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涉及池塘養殖增氧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生態養殖中,池塘水的溶解氧是水質的重要指標,若缺氧就要導致魚蝦死亡。池塘中水體輕度缺氧可使魚蝦浮頭、平側,嚴重時會使得魚蝦窒息死亡。特別是在陰霾天氣,氣壓低或水體生物耗氧過大時,水體嚴重缺氧,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因此,保持水中足夠的溶氧量,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質的化學反應。如:水中有機物(糞便、殘餌、尸體等)產生的氨和硫化氫,在充足的溶氧條件下,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氨會轉化為亞硝酸鹽,再轉化成硝酸鹽;硫化氫則被轉化成硫酸鹽,均產生無毒的最終產品,并被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所吸收。增氧的方法大致可分為氣泡增氧法和表面增氧法。隨著集約化養魚和精養魚塘的發展,各類增氧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現有技術的表面增氧法增氧機,設備復雜、動力消耗大、維護運行成本高;氣泡增氧法由于受增氧鼓泡角度的限制,易產生池底死角,如ZL200710021242.9。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設備投資少,運行維護成本低;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無溶氧死角的富氧裝置。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包括:微孔布氣裝置1、養魚池底2、養魚池3、進氣管網4、進氣閥5、養魚池壁6、布氣微孔1-1,其特征在于:微孔布氣裝置I為倒圓錐體形狀,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底面在微孔布氣裝置I的頂部,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底面為外凸面,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側面為內凹的弧面;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內凹側面上有均勻排布的布氣微孔1-1 ;微孔布氣裝置I位于養魚池3中,微孔布氣裝置I底部連接進氣管網4 ;進氣管網4為水平的縱管和橫管垂直連接的鋼管組成管網,縱管和橫管的管中心線均在同一水平面上;進氣管網4的進氣端橫穿養魚池壁6 ;在養魚池壁6外側的進氣管網4上裝有進氣閥5。所述的布氣微孔1-1的孔徑=0.03 0.12mm。所述的微孔布氣裝置I的倒圓錐體側面的內凹弧面上的布氣微孔1-1的孔中心線與內凹弧面垂直,(即由下至上微孔方向為由水平逐漸向垂直方向過度)。所述的進氣管網4距養魚池底2的距離=160 280mm。所述的微孔布氣裝置1、進氣管網4和進氣閥5均為不銹鋼材料。有益效果[0016]1、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的突出特點是:結構簡單,成本低,一次安裝好,長期運行,幾乎不需要維護;2、通過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側面的布氣微孔1-1溢出的氣泡,初速度方向以微孔布氣裝置I的管中心線向四周運動,輻射體積廣,因由下至上先是橫向運動,受氣泡的浮力上升,因此運行軌跡長,增加了溶氧量;又因微孔布氣裝置I的倒圓錐體的內凹側面上布氣微孔1-1的由下至上微孔方向為由水平逐漸向垂直方向過度,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形側面上方的布氣微孔1-1溢出的氣泡可直達養魚池底2,不留布氣死角,又因氣泡先朝下運動,再受浮力上升,同樣運行軌跡更長,大大增加了氣泡在池中的平均停留時間,進而增進了溶氧量。3、由于布氣微孔1-1位于微 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側面四周底部,因此,不容易被養魚池中的沉淀物堵塞。4、由于布氣微孔1-1位于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側面四周底部,不怕被池中沉淀物堵塞,因此布氣微孔1-1的孔徑可以小到0.03mm。5、布氣微孔1-1的孔徑=0.03 0.12mm,尤其布氣微孔1-1的孔徑=0.03mm時溢
出的氣泡細小,大大增加了與養魚池中水的接觸面積大,可大大增加溶氧量。6、進氣管網4由水平的縱管和水平的橫管組成管網,有利于進氣管的牢固。
圖1: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俯視圖;圖2: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局部不意圖;圖3:微孔布氣裝置I局部放大剖視圖;圖4:微孔布氣裝置IA向視圖;圖中:I微孔布氣裝置、2養魚池底、3養魚池、4進氣管網、5進氣閥、6養魚池壁、1-1布氣微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包括:微孔布氣裝置1、養魚池底2、養魚池3、進氣管網4、進氣閥5、養魚池壁6、布氣微孔1-1,其特征在于:微孔布氣裝置I為倒圓錐體形狀,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底面在微孔布氣裝置I的頂部,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底面為外凸面,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側面為內凹的弧面;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內凹側面上有均勻排布的布氣微孔1-1 ;(組成微孔布氣串組,布氣立體,呈中心放射狀,布氣面積廣)。微孔布氣裝置I位于養魚池3中,微孔布氣裝置I底部連接進氣管網4 ;進氣管網4為水平的縱管和橫管垂直連接的鋼管組成管網,縱管和橫管的管中心線均在同一水平面上;進氣管網4的進氣端橫穿養魚池壁6 ;在養魚池壁6外側的進氣管網4上裝有進氣閥5。[0034]所述的布氣微孔1-1的孔徑=0.03mm。所述的微孔布氣裝置I的倒圓錐體側面的內凹弧面上的布氣微孔1-1的孔中心線與內凹弧面垂直,(即由下至上微孔方向為由水平逐漸向垂直方向過度)。所述的進氣管網4距養魚池底2的距離=160mm。所述的微孔布氣裝置1、進氣管網4和進氣閥5均為不銹鋼材料。(不銹鋼材料耐腐蝕性好,一次安裝調試好,幾乎無維修費用)。實施例2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包括:微孔布氣裝置1、養魚池底2、養魚池3、進氣管網4、進氣閥5、養魚池壁6、布氣微孔1-1,其特征在于:微孔布氣裝置I為倒圓錐體形狀,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底面在微孔布氣裝置I的頂部,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底面為外凸面,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側面為內凹的弧面;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內凹側面上有均勻排布的布氣微孔1-1 ;(組成微孔布氣串組,布氣立體,呈中心放射狀,布氣面積廣)。微孔布氣裝置I位于養魚池3中,微孔布氣裝置I底部連接進氣管網4 ;進氣管網4為水平的縱管和橫管垂直連接的鋼管組成管網,縱管和橫管的管中心線均在同一水平面上;(管網由水平的縱管和水平的橫管)進氣管網4的進氣端橫穿養魚池壁6 ;在養魚池壁6外側的進氣管網4上裝有進氣閥5。所述的布氣微孔1-1的孔徑=0.06mm。所述的微孔布氣裝置I的倒圓錐體側面的內凹弧面上的布氣微孔1-1的孔中心線與內凹弧面垂直,(即由下至上微孔方向為由水平逐漸向垂直方向過度)。所述的進氣管網4距養魚池底2的距離=200mm。所述的微孔布氣裝置1、進氣管網4和進氣閥5均為不銹鋼材料。(不銹鋼材料耐腐蝕性好,一次安裝調試好,幾乎無維修費用)。實施例3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包括:微孔布氣裝置1、養魚池底2、養魚池3、進氣管網4、進氣閥5、養魚池壁6、布氣微孔1-1,其特征在于:微孔布氣裝置I為倒圓錐體形狀,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底面在微孔布氣裝置I的頂部,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底面為外凸面,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側面為內凹的弧面;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內凹側面上有均勻排布的布氣微孔1-1 ;(組成微孔布氣串組,布氣立體,呈中心放射狀,布氣面積廣)。微孔布氣裝置I位于養魚池3中,微孔布氣裝置I底部連接進氣管網4 ;進氣管網4為水平的縱管和橫管垂直連接的鋼管組成管網,縱管和橫管的管中心線均在同一水平面上;(管網由水平的縱管和水平的橫管)進氣管網4的進氣端橫穿養魚池壁6 ;在養魚池壁6外側的進氣管網4上裝有進氣閥5。所述的布氣微孔1-1的孔徑=0.09mm。所述的微孔布氣裝置I的倒圓錐體側面的內凹弧面上的布氣微孔1-1的孔中心線與內凹弧面垂直,(即由下至上微孔方向為由水平逐漸向垂直方向過度)。[0054]所述的進氣管網4距養魚池底2的距離=240mm。所述的微孔布氣裝置1、進氣管網4和進氣閥5均為不銹鋼材料。(不銹鋼材料耐腐蝕性好,一次安裝調試好,幾乎無維修費用)。實施例4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包括:微孔布氣裝置1、養魚池底2、養魚池3、進氣管網4、進氣閥5、養魚池壁6、布氣微孔1-1,其特征在于:微孔布氣裝置I為倒圓錐體形狀,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底面在微孔布氣裝置I的頂部,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底面為外凸面,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側面為內凹的弧面;微孔布氣裝置I倒圓錐體的內凹側面上有均勻排布的布氣微孔1-1 ;(組成微孔布氣串組,布氣立體,呈中心放射狀,布氣面積廣)。微孔布氣裝置I位于養魚池3中,微孔布氣裝置I底部連接進氣管網4 ;進氣管網4為水平的縱管和橫管垂直連接的鋼管組成管網,縱管和橫管的管中心線均在同一水平面上;(管網由水平的縱管和水平的橫管)進氣管網4的進氣端橫穿養魚池壁6 ;在養魚池壁6外側的進氣管網4上裝有進氣閥5。所述的布氣微孔1-1的孔徑=0.12mm。所述的微孔布氣裝置I的倒圓錐體側面的內凹弧面上的布氣微孔1-1的孔中心線與內凹弧面垂直,(即由下至上微孔方向為由水平逐漸向垂直方向過度)。所述的進氣管網4距養魚池底2的距離=280mm。所述的微孔布氣裝置1、進氣管網4和進氣閥5均為不銹鋼材料。(不銹鋼材料耐腐蝕性好,一次安裝調 試好,幾乎無維修費用)。
權利要求1.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包括:微孔布氣裝置、養魚池底、養魚池、進氣管網、進氣閥、養魚池壁、布氣微孔,其特征在于: 微孔布氣裝置為倒圓錐體形狀,微孔布氣裝置倒圓錐體的底面在微孔布氣裝置的頂部,微孔布氣裝置倒圓錐體的底面為外凸面,微孔布氣裝置倒圓錐體的側面為內凹的弧面;微孔布氣裝置倒圓錐體的內凹側面上有均勻排布的布氣微孔; 微孔布氣裝置位于養魚池中,微孔布氣裝置底部連接進氣管網;進氣管網為水平的縱管和橫管垂直連接的鋼管組成管網,縱管和橫管的管中心線均在同一水平面上; 進氣管網的進氣端橫穿養魚池壁;在養魚池壁外側的進氣管網上裝有進氣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氣微孔的孔徑=0.03 0.12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布氣裝置的倒圓錐體側面的內凹弧面上的布氣微孔的孔中心線與內凹弧面垂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管網距養魚池底的距離=160 280m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布氣裝置、進氣管網和進氣閥均為不銹鋼 材料。
專利摘要生態養殖網管富氧系統涉及池塘養殖增氧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微孔布氣裝置為倒圓錐體形狀,微孔布氣裝置倒圓錐體的底面在微孔布氣裝置的頂部,微孔布氣裝置倒圓錐體的底面為外凸面,微孔布氣裝置倒圓錐體的側面為內凹的弧面;微孔布氣裝置倒圓錐體的內凹側面上有均勻排布的布氣微孔;微孔布氣裝置位于養魚池中,微孔布氣裝置底部連接進氣管網;進氣管網為水平的縱管和橫管垂直連接的鋼管組成管網,縱管和橫管的管中心線均在同一水平面上。本裝置突出的特點是結構簡單,成本低,一次安裝好,長期運行,幾乎不需要維護;布氣均勻不留溶氧死角;氣泡的運動軌跡長、平均停留時間長,溶解氧的效率高;不易堵塞。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3120736SQ2013201649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日
發明者陳燁, 劉麗彥 申請人:陳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