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花臺外圍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花臺外圍架,尤其涉及一種留有長柱體與短柱體的花臺外圍架,屬于花臺外圍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一些賓館、寫字樓等在大堂的地面上,都要擺放一些花草來迎接賓客,但由于沒有專用的花臺外圍架,只能將一盆盆的花草組合在一起,既缺少花臺的整體美感,同時又給清潔地面帶來了困難,在本實用新型未作出之前,無留有長柱體與短柱體的花臺外圍架的使用,檢索專利文獻,無該技術的技術方案公開。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無留有長柱體與短柱體的花臺外圍架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留有長柱體與短柱體的花臺外圍架,該花臺外圍架通過留有長柱體與短柱體,可使擺放在地面的花草形成整體美感,又便于在花臺的四周清潔地面,達到方便實用的目的。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由長柱體、孔洞一、短柱體、孔洞二、上系帶、下系帶、孔洞三、孔洞四組成,其特征在于長柱體內留有孔洞一與孔洞四,短柱體內留有孔洞二與孔洞三,長柱體上方通過上系帶穿過孔洞一與孔洞二連接短柱體上方,長柱體下方通過下系帶穿過孔洞四與孔洞三連接短柱體下方,使用時,使用者先根據花臺的大小來確定長柱體與短柱體的數量,花臺面積如果較大,則需要較多的長柱體與短柱體,然后用上系帶與下系帶把一個個長柱體與短柱體連在一起,再按照花臺的形狀沿著外圍并列擺放直至圍住,最后將上系帶與下系帶的兩端分別打結即可。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計簡單,成本低廉,實用性較大。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1中1.長柱體,2.孔洞一,3.短柱體,4.孔洞二,5.上系帶,6.下系帶,7.孔洞三,8.孔洞四。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由長柱體1、孔洞一 2、短柱體3、孔洞二 4、上系帶5、下系帶6、孔洞三
7、孔洞四8組成,其特征在于長柱體I內留有孔洞一 2與孔洞四8,短柱體3內留有孔洞二4與孔洞三7,長柱體I上方通過上系帶5穿過孔洞一 2與孔洞二 4連接短柱體3上方,長柱體I下方通過下系帶6穿過孔洞四8與孔洞三7連接短柱體3下方,使用時,使用者先根據花臺的大小來確定長柱體I與短柱體3的數量,花臺面積如果較大,則需要較多的長柱體I與短柱體3,然后用上系帶5與下系帶6把一個個長柱體I與短柱體3連在一起,再按照花臺的形狀沿著外圍并·列擺放直至圍住,最后將上系帶5與下系帶6的兩端分別打結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花臺外圍架,由長柱體(I)、孔洞一(2)、短柱體(3)、孔洞二(4)、上系帶(5)、下系帶(6)、孔洞三(7)、孔洞四(8)組成,其特征在于長柱體(I)內留有孔洞一(2)與孔洞四(8),短柱體(3)內留有孔洞二(4)與孔洞三(7),長柱體(I)上方通過上系帶(5)穿過孔洞一(2)與孔洞二(4)連接短柱體(3)上方,長柱體(I)下方通過下系帶(6)穿過孔洞四(8)與孔洞三(7 )連接短柱體(3)下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花臺外圍架,它由長柱體、孔洞一、短柱體、孔洞二、上系帶、下系帶、孔洞三、孔洞四組成,其特征在于長柱體內留有孔洞一與孔洞四,短柱體內留有孔洞二與孔洞三,長柱體上方通過上系帶穿過孔洞一與孔洞二連接短柱體上方,長柱體下方通過下系帶穿過孔洞四與孔洞三連接短柱體下方,使用時,使用者先根據花臺的大小來確定長柱體與短柱體的數量,花臺面積如果較大,則需要較多的長柱體與短柱體,然后用上系帶與下系帶把一個個長柱體與短柱體連在一起,再按照花臺的形狀沿著外圍并列擺放直至圍住,最后將上系帶與下系帶的兩端分別打結即可,其有益效果是設計簡單,成本低廉,實用性較大。
文檔編號A01G1/08GK203136603SQ20132018408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3日
發明者吳藝豪 申請人:吳藝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