水孔(8),送水管(7)上設置磁控水閥KM,儲物空腔(4)設置自動控制器(5);自動控制器(5)自動測量土壤濕度,控制磁控水閥KM、通過送水管(7)上的滲水孔(8)澆水。本實用新型可以保證水以滲入的方式進入花盆,避免一次性進入大量水或長期間處于缺水情況發生。
【專利說明】
智能澆水花盆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澆水花盆,具體是一種智能澆水花盆,屬于花盆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需求,花卉的養殖已經非常普遍,但是,花卉的養護和澆水要求很高,再加上很多人缺乏花卉管理常識,隨意澆灌和忘記澆灌。一次性澆水太多,土壤水分過大,使花的根系長期浸泡在水中,容易被慪爛;長期忘記澆水會使花缺水,營養不良。更有甚者,一次把水澆足,過了很長時間才想起澆水,旱時旱死,澇時澇死,更不利于花卉的生長。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澆水花盆,該智能澆水花盆能夠測量土壤濕度,并根據土壤濕度自動地、緩慢地將水滲入花盆,使花的根系長期處于適當的濕度狀態。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智能澆水花盆,包括內盆、外盆,內盆和外盆形成一個儲水空腔和儲物空腔,在儲水空腔上部設置有進水孔,儲水空腔內設有通往花盆內部的送水管,送水管上開若干滲水孔,送水管上設置磁控水閥KM,儲物空腔設置自動控制器;
[0005]自動控制器自動測量土壤濕度,控制磁控水閥KM、通過送水管上的滲水孔澆水。
[0006]與普通花盆相比,本實用新型設置有自動控制器,該自動控制器能夠自動測量花盆土壤的濕度,在儲水空腔注滿水的情況下,自動控制器控制磁控水閥KM開關,使得水從送水管上的滲水孔慢慢滲入花盆,滲水孔的數量和大小根據需求設定,可以保證水以滲入的方式進入花盆,避免一次性進入大量水或長期間處于缺水情況發生。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自動控制器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0]如圖1所示,一種智能澆水花盆,包括內盆1、外盆2,內盆I和外盆2形成一個儲水空腔3和儲物空腔4,在儲水空腔3上部設置有進水孔6,儲水空腔3內設有通往花盆內部的送水管7,送水管7上開若干滲水孔8,送水管7上設置磁控水閥KM,儲物空腔4設置自動控制器5;
[0011 ]自動控制器5自動測量土壤濕度,控制磁控水閥KM、通過送水管7上的滲水孔8澆水。
[0012]與普通花盆相比,本實用新型設置有自動控制器,該自動控制器能夠自動測量花盆土壤的濕度,在儲水空腔注滿水的情況下,自動控制器控制磁控水閥KM開關,使得水從送水管上的滲水孔慢慢滲入花盆,滲水孔的數量和大小根據需求設定,可以保證水以滲入的方式進入花盆,避免一次性進入大量水或長期間處于缺水情況發生。
[0013]進一步,所述自動控制器5包括濕度檢測電路、開關控制電路、無穩態多諧振蕩器電路和控制執行電路;
[0014]濕度檢測電路包括電阻R1、電阻R2、電阻R3、第一濕度傳感器Ql、第二濕度傳感器Q2、三極管Gl和三極管G2;第一濕度傳感器Ql和電阻Rl組成串聯分壓電路,接在電源和地之間,三極管Gl的基極接第一濕度傳感器Ql和電阻Rl的串接點;第二濕度傳感器Q2和電阻R2組成串聯分壓電路,接在電源和地之間,三極管G2的基極接第二濕度傳感器Q2和電阻R2的串接點;三極管GI集電極通過電阻R3接電源,發射極接三極管G2的集電極;三極管G2的發射極接地;
[0015]開關控制電路包括電阻R3、電阻R4、三極管G3和三極管G4;三極管G3基極通過電阻R3接電源,集電極接電源,發射極接地;三極管G4基極接三極管G3發射極,集電極接電源,發射極輸出作為無穩態多諧振蕩器電路電路的電源輸入端;
[0016]無穩態多諧振蕩器電路由555時基電路Wl和電阻R5、電阻R6、可調R9、電容Cl、電容C2組成的外圍電路構成;
[0017]控制執行電路包括電阻R7、電阻R8和三極管G5組成;三極管G5通過電阻R7接555時基電路Wl的輸出端,發射極通過電阻R8接地,集電極通過磁控水閥KM接三極管G4發射極。
[0018]濕度較高時,濕度傳感器阻值降低。第一濕度傳感器Q1、第二濕度傳感器Q2只要一個測量土壤濕度不滿足要求,該測量電路就不導通;開關控制電路導通;無穩態多諧振蕩器電路呈周期性翻轉狀態,三極管G5周期性斷開、導通,控制磁控水閥KM間歇打開、關閉,送水管7上開若干滲水孔8間歇性滲水。第一濕度傳感器Q1、第二濕度傳感器Q2都滿足條件時,三極管Gl和三極管G2都導通,三極管G3截止,下級電路不工作,磁控水閥KM斷開。
[0019]這種方式好處在于,即使在澆水時也是采用間歇性澆水,間歇周期可以通過Cl設定,避免一次饒水過多。
[0020]又進一步,所述控制執行電路還包括發光二極管Dl,發光二極管Dl串接在電阻R8和三極管G5的發射極之間。起到工作提示的作用。
【主權項】
1.一種智能澆水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內盆(I)、外盆(2),內盆(I)和外盆(2)形成一個儲水空腔(3)和儲物空腔(4),在儲水空腔(3)上部設置有進水孔(6),儲水空腔(3)內設有通往花盆內部的送水管(7),送水管(7)上開若干滲水孔(8),送水管(7)上設置磁控水閥KM,儲物空腔(4)設置自動控制器(5); 自動控制器(5)自動測量土壤濕度,控制磁控水閥KM、通過送水管(7)上的滲水孔(8)澆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澆水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控制器(5)包括濕度檢測電路、開關控制電路、無穩態多諧振蕩器電路和控制執行電路; 濕度檢測電路包括電阻Rl、電阻R2、電阻R3、第一濕度傳感器Ql、第二濕度傳感器Q2、三極管Gl和三極管G2;第一濕度傳感器Ql和電阻Rl組成串聯分壓電路,接在電源和地之間,三極管Gl的基極接第一濕度傳感器Ql和電阻Rl的串接點;第二濕度傳感器Q2和電阻R2組成串聯分壓電路,接在電源和地之間,三極管G2的基極接第二濕度傳感器Q2和電阻R2的串接點;三極管Gl集電極通過電阻R3接電源,發射極接三極管G2的集電極;三極管G2的發射極接地; 開關控制電路包括電阻R3、電阻R4、三極管G3和三極管G4;三極管G3基極通過電阻R3接電源,集電極接電源,發射極接地;三極管G4基極接三極管G3發射極,集電極接電源,發射極輸出作為無穩態多諧振蕩器電路電路的電源輸入端; 無穩態多諧振蕩器電路由555時基電路Wl和電阻R5、電阻R6、可調R9、電容Cl、電容C2組成的外圍電路構成; 控制執行電路包括電阻R7、電阻R8和三極管G5組成;三極管G5通過電阻R7接555時基電路Wl的輸出端,發射極通過電阻R8接地,集電極通過磁控水閥KM接三極管G4發射極。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澆水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執行電路還包括發光二極管Dl,發光二極管Dl串接在電阻R8和三極管G5的發射極之間。
【文檔編號】A01G9/02GK205623442SQ201620439832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6日
【發明人】李錄鋒
【申請人】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