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扦插種條成活率較低和插入困難的問題。該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包括長條形的種條本體,所述種條本體的下端呈斜圓柱狀或圓錐狀,并具有尖頭,所述種條本體的下端區別于所述種條本體的上端。該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適用于很多種類的扦插植物,例如檉柳等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其能夠方便省力地將下端插入到土壤中,有效地提高扦插植物的成活率,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專利說明】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扦插【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便于扦插并能夠保證其成活率的植物種條。
【背景技術】
[0002]扦插也稱插條,是一種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莖、葉、根、芽、種條等(在園藝上稱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種,使之成為獨立的新植株。在農林業生產中,不同植物扦插時對條件有不同需求,了解和順應它們的需求,才能獲得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0003]在扦插種條時,植物的種條都有自己的生長方向,也就是種條的哪端位于下端,哪端位于上端都是固定的,位于下端的需要插入土中或沙中或水中,而位于上端的需要保留在空氣中,一旦將種條的方向插反,很容易導致種條死亡,降低扦插的成活率。現有技術中,一般種條的形狀都是呈圓柱狀,兩端的形狀完全一樣,兩端截面都與種條長度方向垂直,工作人員只能通過自己的工作經驗來判斷種條的哪端應插入土中,哪端應保留在空氣中,但這種操作方式仍會造成部分種條在扦插時插反,影響扦插的成活率。另外,這種種條的另一個缺點是在扦插時種條與土壤之間的接觸面較大,造成插入困難,工作人員往往需要較大的力才能將種條插入土壤中,非常的不便,而且在用力過程中還可能因為用力過度而將種條折斷,直接造成種條死亡。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扦插種條成活率較低和插入困難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包括長條形的種條本體,所述種條本體的下端具有尖頭,所述種條本體的下端區別于所述種條本體的上端。
[0006]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種條本體的下端呈斜圓柱狀,其切面呈橢圓形。
[0007]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切面與所述種條本體的側壁之間夾角為30°。
[0008]作為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種條本體的下端呈圓錐狀。
[0009]作為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種條本體的下端頂角為30°。
[0010]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種條本體的上端切面呈圓形。
[0011]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種條本體的下端設置了尖頭,而且種條本體的上端區別于其下端,這樣不僅方便工作人員區分種條本體的上、下端,避免將其插反,保證其成活率,而且在扦插時下端的尖頭很容易就能插入到土壤中,不僅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而且避免工作人員用力過度將種條本體折斷。
[0012]由于種條本體的下端設置呈斜圓柱狀,不僅能夠很容易地插入到土壤中,而且在剪切該種條本體時也非常的方便,工作人員只需用剪刀斜向剪一下種條,即可形成斜圓柱狀的下端。【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圖1的側視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_種條本體;2_橢圓切面;3-圓形切面;4_斜圓柱狀下端;5-圓錐狀下端;6-尖頭;7_芽孢。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9]實施例一:
[0020]如圖1和圖2共同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的一種實施例,其包括一根呈長條形的種條本體1,在種條本體I上生長有若干的芽孢7,在將種條本體I正確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后即可生長。
[0021]為了準確分辨種條本體I的上端和下端,在剪切時特將種條本體I的上端和下端剪切呈不同的形狀,該實施例中即將種條本體I的上端水平剪切,形成一圓形切面3,同時將種條本體I的下端斜向剪切,使其具有一斜圓柱狀下端4,并形成橢圓切面2和尖頭6,而且橢圓切面2與種條本體I的側壁之間夾角為30°,這樣即可在扦插時很容易地區分開哪端應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哪端應保留在空氣中,而且,在向土壤中扦插時,尖頭6很容易就能插入,極大地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而且避免了工作人員用力過大造成種條本體I折斷的現象。
[0022]實施例二:
[0023]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的另一種實施例,其與圖1的區別在于:該實施例將種條本體I設計為圓錐狀下端5,同時仍具有尖頭6,而且圓錐狀下端5的頂角仍為30°,這樣也能夠方便地區分種條本體I的上端和下端,而且能夠方便地插入土壤中。只是該實施例相比于實施例一來說,在具體地制作種條本體I時稍微復雜一點。
[0024]該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適用于很多種類的扦插植物,例如檉柳等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其能夠有效地提高扦插植物的成活率,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002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包括長條形的種條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條本體的下端具有尖頭,所述種條本體的下端區別于所述種條本體的上端,所述種條本體的上端切面呈圓形,所述種條本體的上端切面與所述種條本體的長度方向相垂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條本體的下端呈斜圓柱狀,其切面呈橢圓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面與所述種條本體的側壁之間夾角為3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條本體的下端呈圓錐狀。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條本體的下端頂角為 30。。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扦插的植物種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條本體為檉柳。
【文檔編號】A01G1/00GK203378302SQ201320287877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3日
【發明者】呂文泉 申請人:山東三益園林綠化有限公司